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3754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



背景技术:

目前所公开的电加热管一般包括管状的壳体,壳体内穿有碳丝并填充有导热绝缘介质(如氧化镁粉等),壳体的两端通常套装一个陶瓷绝缘环对壳体进行封闭。这种封口密封效果不好,只能在干燥的环境中使用,由于氧化镁粉具有吸潮功能,因此在一些特殊场合或环境中使用的电加热管,由于湿度较大容易渗透到电热管内部。原有的密封方法难以适应这类潮湿环境的使用要求,容易引起产品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瓷头、内硅胶套,其中内硅胶套被容纳在外瓷头中,外瓷头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瓷头和后瓷头,两者处于同一中轴线上,前瓷头的外轮廓面呈柱型,开口呈长方形,前瓷头用于保护金属端子片上钼片和钼杆的连接,后瓷头的外轮廓面呈类柱型,包括相对的两个平面和相对的两个弧面,开口呈圆形,后瓷头用于保护内硅胶套,后瓷头内部形状与内硅胶套形状相同,内部空间略大于内硅胶套体积,前瓷头与后瓷头形状等比例缩小,内硅胶套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硅胶套和后硅胶套,前硅胶套外轮廓面呈长方体型,开口呈长方形,后硅胶套外轮廓面呈柱型,开口呈圆形,内硅胶套嵌套在金属端子片上,用于防水和固定金属端子片与玻璃管的连接,硅胶套内部形状与金属端子片底座形状相同,内部空间略小于金属端子片底座的体积。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前瓷头与内硅胶套留有可以通过加热管两端金属端子片的通道。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通道与两端金属端子片留有的空隙,采用打胶处理。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外瓷头采用95瓷。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外瓷头耐高温250摄氏度以上。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外磁头耐电压1250V以上。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内硅胶套采用耐高温硅胶,邵氏硬度60°。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外瓷头与内硅胶套采用打胶处理。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加热管用防水瓷头可根据玻璃管直径大小调整制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组装效率高、密封性好,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外瓷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内硅胶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这种描述是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介绍了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相一致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描述是足够详细的,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改变和/或替换各要素的结构;因此,不应当从限制性意义上来理解以下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热管用抗热防水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瓷头1、内硅胶套2,其中内硅胶套2被容纳在外瓷头1中,外瓷头1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瓷头11和后瓷头12,两者处于同一中轴线上,前瓷头11与后瓷头12形状等比例缩小,前瓷头11的外轮廓面呈柱型,开口呈线形,前瓷头11用于保护金属端子片上钼片和钼杆的连接,防止钼片和钼杆的焊接点断裂,后瓷头12的外轮廓面呈类柱型,包括相对的两个平面和相对的两个弧面,开口呈圆形,后瓷头12用于保护内硅胶套2,后瓷头12内部形状与内硅胶套2形状相同,内部空间略大于内硅胶套2体积,便于后瓷头12与内硅胶套2的安装。内硅胶套2包括一体成型的前硅胶套21和后硅胶套22,前硅胶套21外轮廓面呈长方体型,开口呈长方形,后硅胶套22外轮廓面呈柱型,开口呈圆形,内硅胶套2嵌套在金属端子片上,用于防水和固定金属端子片与玻璃管的连接,内硅胶套2内部形状与金属端子片底座形状相同,内部空间略小于金属端子片底座的体积,利用硅胶套2可松紧的特性,实现对金属端子片底座的密封。

进一步的,前瓷头11与内硅胶套2留有可以通过加热管两端金属端子片的通道13和通道23。通道13和通道23与两端金属端子片留有的空隙,采用打胶密封。

进一步的,外瓷头1采用95瓷,耐高温250摄氏度以上。耐电压1250V以上,实现耐高温、耐高压的目的。

进一步的,内硅胶套2采用耐高温硅胶,邵氏硬度60°。

进一步的,外瓷头1与内硅胶套2采用打胶密封,增加两个部件的牢固度。

进一步的,加热管用防水瓷头可根据玻璃管直径大小调整制作。

此外,根据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明显的;实施方式和/或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可以单独或者以任何组合用于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和方法中;说明书和其中的示例应该是仅仅看作示例性,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范围和精神由所附权利要求书表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