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187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闪存(Flash memory)广泛应用在手机、相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设备中,它具有掉电数据不丢失、高编程速度、高集成度等优点。图1是一个传统闪存单元的剖面图, 它是由多晶硅控制栅10和浮栅12组成的叠栅结构。在P型衬底16上,通过注入形成η+ 结构的源极14和漏极15。另外,浮栅12和ρ型衬底16间用第二绝缘层13隔离,多晶硅控制栅10与浮栅12之间用第一绝缘层11隔离。这种叠栅结构,使得从多晶硅控制栅10看到的存储单元的阈值电压,取决于浮栅12中电子的数量。闪存单元采用R)wler-N0rdheim(简称F_N)隧穿效应进行编程、擦除操作。表1 是闪存单元进行各种操作时控制栅极、漏极、源极上的典型电压。
操作控制栅漏极区源极区编程10V-5V-5V擦除-5V10V10V读取2. 5V0. 8VOV表 1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存储器进行不同操作时,均需要施加正高压,这就需要一个能够将输入的数据转化为相应的正高压的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图2是一个传统的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当IN输入电压为OV时,通过INV反相器输出为高电平电压,因此NMOS晶体管204导通,使得PMOS晶体管201也导通。因此N节点电压被上拉到VPH正高压,这使得PMOS晶体管203关断,因此OUT输出电压为VSS地电位。当VIN输入电压为VDD电源电压时,匪OS晶体管202导通,使得PMOS晶体管203 导通。因此OUT输出电压拉至VPH正高压。另外NMOS晶体管204关断,切断了从VPH正高压到VSS地电位的直流通路,OUT输出电压保持为VPH正高压。可见,OUT输出电压可以在 VPH正高压与VSS地电位之间切换,从而完成了 IN输入电压对VPH正高压的控制和切换。然而,对于图2所示的传统正高压电平切换电路,当VDD电源电压降低时,NMOS晶体管202和NMOS晶体管204的栅极驱动电压下降,因此其导通能力将下降,导致电平转换过程中PMOS晶体管与NMOS晶体管间的竞争加剧,出现较大的电平转换延迟和转换功耗。当 VDD电源电压进一步下降时,甚至会出现电路不能正常切换高压的问题。简单增大NMOS晶体管尺寸的方法将导致切换电路的面积急剧增大,提高了工艺成本。另外,由于闪存系统中字线和位线数目众多,高压切换电路的性能退化将严重影响整个闪存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上述缺陷公开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它的连接关系如下 VIN输入电压连接INVl反相器和第一自举电路的公共节点,INVl反相器还与第二自举电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第一自举电路、第二自举电路和VOUT输出电压连接。所述第一自举电路的连接关系如下VIN输入电压分别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第二 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 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一反相器与第一电容串联,m节点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第一 P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二 PMOS晶体管的源极,N2节点分别连接第一 P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三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二 P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一 NMOS 晶体管的漏极,VDD电源电压分别连接第二 PMOS晶体管的衬底以及第一 P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第一 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均连接VSS地电位。所述第二自举电路的连接关系如下N0节点分别连接INVl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第四PMOS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二反相器与第二电容串联,N3节点分别连接第二电容、第三P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四PMOS晶体管的源极,N4 节点分别连接第三PMOS晶体管的栅极、第四NMOS晶体管的栅极、第四P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二 NMOS晶体管的漏极,VDD电源电压分别连接第四PMOS晶体管的衬底以及第三PMOS 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第二 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均连接VSS地电位。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连接关系如下VPH正高压分别连接第五P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以及第六P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VSS地电位分别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以及第六P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第五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第六PMOS晶体管的漏极、第四NMOS晶体管的漏极和VOUT输出电压的公共节点,第六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五P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三NMOS晶体管的漏极的公共节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路结构简单、转换速度快、功耗小。两个自举电路将低压控制信号的摆幅增大一倍,增强了电压转换电路中两个高压N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从而减小了电压转换电路在电压转换过程中下拉NMOS晶体管与上拉PMOS晶体管间严重的竞争,降低了高压转换的功耗,本发明在很低的电源电压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图1,是一个传统的快闪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剖面图;图2,传统的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提出的正电压电平转换电路的一个实施例;图4,本发明提出的正电压电平转换电路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的连接关系如下VIN输入电压连接INVl 反相器40和第一自举电路41的公共节点,INVl反相器40还与第二自举电路42连接,电压转换电路43分别与第一自举电路41、第二自举电路42和VOUT输出电压连接。第一自举电路41的连接关系如下VIN输入电压分别连接第一反相器4101的输入端、第二 PMOS晶体管4104的栅极和第一 NMOS晶体管4105的栅极,第一反相器4101与第一电容4102串联,附节点分别连接第一电容4102、第一 PMOS晶体管4103的漏极和第二 PMOS晶体管4104的源极,N2节点分别连接第一 PMOS晶体管4103的栅极、第三NMOS晶体管4302的栅极、第二 PMOS晶体管4104的漏极和第一 NMOS晶体管4105的漏极,VDD电源电压分别连接第二 PMOS晶体管4104的衬底以及第一 PMOS晶体管4103的源极和衬底,第一 NMOS晶体管4105的源极和衬底均连接VSS地电位。第二自举电路42的连接关系如下N0节点分别连接INVl反相器40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4201的输入端、第四PMOS晶体管4204的栅极和第二 NMOS晶体管4205的栅极, 第二反相器4201与第二电容4202串联,N3节点分别连接第二电容4202、第三PMOS晶体管 4203的漏极和第四PMOS晶体管4204的源极,N4节点分别连接第三PMOS晶体管4203的栅极、第四NMOS晶体管4304的栅极、第四PMOS晶体管4204的漏极和第二 NMOS晶体管4205 的漏极,VDD电源电压分别连接第四PMOS晶体管4204的衬底以及第三PMOS晶体管4203的源极和衬底,第二 NMOS晶体管4205的源极和衬底均连接VSS地电位。电压转换电路43的连接关系如下VPH正高压分别连接第五PMOS晶体管4301的源极和衬底以及第六PMOS晶体管4303的源极和衬底,VSS地电位分别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4302的源极和衬底以及第六PMOS晶体管4303的源极和衬底,第五PMOS晶体管4301和第六PMOS晶体管4303交叉耦合连接,第五PMOS晶体管4301的栅极连接第六PMOS晶体管 4303的漏极、第四NMOS晶体管4304的漏极和VOUT输出电压的公共节点,第六PMOS晶体管 4303的栅极连接五PMOS晶体管4301的漏极和第三NMOS晶体管4302的漏极的公共节点。如图3所示为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的一个实施例,其工作原理如下设定VDD电源电压为1. 5V,VSS地电位为0V,VPH正高压为7. 5V。第一自举电路 41和第二自举电路42是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工作原理相同, 以第一自举电路41为例,VIN输入电压为1.5V时,第一反相器4101输出端电压为0V,第一匪OS晶体管4105的源极接VSS地电位,第一匪OS晶体管4105导通,第二 PMOS晶体管4104 关断,此时,N2节点电压为0V,第一 PMOS晶体管4103由于N2节点的电压反馈而导通,因此 Nl节点电压为1.5V。当VIN输入电压由1.5V翻转为OV时,第一反相器4101输出端电压翻转为1. 5V, 由于第一电容4102的电荷保持特性,m节点电压将为3V。此时,第二 PMOS晶体管4104导通,第一 NMOS晶体管4105由于栅极连接VIN输入电压而关断,因此N2节点电压为3V。另外,第一 PMOS晶体管4103由于N2节点的电压反馈而关断,从而m节点电压保持为3V。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自举电路41和第二自举电路42利用了电容的电荷保持特性,当输入信号的摆幅为OV至1. 5V时,输出信号的摆幅为OV至3V,从而低压信号的电压自举功能。1)当VIN输入电压为1. 5V时,NO节点电压为0V,根据上述自举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N2节点电压为3V,由于第二电容4202具有电荷保持特性,N3节点的电压跳变为3V,N4节点(输出节点)电压为3V,此时,由于N2节点和N4节点分别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4302和第四NMOS晶体管4304的栅极,第三NMOS晶体管4302关断,第四NMOS晶体管 4304导通,并且驱动电压为3V,因而VOUT输出电压为0V,第五PMOS晶体管4301由于VOUT 输出电压的反馈而导通,N5节点电压为7. 5V,因此,第六PMOS晶体管4303关断,VOUT输出电压从而保持为0V。2)当VIN输入电压从为1.5V跳变到OV时,NO节点电压为1.5V。据上述自举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由于第一电容4102具有电荷保持特性,Nl节点电压跳变为3V,经过第二 PMOS晶体管4104的传输,N2节点电压为3V,N4节点(输出节点)电压为0V。此时, 由于N2节点和N4节点分别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4302和第四NMOS晶体管4304的栅极, 第四NMOS晶体管4304关断,第三NMOS晶体管4302导通,N5节点电压为0V,第六PMOS晶体管4303由于N5节点电压反馈而导通,因而VOUT输出电压为7. 5V。同时,第五PMOS晶体管4301由于VOUT输出电压的反馈而关断,VOUT输出电压从而保持为7. 5V。由上面分析可知,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通过采用电路自举技术,使得电压转换电路43中NMOS晶体管的驱动电压提高2倍,减少了高压转换时NMOS晶体管与PMOS晶体管的竞争,从而提高了电平转换速度,减少电平转换的瞬态电流和动态功耗。第三NMOS晶体管4302和第四NMOS晶体管4304起选择作用。当系统电源电压的不断下降时,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仍然能够正常工作。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3相比,增加了第五NMOS晶体管4106 和第六NMOS晶体管4206,第五NMOS晶体管4106的栅极接VDD电源电压,漏极接N2节点, 源极接第一 NMOS晶体管4105的漏极,衬底接VSS地电位;第六NMOS晶体管4206的栅极接 VDD电源电压,漏极接N4节点,源极接第二 NMOS晶体管4205的漏极,衬底接VSS地电位;第五NMOS晶体管4106和第六NMOS晶体管4206分别起到降低第一 NMOS晶体管4105和第二 NMOS晶体管4205工作中漏源电压的作用,从而第一 NMOS晶体管4105和第二 NMOS晶体管 4205可以采用耐压低的晶体管。尽管结合图3和图4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解释,所应理解的是,对本发明的形式和细节进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它的连接关系如下VIN输入电压连接INVl 反相器GO)和第一自举电路Gl)的公共节点,INVl反相器00)还与第二自举电路G2) 连接,电压转换电路G3)分别与第一自举电路(41)、第二自举电路02)和VOUT输出电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举电路(41)的连接关系如下VIN输入电压分别连接第一反相器G101)的输入端、第二PMOS晶体管G104)的栅极和第一NMOS晶体管0105)的栅极,第一反相器0101)与第一电容0102) 串联,Nl节点分别连接第一电容(4102)、第一 PMOS晶体管的漏极和第二 PMOS晶体管0104)的源极,N2节点分别连接第一 PMOS晶体管0103)的栅极、第三NMOS晶体管 (4302)的栅极、第二 PMOS晶体管0104)的漏极和第一 NMOS晶体管0105)的漏极,VDD电源电压分别连接第二 PMOS晶体管0104)的衬底以及第一 PMOS晶体管0103)的源极和衬底,第一 NMOS晶体管010 的源极和衬底均连接VSS地电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举电路(42)的连接关系如下N0节点分别连接INVl反相器(40)的输出端、第二反相器(4201) 的输入端、第四PMOS晶体管0204)的栅极和第二 NMOS晶体管020 的栅极,第二反相器G201)与第二电容020 串联,N3节点分别连接第二电容(4202)、第三PMOS晶体管 (4203)的漏极和第四PMOS晶体管0204)的源极,N4节点分别连接第三PMOS晶体管0203) 的栅极、第四NMOS晶体管0304)的栅极、第四PMOS晶体管0204)的漏极和第二 NMOS晶体管0205)的漏极,VDD电源电压分别连接第四PMOS晶体管0204)的衬底以及第三PMOS 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第二 NMOS晶体管020 的源极和衬底均连接VSS地电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43)的连接关系如下VPH正高压分别连接第五PMOS晶体管0301)的源极和衬底以及第六PMOS晶体管的源极和衬底,VSS地电位分别连接第三NMOS晶体管030 的源极和衬底以及第四NMOS晶体管0304)的源极和衬底,第五PMOS晶体管0301)的栅极连接第六PMOS晶体管0303)的漏极、第四NMOS晶体管0304)的漏极和VOUT输出电压的公共节点,第六PMOS晶体管的栅极连接五PMOS晶体管0301)的漏极和第三NMOS晶体管0302)的漏极的公共节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的一种正高压电平转换电路。本发明的连接关系如下VIN输入电压连接INV1反相器和第一自举电路的公共节点,INV1反相器还与第二自举电路连接,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第一自举电路、第二自举电路和VOUT输出电压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路结构简单、转换速度快、功耗小。两个自举电路将低压控制信号的摆幅增大一倍,增强了电压转换电路中两个高压NMOS晶体管的驱动能力,从而减小了电压转换电路在电压转换过程中下拉NMOS晶体管与上拉PMOS晶体管间严重的竞争,降低了高压转换的功耗,本发明在很低的电源电压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文档编号H03K19/0185GK102270984SQ2011101851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伍冬, 刘培军, 周润德, 潘立阳, 王雪强 申请人:清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