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711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日光灯管的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灯管也称LED日光灯管,其光源采用LED作为发光体。传统的日光灯管又称荧光灯,灯两端各有一灯丝,灯管内充有微量的氩和稀薄的汞蒸气,灯管内壁上涂有荧光粉,两个灯丝之间的气体导电时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由于含有重金属污染物质“汞”,使得报废的荧光灯管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而LED灯管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效更高、更为节能、使用寿命更长,而且更为环保;成为目前阶段代替荧光管的最理想产品。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节能要求越来越高,LED已经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市面上还存在有大量荧光灯使用的电子镇流器,且日光灯座中有采用直接交流市电输入的灯座,也有采用电子镇流器的灯座,为了可以兼容电子镇流器以及市电的灯座,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兼容电子镇流器与市电的驱动电路。

但是,现有技术中能同时满足兼容电子镇流器和市电的电路大多采用复杂的IC控制线路、变压器加开关控制线路或手动开关切换灯方式来实现;这些控制方式都会带来高成本的电路方案和较高的故障率,且电子元器件较多、体积较大使其难以满足结构空间的要求,设计往往受到限制;且传统的方案在兼容电子镇流器时欠缺考虑,当电路产生拉弧故障时,不能起到快速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解决了LED 驱动电路不能同时兼容电子镇流器和市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灯丝模拟电路、RC电流调整电路、整流滤波电路、开关电路以及LED负载电路,还包括防拉弧电路以及检测切换电路;

所述防拉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灯丝模拟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检测切换电路与开关电路并联连接;

所述防拉弧电路通过监测电路状态,当电路产生拉弧故障时迅速断开,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灯丝模拟电路包括电阻R1、R2以及R3,电容C1、C2;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2并联到电容C1上,所述电容C2与电阻R3并联连接。

上述灯丝模拟电路在兼容电子镇流器时,灯丝模拟电路模拟出灯丝预热状态,使电子镇流器启辉工作;接市电时,灯丝模拟电路成为EMI滤波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RC电流调整电路包括电容C3以及电阻R4;所述电容C3与电阻R4并联连接。

上述的RC电流调整电路用于调整镇流器输出电流,控制调整整机功率并调整和电子镇流器的兼容性。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包括整流桥DB1,电容C4、C5、C11,电阻R5,电感L1 以及二极管D1、D2;所述电容C4设置于整流桥DB1的3号引脚与1号引脚之间;所述整流桥DB1的2号引脚通过电感L1与电容C11连接到整流桥DB1的4号引脚;所述电阻R5与电感L1并联连接;所述二极管D1、D2串联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整流桥DB1 的2号引脚,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地;所述电容C5与二极管D1、D2并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拉弧电路包括温度保险丝FT1、FT2、FT3、FT4;所述温度保险丝FT1、 FT2一端分别接插针A1及A2,另一端分别接整流桥DB1的3、1号引脚;所述温度保险丝 FT3一端连接到插针A3,另一端与电容C3连接;所述温度保险丝FT4一端连接到插针A4,另一端与电容C2连接。

上述的防拉弧电路采用温度保险丝,当电路正常工作时,温度保险丝起到电流保险丝作用;当堵头输入插针与灯具之间出现接触不良导致拉弧时,温度保险丝快速热传导并熔断,起到切断电路并保护电路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切换电路包括检测电路以及切换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9、 C10,二极管D8、D9、电阻R17以及双向二极管DB2;所述电容C9与二极管D8阳极连接,二极管D8的阴极与双向二极管DB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于电容C9与二极管D8的公共端,阳极连接到地;所述电容C10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8与双向二极管DB2 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到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6、D7以及可控硅TR1;所述可控硅TR1的控制极与双向二极管DB2的另一端连接,一端同时连接到二极管D6、D7的阴极,另一端连接到地。

上述的检测切换电路在输入接市电时,切换线路开路高阻态;接电子镇流器输出时,切换电路通路低阻态,主回路电流通过切换电路的开关管。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为DC-DC BUCK开关电路。输入接市电时,开关电路正常工作;接电子镇流器输出时,开关电路不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保险丝FT1、FT2、FT3、FT4接插针的引脚采用镀锡铜线材质;接整流桥DB1,电容C2、C3的引脚采用铜包钢线材质。

上述的温度保险丝引脚采用镀锡铜线材质时,热阻小,可快速检测输入插针拉弧故障时引起的故障,温度保险丝快速断开并起保护作用;当温度保险丝引脚采用铜包钢线时,热阻大,可减缓引脚上锡时的温度传递,符合自动上锡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驱动电路的电路模块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日光灯管与电子镇流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日光灯管与市电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LED驱动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灯丝模拟电路2、RC电流调整电路3、整流滤波电路4、开关电路5以及LED负载电路7,还包括防拉弧电路1以及检测切换电路 6;

所述防拉弧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到灯丝模拟电路2的输入端;所述检测切换电路6与开关电路5并联连接;

所述防拉弧电路1通过监测电路状态,当电路产生拉弧故障时迅速断开,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所述灯丝模拟电路2包括电阻R1、R2以及R3,电容C1、C2;所述电阻R1与电容C1 串联连接,所述电阻R2并联到电容C1上,所述电容C2与电阻R3并联连接。通过调整电阻值与电容值,可以设计出与荧光灯灯丝参数相仿的模拟阻抗,以此匹配电子镇流器,当电子镇流器工作时,灯丝回路能正常工作。

所述RC电流调整电路3包括电容C3以及电阻R4;所述电容C3与电阻R4并联连接。该电路与RLC电流调整电路相比,去掉了电路中的电感,以实现小体积低成本的要求;由于市场上电子镇流器品牌众多并且其工作方式多样,导致其输出电流有较大的差异,这也直接造成大部分兼容电子镇流器方案产品带不同电子镇流器时,功率差异较大或不能兼容等问题。该电路,根据兼容的镇流器输出频率特性,可以设计出适合的阻抗值,电流较大时起到限流作用;同时可以调整导通角,电流比较小时起到拉升电流作用。实现电流一致性的调整。

所述整流滤波电路4包括整流桥DB1,电容C4、C5、C11,电阻R5,电感L1以及二极管D1、D2;所述电容C4设置于整流桥DB1的3号引脚与1号引脚之间;所述整流桥DB1的 2号引脚通过电感L1与电容C11连接到整流桥DB1的4号引脚;所述电阻R5与电感L1并联连接;所述二极管D1、D2串联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于整流桥DB1的2号引脚,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地;所述电容C5与二极管D1、D2并联连接。其中整流桥 DB1与二极管D1、D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将交流电转换为单向直流电,电容C4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整流后,电容C5、C11,电感L1与电阻R5构成π型低通滤波电路,起到 EMI改善的作用。

所述防拉弧电路1包括温度保险丝FT1、FT2、FT3、FT4;所述温度保险丝FT1、FT2一端分别接插针A1及A2,另一端分别接整流桥DB1的3、1号引脚;所述温度保险丝FT3一端连接到插针A3,另一端与电容C3连接;所述温度保险丝FT4一端连接到插针A4,另一端与电容C2连接。

所述检测切换电路6包括检测电路以及切换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电容C9、C10,二极管D8、D9、电阻R17以及双向二极管DB2;所述电容C9与二极管D8阳极连接,二极管 D8的阴极与双向二极管DB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于电容C9与二极管D8 的公共端,阳极连接到地;所述电容C10一端连接于二极管D8与双向二极管DB2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到地;所述切换电路包括二极管D6、D7以及可控硅TR1;所述可控硅TR1的控制极与双向二极管DB2的另一端连接,一端同时连接到二极管D6、D7的阴极,另一端连接到地。

上述检测切换电路6接电子镇流器工作时,镇流器输出为高频信号:由于电容通交隔直作用,可通过电容C9通路,二极管D8整流,电容C10储能到一定电压值再触发双向二极管DB2驱动可控硅TR1,开通切换电路。其中二极管D9、电阻R17分别起到给电容C9、 C10放电的作用;切换电路通过二极管D6、可控硅TR1将开关电源电路供电电平拉低,使开关电源彻底关闭;同时通过二极管D7、可控硅TR1给负载提供另一个通路。

所述开关电路5为DC-DC BUCK开关电路。

所述温度保险丝FT1、FT2、FT3、FT4接插针的引脚采用镀锡铜线材质;接整流桥DB1,电容C2、C3的引脚采用铜包钢线材质。

所述LED负载电路7包括依次并联的滤波电容E、电阻R18以及LED。

如图2所示,日光灯管通过四个插针接到电子镇流器再与市电连接。

如图3所示,日光灯管直接与市电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