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走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322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的不断发展,手机在追求大屏化,轻薄化的同时使得手机可被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器件被设置在天线的空间区域中,例如,喇叭、马达、麦克风、USB接口、触摸按键、显示屏等。为了实现越来越大的屏占比,手机的触摸按键的位置会更加接近天线的净空区域,但是,天线的馈点弹片与触摸按键一旦发生重合,二者之间就会发生耦合作用,天线的一部分信号能量将会从天线弹片耦合到触摸按键的走线上去,造成天线信号的衰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走线结构,能够提升天线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走线结构,所述走线结构包括主板、设置于所述主板下侧的走线区和净空区,所述走线区与所述净空区不重叠;所述走线区内设置有PCB板和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连接于所述主板与所述PCB板之间,所述走线结构还包括地线及设置于所述净空区内的天线馈点,所述地线分别环绕所述主板的左侧、上侧及右侧设置并延伸至所述走线区。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和所述信号线的个数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走线区内的按键,两个所述的PCB板、两个所述信号线均关于所述按键对称。

为了更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进一步地,所述按键位于所述走线区的中间。

为了增加净空区的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地线延伸至所述走线区的部分与所述信号线位于所述PCB板的同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升天线的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天线馈点与所述信号线分别位于所述PCB板相邻的两侧或相对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走线结构,所述走线结构包括主板、设置于所述主板下侧的走线区和净空区,所述走线区与所述净空区不重叠;所述走线区内设置有PCB板和信号线,所述信号线连接于所述主板与所述PCB板之间,所述走线结构还包括地线及设置于所述净空区内的天线馈点,所述地线分别环绕所述主板的左侧、上侧及右侧设置并延伸至所述走线区。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区和所述净空区均位于所述移动终端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和所述信号线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所述PCB板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底部的两个触摸按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走线区内的按键,两个所述的PCB板、两个所述信号线均关于所述按键对称;所述按键为所述移动终端的Home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走线结构的PCB板和信号线设置于走线区内,地线分别环绕主板的左侧、上侧及右侧设置并延伸至走线区,天线馈点设置于净空区内,走线区与净空区不重叠,从而使得PCB板、信号线及地线不会与天线馈点发生重叠,避免天线的信号耦合至PCB板、信号线及地线,提升了整个移动终端的天线的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为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实用新型,并且本实用新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走线结构2。走线结构2包括主板21、设置于主板21下侧的走线区10和净空区20,走线区10与净空区20不重叠。走线区10内设置有PCB板22和信号线23,信号线23连接于主板21与PCB板22之间,走线结构2还包括地线24及设置于净空区20内的天线馈点25,地线24分别环绕主板21的左侧、上侧及右侧设置并延伸至走线区10。其中,主板21与移动终端的显示区对应。

本实施例中主板21的下侧指的是移动终端的底部,即走线区10与净空区20位于移动终端的底部。为了对移动终端产生的静电进行泄放,通常在主板21的周围设置一圈地线来对移动终端的静电进行泄放。本实施例中的地线24在移动终端的底部断开后形成三段式结构,其包括位于主板21的左侧的第一段24a、位于主板21的上侧即移动终端的顶部的第二段(图未标)以及位于主板21的左侧的第三段24b,第一段24a与第三段24b彼此分离,第一段24a和第三段24b分别延伸至走线区10中。

由于走线区10与净空区20不重叠,PCB板22、信号线23和地线24不会和天线馈点25重叠,从而避免天线的信号耦合至PCB板22、信号线23及地线24,提升了整个移动终端的天线的性能。此外,将地线24在移动终端的底部断开可以为净空区20预留更多的空间来对天线进行布线,从而进一步地提升了天线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PCB板22和信号线23的个数均为两个,两个PCB板22分别与移动终端底部的两个触摸按键对应,两个信号线23用于将两个PCB板22分别连接至主板21,以实现两个触摸按键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的走线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走线区10内的按键26,两个PCB板22、两个信号线23均关于按键26对称,按键26为移动终端的Home键。按键26位于走线区10的中间,使得移动终端的外观更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

为了增加净空区20的面积,地线24延伸至走线区10的部分与信号线23位于PCB板22的同一侧,这样可以避免地线24和信号线23占用更多的走线空间。

为了进一步提升天线的性能,天线馈点25与信号线23、地线24分别位于PCB板22相邻的两侧或相对的两侧。优选的,天线馈点25与信号线23、地线24分别位于PCB板22相邻的两侧,这样可以避免按键26的走线对天线的信号造成干扰。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