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监控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5499发布日期:2018-06-19 23:5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监控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监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监控服务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物联网智能监控是一种防范能力较强的综合系统,主要由前端采集设备、传输网络、监控运营平台三块组成,实现监控领域如图像、视频、安全和调度等相关方面的应用,通过视频、声音监控以其直观、准确、及时和信息内容,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联动反应,因此物联网智能监控的应用正在不断普及。

物联网智能监控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智能监控服务器,通过智能监控服务器实现信息交换。现有的智能监控服务器的设计对智能监控服务器的保护较差,智能监控服务器易遭到损害,从而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监控服务器,解决现有设备保护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监控服务器,包括服务器机体,所述服务器机体下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减震体,所述减震体包括减震组件一,还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组件一的一端与服务器机体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一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一中部还连接有减震组件二,所述减震组件二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二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二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服务器机体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内嵌式水泵,所述散热管内设置有水,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内嵌式水泵的进水口、内嵌式水泵的出水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处还设置有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板下部还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根支柱,所述支柱上端与减震板连接,所述支柱底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服务器机体下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减震体,所述减震体包括减震组件一,还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组件一的一端与服务器机体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通过该设置,当发生震动时,减震板受到挤压,对应的减震组件一发生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使服务器机体保持平稳,防止服务器受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组件一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组件一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组件一中部还连接有减震组件二,所述减震组件二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通过该设置,减震组件一与减震组件二配合减震,能够有效的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防止减震组件一因单独受到的力过大使形变量过大,从而造成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减震组件一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组件二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二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一致。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组件二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中,服务器机体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内嵌式水泵,所述散热管内设置有水,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内嵌式水泵的进水口、内嵌式水泵的出水口连接。通过该设置,可以对服务器机体进行水冷散热,防止服务器因温度过高遭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水口处还设置有换热器。通过该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散热管内水的温度,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减震板下部还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根支柱,所述支柱上端与减震板连接,所述支柱底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该设置,可以移动服务器机体,当发生灾害时可以将服务器移动到安全地,防止服务器受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服务器机体、2-减震组件一、3-减震组件二、4-减震板、5-支柱、6-万向轮、7-散热管、8-内嵌式水泵、9-出水口、10-进水口、11-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智能监控服务器,包括服务器机体1,所述服务器机体1下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减震体,所述减震体包括减震组件一2,还设置有减震板4,所述减震组件一2的一端与服务器机体1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一2的另一端与减震板4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一2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一2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所述减震组件一2中部还连接有减震组件二3,所述减震组件二3的另一端与减震板4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二3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二3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组件一2的凸起方向一致。服务器机体1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7、内嵌式水泵8,所述散热管7内设置有水,所述散热管7的两端分别与内嵌式水泵8的进水口10、内嵌式水泵8的出水口9连接。所述进水口10处还设置有换热器11。所述减震板4下部还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根支柱5,所述支柱5上端与减震板4连接,所述支柱5底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万向轮6,万向轮上6还设置有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发生震动时,减震装置的减震板4受到挤压,对应的减震组件一2发生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使服务器机体1保持平稳,防止服务器受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所述减震组件一2中部还连接有减震组件二3,所述减震组件二3的另一端与减震板4连接。通过该设置,减震组件一2与减震组件二3配合减震,能够有效的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防止减震组件一2因单独受到的力过大使形变量过大,从而造成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减震组件一2的使用寿命。所述减震组件一2、减震组件二3均为弧形,且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组件一2、减震组件二3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服务器机体1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7、内嵌式水泵8,所述散热管7内设置有水,所述散热管7的两端分别与内嵌式水泵8的进水口10、内嵌式水泵8的出水口9连接。通过该设置,水在散热管7内循环可以对服务器机体1进行水冷散热,防止服务器因温度过高遭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所述进水口10处还设置有换热器11。通过该设置,散热管7内的水经过换热器11换热,可以有效的降低散热管7内水的温度,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所述减震板4下部还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根支柱5,所述支柱5上端与减震板4连接,所述支柱5底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万向轮6,万向轮6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该设置,可以移动服务器机体1,当发生灾害时可以将服务器移动到安全地,防止服务器受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

实施例1

一种智能监控服务器,包括服务器机体,所述服务器机体下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若干减震体,所述减震体包括减震组件一,还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组件一的一端与服务器机体连接,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通过该设置,当发生震动时,减震板受到挤压,对应的减震组件一发生形变,达到减震的效果,使服务器机体保持平稳,防止服务器受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减震组件一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均朝向同一侧。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组件一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减震组件一中部还连接有减震组件二,所述减震组件二的另一端与减震板连接。通过该设置,减震组件一与减震组件二配合减震,能够有效的提高减震效果,同时防止减震组件一因单独受到的力过大使形变量过大,从而造成损坏的现象,提高了减震组件一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减震组件二为弧形,所述减震组件二的的凸起方向与减震组件一的凸起方向一致。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减震组件二更易发生形变,提高减震的效果。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服务器机体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管、内嵌式水泵,所述散热管内设置有水,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内嵌式水泵的进水口、内嵌式水泵的出水口连接。通过该设置,可以对服务器机体进行水冷散热,防止服务器因温度过高遭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进水口处还设置有换热器。通过该设置,可以有效的降低散热管内水的温度,提高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减震板下部还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四根支柱,所述支柱上端与减震板连接,所述支柱底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上还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该设置,可以移动服务器机体,当发生灾害时可以将服务器移动到安全地,防止服务器受到损坏,加强了对服务器的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