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15117阅读:来源:国知局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0025]图2为图1翻转180°后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1所示的过载保护器的立体组装结构图。
[0027]图4为图3所示状态的基座的仰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0029]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0030]请参见图1,在该图1中示出了属于本发明的无功耗节能型单相交流电机起动保护器的结构体系的一壳体I和一壳盖2,壳体I和壳盖2均采用塑料模制成型,壳体I构成有过载保护器座11、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外接端子机构腔13和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其中:过载保护器座11延伸构成于壳体I的右侧,并且该过载保护器座11构成有一过载保护器容纳腔111,该过载保护器容纳腔111的过载保护器容纳腔腔口背对前述壳盖2,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和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位于壳体I的左侧并且该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的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腔口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的起动控制器容纳腔腔口朝向前述的壳盖2,外接端子机构腔13构成于壳体I背对壳盖2的一侧,壳盖2在同时对应于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腔口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腔口的位置与壳体I配合,藉由壳盖2对前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腔口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腔口蔽护,并且在该壳盖上开设有一三线柱第一插孔22和一三线柱第二插孔23 ;—过载保护器3,该过载保护器3设置在前述过载保护器容纳腔111内;一无功耗起动器4,该无功耗起动器4包括彼此电气连接的无功耗起动器本体41和起动控制器42,无功耗起动器本体41设置在前述的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内,而起动控制器42设置在前述的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内;一外接端子机构5,该外接端子机构5与前述外接端子机构腔13相配合并且同时与前述过载保护器3以及无功耗起动器4电气连接。
[003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前述的外接端子机构腔13包括第一、第二插腔131、132和第三插腔133,第二插腔132位于所述壳体I的左侧,并且在该第二插腔132的第二插腔底壁上开设有一贯穿(贯通)第二插腔底壁的壳体第二插槽1321,第一插腔131和第三插腔133以并行于前述第二插腔132的状态共同位于壳体I的右侧,并且该第一、第三插腔131、133之间由插腔分隔壁134分隔,由图1所示,第一、第二插腔131、133彼此对应,在第一插腔131的第一插腔底壁上开设有一贯穿(贯通,以下同)第一插腔底壁的壳体第一插槽1311,而在第三插腔133的第三插腔底壁上开设有一贯穿第三插腔底壁的壳体第三插槽1331。前述的外接端子机构5包括第一插片51和第二插片52,第一插片51与前述壳体第二插槽1321插配,而第二插片52与壳体第一插槽1311插配,并且与前述的三线柱第一插孔22相对应,第一插片51和第二插片52均与前述无功耗起动器4电气连接,具体而言,与起动控制器42电气连接。
[0032]由图1所示,在前述壳体I的前侧外壁和后侧外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壳体搭扣15a,并且在对应于一对壳体搭扣15a之间的位置构成有一对卡扣导向块15b ;在前述的壳盖2的前侧和后侧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对壳盖卡扣21,该对壳盖卡扣21与一对壳体搭扣15a相对应,藉由该对壳盖卡扣21与一对壳体搭扣15a相配合而使壳盖2与壳体I固定并且由壳盖2对前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腔口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腔口蔽护。前述的一对卡扣导向块15b起到对一对壳盖卡扣21的导向及限定的双重作用。
[0033]请继续见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另一个技术要点:前述的无功耗起动器本体41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第一接触片412和第二接触片413,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以纵向状态设置(插置)在前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内,第一接触片412在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朝向设置在前述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内的起动控制器42的一侧相接触(即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前侧相接触)的状态下插置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内,第二接触片413在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背对起动控制器42的一侧相接触(即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后侧相接触)的状态下同样插置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内,并且在该第二接触片413上延伸构成有一接触片插脚4131,该接触片插脚4131的上端插入前述的壳体第三插槽1331内并且与外部电源电路电气连接,而接触片插脚4131的下端抵挡于前述壳盖2上,并且与前述的三线柱第二插孔23相对应。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的腔底壁上构成有凸起于腔底壁表面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呈Λ字形的一对底壁顶突121,该对底壁顶突121既彼此间隔又相互保持并行(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表现为左右并行),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的左腔壁和右腔壁上并且在对应的位置沿着左腔壁和右腔壁的高度方向各以纵向状态构成有凸起于左腔壁和右腔壁表面的并且横截面形状同样呈Λ字形的一侧壁顶突122,该左腔壁和右腔壁上的侧壁顶突122分别对应于前述的一对底壁顶突121的两侧,前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圆弧面的下部(以图2所示位置状态为例)支承在一对底壁顶突121上,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圆弧面的左侧与左腔壁上的侧壁顶突122接触,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圆弧面的右侧与右腔壁上的侧壁顶突122接触。此外,在前述的壳盖2朝向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位置构成有一横截面形状呈V字形的壳盖顶突24,前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圆弧面的上部(以图2所示位置状态为例)支承在壳盖顶突24上。如前述,第一插片51以及第二插片52与起动控制器42电气连接。
[0034]请继续见图1,在前述的第一接触片412上构成有一形状呈八或V字形的第一接触片簧片4121,该第一接触片簧片4121与所述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朝向所述起动控制器42的一侧(图1所示状态的前侧)接触;在前述第二接触片413上构成有一形状同样呈八或V字形的第二接触片簧片4132,该第二接触片簧片4132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背对起动控制器42的一侧(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后侧)接触,并且第一、第二接触片簧片4121、4132彼此形成十字形交错的位置关系。
[0035]前述将第一、第二接触簧片4121、4132彼此形成十字形交错的位置关系的积极意义如下:当产生电火花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会产生诸多裂纹,其相对侧面即其前侧面和后侧面的第一接触簧片4121和第二接触簧片4132不会产生对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碎裂部分弹性支持的情形,确保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破裂(碎裂)部分全面脱落散开,即不再存在已有技术那样的被第一、第二接触簧片4121、4132共同夹住碎片的情形,避免了已有技术中的碎裂部分及其与之相关的第一、第二接触片互相熔化的现象,第一、第二接触片412、413之间不会出现电气短路,杜绝非正常热量的产生,可避免器件的进一步故障例如避免壳体I受热软化变形。
[0036]前述的起动控制器42包括电流互感器421和双向可控硅422,该电流互感器421和双向可控硅422共同设置在所述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内,电流互感器421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引接脚4211、4212、4213和第四引接脚4214,双向可控硅422具有第一、第二引脚4221,4222和第三引脚4223,第一引脚4221与第一引接脚4211连接,并且该第一引脚4221还与前述第二插片52电气连接,第二引脚4222与前述第一接触片412电气连接,第三引脚4223与第二引接脚4212电气连接,第四引接脚4214与前述第一插片51电气连接。其中:前述的第三引接脚4213不与任何元件电气连接。
[0037]作为优选的方案,还可在前述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的腔壁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一接触片412的位置构成一接触片插座123 (图2示),相应地,在第一接触片412上延伸一接触片插脚4122,藉由该接触片插脚4122插入接触片插座123内而使第一接触片412可靠地定位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内,不会出现挣脱现象。
[0038]请参见图2,图2实质上是图1翻转180°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可见诸构成于壳体I上的一对插孔16,该对插孔16显然是分别与前述的第一、第二插片51、52相对应的,也就是说一对插孔16中的其中一个插孔供第一插片51插入,而一对插孔16中的另一个插孔供第二插片52插入,并且一对插孔16中的其中一个插孔的位置对应于前述的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的一侧(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而一对插孔16中的另一个插孔对应于前述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的一侧(图2所示位置状态的右侧)。由图2所示,在一对插孔16分别朝向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以及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的一侧的孔口部位各构成有一限位凸缘补偿缺口 161。
[0039]优选地,在前述的壳盖2上并且朝向壳体I的一侧增设一对限位凸缘25、一导向凸起26、一接触片限位脚27和一互感器限位柱28 (具体可参见图1),一对限位凸缘25在壳盖2上的位置与前述的限位凸缘补偿缺口 161相对应,并且当壳盖2通过其前后侧的各一对壳盖卡扣21与壳体I的前后侧的各一对壳体搭扣15a配合后,一对限位凸缘25便以补偿的方式与限位凸缘补偿缺口 161相配合,藉由一对限位凸缘25起到避免第一、第二插片51、52的插片孔(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第一、第二插片51、52下部的椭圆形插孔)出现弹性变形的作用,即确保第一、第二插片51、52与制冷压缩机电机的三线柱的电气接触效果。导向凸起26在壳盖2上的位置对应于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起对壳盖2装配时的导向和限位作用,接触片限位脚27在壳盖2上的位置对应于前述第二接触片413背对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的一侧并且与预设在无功耗起动器容纳腔12的腔壁上的限位脚插槽124(图1示)相配合,藉由该接触片限位脚27对第二接触片413施加朝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方向贴靠的作用力,使第二接触片413的接触片插脚4132可靠地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411接触。互感器限位柱28在壳盖2上的位置与前述的电流互感器421相对应,用于对电流互感器421限定,避免电流互感器421窜出起动控制器容纳腔14。
[0040]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再一个技术要点:前述的过载保护器3包括基座31、固定座32、双金属片33、电热丝34、第一、第二保护器插脚35、36、动触头簧片37、顶杆38和保护器盖39,基座31构成有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