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827783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中空部中,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穿孔,该第一固定部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且具有一第一垂直槽体,该穿孔穿透该第二壳体的该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垂直槽体连通; 一磁性模组,嵌设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该第一垂直槽体中,该磁性模组包含一第一磁性元件; 一盖板,盖设于该第二壳体的该外表面,该盖板包含一凸部,该凸部穿透该穿孔并将该磁性模组抵持于该第一固定部中;以及 一弹性兀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 其中,当该发电装置受一外力时,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带动该磁性模组的该第一磁性元件沿该外力的一施力方向于该第一滑动空隙中滑动,并使得该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同时,该弹性元件因应该外力而被压缩并于该外力消失后,该弹性兀件对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施加有一回复力,该回复力的方向与该外力相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模组的该导磁元件包含: 一第一感应臂,该第一感应臂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缠绕部及该第一端部,该第一连接部藉由该第一缠绕部与该第一端部连接;以及 一第二感应臂,该第二感应臂包含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二缠绕部及该第二端部,该第二连接部藉由该第二缠绕部与该第二端部连接,该第二连接部与该第一连接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应臂另包含一第一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自该第一端部相对于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方向往外延伸而成,该第二感应臂另包含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二延伸部自该第二端部相对于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方向向外延伸而成,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滑动空隙,适于供该第二壳体的该第一固定部于其中沿该外力的方向移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应模组的该第一缠绕部及该第二缠绕部分别呈一 L状,该第一缠绕部及该第二缠绕部藉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连接并大致呈一 U字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壁部及一支撑部,该第一固定部藉由该支撑部与该第二壁部连接,该第一壳体进一步包含有一开槽,其中,当该发电装置受该外力时,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而该支撑部得以进入该开槽中以为相对运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更包含有一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固定部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的该内表面,该第二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部藉由该穿孔连通,该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垂直槽体,该磁性模组的该第一磁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嵌设于该第一垂直槽体及该第二垂直槽体之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具有一固位结构,该固位结构形成于该第一壳体的一内表面,该固位结构具有一第一导体;该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导体,其中,当该发电装置受该外力时,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而该第一导体得以进入该第二导体中以为相对运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磁性模组另包含一第二磁性元件,嵌设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该第一垂直槽体中,且与该第一磁性元件邻接,该第一磁性元件与该第二磁性元件相对应于该第一端部的侧表面的极性为相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翼部,该第一翼部自该第一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开口部处的一外表面往其法向量方向往外延伸而成,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翼部,该第二翼部自该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二开口部处的该内表面往其法向量方向往外延伸而成,该第一翼部及该第二翼部相互扣合以防止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脱离。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更包含有至少一定位柱,该定位柱的内部具有一定位孔,该弹性元件埋设于该定位孔内,该第二壳体更包含有至少一第二凸柱,该第二凸柱的位置相对应于该定位孔,且该第二凸柱穿设于该弹性元件内,在受该外力时,该第二凸柱的厚度小于该弹性元件的厚度。11.一种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中空部及一第一开口部; 一感应模组,固设于该第一壳体并设置于该第一中空部,该感应模组包含一导磁元件与绕设于该导磁兀件的一感应线圈,该导磁兀件包含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滑动空隙,其中该导磁元件包含一第一感应臂与一第二感应臂且该第一感应臂与该第二感应臂可拆卸分离;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中空部及一第二开口部,该第二壳体藉由该第二开口部来将该第一壳体套设于该第二中空部中,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穿孔,该第一固定部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且具有一第一垂直槽体,该穿孔穿透该第二壳体的该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垂直槽体连通; 一磁性模组,嵌设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该第一垂直槽体中,该磁性模组包含一第一磁性元件; 一盖板,盖设于该第二壳体的该外表面,该盖板包含一凸部,该凸部穿透该穿孔并将该磁性模组抵持于该第一固定部中;以及 一弹性兀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感应臂包含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缠绕部及该第一端部,该第一连接部藉由该第一缠绕部与该第一端部连接;以及 该第二感应臂包含一第二连接部、一第二缠绕部及该第二端部,该第二连接部藉由该第二缠绕部与该第二端部连接。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磁元件更包含一卡固件嵌合该第一感应臂与该第二感应臂。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磁元件包含: 一缠绕件,包含一第一缠绕部、一第二缠绕部、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缠绕部、该第二缠绕部、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 该第一端部,嵌设于该第一缠绕部相对于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以及 该第二端部,嵌设于该第二缠绕部相对于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部包含一第三连接部,该第一缠绕部包含一第四连接部,该第一端部藉由该第三连接部与该第一缠绕部的该第四连接部相互嵌合,其中该第二端部包含一第五连接部,该第二缠绕部包含一第六连接部,该第二端部藉由该第五连接部与该第二缠绕部的该第六连接部相互嵌合。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相对于该导磁元件来回运动的距离介于2mm至5mm之间。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于该滑动空隙沿一外力的一施力方向相对于该导磁兀件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压大于3V。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发光二极体,该感应电压供该发光二极体发光。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元件于该滑动空隙沿该外力的一施力方向相对于该导磁兀件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压介于6.5V至15V之间。20.一种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其特征在于: 该物件包含一容置空间装设该发电装置; 该发电装置包含: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中空部及一第一开口部; 一感应模组,固设于该第一壳体并设置于该第一中空部,该感应模组包含一导磁元件与绕设于该导磁兀件的一感应线圈,该导磁兀件包含一第一端部与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滑动空隙,其中该导磁元件包含一第一感应臂与一第二感应臂且该第一感应臂与该第二感应臂可拆卸分离;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中空部及一第二开口部,该第二壳体藉由该第二开口部来将该第一壳体套设于该第二中空部中,该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穿孔,该第一固定部形成于该第二壳体的一内表面且具有一第一垂直槽体,该穿孔穿透该第二壳体的该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并与该第一垂直槽体连通; 一磁性模组,嵌设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该第一垂直槽体中,该磁性模组包含一第一磁性元件; 一盖板,盖设于该第二壳体的该外表面,该盖板包含一凸部,该凸部穿透该穿孔并将该磁性模组抵持于该第一固定部中;以及 一弹性兀件,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之间; 其中,当该物件受一外力时,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带动该磁性模组的该第一磁性元件沿该外力的一施力方向于该第一滑动空隙中滑动,并使得该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同时,该弹性元件因应该外力而被压缩并于该外力消失后,该弹性兀件对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施加有一回复力,该回复力的方向与该外力相反。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物件,其特征在于,该物件系一鞋子,且该容置空间位于该鞋子的鞋跟。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露一种发电装置与使用发电装置的物件,包含第一壳体、感应模组、第二壳体、磁性模组、盖板以及弹性元件。感应模组固设于第一中空部。第二壳体盖设于第一壳体。磁性模组嵌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一固定部。盖板盖设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凸部穿透穿孔并将磁性模组抵持于第一固定部中。弹性元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当发电装置受一外力时,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产生相对运动,同时带动磁性模组的第一磁性元件沿外力的一施力方向于第一滑动空隙中滑动,并使得感应线圈感应一磁通量变化而产生一感应电流。
【IPC分类】H02K35/02
【公开号】CN105591515
【申请号】CN201410557121
【发明人】曾胜克
【申请人】曾胜克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0日
【公告号】US20160111947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