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538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包括条状固定基板、设置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一端的入线口、垂直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的第一侧出线板和第二侧出线板,所述第一侧出线板和第二侧出线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第二侧出线板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组成可通过所述线束的渠道,所述第一侧出线板上设有第一出线槽,所述第二侧出线板设有第二出线槽,所述线束从所述入线口进入所述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并经过所述渠道分别从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的第一出线槽和所述第二侧出线板的第二出线槽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达到了整理线束的目的,避免了动力电池线束杂乱,检修不易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线束是动力电池中各部件联系的载体,假如把动力电池比作人体的心脏,那动力电池中的各种线束就是血管,心脏因血管而跳动,电池因线束而运转,可见线束在电池电路中正常稳定的重要性。实际生产中动力电池中线束的设计排布较为复杂,打开电池箱经常看到各种线束缠来绕去,且动力电池在生产组装时需多次理线、扎线操作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不仅可观感度较差,还给售后检修带来一定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中线束繁杂,不宜检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包括条状固定基板、设置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一端的入线口、垂直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的第一侧出线板和第二侧出线板,所述第一侧出线板和第二侧出线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第二侧出线板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组成可通过所述线束的渠道,所述第一侧出线板上设有第一出线槽,所述第二侧出线板设有第二出线槽,所述线束从所述入线口进入所述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并经过所述渠道分别从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的第一出线槽和所述第二侧出线板的第二出线槽出来。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出线槽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出线板上的上端开口的凹槽,所述第二出线槽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出线板上的上端开口的凹槽。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第二侧出线板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组成的渠道上。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的上端远离所述第二侧出线板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凸耳,所述第二侧出线板的上端远离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的位置处设置第二凸耳,所述盖板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垂直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接近的一端设置第三凸耳,所述第二侧板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接近的一端设置第四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与所述第一凸耳扣合,所述第四凸耳与所述第二凸耳扣合。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的出线槽,所述出线槽与所述入线口相对设置,所述出线槽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出线槽底部的宽度。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一种改进,所述入线口处还可设置入线槽,所述入线槽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入线槽底部的宽度。
[0010]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达到了整理线束的目的,避免了动力电池线束杂乱,检修不易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正视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仰视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盖上盖板的正视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盖上盖板的左视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盖板与第一侧出线板和第二侧出线板的扣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包括条状固定基板10、设置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10—端的入线口 20、垂直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10的第一侧出线板30和第二侧出线板40,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和第二侧出线板4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第二侧出线板40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10组成可通过所述线束的渠道,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上设有若干第一出线槽31,所述第二侧出线板40设有若干第二出线槽41,所述线束从所述入线口 20进入所述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并经过所述渠道分别从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的第一出线槽31和所述第二侧出线板40的第二出线槽41出来。
[0018]本实用新型中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和第二侧出线板40,可以使得所述线束可以从入线口 20进入所述渠道,并整齐的从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的第一出线槽31和第二侧出线板40的第二出线槽41出来,达到了整理线束的目的,避免了动力电池线束杂乱,检修不易的问题。
[0019]具体的,所述第一出线槽31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上的上端开口的凹槽,所述第二出线槽41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出线板40上的上端开口的凹槽。所述线束经过所述渠道从所述凹槽的上端的开口卡入所述凹槽。
[0020]进一步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还包括盖板50,所述盖板50盖设在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第二侧出线板40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10组成的渠道上,盖住所述渠道内的线束,保证了整个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的整洁美观。
[0021]具体的,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的上端远离所述第二侧出线板40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凸耳32,所述第二侧出线板40的上端远离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的位置处设置第二凸耳42,所述盖板50包括本体51,与所述本体51垂直设置的第一侧板52和第二侧板53,所述第一侧板52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53接近的一端设置第三凸耳521,所述第二侧板53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板52接近的一端设置第四凸耳531,所述第三凸耳521与所述第一凸耳42扣合,所述第四凸耳531与所述第二凸耳42扣合,实现了所述盖板50盖设在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第二侧出线板40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10组成的渠道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条状固定基板10的出线槽60,所述出线槽60与所述入线口 20相对设置,在入线口 20进入了较多的线束时,所述第一侧出线板30、第二侧出线板40不能分配完所有的线束时,所述线束可以从所述出线槽60分出。具体的,所述出线槽60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出线槽60底部的宽度,这样当线束卡入所述出线槽60时,可以对所述线束进行固定。
[0023]具体的,所述入线口20处还可设置入线槽21,方便对刚进入入线口 20的线束进行整理,所述入线槽21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入线槽21底部的宽度。
[0024]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主权项】
1.一种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条状固定基板、设置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一端的入线口、垂直于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的第一侧出线板和第二侧出线板,所述第一侧出线板和第二侧出线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第二侧出线板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组成可通过所述线束的渠道,所述第一侧出线板上设有第一出线槽,所述第二侧出线板设有第二出线槽,所述线束从所述入线口进入所述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并经过所述渠道分别从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的第一出线槽和所述第二侧出线板的第二出线槽出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线槽为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出线板上的上端开口的凹槽,所述第二出线槽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出线板上的上端开口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第二侧出线板和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组成的渠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的上端远离所述第二侧出线板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凸耳,所述第二侧出线板的上端远离所述第一侧出线板的位置处设置第二凸耳,所述盖板包括本体、与所述本体垂直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端部与所述第二侧板接近的一端设置第三凸耳,所述第二侧板端部与所述第一侧板接近的一端设置第四凸耳,所述第三凸耳与所述第一凸耳扣合,所述第四凸耳与所述第二凸耳扣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条状固定基板的出线槽,所述出线槽与所述入线口相对设置,所述出线槽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出线槽底部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线束的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口处还可设置入线槽,所述入线槽上端开口的宽度小于入线槽底部的宽度。
【文档编号】H02G3/18GK205666578SQ20162056226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1日
【发明人】彭秋林, 曾瑜明, 侯杰, 糜佳诚, 张文召, 张旭彬, 胡伟, 杨攀华, 杨苗
【申请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