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扣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一种座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946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扣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锁合的具有优良防掉性能锁扣结构,以及具有该锁扣结构的一种座充。



背景技术:

座充,由于其可以实现对于对应电子产品的夹持,而对于诸如长途司机等用户来说格外重要,比如利于手机或平板进行线路导航的时候,若采用座充结构进行夹持,则不仅解决了在开车时对电子产品操作不便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电子产品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颠簸而可能存在的滑落问题。

但是,在目前市面上的各类座充产品中,都普遍存在对于电子产品的夹持稳定性问题,比如电子产品容易自所述座充松脱失效的问题;由此,提供一种具有牢固的夹持稳定性,除非人为解锁,否则始终保持牢固夹持的座充产品,具有非常大的必要性。

基于以上考量,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牢固夹持锁固功能的锁扣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一种座充,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列示的座充易松脱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锁扣结构,所述结构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目前市面上的座充夹持稳定性欠佳容易导致夹持松脱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座充,所述座充具有稳定的锁扣结构,可以实现对于对应电子产品的牢固夹持,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座充结构存在的容易夹持松脱失效的问题。

一种锁扣结构,包括一支架、一第一弹性组件、一控制件及一第二弹性组件,所述控制件包括一顶面及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反向斜度进而与所述顶面共同构成一三角形截面,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一解锁弹簧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侧面相抵靠,同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侧面相抵靠,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分别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上设置有一锁钩,按压所述顶面可带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及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分别沿其所抵靠的所述第一侧面及所述第二侧面产生运动,进而控制所述锁钩的解锁;按压所述解锁弹簧构件则由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带动所述控制件及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产生运动,以实现所述锁钩的锁合。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所述的锁扣结构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且分别位于所述控制将相对的两个具有斜度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锁钩的锁合及解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则用于平衡并牵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所述锁扣结构在工作状态,即锁合状态时,在本发明中为常规状态,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由于没有外力的作用而处于非压缩状态,所述锁钩由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抵挡而始终处于锁合状态,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则抵挡于所述第二侧面处而实现所述控制件的受力平衡;所述锁扣结构若需解锁,则按压所述控制件,随着所述第一侧面的下移,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产生向上的偏转,从而所述锁钩回缩而解锁,此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弹性体为压缩状态,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则沿所述第二侧面产生向上的平移动作,同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具有向下回缩的弹性力;当所述锁扣结构在解锁状态时,用户可进行产品的装夹,在装夹的过程中,产品装到位时,由产品对于所述解锁弹性构件的抵压使得所述锁扣结构自行回复至锁合状态,从而提供了一种具有自锁合功能的锁扣结构,只要不施加外力进行解锁,可始终保持牢固可靠的锁合,使得产品实现无阻碍装入而防止产品刮伤,且操作简单可靠,还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座充锁扣易松脱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所产生的另一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座充,由于采用上述的锁扣结构,从而具备优良的自锁合性能,在无人为外力解锁的情形下,可始终保持良好的锁合,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座充存在的对电子产品的夹持稳定性差,电子产品容易自所述座充松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锁扣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锁扣结构组装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弹性组件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锁扣件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控制件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控制件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弹性组件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解锁弹簧构件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锁扣件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支架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支架另一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锁扣结构半组装状态图。

图13是本发明锁扣结构锁合状态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锁扣结构解锁状态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座充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锁扣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座充作进一步的说明。

需要先行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一具体座充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座充采用本发明所述锁扣结构,在对本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时,将先行对所述锁扣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之后再对所述座充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1及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座充中锁扣结构的图示。所述锁扣结构包括一支架1、一第一弹性组件2、一控制件3、一第二弹性组件4及一盖板5,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一操作孔51,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分别抵靠于所述控制件3的两侧,所述控制件3可带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分别产生沿其抵靠面的滑动,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与所述第二弹性件4均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盖板5则位于所述支架1上,并盖合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所述控制件3及所述第二弹性件4,同时通过所述操作孔51可实现对所述控制件3的按压,从而实现对于所述锁扣结构的解锁。

请参照图5及图6,为本实施例所述控制件3的立体图示。所述控制件3包括一顶面31及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32及第二侧面33,所述第一侧面32与所述第二侧面33设置有反向斜度进而与所述顶面31共同构成一三角形截面;所述顶面31上还设置有一凸起的按压块311,所述控制件3还包括一弹性材质的按压帽34,所述按压帽34套装且固定于所述按压块311上,所述控制件3还于垂直所述三角形截面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滑板35。

请参照图1、图3及图4,为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组件的各个构件具体结构图示。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包括一第一锁扣件21、一压力弹簧22及一第一固定牙杆23,所述第一锁扣件21包括一锁钩211、第一连接板212、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2的底面设置的两个相互对置的第一侧板213,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3位于所述连接板212的底面边缘处;所述锁钩211由所述第一连接板212的最前端形成,即所述第一连接板212的最前端为一锁钩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212的顶面上还设有一压力弹簧孔2121,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3上还于同一位置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置的一第一连接孔2131,所述第一连接板212靠后端处开设有一第一孔位214;

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为一圆柱状枢轴;

所述压力弹簧22位于所述压力弹簧孔2121内,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2131而将所述第一锁扣件21与所述支架1连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一锁扣件21可绕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产生旋转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孔位214自所述第一连接板212的后端由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3延伸而出,并由一连接板2142连接构成,所述连接板2142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3,所述第一连接板212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3之间的部分为一与所述第一侧面相配合的斜面215。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孔位214内侧,两个所述第一侧板213及所述连接板2142均于其底端并紧贴所述第一孔位214的内侧设置有一裙边2144,所述第一侧板213及所述连接板2142均与所述裙边2144形成l型截面形状,所述第一侧板213上的裙边2144设置有朝向所述连接板2142坡度向下的斜度。

请参照图1、图7、图8及图9,为本申请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各个构件具体结构图示。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包括一第二锁扣件41、一解锁弹簧构件42、一第二固定牙杆43及一扭簧44;

所述第二锁扣件41包括一第二连接板411,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11的底面设置的两个相互对置的第二侧板412,且两个所述第二侧板41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411的底面边缘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412上于同一位置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置的一第二连接孔4121;

所述解锁弹簧构件42包括一解锁弹簧421及一顶块422,所述顶块422包括一底板423及一顶板424,所述底板423上设置有一柱状凸起4231及一止挡块4232;

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亦为一圆柱状枢轴;

所述扭簧44包括两个弹性扭扣441;

所述扭簧44位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412之间且其中一个所述扭扣44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11相抵靠,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4121及所述扭簧44并固定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解锁弹簧构件42位于所述第二锁固件41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11相抵靠,所述第二锁扣件41可绕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产生旋转运动,同时带动所述解锁弹簧构件42及所述扭簧44产生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411包括一头部4111,所述头部4111的一侧设置有一卡钩4113,其另一侧则为一与所述第二侧面33相配合的第二斜面4114,所述第二斜面4114抵靠于所述第二侧面33上。

所述解锁弹簧421环套于所述柱状凸起4231上且其一端抵挡于所述底板423处,所述解锁弹簧421其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11相抵靠,所述第二锁扣件41位于所述扭簧44与所述解锁弹簧构件42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板411其两侧则分别与所述解锁弹簧421及所述扭簧44相抵靠。

请参照图1、图10及图11,为本发明所述支架1的立体图示,以对所述支架1与本发明相关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支架1上包括一凹面11,所述凹面11上设置有一下沉槽12,所述下沉槽12包括一底面121,所述底面121上开设有一第二孔位1211,所述第二孔位1211提供相较所述锁钩211更大的容置空间;所述底面121上还设置有相互对置的两个第三侧板1212,两个所述第三侧板1212上亦于同一位置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置的一第三连接孔1213;所述底面121上还设置有相互对置的两个第四侧板1214,两个所述第四侧板1214上亦于同一位置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置的一第四连接孔1215;所述底面121上垂直设置有一挡板1216,所述挡板1216与两个所述第四侧板1214相垂直且连接两个所述第四侧板1214;所述底面121的背面还设置有一台阶面1217,所述台阶面1217上开设有一第三孔位1218。

请参照图1、图2、图12及图13,为本发明所述锁扣结构的组装图示及锁合状态剖视图。在通常情形下,即无外力作用下,所述锁扣结构始终处于锁合状态,下面将对所述锁扣结构在无外力作用状态下的组装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第一锁扣件21位于两个所述第三侧板121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连接孔1213及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1231,从而将所述第一锁扣件21与所述支架1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即所述第一锁扣件21可绕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产生轴向旋转运动;

同理,所述第二锁扣件41则位于两个所述第四侧板1214之间,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四连接孔1215及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4121,从而将所述第二锁扣件41与所述支架1可活动地连接在一起,即所述第二锁扣件41可绕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产生轴向旋转运动;

同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上的所述斜面215与所述第一侧面32相抵靠,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上的所述第二斜面4114则与所述第二侧面33相抵靠,由于无外力作用而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相对稳定地处于平衡状态;

所述压力弹簧22处于非压缩状态并位于所述压力弹簧孔2121内,所述盖板5抵压所述压力弹簧22并固定于所述凹面11上,从而所述压力弹簧22其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压力弹簧孔2121的底面及所述盖板5并于当前锁合状态时处于自然无压缩状态;

所述按压帽34套装固定于按压块311而为一体结构,所述按压帽34贯穿所述操作孔51而凸出于所述盖板5的表面,以为用户需要解锁时操作所述按压帽34提供良好的按压操作手感;

所述锁钩211位于所述第二孔位1211内且所述锁钩211凸出于所述底面121以实现对其夹持的产品提供较佳的锁合性能;所述第二孔位1211相较于所述锁钩211较大以便为所述锁钩211自如贯穿所述第二孔位1211并凸出于所述支架1而实现当前的锁合功能,同时也为必要时所述锁钩211自所述第二孔位1211回缩而实现解锁功能提供便利性;

对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而言,由于所述第一锁扣件21可以绕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的轴向产生旋转运动,因此,在本发明中,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所述第一锁扣件21于其一端采用所述斜面215与所述第一侧面32相抵靠进行旋转阻挡限制,于其另一端则采用所述压力弹簧22进行平衡,从而所述第一弹性组件2处于平衡锁合状态;

对于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而言,由于所述第二锁扣件41可以绕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的轴向产生旋转运动,因此,在本发明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所述第二锁扣件41于其靠所述头部4111的一端采用所述第二斜面4114与所述第二侧面33相抵靠进行旋转阻挡限制,于其另一端则采用所述解锁弹簧42与所述扭簧44分别于其两侧进行抵顶而实现平衡,而两个所述钮扣441其中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板411相抵靠,而其另一个则与所述挡板1216相抵靠,从而所述第二弹性组件4对于整个结构的平衡起牵制作用;锁合状态时所述顶块422位于所述第三孔位1218内并与所述台阶面1217平齐,所述解锁弹簧421、所述扭簧44及所述第二斜面4114与所述第二侧面33的抵靠共同提供所述第二锁扣件41在锁合状态下的平衡;

所述控制件3位于所述第一孔位214内;所述第一孔位相较于所述控制件3较大以便为所述第二锁扣件41的所述头部4111提供运动的容置空间;因此,在当前锁合状态时,所述头部4111与所述第一孔位214相互对置;同时所述滑板35贴合所述第一侧板213上的裙边2144,当有外力作用时可沿所述第一侧板上的裙边2144产生相对滑动。

显然,所述压力弹簧22在当前锁合状态下存在少量预压也是可行的,只是不可影响到所述锁扣结构的整体平衡。

以上为针对本发明所述锁扣结构的常态情况,即锁合状态或无外力作用状态的锁合组装关系进行了说明,下面将对所述锁扣结构的解锁状况下的组装动作关系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照图1、图2、图12及图14,为本发明所述锁扣结构的组装图示及解锁状态剖视图。当所述锁扣结构需要解锁时,用户需对所述按压帽34施加垂直所述盖板向下的按压力以实现解锁,以下将针对各个构件的运动即相互组装关系进行详述:

与所述控制件的受力产生向下运动同步地,所述第一锁扣件21与所述第一侧面32相抵靠的一端向下运动,即该端绕所述第一固定牙杆23产生向下的相应偏转动作,此时,所述锁钩211则向上运动,从而自所述第二孔位1211回缩解锁,所述压力弹簧22向上形变收缩;

同样,可以理解的,由于所述第二斜面4114沿所述第二侧面33运动,同时所述第一侧板213上的裙边2144沿所述滑板35滑动,使得所述第二锁扣件41靠所述头部4111的一端将沿所述第二侧面33产生绕所述第二固定牙杆43向右的偏转,直至所述头部4111容置于所述第一孔位214内,并与所述连接板2141上的所述裙边2144相扣合,从而实现所述锁扣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所述顶块422受到所述第二锁扣件41的力而沿所述第三孔位1218向外运动,直至所述止挡块4232与所述底面121相抵靠而实现止挡限位。

当本发明所述锁扣结构为解锁状态时,用户可进行电子产品的装夹,此时将电子产品抵靠所述顶板424并将电子产品朝向所述台阶面1217施加外力,所述解锁弹簧421将受力传递至所述第二锁扣件41从而将所述卡钩4113与所述裙边2144的扣合进行解锁,同时所述压力弹簧22也由于形变压缩的回弹力而带动所述第一锁扣件21同步运动,当电子产品与所述台阶面1218相互抵靠的瞬间,所述锁钩211同时锁合所述电子产品,本发明所述的锁扣结构实现锁合状态。

以上对本发明所述的锁扣结构及其动作原理进行了详述,下面将对所述锁扣结构应用于座充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5,为一座充实施例,其包括一底座100及一支撑臂200,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放置槽110,本发明所述锁扣结构300则连接于所述支撑臂200上,所述锁钩211与所述放置槽110位置相对应以便实现对产品的较佳锁扣效果;由此,产品其一端位于所述放置槽110内,其另一端则由所述锁钩211与所述顶板424共同夹持,从而实现较佳的锁合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中,其技术设计思路在于从现有技术中的座充结构存在产品夹持稳定性差、产品易脱落夹持失效的问题入手,采用了弹簧及牙杆等构件与产品的巧妙结构设计进行了较佳组合,提出了一种通过顶端按压解锁,产品装夹过程中自锁的新型的锁扣结构,以及将其应有于座充的具体实施例说明,不仅具有稳定可靠的优良夹持性能,同时还确保在产品装夹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自锁状态,并且使得产品实现了无阻碍装入,从而有效防止了产品在装夹过程中产生刮伤,操作简便。

本发明所述实施例仅仅列举了一种具体结构形式,显然,所述锁扣结构形式并不受限于以上实施例,所有的座充产品中,但凡是需要提供稳定可靠夹持效果的座充产品,都可以借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不同的拓展及延伸,由此,任何借鉴本申请所述锁扣结构及座充所衍生出的各类结构及其应用,都可以理解为依据本发明的思路进行的变化及拓展,而应当归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