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器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3788发布日期:2018-07-04 09:3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器外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独立式驱动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器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独立式驱动器外壳,结构大部分可以分成:上盖、下盖、端盖,采用端盖锁螺钉来做外部接线的防拉,一般外壳端盖和上下之间都是独立的,没有连接关系,其不足之处在于:1、锁螺钉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是很方便;2、端盖容易丢失。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4350472 U,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名称为“一种LED电源驱动器外壳”公开了一种LED电源驱动器外壳,其不足之处在于:1、安装不方便,拆装难度大,维修不方便;2、壳体散热效果较差,加速密封材料和内部元件的老化,影响内部元件的使用性能;3、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好的驱动器外壳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器外壳结构,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下盖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U型环,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设有U型环;所述上盖位于下盖上方,上盖包括翻转端盖和固定端盖,所述固定端盖上设有开口,开口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设有轴孔;所述翻转端盖上设有开口及内部空腔,开口两侧壁顶部靠近开口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侧面设有两个轴,所述轴位于轴孔内,所述翻转端盖两内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卡槽,所述下盖内侧壁设有与卡槽位置一一对应的凸缘,卡槽与凸缘相互卡接。轴孔与轴的设置可以保证翻转端盖与固定端盖的始终保持连接,且可以实现翻转端盖绕固定端盖上下翻转的功能,翻转端盖内部空腔的设置可以保证端盖将内部元件覆盖。翻转端盖两内侧壁卡扣结构的设计方便翻转端盖的拆卸,同时也保证了翻转端盖与下盖之间的连接。保证在维修或者安装过程中的便利,也有效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翻转端盖的丢失。

作为优选,还包括进线孔,所述进线孔上半部分位于翻转端盖上,进线孔下半部分位于下盖上。进线孔的设置可以保证线路与驱动器内部元器件的连接通畅。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器外壳(31)由弹性塑料制成。保证外壳具有弹性,便于翻转端盖和固定端盖的安装与拆卸。

作为优选,所述内部空腔为长方体状。

作为优选,所述翻转端盖顶端设有若干散热凹槽,所述固定端盖设有若干个散热凹槽。散热凹槽的设置保证驱动器在工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增加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驱动器外壳老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拆卸方便;(2)端盖不易丢失;(3)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端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盖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盖1、U型环11、固定端盖2、散热凹槽21、翻转端盖3、卡扣31、延伸部32、上盖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驱动器外壳结构,包括上盖4及下盖1,所述下盖1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有U型环11,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设有U型环11;所述上盖4位于下盖1上方,上盖包括翻转端盖3和固定端盖2,所述固定端盖2上设有开口,开口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壁设有轴孔;所述翻转端盖3上设有开口及内部空腔,开口两侧壁顶部靠近开口的边缘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32,所述延伸部32内侧面设有两个轴,所述轴位于轴孔内;所述翻转端盖3两内侧壁分别设有一个卡槽,所述下盖1内侧壁设有与卡槽31位置一一对应的凸缘,卡槽31与凸缘相互卡接。

所述驱动器外壳结构还包括进线孔,所述进线孔上半部分位于翻转端盖3上,进线孔下半部分位于下盖1上,所述驱动器外壳由弹性塑料制成,所述内部空腔为长方体状。

所述翻转端盖3顶端设有若干散热凹槽21,所述固定端盖2设有若干个散热凹槽21。

本实施例中,轴孔与轴的设置可以保证翻转端盖与固定端盖的始终保持连接,且可以实现翻转端盖绕固定端盖上下翻转的功能,翻转端盖内部空腔的设置可以保证翻转端盖将内部元件覆盖。翻转端盖两内侧壁卡扣结构的设计方便翻转端盖的拆卸,同时也保证了翻转端盖与下盖之间的连接。保证在维修或者安装过程中的便利,也有效防止在安装过程中翻转端盖的丢失,进线孔的设置可以保证线路与驱动器内部元器件的连接通畅,散热凹槽的设置保证驱动器在工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增加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避免驱动器外壳老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