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方法及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41973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充电方法及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相关技术中,充电粧的充电插头是漏在外面的,一方面存在漏电风险,甚至导致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另一方面使设备本身易于损坏,进而造成经济损失。
[000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及其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由于充电插头只能漏在外面而造成的容易损坏设备以及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包括:在允许给当前的电动车辆充电时,控制设置在充电粧本体上的用于放置充电插头的插头舱的舱门打开;
[0006]在上述舱门打开后,判断上述充电插头是否已连接到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上;
[0007]在判断结果为上述充电插头已连接到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上后,为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0008]进一步地,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已结束本次充电流程时,判断上述充电插头是否已放回上述插头舱内;在判断结果为上述充电插头已放回上述插头舱内之后,控制上述插头舱的上述舱门关闭。
[0009]进一步地,判断上述充电插头是否已放回上述插头舱内包括:判断本次充电服务是否满足结算条件,其中,在判断结果为上述本次充电服务满足上述结算条件时,确定上述充电插头已放回上述插头舱内。
[0010]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上述本次充电服务不满足上述结算条件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将上述充电插头放回上述插头舱内的提示信息。
[0011]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判断结果为上述本次充电服务满足上述结算条件时,执行结算操作,并显示结算结果信息。
[001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在允许给当前的电动车辆充电时,控制设置在充电粧本体上的用于放置充电插头的插头舱的舱门打开;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上述舱门打开后,判断上述充电插头是否已连接到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上;充电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上述充电插头已连接到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上后,为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0013]进一步地,上述的装置还包括: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当前的上述电动车辆已结束本次充电流程时,判断上述充电插头是否已放回上述插头舱内;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上述充电插头已放回上述插头舱内之后,控制上述插头舱的上述舱门关闭。
[0014]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判断单元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本次充电服务是否满足结算条件,确定模块,用于在判断结果为上述本次充电服务满足上述结算条件时,确定上述充电插头已放回上述插头舱内。
[0015]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上述本次充电服务不满足上述结算条件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将上述充电插头放回上述插头舱内的提示信息。
[0016]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结算单元,用于在判断结果为上述本次充电服务满足上述结算条件时,执行结算操作,并显示结算结果信息。
[001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设置专门放置充电插头的插头舱,并在预先设定的相应的条件下控制的插头舱的舱门打开或关闭,以保证只有在使用充电插头时,才将其漏在外面的方式,通过在允许给当前的电动车辆充电时,控制设置在充电粧本体上的用于放置充电插头的插头舱的舱门打开;在舱门打开后,判断充电插头是否已连接到当前的电动车辆上;在判断结果为充电插头已连接到当前的电动车辆上后,为当前的电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达到了按照预先设定的相应的条件控制的插头舱的舱门打开或关闭,以保证只有在使用充电插头时,才将其漏在外面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保护充电插头免受损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由于充电插头只能漏在外面而造成的容易损坏设备以及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0020]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3]实施例1
[002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的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025]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步骤S102,在允许给当前的电动车辆充电时,控制设置在充电粧本体上的用于放置充电插头的插头舱的舱门打开;
[0027]步骤S104,在舱门打开后,判断充电插头是否已连接到当前的电动车辆上;
[0028]步骤S106,在判断结果为充电插头已连接到当前的电动车辆上后,为当前的电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0029]其中,本发明的充电方法可以应用在充电粧及充电粧系统上。每个充电粧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充电粧和一个运营管理平台(即,客户端)。在充电粧为多个时,它们可以是相同或者不同类型的充电粧,每个充电粧都可以包括:一个充电粧本体,该充电粧本体上设置有充电插头,以及专门用于放置充电插头的插头舱,同时还为插头舱设置了相应的舱门。只有在正常使用充电插头时,才会打开舱门,其余情况下,为了保护充电插头,一般需要保持舱门关闭。
[0030]实施时,经系统认证,发现当前的用户合法时,会允许给该用户的电动车辆充电,此时,充电粧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用户认证通过命令,并生成开舱命令以控制设置在充电粧本体上的用于放置充电插头的插头舱的舱门打开。在舱门打开后,用户会取出充电插头,并将其连接在电动车辆的充电接口上。之后,充电粧可以实时判断充电插头是否已连接到当前的电动车辆上。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系统会启动充电流程,为当前的电动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0031]通过上述实施例,由于设置了专门锁定充电插头的插头舱,并且只有在条件满足时才会开舱,用户才能使用充电插头,否则用户无法使用充电插头,可以实现保护充电插头免受损坏的技术效果。
[0032]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0033]S2,在当前的电动车辆已结束本次充电流程时,判断充电插头是否已放回插头舱内;
[0034]S4,在判断结果为充电插头已放回插头舱内之后,控制插头舱的舱门关闭。
[0035]当用户结束充电操作,或者按照约定的充电时间结束充电流程,或者在用户使用的充电卡欠费时,系统会结束本次充电流程。在本次充电流程后,正确的操作是用户将充电插头拨出并放回插头舱内以锁定该充电插头。然而,实际操作时,用户在本次充电流程后可能并没有将充电插头放回原来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充电插头由于操作不当而留在插头舱外,进而被损坏。为了防止发生上述情况,在控制插头舱的舱门关闭之前,在当前的电动车辆已结束本次充电流程时,会先判断充电插头是否已放回插头舱内,只有在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才执行控制插头舱的舱门关闭的操作。
[0036]可选地,判断充电插头是否已放回插头舱内包括:
[0037]S6,判断本次充电服务是否满足结算条件,其中,在判断结果为本次充电服务满足结算条件时,确定充电插头已放回插头舱内。
[0038]实际上,只有充电插头放回原处之后,才会触发结算流程,而如果充电插头还留在插头舱外时,会由于不满足结算条件而无法启用结算流程,因此,通过判断本次充电服务是否满足结算条件,可以简单、准确地确定充电插头是否已放回插头舱内。
[0039]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0040]S8,在判断结果为本次充电服务不满足结算条件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将充电插头放回插头舱内的提示信息。
[0041]由于如果不满足结算条件,系统就不会对本次充电服务进行结算,如果未对本次充电服务进行结算,用户就离开充电粧,则会导致扣款不准确,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在此种情况下,用户为了避免损失,一般会按照充电粧上显示的提示信息,将充电插头放回原处。由此,在判断结果为本次充电服务不满足结算条件时,显示用于提示用户将充电插头放回插头舱内的提示信息,可以进一步保护充电插头免受损坏。
[0042]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0043]S10,在判断结果为本次充电服务满足结算条件时,执行结算操作,并显示结算结果?目息O
[0044]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充电结算的目的,避免给用户造成损失,通过即时显示结算结果,可以让客户直观地了解本次的消费情况,实现消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