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71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石墨烯具有十分良好的强度、柔韧、导电、导热、光学特性,在物理学、材料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航空航天等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纯的无缺陷的单层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高于单壁碳纳米管(3500w/mk)和多壁碳纳米管(3000w/mk)。当它作为载体时,它的导热系数也可达600w/mk。

石墨烯电热膜是所有电热膜里唯一一种没有掺杂其他物质的纯碳原子的柔性膜,它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出来的单层碳原子,其特征是透明、安全,电-热转换效率是所有电加热元件中最高或并列最高的,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损失,如机械能、光能、化学能等,电-热转换效率接近100%。其中,电-热辐射转换效率比例也是相同单位面积功率的电加热元器件中较大的。

但石墨烯电热膜一般是柔性透明的,但利用石墨烯电热膜发热时,石墨烯电热膜容易受到损害,所以需要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包括防护层,防护层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安装腔,安装腔内塞有支撑板,支撑板左侧设有挡板,挡板位于安装腔左侧且挡板与防护层左侧面贴合;

支撑板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置腔,第一容置腔左侧与一通孔相通,通孔位于挡板内;第一容置腔下方与一第二容置腔相通,第二容置腔右侧开口;一石墨烯电热膜位于第一容置腔内且石墨烯电热膜顶面与支撑板顶面对齐,石墨烯电热膜左端可活动地穿过通孔且与挡板左侧对齐;一金属插板位于第二容置腔内,金属插板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贴合,金属插板右侧与一金属贴合板连接,金属贴合板左侧贴合在支撑板右侧面上且金属贴合板右侧与一金属导热板贴合,金属导热板位于防护层内且金属导热板与两个金属网格板连接,所述两个金属网格板分别位于安装腔的上下侧的防护层内。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中,支撑板塞入到防护层的安装腔内,从而防护层能有效地对支撑板的进行保护,挡板位于支撑板的左侧且一体式连接,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能方便支撑板塞入或抽出安装腔。

石墨烯电热膜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而第一容置腔开口向上,从而石墨烯电热膜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对顶部防护层进行热传递,使顶部防护层迅速升温,从而使位于防护层上方的物体快速升温,达到加热的目的,而石墨烯电热膜位于支撑板内,这能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有效地保护。石墨烯电热膜左端可活动地穿过通孔且与挡板左侧对齐,这能方便石墨烯电热膜能从第一容置腔内抽出,方便石墨烯电热膜的更换,另外,石墨烯电热膜左端设置有通电接头,这使得石墨烯电热膜的通电十分方便。

金属插板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且金属插板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贴合,这使得石墨烯电热膜底面产生的热量能传递给金属插板,而金属插板通过金属贴合板、金属导热板与金属网格板导通,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热量能迅速传递到金属网格板上,金属网格板位于防护层内,从而防护层能快速发热。另外,金属插板的设置能提高支撑板的牢固度,金属导热板和金属网格板能提高防护层的牢固度。

作为优选,挡板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的上下面对齐。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中,挡板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的上下面对齐,这能方便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与其他物体的配合。

作为优选,安装腔顶面设有缓冲层。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中,缓冲层的设置能防止石墨烯电热膜碰到安装腔顶面,从而损伤石墨烯电热膜。

作为优选,支撑板的高度与缓冲层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的高度。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中,支撑板的高度与缓冲层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的高度,这使得缓冲层能夹紧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不易从安装腔脱落。

作为优选,防护层和缓冲层内对应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多组通风孔与安装腔相通。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中,通风孔的设置使得石墨烯电热膜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通风孔直接作用到防护层上方的物体上,使防护层上方的物体的加热更迅捷。

作为优选,挡板左侧设有用于拉出支撑板的拉孔。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中,拉孔的设置能方便拉出支撑板。

作为优选,金属网格板包括多个横杆和多个竖杆,横杆和竖杆一体式连接且形成多个网格孔,位于石墨烯电热膜上方的网格孔与所述多组通风孔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中,通风孔与网格孔对应,这使得金属网格板不会影响通风孔的通热。

为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包括防护层,防护层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安装腔,安装腔内塞有支撑板,支撑板左侧设有挡板,挡板位于安装腔左侧且挡板与防护层左侧面贴合;

支撑板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置腔,一石墨烯电热膜位于第一容置腔内且石墨烯电热膜顶面与支撑板顶面对齐;石墨烯电热膜左右侧分别设有凸条,第一容置腔腔口处设有挡条,挡条将凸条挡住使石墨烯电热膜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位于石墨烯电热膜左侧的凸条左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一通电触头,第一容置腔左侧面设有与所述两个第一通电触头一一对应配合通电的两个第二通电触头,任一第二通电触头左侧连接有金属通电杆,金属通电杆左端依次穿过支撑板和挡板后与两个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位于右侧的紧固螺母可旋紧在挡板左侧面上。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中,支撑板塞入到防护层的安装腔内,从而防护层能有效地对支撑板的进行保护,挡板位于支撑板的左侧且一体式连接,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能方便支撑板塞入或抽出安装腔。

石墨烯电热膜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而第一容置腔开口向上,从而石墨烯电热膜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对顶部防护层进行热传递,使顶部防护层迅速升温,从而使位于防护层上方的物体快速升温,达到加热的目的,而石墨烯电热膜位于支撑板内,这能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有效地保护。挡条和凸条的配合能有效地将石墨烯电热膜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由于石墨烯电热膜是柔性的,所以可以用手将石墨烯电热膜弯折后将凸条卡在挡条下,然后松手将石墨烯电热膜放入石墨烯电热膜内,这样石墨烯电热膜在第一容置腔内十分稳定,而且不易损失热量。

第一通电触头和第二通电触头的贴合,第二通电触头连接金属通电杆,所以,金属通电杆通电后,石墨烯电热膜就通电,通过两个紧固螺母将通电导线夹紧,电流经过金属通电杆、第二通电触头和第一通电触头后使石墨烯电热膜通电,这十分安全、稳定。

作为优选,挡板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的上下面对齐。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中,挡板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的上下面对齐,这能方便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与其他物体的配合。

作为优选,安装腔顶面设有缓冲层。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中,缓冲层的设置能防止石墨烯电热膜碰到安装腔顶面,从而损伤石墨烯电热膜。

作为优选,支撑板的高度与缓冲层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的高度。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中,支撑板的高度与缓冲层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的高度,这使得缓冲层能夹紧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不易从安装腔脱落。

作为优选,防护层和缓冲层内对应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多组通风孔与安装腔相通。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中,通风孔的设置使得石墨烯电热膜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通风孔直接作用到防护层上方的物体上,使防护层上方的物体的加热更迅捷。

作为优选,挡板左侧设有用于拉出支撑板的拉孔。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中,拉孔的设置能方便拉出支撑板。

作为优选,石墨烯电热膜顶面设有两个用于取出石墨烯电热膜的槽孔。

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中,槽孔的设置能方便手部取出石墨烯电热膜。

为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包括防护层,防护层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安装腔,安装腔内塞有支撑板,支撑板左侧设有挡板,挡板位于安装腔左侧且挡板与防护层左侧面贴合;

支撑板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置腔,一石墨烯电热膜位于第一容置腔内且石墨烯电热膜顶面与支撑板顶面对齐;石墨烯电热膜左右侧分别设有凸条,第一容置腔腔口处设有挡条,挡条将凸条挡住使石墨烯电热膜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位于石墨烯电热膜左侧的凸条左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一通电触头,第一容置腔左侧面设有与所述两个第一通电触头一一对应配合通电的两个第二通电触头,任一第二通电触头左侧连接有金属通电杆,金属通电杆左端依次穿过支撑板和挡板后与两个紧固螺母螺纹连接,位于右侧的紧固螺母可旋紧在挡板左侧面上;

第一容置腔下方与一第二容置腔相通,第二容置腔右侧开口;一金属插板位于第二容置腔内,金属插板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贴合,金属插板右侧与一金属贴合板连接,金属贴合板左侧贴合在支撑板右侧面上且金属贴合板右侧与一金属导热板贴合,金属导热板位于防护层内且金属导热板与两个金属网格板连接,所述两个金属网格板分别位于安装腔的上下侧的防护层内。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支撑板塞入到防护层的安装腔内,从而防护层能有效地对支撑板的进行保护,挡板位于支撑板的左侧且一体式连接,挡板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能方便支撑板塞入或抽出安装腔。

石墨烯电热膜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而第一容置腔开口向上,从而石墨烯电热膜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对顶部防护层进行热传递,使顶部防护层迅速升温,从而使位于防护层上方的物体快速升温,达到加热的目的,而石墨烯电热膜位于支撑板内,这能对石墨烯电热膜进行有效地保护。

挡条和凸条的配合能有效地将石墨烯电热膜固定在第一容置腔内,由于石墨烯电热膜是柔性的,所以可以用手将石墨烯电热膜弯折后将凸条卡在挡条下,然后松手将石墨烯电热膜放入石墨烯电热膜内,这样石墨烯电热膜在第一容置腔内十分稳定。

金属插板位于第二容置腔内且金属插板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贴合,这使得石墨烯电热膜底面产生的热量能传递给金属插板,而金属插板通过金属贴合板、金属导热板与金属网格板导通,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热量能迅速传递到金属网格板上,金属网格板位于防护层内,从而防护层能快速发热。另外,金属插板的设置能提高支撑板的牢固度,金属导热板和金属网格板能提高防护层的牢固度。

作为优选,挡板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的上下面对齐。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挡板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的上下面对齐,这能方便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与其他物体的配合。

作为优选,安装腔顶面设有缓冲层。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缓冲层的设置能防止石墨烯电热膜碰到安装腔顶面,从而损伤石墨烯电热膜。

作为优选,支撑板的高度与缓冲层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的高度。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支撑板的高度与缓冲层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的高度,这使得缓冲层能夹紧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不易从安装腔脱落。

作为优选,防护层和缓冲层内对应设有多组通风孔,所述多组通风孔与安装腔相通。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通风孔的设置使得石墨烯电热膜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通风孔直接作用到防护层上方的物体上,使防护层上方的物体的加热更迅捷。

作为优选,挡板左侧设有用于拉出支撑板的拉孔。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拉孔的设置能方便拉出支撑板。

作为优选,金属网格板包括多个横杆和多个竖杆,横杆和竖杆一体式连接且形成多个网格孔,位于石墨烯电热膜上方的网格孔与所述多组通风孔一一对应。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通风孔与网格孔对应,这使得金属网格板不会影响通风孔的通热。

作为优选,石墨烯电热膜顶面设有两个用于取出石墨烯电热膜的槽孔。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中,槽孔的设置能方便手部取出石墨烯电热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的金属网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的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的金属通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的石墨烯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的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包括防护层110,防护层110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安装腔111,安装腔111内塞有支撑板120,支撑板120左侧设有挡板121,挡板121位于安装腔111左侧且挡板121与防护层110左侧面贴合。

支撑板120塞入到防护层110的安装腔111内,从而防护层111能有效地对支撑板120的进行保护,挡板121位于支撑板120的左侧且一体式连接,挡板121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能方便支撑板120塞入或抽出安装腔111。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板12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置腔122,第一容置腔122左侧与一通孔1212相通,通孔1212位于挡板121内;第一容置腔122下方与一第二容置腔123相通,第二容置腔123右侧开口;一石墨烯电热膜130位于第一容置腔122内且石墨烯电热膜130顶面与支撑板120顶面对齐,石墨烯电热膜130左端可活动地穿过通孔1212且与挡板121左侧对齐;一金属插板141位于第二容置腔123内,金属插板141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130贴合,金属插板141右侧与一金属贴合板142连接,金属贴合板142左侧贴合在支撑板120右侧面上且金属贴合板142右侧与一金属导热板151贴合,金属导热板151位于防护层110内且金属导热板151与两个金属网格板152连接,所述两个金属网格板152分别位于安装腔111的上下侧的防护层110内;金属导热板151通过一金属传热连接板与两个金属网格板152连接。

石墨烯电热膜130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22内,而第一容置腔122开口向上,从而石墨烯电热膜130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对顶部防护层110进行热传递,使顶部防护层110迅速升温,从而使位于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快速升温,达到加热的目的,而石墨烯电热膜130位于支撑板120内,这能对石墨烯电热膜130进行有效地保护。石墨烯电热膜130左端可活动地穿过通孔1212且与挡板121左侧对齐,这能方便石墨烯电热膜130能从第一容置腔122内抽出,方便石墨烯电热膜130的更换,另外,石墨烯电热膜130左端设置有通电接头,这使得石墨烯电热膜130的通电十分方便。

金属插板141位于第二容置腔123内且金属插板141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130贴合,这使得石墨烯电热膜130底面产生的热量能传递给金属插板141,而金属插板141通过金属贴合板142、金属导热板151与金属网格板152导通,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热量能迅速传递到金属网格板152上,金属网格板152位于防护层110内,从而防护层110能快速发热。另外,金属插板141的设置能提高支撑板120的牢固度,金属导热板151和金属网格板152能提高防护层110的牢固度。

本实施例中,挡板121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110的上下面对齐。

挡板121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110的上下面对齐,这能方便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与其他物体的配合。

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1顶面设有缓冲层170。

缓冲层170的设置能防止石墨烯电热膜130碰到安装腔111顶面,从而损伤石墨烯电热膜130。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0的高度与缓冲层170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111的高度。

支撑板120的高度与缓冲层170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111的高度,缓冲层170存在一定的形变能力,这使得缓冲层170能夹紧支撑板120,使得支撑板120不易从安装腔111脱落。

本实施例中,防护层110和缓冲层170内对应设有多组通风孔160,所述多组通风孔160与安装腔111相通。

通风孔160的设置使得石墨烯电热膜130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通风孔160直接作用到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上,使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的加热更迅捷。

本实施例中,挡板121左侧设有用于拉出支撑板120的拉孔1211。

拉孔1211的设置能方便拉出支撑板120。

如图4所示,金属网格板152包括多个横杆1521和多个竖杆(522,横杆1521和竖杆1522一体式连接且形成多个网格孔,位于石墨烯电热膜130上方的网格孔与所述多组通风孔160一一对应。

通风孔160与网格孔对应,这使得金属网格板152不会影响通风孔160的通热。

实施例2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固定结构,包括防护层110,防护层110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安装腔111,安装腔111内塞有支撑板120,支撑板120左侧设有挡板121,挡板121位于安装腔111左侧且挡板121与防护层110左侧面贴合。

支撑板120塞入到防护层110的安装腔111内,从而防护层111能有效地对支撑板120的进行保护,挡板121位于支撑板120的左侧且一体式连接,挡板121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能方便支撑板120塞入或抽出安装腔111。

支撑板12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置腔122,一石墨烯电热膜130位于第一容置腔122内且石墨烯电热膜130顶面与支撑板120顶面对齐;石墨烯电热膜130左右侧分别设有凸条131,第一容置腔122腔口处设有挡条123,挡条123将凸条131挡住使石墨烯电热膜130固定在第一容置腔122内;位于石墨烯电热膜130左侧的凸条131左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一通电触头132,第一容置腔122左侧面设有与所述两个第一通电触头132一一对应配合通电的两个第二通电触头210,任一第二通电触头210左侧连接有金属通电杆220,金属通电杆220左端依次穿过支撑板120和挡板121后与两个紧固螺母230螺纹连接,位于右侧的紧固螺母230可旋紧在挡板121左侧面上。

石墨烯电热膜130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22内,而第一容置腔122开口向上,从而石墨烯电热膜130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对顶部防护层110进行热传递,使顶部防护层110迅速升温,从而使位于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快速升温,达到加热的目的,而石墨烯电热膜130位于支撑板120内,这能对石墨烯电热膜130进行有效地保护。挡条123和凸条131的配合能有效地将石墨烯电热膜130固定在第一容置腔122内,由于石墨烯电热膜130是柔性的,所以可以用手将石墨烯电热膜130弯折后将凸条131卡在挡条123下,然后松手将石墨烯电热膜130放入石墨烯电热膜130内,这样石墨烯电热膜130在第一容置腔122内十分稳定,而且不易损失热量。

第一通电触头132和第二通电触头210的贴合,第二通电触头210连接金属通电杆220,所以,金属通电杆220通电后,石墨烯电热膜130就通电,通过两个紧固螺母230将通电导线夹紧,电流经过金属通电杆220、第二通电触头210和第一通电触头132后使石墨烯电热膜130通电,这十分安全、稳定。

本实施例中,挡板121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110的上下面对齐。

挡板121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110的上下面对齐,这能方便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与其他物体的配合。

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1顶面设有缓冲层170。

缓冲层170的设置能防止石墨烯电热膜130碰到安装腔111顶面,从而损伤石墨烯电热膜130。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0的高度与缓冲层170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111的高度。

支撑板120的高度与缓冲层170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111的高度,缓冲层170存在一定的形变能力,这使得缓冲层170能夹紧支撑板120,使得支撑板120不易从安装腔111脱落。

本实施例中,防护层110和缓冲层170内对应设有多组通风孔160,所述多组通风孔160与安装腔111相通。

通风孔160的设置使得石墨烯电热膜130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通风孔160直接作用到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上,使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的加热更迅捷。

本实施例中,挡板121左侧设有用于拉出支撑板120的拉孔1211。

拉孔1211的设置能方便拉出支撑板120。

本实施例中,石墨烯电热膜130顶面设有两个用于取出石墨烯电热膜130的槽孔133。

槽孔133的设置能方便手部取出石墨烯电热膜130。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利用石墨烯发热的加热装置,包括防护层110,防护层110内设有开口向左的安装腔111,安装腔111内塞有支撑板120,支撑板120左侧设有挡板121,挡板121位于安装腔111左侧且挡板121与防护层110左侧面贴合。

支撑板120塞入到防护层110的安装腔111内,从而防护层111能有效地对支撑板120的进行保护,挡板121位于支撑板120的左侧且一体式连接,挡板121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能方便支撑板120塞入或抽出安装腔111。

支撑板12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容置腔122,一石墨烯电热膜130位于第一容置腔122内且石墨烯电热膜130顶面与支撑板120顶面对齐;石墨烯电热膜130左右侧分别设有凸条131,第一容置腔122腔口处设有挡条123,挡条123将凸条131挡住使石墨烯电热膜130固定在第一容置腔122内;位于石墨烯电热膜130左侧的凸条131左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一通电触头132,第一容置腔122左侧面设有与所述两个第一通电触头132一一对应配合通电的两个第二通电触头210,任一第二通电触头210左侧连接有金属通电杆220,金属通电杆220左端依次穿过支撑板120和挡板121后与两个紧固螺母230螺纹连接,位于右侧的紧固螺母230可旋紧在挡板121左侧面上。

石墨烯电热膜130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22内,而第一容置腔122开口向上,从而石墨烯电热膜130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对顶部防护层110进行热传递,使顶部防护层110迅速升温,从而使位于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快速升温,达到加热的目的,而石墨烯电热膜130位于支撑板120内,这能对石墨烯电热膜130进行有效地保护。

挡条123和凸条131的配合能有效地将石墨烯电热膜130固定在第一容置腔122内,由于石墨烯电热膜130是柔性的,所以可以用手将石墨烯电热膜130弯折后将凸条131卡在挡条123下,然后松手将石墨烯电热膜130放入石墨烯电热膜130内,这样石墨烯电热膜130在第一容置腔122内十分稳定。

第一容置腔122下方与一第二容置腔123相通,第二容置腔123右侧开口;一金属插板141位于第二容置腔123内,金属插板141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130贴合,金属插板141右侧与一金属贴合板142连接,金属贴合板142左侧贴合在支撑板120右侧面上且金属贴合板142右侧与一金属导热板151贴合,金属导热板151位于防护层110内且金属导热板151与两个金属网格板152连接,所述两个金属网格板152分别位于安装腔111的上下侧的防护层110内;金属导热板151通过一金属传热连接板与两个金属网格板152连接。

金属插板141位于第二容置腔123内且金属插板141顶面与石墨烯电热膜130贴合,这使得石墨烯电热膜130底面产生的热量能传递给金属插板141,而金属插板141通过金属贴合板142、金属导热板151与金属网格板152导通,金属的导热能力强,所以,热量能迅速传递到金属网格板152上,金属网格板152位于防护层110内,从而防护层110能快速发热。另外,金属插板141的设置能提高支撑板120的牢固度,金属导热板151和金属网格板152能提高防护层110的牢固度。

本实施例中,挡板121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110的上下面对齐。

挡板121的上下面分别与防护层110的上下面对齐,这能方便基于石墨烯的加热装置与其他物体的配合。

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11顶面设有缓冲层170。

缓冲层170的设置能防止石墨烯电热膜130碰到安装腔111顶面,从而损伤石墨烯电热膜130。

本实施例中,支撑板120的高度与缓冲层170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111的高度。

支撑板120的高度与缓冲层170的高度之和大于安装腔111的高度,缓冲层170存在一定的形变能力,这使得缓冲层170能夹紧支撑板120,使得支撑板120不易从安装腔111脱落。

本实施例中,防护层110和缓冲层170内对应设有多组通风孔160,所述多组通风孔160与安装腔111相通。

通风孔160的设置使得石墨烯电热膜130通电后顶面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通风孔160直接作用到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上,使防护层110上方的物体的加热更迅捷。

本实施例中,挡板121左侧设有用于拉出支撑板120的拉孔1211。

拉孔1211的设置能方便拉出支撑板120。

如图4所示,金属网格板152包括多个横杆1521和多个竖杆1522,横杆1521和竖杆1522一体式连接且形成多个网格孔,位于石墨烯电热膜130上方的网格孔与所述多组通风孔160一一对应。

通风孔160与网格孔对应,这使得金属网格板152不会影响通风孔160的通热。

本实施例中,石墨烯电热膜130顶面设有两个用于取出石墨烯电热膜130的槽孔133。

槽孔133的设置能方便手部取出石墨烯电热膜130。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