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多功能充电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33369阅读:来源:国知局
止二者的端口出进入粉尘,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汽车陶瓷电源插座151和汽车电源插座152的外侧均分别扣接第一挡尘罩153和第二挡尘罩154,以分别对汽车陶瓷电源插座151和汽车电源插座152的端口进行封闭,第一挡尘罩153和第二挡尘罩154可以是铰接于设备主体100上,也可以是二个分离于设备主体100的结构。
[0030]控制电路板包括电源控制单元和数显控制单元。
[0031]其中,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电源转换单元171、过电流保护单元172、过电压保护单元173、USB接口开关133、电池充放电单元175、恒流恒压单元174,电源转换单元171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110的输出端相连,电源转换单元171的输出端通过USB接口开关133与多个USB接口(即充电接口,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示出了有第一 USB接口 130、第二 USB接口 131和第三USB接口 132组成的三个充电接口结构,这些充电接口均输出+5V电压,最大负载电流为2.1A)电性连接,过电压保护单元173连接于电源转换单元171与电源插头110之间以及电源转换单元171和USB接口开关133之间;电池充放电单元175包括三个端口,其中,其第一端口连接至过电压保护单元173的输出端,其第二端口连接至一锂电池176,其第三端口通过恒流恒压单元174连接至数显控制芯片180的电源输入端。电源转换单元171用于将汽车点烟器的+12V直流电转换成+5V电压,以供充电接口取电。过电流保护单元172和过电压保护单元173保证了电源控制单元的电压和电流不会对在充电接口取电的用电设备造成损坏。电池充放电单元175可从过电压保护单元173处取电,对锂电池176进行充电,同时还给数显控制芯片180供电,由于数显控制芯片180对电流电压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电池充放电单元175和数显控制芯片180之间设置了一个恒流恒压单元174。在车载点烟器无法使用或无法取电的情况下,锂电池176可以通过电池充放电单元175为充电接口供电。
[0032]数显控制单元包括数显控制芯片180、显示单元140、温度传感单元181、湿度传感单元182、PM2.5检测单元183、电压检测单元186和时钟芯片184,温度传感单元181、湿度传感单元182、PM2.5检测单元183、电压检测单元186和时钟芯片184的输出端均连接至数显控制芯片180的输入端,数显控制芯片180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140相连,电压检测单元186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源转换单元171的输入端(可以是过电流保护单元172的输入端或输出端)。上述PM2.5检测单元183与温度传感单元181、湿度传感单元182相同,也采用可直接在市面购买的成熟的传感器。时钟芯片184可以是数显控制芯片180的内置芯片。显示单元140可以是LED数码管,也可以是液晶屏。
[0033]显示单元140可以将上述电压信息(通过电压检测单元186实现)、温湿度信息(分别通过温度传感单元181、湿度传感单元182实现)、PM2.5检测信息(PM2.5检测单元183实现)以及时间信息(通过时钟芯片184实现)同时显示,同时显示时,则需要显示单元140的尺寸较大,造成整个车载多功能充电器的体积较大。
[0034]为了减小该车载多功能充电器的体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数显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一按键输入单元185,按键输入单元185均连接至数显控制芯片180的输入端,以通过按键输入单元185切换显示单元140的显示内容,按键输入单元185可以是多个按键,通过操作不同的按键实现显示信息的切换,当然,也可以是采用一个按键通过循环显示上述的显示信息。
[0035]实施例2
[0036]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上做进一步改进,其包括了实施例1中的全部内容,这里进对区别的地方加以描述。实施例2是为了使该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同时具备支架功能,以支撑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用电设备,方便使用者消遣(观看视频等)的时候使用。在实施例2中,设备主体100的下端面枢接有左导翼191和右导翼192,左右导翼均可呈扇形展开,在左导翼191和右导翼192转动至该设备主体100前侧时用于支撑用电设备,在不使用该支架功能时,可分别转动到设备主体100的左侧和右侧,或者均转动到设备主体100的后侧,从而不占用使用者的位置空间。
[0037]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备主体(100)和电源插头(110),所述设备主体(100)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通过导线(120)与连接至车载电源的电源插头(110)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与设备主体(100)前端面设有的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设备主体(100)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用于与车内前座座椅头枕支柱固定的左卡扣(161)和右卡扣(162),所述左卡扣(161)和右卡扣(162)呈弧形且分别向设备主体(1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下端面枢接有左导翼(191)和右导翼(192),以在所述左导翼(191)和右导翼(192)转动至该设备主体(100 )前侧时用于支撑用电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后端面上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一滑槽,所述左卡扣(161)和右卡扣(162)均安装于该滑槽中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为多个圆弧一体拼接而成,且该多个圆弧所在圆的圆心位于设备主体(100)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前端面进一步设有一汽车陶瓷电源插座(151)和汽车电源插座(152),所述汽车陶瓷电源插座(151)和汽车电源插座(152)均通过电源插头(110)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陶瓷电源插座(151)和汽车电源插座(152)的外侧分别通过第一挡尘罩(153)和第二挡尘罩(154)封闭。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电源控制单元和数显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电源控制单元包括电源转换单元(171)、过电压保护单元(173)、接口开关,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71)的输入端与电源插头(110)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71)的输出端通过接口开关与充电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过电压保护单元(173)连接于电源转换单元(171)和接口开关之间;所述数显控制单元包括数显控制芯片(180)、显示单元(140)、温度传感单元(181)、湿度传感单元(182)、PM2.5检测单元(183)、电压检测单元(186)和时钟芯片(184),所述温度传感单元(181 )、湿度传感单元(182)、PM2.5检测单元(183)、电压检测单元(186)和时钟芯片(184)的输出端均连接至数显控制芯片(180)的输入端,所述数显控制芯片(180)的输出端与显示单元(140)相连,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86)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源转换单元(171)的输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转换单元(171)与电源插头(110)之间还连接一过电流保护单元(172),所述电压检测单元(186)的输入端连接于过电流保护单元(172)的输入端或输出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一电池充放电单元(175)、恒流恒压单元(174),所述电池充放电单元(175)包括三个端口,其中,其第一端口连接至过电压保护单元(173)的输出端,其第二端口连接至一锂电池(176),其第三端口通过所述恒流恒压单元(174)连接至数显控制芯片(180)的电源输入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显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一按键输入单元(185),所述按键输入单元(185)均连接至数显控制芯片(180)的输入 端,以通过所述按键输入单元(185)切换显示单元(140)的显示内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其包括设备主体和电源插头,所述设备主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连接至车载电源的电源插头连接,控制电路板的输出端与设备主体前端面设有的充电接口电性连接,设备主体的后端面上安装有用于与车内前座座椅头枕支柱固定的左卡扣和右卡扣,所述左卡扣和右卡扣呈弧形且分别向设备主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延伸。本实用新型通过左卡扣和右卡扣的配合结构,可使该车载多功能充电器固定于汽车前座座椅头枕支柱上,方便后排位置的乘客对充电器的需求,另外,其将车载温湿度计、车载电压计、车载PM2.5检测、车载电子钟以及12V汽车多孔电源插座和5V车载充电器等汽车电子设备功能集成于一体。
【IPC分类】H02H7-18, H02J7-02, H02J7-00
【公开号】CN204441927
【申请号】CN201520017235
【发明人】张宁迅
【申请人】张宁迅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