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部件以及线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526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1和图2所示,突条部24形成为能够嵌入波纹管16的环状凹部16b的形状,即与环状凹部16b的宽度相同或更小。并且,通过将突条部24嵌入环状凹部16b,波纹管16相对于本保护部件20定位于恒定位置。
[0053]而且,在保护部件20的各端部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突条部24。由此,在保护部件20的各端部,多个突条部24嵌入波纹管16的多个环状凹部16b,波纹管16被更切实地定位于恒定位置。另外,也可以在各端部只设置一个突条部24。
[0054]另外,根据作为保护对象的线束主体12的外径等,有时也使用改变了外径、环状凹部16b的间隔等的不同种类的波纹管16。为了能够通过突条部24将所述不同种类的波纹管16定位,优选突条部24的宽度与作为对象的多种波纹管16的环状凹部16b中最小的环状凹部16b的宽度相同或者更小。而且,在设置有多个突条部24的情况下,优选各突条部24的间距(宽度方向中心的间隔)为多种波纹管16的各环状凹部16b的间距(宽度方向中心的间隔)的公倍数(优选为,最小公倍数)。
[0055]不过,即使是在线束主体12不具备波纹管16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突条部24直接与线束主体12的外周接触,从而以该突条部24实现对线束主体12的定位。而且,并不一定要将突条部24形成在保护部件20。
[0056]而且,保护部件20是通过将无纺部件热压而形成的,具有能够向内外周侧弯曲变形的程度的弹性。
[0057]在此,热压是指实施对无纺部件的加热处理以及将无纺部件按压到模具中而形成为预定形状的处理。加热处理和形成为预定形状的形成处理可以同时进行,或者也可以连续地分别进行。例如,在加热无纺部件后,在通过冷却来进行固化之前将无纺部件按压到预定的模具中,从而能够将该无纺部件加工成预定形状。
[0058]另外,作为成为加工对象的无纺部件,可以使用至少一部分能够熔融或变软,此后经过冷却工序能够变硬的无纺部件。作为这样的无纺部件,可以采用包含基本纤维和粘合剂(也称为粘接树脂)的无纺部件。粘合剂为熔点比基本纤维的熔点低的树脂。并且,通过将无纺部件加热到低于基本纤维的熔点且高于粘合剂的熔点的温度,使粘合剂熔融并渗入基本纤维间。此后,当无纺部件的温度降低时,粘合剂凝固。由此,能够将无纺部件维持成加热时的成形形态。另外,凝固的粘合剂还可以将无纺部件彼此的接触部位之间接合。
[0059]作为无纺部件的基本纤维,只要是能够在粘合剂的熔点下保持纤维状态即可,除了树脂纤维之外,可以采用玻璃纤维等各种纤维。而且,粘合剂可以采用熔点比基本纤维的熔点低的热塑性树脂纤维。例如,作为基本纤维与粘合剂的组合,列举出将基本纤维设为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树脂纤维,将粘合剂设为PET与PEI (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树脂的例子。
[0060]对上述保护部件20的制造方法例更具体地进行说明。
[0061]S卩,如图3及图4所示,利用热压模具50对无纺部件70热压。
[0062]该热压模具50具备下模52和上模62。
[0063]下模52是由热传导性优异的金属等形成的长方体状部件,在其一个主面(上表面)形成有下模面53。下模面53是形成保护部件20的外周表面的部分,形成为俯视呈T字状延伸并且与轴向正交的纵剖面形状呈U字状的槽形状。下模面53的各端部从下模52的侧面向外侧开口。
[0064]上模62是由热传导性优异的金属等形成的平板状部件,在其一个主面(下表面)形成有上模面63。上模面63是形成保护部件20的内周表面的部分,形成于俯视呈T字状延伸且突出的部分的表面。在该上模面63中的与上述各突条部2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条部 63a。
[0065]并且,通过将该上模面63配置于下模面53内,在它们之间形成了能够形成保护部件20的空间。另外,在下模52以及上模62设置有加热器等加热部54、64。
[0066]对使用上述热压模具50进行热压加工的方法进行说明。
[0067]首先,将片状的无纺部件70配置于下模面53内。无纺部件70可以是形成为T字状的一片薄片状的部件,也可以是分割(例如,对半分割)为多个部分的多个薄片状的无纺部件在边界部分重合而成的结构。
[0068]此后,将上模62的上模面63配置在下模面53内,通过下模面53以及上模面63从两面侧夹持无纺部件70。这样一来,无纺部件70以与下模52及上模62接触的部分为中心被加热。由此,无纺部件70内的粘合剂熔融。
[0069]此后,当无纺部件70冷却时,在上述的下模52和上模62之间,无纺部件70的内周侧表面部分以与上模面6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硬化,无纺部件70的外周侧表面部分以与下模面5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硬化。此后,将保护部件20从热压模具50中取出。
[0070]保护部件20的弹性和刚性被设定为能够沿预定路径维持线束主体12的分支部分15及其周围部分,且能够使保护部件20向内外周侧弯曲变形。保护部件20的弹性和刚性通过调整无纺部件70所含的粘合剂的比例、熔点、无纺部件70的压缩的程度、无纺部件70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调整。
[0071]另外,优选的是,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被加工得比内周侧部分20b柔软。通过将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加工得比较硬,作为保护部件20,能够赋予对线束主体12的路径维持所需的刚性以及对线束主体12的保护所需的强度(耐磨损性等)。而且,通过将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加工得比较硬,能够形成突条部24。而且,通过将保护部件的外周侧部分20a加工得比较软,能够抑制保护部件20与其周围部件的接触所导致的异常噪声的产生。
[0072]另外,为了将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加工得比内周侧部分20b柔软,在热压时,例如将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的加热温度设定得比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的加热温度低即可。而且,也可以将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的加热时间设定得比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的加热时间短。而且,也可以是,将无纺部件70形成为形成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的部分与形成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的部分的多层结构,并且与形成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的部分相比,在形成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的部分中使粘合剂更多地熔融。例如,将形成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的部分的粘合剂的比例设定成比形成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的部分的粘合剂的比例大,或者将形成保护部件20的内周侧部分20b的部分的粘合剂的熔点设定成比形成保护部件20的外周侧部分20a的部分的粘合剂的熔点低等。当然,也可以将上述各条件组合。
[0073]维持部件30安装在上述保护部件20的外周,构成为能够维持线束主体12容纳在保护部件20内的状态。
[0074]在此,维持部件30由在带状的基材的一个主面设置有粘接层的胶带(例如,PVC(聚氯乙烯)胶带)构成。并且,在将线束主体12容纳在保护部件20内的状态下,在线束主体12和保护部件20的外周卷绕维持部件30,从而能够维持线束主体12容纳在保护部件20内的状态。维持部件30无需遍及保护部件20的长度方向整体地进行设置,但是优选至少在保护部件20的端部设置。
[0075]另外,作为维持部件,除了胶带之外,也可以采用捆束带等。
[0076]对保护部件20与线束主体12的外径的关系进行说明。
[0077]图5示出了保护部件20的半圆弧状部分21a的内径与线束主体12的外径一致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线束主体12的外周部为与保护部件20的半圆弧状部分21a的内周部分在其宽度方向大致整体范围接触的状态。由此,通过如上所述将维持部件30安装于保护部件20的外周,从而将线束主体12以间隙尽量小的状态容纳保持在保护部件20的半圆弧状部分21a中。因此,线束主体12在保护部件20内的晃动被抑制。而且,在保护部件20中的安装有维持部件30的部分及其周围部分,保护部件20的内周面被按压成与线束主体12的外周面接触,因此能够在保护部件20的延伸方向上的尽量多的部分抑制线束主体12的晃动。
[0078]另外,保护部件2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