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27783阅读:来源:国知局
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0025]图1A至图1D:分别绘示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上方立体示意图、下方立体示意图、右视图以及仰视图。
[0026]图2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二壳体、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以及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2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一壳体、感应模组以及弹性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3A及图3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自各个上方视角的示意图。
[0029]图3C: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自下方视角的示意图。
[0030]图4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感应模组的示意图。
[0031]图4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感应模组的示意图。
[0032]图5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磁元件的示意图。
[0033]图5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图五A的导磁元件的爆炸图。
[0034]图6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磁元件的示意图。
[0035]图6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隐藏一感应臂的导磁元件的示意图。
[0036]图7: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磁元件的示意图。
[0037]图8A及图S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自各个上方视角的示意图。
[0038]图SC: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自下方视角的示意图。
[0039]图9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盖体的自上方视角的示意图。
[0040]图9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盖体的自下方视角的示意图。
[0041]图10: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二壳体、磁性模组以及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11: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一壳体、第二感应臂以及弹性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3]图12: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二壳体、第一磁性元件以及第二磁性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0044]图13: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二壳体、第一磁性元件、第二磁性元件以及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0045]图14: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的自上方视角的示意图。
[0046]图15:绘述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发电装置与外部电子装置的关系的功能方块图。
[0047]关于本发明的优点,精神与特征,将以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与讨论。
【具体实施方式】
[0048]请参见图1A至图1D及图2A至图2B,图1A至图1D分别绘示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上方立体示意图、下方立体示意图、右视图以及仰视图,图2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二壳体、磁性模组以及盖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具有第一壳体、感应模组以及弹性元件的立体示意图。需注意的是,以上系利用实际比例绘制而成。
[0049]如前述各图所7JK,于本例中,发电装置I包含有第一壳体10、感应模组20、第二壳体30、磁性模组40、盖板50以及弹性元件60。
[0050]第一壳体10具有一第一中空部及一第一开口部,感应模组20固设于第一中空部,第二壳体30则盖设于第一开口部处以将第一中空部与外界大致地进行隔离,盖板50盖设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以将磁性模组40固定于第二壳体30中,弹性兀件60设置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用以提供一回复、抵抗力。
[0051]在应用时,使用者能将发电装置I安装于例如是鞋具的载具上。当使用者走动时,使用者踩踏鞋具并对该发电装置I直接或是简接地施加有一垂直方向的外力。当发电装置I受该外力时,使盖设于第二壳体的盖板50及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10产生相对运动,同时亦带动磁性模组40与感应模组20产生相对运动,而感应模组20中的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以收集后供与发电装置I耦接的外部电子装置2,如发光二极体201为应用,如图15所绘示,即为一例,图15绘述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发电装置与外部电子装置的关系的功能方块图。与此同时,在第一壳体10或第二壳体30受该外力时,其二者之间的弹性元件60变型并提供一回复力以抵抗该外力,而当该外力消失后,该弹性元件60的该回复力使该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30回复原位。
[0052]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作动原理前,以下将先对各元件的细部设计进行说明。再请一并参阅图2A至图2B及图3A至3C,图3A及图3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自各个上方视角的示意图,图3C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壳体自下方视角的$意图。
[0053]于本例中,本发明的第一壳体10 —略呈方形的碗状结构,其具有一外表面101及内表面102。而另一方面,第一壳体10亦得大致分为一第一底座104及一第一壁部1041。第一壁部1041自第一底座104的内表面往其法向量方向往外延伸而成,而第一壁部1041围设有一第一中空部11,该第一中空部11相对于该第一底座104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开口部12。同时,而第一壁部1041相对于该第一底座104的另一侧具有一第一侧缘103,而该第一侧缘103则围绕前述的第一开口部12。
[0054]此外,第一壳体10亦具有至少一第一凸柱13、承载台14、定位柱15以及固位结构16,前述的各者均分别位于第一中空部11中,且其自该第一壳体10的该第一底座处104的内表面102往其法向量方向往外延伸而成。
[0055]各第一凸柱13得以用于穿透感应模组20并固定其水平位置,而承载台14则得以用于承载该感应模组20以来将其维持于一第一中空部11的指定高度处。
[0056]另外,于本例中,第一壳体10得具有多个定位柱15,于本例中,定位柱15分别设于第一壳体10的四个角落处。定位柱15的内部具有一定位孔151用以供弹性元件60 (如图2B所示)埋设于其中,于本例中,弹性元件得系一弹簧,惟不以此为限,其亦得为其他得以提供回复力的元件,如气压缓冲件等,均得为之。
[0057]再者,第一壳体10的内部亦具有一固位结构16,该固位结构16形成于第一壳体10的内表面102。固位结构16除一侧与该第一底座104的内表面连接外,其亦从其侧面连接第一壁部1041。更明确的说,固位结构16具有一阶梯部161及一第一导体162。第一导体162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相对中央处并藉由阶梯部161来与第一壁部1041连接。第一导体162具有一垂直的榫状结构,其得以与第二壳体30的一第二固定部34的一第二导体342配合,以让第二固定部34的第二导体342沿该第一导体162的榫状结构滑动。另外,阶梯部161与第一导体162的连接处的高度大致相同,而其靠近第一壁部1041处则具有一凹陷以呈现一阶梯状结构,该凹陷得用以承载供感应模组20,并将其维持于第一中空部11的指定高度处。
[0058]另外,第一壳体10更包含一开槽18,其形成于第一壁部1041相对应于前述的阶梯部161的另一侧处,其得以让第二壳体30的一支撑部35进入并于其中滑动。
[0059]除此之外,第一壳体10相对于第一侧缘103处亦得具有至少一第一翼部1031。第一翼部1031自第一侧缘103的外表面往其法向量方向向外延伸而成。第一壳体10得藉由第一翼部1031来与第二壳体30的第二翼部3031为活动式的卡合以防其二者在组合后意外分离。于本例中,第一翼部1031的上方表面得具有一倾斜导角,以让第二壳体30得以较轻易地与其卡合。此外,第一壳体10另具有一出线孔171及一与其连接的线槽172。出线孔171设置于该第一底座104的中央部份并穿透之,同时出线孔171与设置于外表面101的L型线槽172连接,出线孔171及线槽172的设计得供电线穿出并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外表面101。
[0060]请参阅图4A及图4B至图5A及图5B,图4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感应模组的示意图,图4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感应模组的示意图,图5A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磁元件的示意图,图5B绘述了本发明的发电装置于一具体实施例中图5A的导磁元件的爆炸图。感应模组20大致地由一导磁元件21以及缠绕在导磁元件21外的感应线圈226、246所组成。于本例中,导磁元件21得由第一感应臂22以及相对应的第二感应臂24所组成,该第一感应臂22及该第二感应臂24的延伸方向与该外力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感应臂22包含有一第一连接部224、一第一缠绕部222及第一端部229。于本例中,第一感应臂22的末端定义为第一端部229。而第一连接部224藉由第一缠绕部222与第一端部229连接。第一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