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261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小家电产品的内部芯片的供电电压通常为5V。但是,随着芯片技术、工艺的革新及低功耗芯片的需求,新的芯片供电电压越来越低。例如,3.3V、2.5V等不同的电压。这样,当电器设备内部同时使用供电电压不同的芯片时,两种不同供电电压的芯片之间在需要相互传递信号时,必须经过电压转换。否则将会造成芯片损坏。

目前,通常使用专门的电平转换芯片来实现高低电平信号的电压转换。但是,电平转换芯片的价格昂贵,导致电器设备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和电器设备,通过成本低的元器件构成的电路实现了高低电平的转换,降低了电路成本,使得应用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器设备的成本较低。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预设电源、第二预设电源、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所述第一预设电源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预设电源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与所述第一预设电源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

通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原理,可以实现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而且,由于电路中仅包括了一个三极管、两个电阻以及两个预设电源,包括的电子元器件很少且成本低廉。大大降低了电平转换电路的成本,进而降低了应用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器设备的成本。

如上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所述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与所述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相等。

如上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为限流电阻。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第一方面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之间。

通过应用成本较低的电平转换电路,降低了电器设备的成本。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预设电源、二极管和电阻;所述预设电源与所述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负极作为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所述二极管的正极作为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与所述预设电源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与所述预设电源对应的第二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

通过二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原理,可以实现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而且,由于电路中仅包括了一个二极管、一个电阻以及一个预设电源,包括的电子元器件很少且成本低廉。大大降低了电平转换电路的成本,进而降低了应用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器设备的成本。

如上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所述与所述预设电源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的电压高于所述预设电源的电压与所述二极管的截止电压的差。

如上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阻为限流电阻。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器设备,包括: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以及第三方面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所述电平转换电路连接在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之间。

通过应用成本较低的电平转换电路,降低了电器设备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平转换电路; 11:第一预设电源; 12:第二预设电源;

13:三极管; 14:第一电阻; 15:第二电阻;

20:电平转换电路; 21:预设电源; 22:二极管;

23:电阻; 31:第一芯片; 32:第二芯片;

33:电平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10,可以包括:第一预设电源11、第二预设电源12、三极管13、第一电阻14和第二电阻15。第一预设电源11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

第一预设电源11与第一电阻14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13的集电极连接。第二预设电源12与第二电阻15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13的基极连接。

三极管13的发射极作为电平转换电路10的输入端,三极管13的集电极作为电平转换电路10的输出端。

电平转换电路10的输入端输入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电平转换电路10的输出端输出与第一预设电源11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10,原理如下:

当三极管13的发射极输入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时,三极管13截止。三极管13的集电极输出与第一预设电源11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

当三极管13的发射极输入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时,三极管13导通。三极管13的集电极输出与第一预设电源11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其中,第二电阻15用于保护三极管13,以防止三极管13的基极到发射极的电流过大而导致三极管13损坏。第一电阻14用于保护三极管13,以防止三极管13的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流过大而导致三极管13损坏。

其中,为了满足在三极管13的发射极输入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时三极管13截止,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可以高于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或者,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与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可以相等。或者,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可以低于与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且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与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之间的差值低于三极管13的阈值电压。

其中,第一电阻14和第二电阻15可以为限流电阻。

其中,三极管13可以为NPN型三极管。

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通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原理,可以实现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当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与第二预设电源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时,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与第一预设电源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与第二预设电源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时,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与第一预设电源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

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仅包括了一个三极管、两个电阻以及两个预设电源,包括的电子元器件很少且成本低廉。相比于专门的电平转换芯片,大大降低了电路成本,进而降低了应用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器设备的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磁炉、电饭煲、电水壶、电压力锅等设备内部需要高低电压转换的电器设备中。

其中,第一预设电源11的电压可以为5V、3.3V、2.5V或者1.8V。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可以为3.3V、2.5V或者1.8V。只要满足第一预设电源11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即可。例如:第一预设电源11的电压为3.3V时,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可以为2.5V或者1.8V。

下面以第一预设电源11的电压为5V、第二预设电源12的电压为3.3V、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高电平信号的电压为3.3V、与第二预设电源12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的电压为0V为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

当三极管13的发射极输入3.3V时,三极管1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值为0V,三极管13截止。三极管13的集电极输出5V,实现了低电平到高电平的转换。

当三极管13的发射极输入0V时,三极管13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差值为3.3V,超过了阈值电压,三极管13导通。三极管13的集电极输出0V。此时,第一电阻14与第二电阻15用于保护三极管13,以防止通过三极管13的电流过大而造成三极管13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第一预设电源、第二预设电源、三极管、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预设电源的电压大于第二预设电源的电压。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降低了电路成本,进而降低了应用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器设备的成本。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20,可以包括:预设电源21、二极管22和电阻23。

预设电源21与电阻23的一端连接,电阻23的另一端与二极管22的正极连接。

二极管22的负极作为电平转换电路20的输入端,二极管22的正极作为电平转换电路20的输出端。

电平转换电路20的输入端输入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电平转换电路20的输出端输出与预设电源21对应的第二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20,原理如下:

当二极管22的负极输入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时,二极管22截止。二极管22的正极输出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第二高电平信号。

当二极管22的负极输入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时,二极管22导通。二极管22的正极输出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其中,电阻23用于保护二极管22,以防止二极管22的正极到负极的电流过大而导致二极管22损坏。

其中,为了满足在二极管22的负极输入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时二极管22截止,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的电压高于预设电源21的电压与二极管22的截止电压的差。

其中,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第二高电平信号的电压可以等于预设电源21的电压。

其中,电阻23可以为限流电阻。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通过二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原理,可以实现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当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与预设电源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时,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与预设电源相对应的第二高电平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输入与预设电源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时,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输出与预设电源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

而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仅包括了一个二极管、一个电阻以及一个预设电源,包括的电子元器件很少且成本低廉。相比于专门的电平转换芯片,大大降低了电路成本,进而降低了应用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器设备的成本。可以广泛应用于电磁炉、电饭煲、电水壶、电压力锅等设备内部需要高低电压转换的电器设备中。

其中,预设电源21的电压可以为3.3伏特、2.5伏特或者1.8伏特。

下面以预设电源21的电压为3.3V、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第一高电平信号的电压为5V、与预设电源21相对应的低电平信号的电压为0V为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

当二极管22的负极输入5V时,二极管22的负极电压高于正极电压,二极管22截止。二极管22的正极输出3.3V,实现了高电平到低电平的转换。

当二极管22的负极输入0V时,二极管22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差值为3.3V,超过了截止电压,二极管22导通。二极管22的正极输出0V。此时,电阻23用于保护二极管22,以防止通过二极管22的电流过大而造成二极管22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预设电源、二极管和电阻。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降低了电路成本,进而降低了应用该电平转换电路的电器设备的成本。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可以包括:第一芯片31、第二芯片32,以及图1或者图2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33。

电平转换电路33连接在第一芯片31和第二芯片32之间。

其中,第一芯片31与第二芯片32的供电电压不同。

通过将电平转换电路33连接在第一芯片31和第二芯片32之间,可以使得供电电压不同的第一芯片31和第二芯片32之间实现高低电平的转换,从而使得不同供电电压的芯片可以应用于一个电路中。

其中,电器设备可以为任意的设备内部需要电平转换的电器设备,例如,电磁炉、电饭煲、电水壶、电压力锅等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包括图1或者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电平转换电路,其技术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