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774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截止状态;当电池片处于阴影遮挡或因为故障停止发电时,该串电池片则呈现电阻特性,二极管随之受到正向偏压而导通,将不发电的这一串电池从整个光伏组件系统中隔离,组件工作电流从旁路二极管流过,从而起到电气保护作用。由于该二极管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避免故障电池片因受较高的正向偏压或因“热斑效应”快速发热而烧坏的情况,同时保证了其余电池片的正常工作。
[0047]实施例2
[0048]本实施例的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包括包括一正极接线盒和一负极接线盒,正极接线盒的盒体H的一侧有一用于正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1,负极接线盒的盒体H与所述正极接线盒具有连接孔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具有一用于负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1,正极接线盒的盒体H具有连接孔的一侧和所述负极接线盒的盒体H具有连接孔的一侧均垂直于接线盒的盒体H与电池组件接触侧。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的盒体H与电池组件接触侧的上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上卡壁2,下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下卡壁5,接线盒的盒体H与电池组接触侧、上卡壁2及下卡壁5 —起形成一 U型卡槽3。
[0049]在本实施例中,上卡壁2及下卡壁5向U型卡槽3内侧一面的表面上设置有容胶槽4,容胶槽4的设置方向与上卡壁2及下卡壁5向盒体H外侧延伸的方向垂直。容胶槽8在安装时可以有效的将多余的硅胶保留在槽内,避免硅胶溢出污染组件表面,同时提高接线盒与组件的粘接强度。
[005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卡壁2向盒体H外侧延伸出的距离小于下卡壁5向盒体H外侧延伸出的距离。
[0051]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安装步骤为:U型卡槽3内打硅胶一一对准引出线卡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头部一一焊接引出线一一灌胶一一硅胶固化。以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在电池组件上的安装。其中,正极接线盒的连接孔I与负极接线盒的连接孔I均位于相对两接线盒位置靠外的一侧。举例来说,若正极接线盒在负极接线盒左侧,则正极接线盒具有连接孔I的一侧位于正极接线盒的左侦牝负极接线盒具有连接孔I的一侧位于负极接线盒右侧。在此之后仅需将正极电缆9、负极电缆10通过连接孔I接入接线盒,即可完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其中正极电缆9、负极电缆10与接线盒内部结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予限制。
[0052]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本实施例的接线盒后的电路情况类似于上述实施例1的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现有技术及实施例1的情况理解,在此不予赘述。
[0053]实施例3
[0054]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盒体H的左右相对两侧各有一用于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1,具有连接孔I的相对两侧垂直于接线盒的盒体H与电池组件接触侧。接线盒的盒体H与电池组件接触侧的上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上卡壁2,下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下卡壁5,接线盒的盒体H与电池组接触侧、上卡壁2及下卡壁5 —起形成一 U型卡槽3。
[0055]在本实施例中,上卡壁2及下卡壁5向U型卡槽3内侧一面的表面上设置有容胶槽4,容胶槽4的设置方向与上卡壁2及下卡壁5向盒体H外侧延伸的方向垂直。容胶槽8在安装时可以有效的将多余的硅胶保留在槽内,避免硅胶溢出污染组件表面,同时提高接线盒与组件的粘接强度。
[005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卡壁2向盒体H外侧延伸出的距离小于下卡壁5向盒体H外侧延伸出的距离。
[0057]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的安装步骤为:U型卡槽3内打硅胶一一对准引出线卡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头部一一焊接引出线一一灌胶一一硅胶固化。以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在电池组件上的安装。之后仅需将正极电缆9、负极电缆10通连接孔I接入接线盒,即可完成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其中正极电缆9、负极电缆10与接线盒内部结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予限制。
[0058]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本实施例的接线盒后的电路情况等同于传统接线盒的电路连接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现有技术理解,在此不予赘述。
[005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接线盒的盒体与太阳能电池组接触侧设置一U型卡槽的设计,而使接线盒能够在太阳能电池组件头部利用U型卡槽与太阳能电池组通过硅胶粘接,从而对组件正、反面光照都不会造成遮挡,保证组件正、反面都可以得到最大化的阳光照射,提高发电量。同时因U型卡槽和容胶槽的设置,使接线盒安装更牢固,减少溢胶量,提高了其在使用时的美观度。
[006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仅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运作原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进行适当修改,所做修改及等效变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包括一正极接线盒、一负极接线盒及至少一个中间接线盒,其中, 所述正极接线盒的一侧有一用于正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 所述负极接线盒与所述正极接线盒具有连接孔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具有一用于负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 所述正极接线盒具有连接孔的一侧和所述负极接线盒具有连接孔的一侧均垂直于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 所述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上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上卡壁,下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下卡壁,所述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接触侧、上卡壁及下卡壁一起形成一 U型卡槽; 所述U型卡槽的所述上卡壁和所述下卡壁向所述U型卡槽内部的表面上具有按垂直于所述上卡壁和所述下卡壁向外延伸方向设置的容胶槽。2.—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包括一正极接线盒和一负极接线盒,其中, 所述正极接线盒的盒体的一侧有一用于正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 所述负极接线盒的盒体与所述正极接线盒的盒体具有连接孔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具有一用于负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 所述正极接线盒的盒体具有连接孔的一侧和所述负极接线盒的盒体具有连接孔的一侧均垂直于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 所述正极接线盒和负极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上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上卡壁,下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下卡壁,所述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接触侧、上卡壁及下卡壁一起形成一 U型卡槽; 所述U型卡槽的所述上卡壁和所述下卡壁向所述U型卡槽内部的表面上具有按垂直于所述上卡壁和所述下卡壁向外延伸方向设置的容胶槽。3.—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的盒体的左右相对两侧各有一用于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所述具有连接孔的相对两侧垂直于所述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 所述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上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上卡壁,下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下卡壁,所述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接触侧、上卡壁及下卡壁一起形成一 U型卡槽; 所述U型卡槽的所述上卡壁和所述下卡壁向所述U型卡槽内部的表面上具有按垂直于所述上卡壁和所述下卡壁向外延伸方向设置的容胶槽。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壁向外延伸的距离小于所述下卡壁向外延伸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盒体的左右相对两侧各有一用于正极电缆和负极电缆接入的连接孔,所述具有连接孔的相对两侧垂直于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所述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件接触侧上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上卡壁,下部有一向外侧延伸的下卡壁,所述接线盒的盒体与电池组接触侧、上卡壁及下卡壁一起形成一U型卡槽,U型卡槽上设置有容胶槽。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对太阳能电池组件正、反面光照都不会造成遮挡,保证组件正、反面都可以得到最大化的阳光照射,提高发电量。同时因U型卡槽和容胶槽的设置,使接线盒安装更牢固,减少溢胶量,提高了其在使用时的美观度。
【IPC分类】H02S40/34
【公开号】CN204886850
【申请号】CN201520656878
【发明人】许永曼, 鄢进波, 倪夜光
【申请人】上海山晟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