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4330发布日期:2018-12-21 20:3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氧化镁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吹风的加热丝的一般都缠绕在绝缘板上,导致绝缘效果不佳,同时散热效果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孔氧化镁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孔氧化镁管,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为圆柱形,所述的管体外圈阵列有多个装线槽,所述的管体的上方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的管体的下方设有限位槽,所述的管体可多个首尾连接,所述的限位凸台与限位槽首尾配合安装,所述的装线槽上方设有环形槽一,所述的装线槽下方设有环形槽二。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限位凸台为三角形凸台,所述的限位槽为三角形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限位凸台为正方形凸台,所述的限位槽为正方形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装线槽可为5至12个。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装线槽内安装有加热铜线,所述的加热铜线往复缠绕在管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加热铜线缠绕卡在环形槽一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加热铜线缠绕卡在环形槽二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管体上设有测温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孔氧化镁管的设置,方便了加热铜线的安装,提高了绝缘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热量散出的效果。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轴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正方形凹槽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正方形凹槽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正方形凹槽的轴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安装结构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孔氧化镁管的结构视图。

图中:1、管体,2、装线槽,3、限位凸台,31、三角形凸台,32、正方形凸台,4、限位槽,41、三角形凹槽,42、正方形凹槽,5、环形槽一,6、环形槽二,7、加热铜线,8、测温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一种多孔氧化镁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为圆柱形,所述的管体1外圈阵列有多个装线槽2,所述的管体1的上方设有限位凸台3,所述的管体1的下方设有限位槽4,所述的管体1可多个首尾连接,所述的限位凸台3与限位槽4首尾配合安装,所述的装线槽2上方设有环形槽一5,所述的装线槽2下方设有环形槽二6。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凸台3为三角形凸台31,所述的限位槽4为三角形凹槽41,通过三角形凸台31和三角形凹槽41的设置,满足了在管体1安装过程中的首尾限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凸台3为正方形凸台32,所述的限位槽4为正方形凹槽42,通过正方形凸台32和正方形凹槽42的设置,满足了在管体1安装过程中的首尾限位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线槽2可为5至12个,根据需要不同的功率需要,设置5至12个装线槽2,满足加热铜线7的不同数量的绕组,从而实现不同的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线槽2内安装有加热铜线7,所述的加热铜线7往复缠绕在管体1上,通过加热铜线7的设置,满足加热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铜线7缠绕卡在环形槽一5内,所述的加热铜线7缠绕卡在环形槽二6内,通过环形槽一5和环形槽二6的设置,加热铜线7折回时,安装在环形槽一5和环形槽二6内,满足定位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体1上设有测温孔8,通过测温孔8的设置,方便了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管体1与管体1之间通过三角形凸台31和三角形凹槽41的配合安装或者正方形凸台32和正方形凹槽42的配合安装,实现各个管体1的首尾连接,连接完成后,用加热铜线7安装在一个装线槽2后,随后将加热铜线7安装在环形槽一5内后再次安装入另个一个装线槽2,随后将加热铜线7安装在环形槽二6内,此往复安装,使装线槽2内安装满加热铜线7各个装线槽2,将安装好的管体1安装在电吹风内,满足使用要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孔氧化镁管的设置,方便了加热铜线的安装,提高了绝缘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热量散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