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柔性发热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9946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柔性发热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电加热装置;其中,很多电加热装置都设计成棒形结构。

需进一步指出,对于现有的电加热棒而言,其一般设计成刚性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刚性的电加热棒不能够进行弯折,而一旦弯折,电加热棒内部的发热体就会折断,这样就会造成电加热棒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柔性发热棒结构,该新式柔性发热棒结构设计新颖且可任意角度弯折,使用方便并能够实现恒温加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柔性发热棒结构,包括有发热芯组件、外侧软胶套,外侧软胶套的芯部成型有软胶套容置腔,发热芯组件嵌装于外侧软胶套的软胶套容置腔内;

发热芯组件包括有呈长条棒形状的内侧软胶棒,内侧软胶棒的外围套装有呈螺旋形状的螺旋发热体;

外侧软胶套的软胶套容置腔内还嵌装有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控制器、与外侧软胶套接触的温度传感器,螺旋发热体、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螺旋发热体为螺旋发热丝或者螺旋发热片。

其中,所述外侧软胶套为硅胶套。

其中,所述内侧软胶棒为硅胶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柔性发热棒结构,其包括有发热芯组件、外侧软胶套,外侧软胶套的芯部成型有软胶套容置腔,发热芯组件嵌装于外侧软胶套的软胶套容置腔内;发热芯组件包括有呈长条棒形状的内侧软胶棒,内侧软胶棒的外围套装有呈螺旋形状的螺旋发热体;外侧软胶套的软胶套容置腔内还嵌装有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控制器、与外侧软胶套接触的温度传感器,螺旋发热体、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优点,且可实现任意角度弯折并能够实现恒温加热。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发热芯组件 11——内侧软胶棒

12——螺旋发热体 2——外侧软胶套

21——软胶套容置腔 3——控制器

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式柔性发热棒结构,包括有发热芯组件1、外侧软胶套2,外侧软胶套2的芯部成型有软胶套容置腔21,发热芯组件1嵌装于外侧软胶套2的软胶套容置腔21内。

进一步的,发热芯组件1包括有呈长条棒形状的内侧软胶棒11,内侧软胶棒11的外围套装有呈螺旋形状的螺旋发热体12。

更进一步的,外侧软胶套2的软胶套容置腔21内还嵌装有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控制器3、与外侧软胶套2接触的温度传感器4,螺旋发热体12、温度传感器4分别与控制器3电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发热体12为螺旋发热丝或者螺旋发热片。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外侧软胶套2、内侧软胶棒11可分别采用硅胶材料制备而成,即本实用新型的外侧软胶套2为硅胶套,本实用新型的内侧软胶棒11为硅胶棒。当然,上述材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外侧软胶套2、内侧软胶棒1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软质胶料制备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安装过程中,先将螺旋发热体12套装于内侧软胶棒11的外围;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内侧软胶棒11而言,其一方面能够起到定位螺旋发热体12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证柔软性和可折性。另外,待螺旋发热体12套装于内侧软胶棒11外围并组成发热芯组件1后,将发热芯组件1嵌装于外侧软胶套2的软胶套容置腔21内;对于本实用想新型的外侧软胶套2而言,其一方面能够起到外围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证柔软性和可折性。

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发热体12设计成螺旋状结构,该结构设计能够使得螺旋发热体12能够任意角度的弯折,辅助软质的外侧软胶套2、内侧软胶棒1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任意角度弯折。

需进一步指出,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当需要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加热时,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控制器3为螺旋发热体12供电,螺旋发热体12通电后产生热量且螺旋发热体12所产生的热量经由外侧软胶套2而传导至所需加热的介质中。其中,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温度传感器4实时采集外侧软胶套2的温度信号并实时将温度信号发送至控制器3,当外侧软胶套2的温度值达到控制器3的设定温度值时,控制器3减小或者切断螺旋发热体12供电,进而达到恒温加热的目的。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优点,且可实现任意角度弯折并能够实现恒温加热。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