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智能化数字灯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750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区域智能化数字灯光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光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智能化数字灯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区域灯光控制采用成片控制技术或单点定时控制技术,对灯光的控制能力差,不能实现单灯控制和根据需要对灯光进行实时控制,形成了要全开、全关;或者是需要开灯时不能及时开灯,需要关灯时不及时关灯,对电网造成浪涌冲击和能源浪费。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区域智能化数字灯光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区域智能化数字灯光控制系统,它包括上位机、下位机、编译码控制柜、现场灯光控制单元、控制信号传输系统和灯光单元,所述下位机通过TCP/IP协议与上位机相连接,接收上位机的控制信号,所述下位机经编译码控制柜编译码后,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系统将控制信号传送到现场灯光控制单元,所述现场灯光控制单元控制灯光单元输出。

所述编译码控制柜,对下位机送来的控制信号进行编码和译码控制。

所述所述现场灯光控制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信号隔离电路、解码电路、控制电路和执行电路,所述信号隔离电路、解码电路、控制电路、执行电路均由现场灯光控制单元电源供电,现场灯光控制单元将编译码控制柜通过控制信号传送系统送来的控制信号进行译,作信号处理后,控制继电器对灯光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采用远程实时顺序控制方式,对区域灯光进行实时控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开灯区域或单灯控制,避免了冲击电流对电网的影响,也节约了宝贵的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现场灯光控制单元的原理框图。

其中:1、上位机,2、下位机,3、编译码控制柜,4、控制信号传输系统,5、现场灯光控制单元,51、信号隔离电路,52、解码电路,53、控制电路,54、执行电路,55、现场灯光控制单元电源,6、灯光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区域智能化数字灯光控制系统,它包括上位机1、下位机2、编译码控制柜3、现场灯光控制单元5、控制信号传输系统4和灯光单元6,下位机2通过TCP/IP协议与上位机1相连接,接收上位机1的控制信号,下位机2经编译码控制柜3编译码后,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系统4将控制信号传送到现场灯光控制单元5,现场灯光控制单元5控制灯光单元6输出。

上位机1采用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触摸一体化电脑)的显示屏进行人性化的图形化操作控制,图形化控制软件具有灯光控制和灯光监控功能,可根据现场需要调用预设灯光场景进行灯光控制,同时对灯光的开灯时间和工作状况进行统计报警,操作人员在控制屏上直接观察到灯光开灯情况和灯具工作使用情况。

下位机2采用工业可编程控制器,通过TCP/IP协议与上位机1相连接,接收上位机1的控制信号,并经编译码控制柜3编译码后将控制信号传送到现场灯光控制单元5,工业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产品稳定性,可靠性高,扩展能力强等特点,可同时控制整个区域的灯光工作,同时可根据灯光的负载情况,进行顺序开灯,防止和减小开灯时对电网的冲击。

编译码控制柜3,可对下位机2送来的控制信号进行编码和译码控制,选择合适的编码器VD5026和解码器VD5027,以适应灯光控制的数量和信号传送方式的需要,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根据需要控制的灯光数量进行编译;二是根据控制信号的传送方式对控制信号进行编码,以适应灯光数量和传送方式的控制需要。

现场灯光控制单元5,采用继电控制模块,具有线路简单,可靠性高,隔离性好,扩展能力强的特点,现场灯光控制单元5是将编译码控制柜3通过控制信号传送系统送来的控制信号进行译,作适当的信号处理后,控制继电器对灯光进行控制,主要由信号隔离电路51、解码电路52、控制电路53、执行电路54和现场灯光控制单元电源55构成,信号隔离电路51、解码电路52、控制电路53、执行电路54依次连接,各电路由现场灯光控制单元电源55供电。

控制信号传输系统4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直接控制和编码控制;选择合适的传送方式:无线传输方式,双绞线传输方式,网络线传输方式和光纤传输等多种形式。

本系统采用远程实时顺序控制方式,对区域灯光进行实时控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开灯区域或单灯控制,避免了冲击电流对电网的影响,也节约了宝贵的能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