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345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新型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功率放大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双模行波管组件主要装在机载环境雷达发射机上,是机载雷达的核心组件。功率放大器是组成双模行波管组件的重要部分,目前使用的功率放大器采用的分离器件技术,不仅制作成本高,价格昂贵,且存在维修难、可靠性差等缺陷。

为了提高双模行波管的工作可靠性,稳定的获得微波信号的稳幅放大输出,并实现对输出功率的调整功能。急需一种新型的功率放大器,要求这种功率放大器不仅能适应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即满足加速度、耐振动、耐冲击、耐霉菌、耐湿热、防盐雾、低气压、温度冲击等要求,还要具备在较宽的温度范围(-45℃~+70℃)下能够稳定正常工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该新型功率放大器能够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同时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维修性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包括腔体、保护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和射频放大电路板;其中,

腔体顶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分别放置保护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和射频放大电路板的凹槽,并且,腔体的侧面设有波导安装口和连接器安装口。

优选地,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设置在射频放大电路板的两端。

优选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上。

优选地,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其中,第一盖板盖设在射频放大电路板上方,第二盖板位于第一盖板上方且盖设在腔体上。

优选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上。

优选地,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其中,第一压块压设在输出过渡电路板上,第二压块压设在输入过渡电路板上。

优选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上。

优选地,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和射频放大电路板通过焊锡膏焊接至腔体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腔体设计有四个不同深度的凹槽,分别用来放置保护电路板、射频放大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输出过渡电路板,并且,腔体侧面设计有波导安装口和连接器安装口。在射频放大电路板的两端安装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其上方安装第一盖板,这样可对放大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在腔体上安装第二盖板。由于射频放大电路板、输入过渡电路板和输出过渡电路板需要接地,因此采用焊锡膏与腔体焊接方式连接。电路保护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都采用螺钉固定方式,这样简化了装配工艺,得到的功率放大器满足一下技术要求:1、工作频率:8.8GHz~9.4GHz;2、输入功率:7.5mW~32.5mW;输出功率:≥30.5dBm;3、稳定度:≤±0.6dB;平坦度:≤±0.5dB;4、相位噪声:≤-100dBc/Hz;fm=1KHz;5、杂散抑制:≤-70dBc;6、输入电源:+27V;7、输入电流:≤500mA;8、工作温度:-45℃~+70℃;9、贮存温度:-55℃~+85℃。如此采用了良好的稳定性设计和集成化电路的设计,运用高稳定、高可靠的集成芯片互联技术,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同时实现了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优良的维修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腔体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腔体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第二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输入过渡电路板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保护电路板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的第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第一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输出过渡电路板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第一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射频放大电路板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中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的第二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新型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腔体 2-第二盖板

3-输入过渡电路板 4-保护电路板

5-第一压块 6-输出过渡电路板

7-第一挡板 8-射频放大电路板

9-第二挡板 10-第二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参见图1-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功率放大器,包括腔体1、保护电路板4、输入过渡电路板3、输出过渡电路板6和射频放大电路板8;其中,

腔体1顶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有分别放置保护电路板4、输入过渡电路板3、输出过渡电路板6和射频放大电路板8的凹槽,并且,腔体1的侧面设有波导安装口和连接器安装口。

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9,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9分别设置在射频放大电路板8的两端。

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9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1上。

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2,其中,第一盖板盖设在射频放大电路板8上方,第二盖板2位于第一盖板上方且盖设在腔体1上。

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2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1上。

新型功率放大器还包括第一压块5和第二压块10,其中,第一压块5压设在输出过渡电路板6上,第二压块10压设在输入过渡电路板3上。

第一压块5和第二压块10通过螺钉螺纹固定至腔体1上。

输入过渡电路板3、输出过渡电路板6和射频放大电路板8通过焊锡膏焊接至腔体1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腔体1设计成具有四个不同深度的凹槽,分别用来放置保护电路板4、射频放大电路板8、输入过渡电路板3、输出过渡电路板6,并且,腔体1侧面设计有波导安装口和连接器安装口。在射频放大电路板8的两端安装第一挡板7和第二挡板9,在其上方安装第一盖板,这样可对放大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最后在腔体1上安装第二盖板2。由于射频放大电路板8、输入过渡电路板3和输出过渡电路板6需要接地,因此采用焊锡膏与腔体1焊接方式连接。电路保护板、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9、第一压块5、第二压块10、第一盖板、第二盖板2都采用螺钉固定方式,这样简化了装配工艺,得到的功率放大器满足一下技术要求:1、工作频率:8.8GHz~9.4GHz;2、输入功率:7.5mW~32.5mW;输出功率:≥30.5dBm;3、稳定度:≤±0.6dB;平坦度:≤±0.5dB;4、相位噪声:≤-100dBc/Hz;fm=1KHz;5、杂散抑制:≤-70dBc;6、输入电源:+27V;7、输入电流:≤500mA;8、工作温度:-45℃~+70℃;9、贮存温度:-55℃~+85℃。如此采用了良好的稳定性设计和集成化电路的设计,运用高稳定、高可靠的集成芯片互联技术,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同时实现了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优良的维修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