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平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5115发布日期:2018-11-20 21:23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平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单电源供电时,数字系统常常需要把一个不同极性的脉冲串转换成正极性或负极性的脉冲输出,现有的数字信号电平转换电路结构冗余设计不合理,无法与电源供电比较器和系统电源很好匹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比较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直流电源,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低电平,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供电电源,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直流电源接地,所述第四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五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直流电源接地,所述第七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其中比较器采用MAX91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采用2N3904。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比较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和直流电源,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接高电平,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连接供电电源,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比较器的正相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直流电源接地,所述第四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五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出端通过所述第八电阻、所述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直流电源接地,所述第七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所述第八电阻跨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输出低电平。其中比较器采用MAX91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采用2N3904。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很好配合负电源供电比较器和正系统电源工作,或者配合正电源供电比较器和负系统电源工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比较器M、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直流电源V0,比较器M的反相输入端接低电平,比较器M的正相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连接供电电源,比较器M的正相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直流电源V0接地,第四电阻R4跨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第五电阻R5跨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比较器M的反相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和第二三极管Q2和直流电源V0接地,第七电阻R7跨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第八电阻R8跨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其中比较器M采用MAX91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采用2N3904。

参看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平转换电路包括比较器M、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直流电源V0,比较器M的反相输入端接高电平,比较器M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供电电源,比较器M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比较器M的正相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5、第四电阻R4、第三电阻R3、第一三极管Q1和直流电源V0接地,第四电阻R4跨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第五电阻R5跨接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比较器M的反相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第七电阻R7、第六电阻R6和第二三极管Q2和直流电源V0接地,第七电阻R7跨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第八电阻R8跨接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输出低电平。其中比较器M采用MAX913,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均采用2N3904。

图1电路能够使正电源系统接受负脉冲信号,图2中,输入信号为正极性,系统电源为负极性。两个电路都利用NPN晶体管将比较器的输出电平偏移VBE(R5+R4)/R5≈4.5V(对于单相输出,可以选择单输出比较器)。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结构紧凑,设计合理,能够很好配合负电源供电比较器和正系统电源工作,或者配合正电源供电比较器和负系统电源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只是作为范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出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