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夹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089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屏蔽夹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磁屏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屏蔽夹套。



背景技术:

电磁波是电磁能量传播的主要方式,高频电路工作时,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对邻近的其它设备产生干扰。另一方面,空间的各种电磁波也会感应到电路中,对电路造成干扰。电磁屏蔽的作用是切断电磁波的传播途径,从而消除干扰。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的诸多手段中,电磁屏蔽是最基本和有效的。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场合都需要用到电磁屏蔽装置,比如配电线整理及屏蔽电磁噪音,还有半导体装备用电缆,电力工程,及各种小型电子仪器等等也会用到电磁屏蔽,但是目前适用于这些场合的电磁屏蔽装置的屏蔽效果都不大理想,阻燃性差,且空间占用较大,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并且在静电方面处理不够好,很容易对电子仪器和电线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屏蔽夹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屏蔽夹套,包括基本套、附加套、接地部分、扣件、石墨烯层,所述基本套包括铝面和塑料薄膜面,所述接地部分包括金属丝网胶带和接地电线,所述铝面与塑料薄膜面相连,所述铝面与附加套的一端相连,所述附加套与石墨烯层相连,所述基本套上设有扣件,所述铝面的一端与金属丝网胶带相连,所述金属丝网胶带上设有接地电线。

优选的,所述基本套为铝-PVC贴合套、铝-PET贴合套、铝-防水布贴合套中的一种,其中铝箔厚度为0.01mm-0.2mm,PVC、PET和防水布均为黑色,厚度为0.1mm-0.8mm,总厚度为0.2mm-1mm,阻燃性要求达到UL-94VTM-0;

优选的,所述基本套中设置不锈钢丝网,增强电磁屏蔽夹套的抗挤压强度,提高其韧性,不锈钢丝网材质为SUS304,孔径为200目-600目,厚度为0.2mm-2mm。

优选的,所述附加套为导电网纱、导电布和导电金属网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厚度为0.1mm-0.3mm;其中导电网纱由聚酯网纱表面电镀镍铜等金属制成,厚度为0.1mm-0.2mm,表面电阻小于等于0.1Ω/□;导电布由聚酯布表面电镀镍铜等金属制成,厚度为0.03mm-0.08mm,表面电阻小于等于0.05Ω/□;导电金属网为镍网、铜网、镍铜合金网、银网中的一种,厚度为0.1mm-0.3mm。

优选的,所述金属丝网胶带为镍网胶带、铜网胶带、镍铜合金网胶带、银网胶带中的一种,厚度为0.1mm-0.5mm;所述扣件为塑料扣子、维克牢胶带、PVC拉链、紧固件、双面胶带中的一种;所述石墨烯层由石墨烯导电胶涂于附加套上形成,厚度为0.01mm-0.5mm。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导电胶由石墨烯10%-25%,分散剂4%-15%,消泡剂0.5%-1%,流平剂1%-2%,增塑剂0.5%-1%,附着力促进剂2%-4%,溶剂30%-55%,树脂15%-35%混合配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为10层以下(含量大于等于90%)石墨烯,粒度为0.1μm-10μm;所述分散剂为一种聚醚类嵌段型高分子共聚物;所述消泡剂为一种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所述流平剂具体为德谦435、德谦495、德谦837、毕克330、毕克348中的一种;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丁酯,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钛酸酯偶联剂KR-38S中的一种;所述溶剂为丙酮、正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环己酮、异佛尔酮、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价酸酯混合物(DBE)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树脂为改性饱和聚酯树脂,改性丙烯酸树脂,改性环氧树脂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电磁屏蔽夹套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效果,能够保护电线电缆及小型电子设备免受电磁波干扰,同时也可以防止电线电缆发出的电磁波干扰正常电子设备。

2、易包装,使用简便,可卷起放置,占空间小。

3、阻燃性好,达到UL-94V-0,符合国家阻燃要求。

4、能够导静电,防止电子仪器和电线烧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磁屏蔽夹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磁屏蔽夹套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本套、2.附加套、3.接地部分、4.扣件、5.石墨烯层、1a.铝面、1b.塑料薄膜面、3a.金属丝网胶带、3b.接地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屏蔽夹套,包括基本套1、附加套2、接地部分3、扣件4、石墨烯层5,所述基本套1包括铝面1a和PVC面1b,所述接地部分3包括金属丝网胶带3a和接地电线3b,所述铝面1a与PVC面1b相连,所述铝面1a与附加套2的一端相连,所述附加套2与石墨烯层5相连,所述基本套上设有扣件4,所述铝面1a的一端与金属丝网胶带3a相连,所述金属丝网胶带3a上设有接地电线3b。

所述基本套1为铝-PVC贴合套,PVC面为黑色,厚度为0.2mm,铝面为银白色,厚度为0.05mm,总厚度为0.25mm;所述附加套2为导电网纱,厚度为0.1mm,表面电阻为0.036Ω/□;所述接地部分3中的金属丝网胶带3a厚度为0.2mm;所述扣件4为塑料扣子;所述石墨烯层5由石墨烯导电胶涂于附加套上形成,厚度为0.025mm;所述石墨烯导电胶由石墨烯11.4%,分散剂7.2%,消泡剂0.6%,流平剂1.1%,增塑剂0.8%,附着力促进剂2.5%,溶剂53.8%,树脂22.6%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石墨烯为多层石墨烯,其中10层以下(含量大于等于90%)石墨烯,粒度为2μm;所述分散剂为聚醚类嵌段型高分子共聚物,具体型号为HS-100;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所述流平剂具体为德谦495;所述增塑剂为磷酸三苯酯;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所述溶剂为醋酸丁酯、二甲苯、异佛尔酮、二价酸酯混合物(DBE),比例为1:2:4:4;所述树脂为改性丙烯酸树脂。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屏蔽夹套,包括基本套1、附加套2、接地部分3、扣件4、石墨烯层5,所述基本套1包括铝面1a和PVC面1b,所述接地部分3包括金属丝网胶带3a和接地电线3b,所述铝面1a与PVC面1b相连,所述铝面1a与附加套2的一端相连,所述附加套2与石墨烯层5相连,所述基本套上设有扣件4,所述铝面1a的一端与金属丝网胶带3a相连,所述金属丝网胶带3a上设有接地电线3b。

所述基本套1为铝-PVC贴合套,PVC面为黑色,厚度为0.15mm,铝面为银白色,厚度为0.05mm,总厚度为0.2mm;所述附加套2为导电网纱和导电布的组合,总厚度为0.3mm,其中导电网纱厚度为0.2mm,表面电阻为0.024Ω/□,导电布厚度为0.08mm,表面电阻为0.013Ω/□,两者之间有一层导电胶,厚度为0.02mm;所述接地部分3中的金属丝网胶带3a厚度为0.2mm;所述扣件4为PVC拉链;所述石墨烯层5由石墨烯导电胶涂于附加套上形成,厚度为0.01mm;所述石墨烯导电胶由石墨烯15.4%,分散剂8.2%,消泡剂0.6%,流平剂1.5%,增塑剂0.5%,附着力促进剂3%,溶剂50.3%,树脂20.5%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石墨烯为多层石墨烯,其中5层以下(含量大于等于90%)石墨烯,粒度为6μm;所述分散剂为聚醚类嵌段型高分子共聚物,具体型号为HS-100;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所述流平剂具体为德谦837;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丁酯;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钛酸酯偶联剂KR-38S;所述溶剂为乙二醇乙醚醋酸酯、环己酮、异佛尔酮、二价酸酯混合物(DBE),比例为3:1:3:2;所述树脂为改性饱和聚酯树脂。

实施例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屏蔽夹套,包括基本套1、附加套2、接地部分3、扣件4、石墨烯层5,所述基本套1包括铝面1a和防水布面1b,所述接地部分3包括金属丝网胶带3a和接地电线3b,所述铝面1a与防水布面1b相连,所述铝面1a与附加套2的一端相连,所述附加套2与石墨烯层5相连,所述基本套上设有扣件4,所述铝面1a的一端与金属丝网胶带3a相连,所述金属丝网胶带3a上设有接地电线3b。

所述基本套1为铝-防水布贴合套,防水布面为黑色,厚度为0.3mm,铝面为银白色,厚度为0.05mm,铝面和防水布面之间添加有不锈钢丝网,增强电磁屏蔽夹套的抗挤压强度,提高其韧性,不锈钢丝网材质为SUS304,孔径为400目,厚度为0.2mm,总厚度为0.55mm;所述附加套2为导电网纱和导电布的组合,总厚度为0.15mm,其中导电网纱厚度为0.1mm,表面电阻为0.036Ω/□,导电布厚度为0.03mm,表面电阻为0.017Ω/□,两者之间有一层导电胶,厚度为0.02mm;所述接地部分3由金属丝网胶带3a和接地电线3b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金属丝网胶带厚度为0.1mm;所述扣件4为PVC拉链;所述石墨烯层5由石墨烯导电胶涂于附加套上形成,厚度为0.025mm;所述石墨烯导电胶由石墨烯20.8%,分散剂11.5%,消泡剂0.6%,流平剂1.2%,增塑剂0.7%,附着力促进剂2.1%,溶剂35.4%,树脂27.7%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石墨烯为多层石墨烯,其中5层以下(含量大于等于90%)石墨烯,粒度为8μm;所述分散剂为聚醚类嵌段型高分子共聚物,具体型号为HS-100;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聚有机硅氧烷;所述流平剂具体为德谦837;所述增塑剂为磷酸三苯酯;所述附着力促进剂为钛酸酯偶联剂KR-38S;所述溶剂为乙二醇乙醚醋酸酯、醋酸丁酯、环己酮、异佛尔酮,比例为5:1:2:3;所述树脂为改性丙烯酸树脂。

本发明的一些性能指标:

阿克隆磨耗试验:将厚3.2mm、宽12.7mm的长条状基本套试样用双面胶带粘在胶轮上(塑料薄膜面向外),胶轮以15°偏斜角与砂轮接触进行滚动摩擦,经预磨和砂轮运行1.61km后,测定胶条的磨耗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