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2890发布日期:2020-06-17 01: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单片机和分别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的分压电路、驱动输出软启动电路、隔离电路、散热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驱动指示电路和过电流指示电路,

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一电源vcc,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分压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所述驱动输出软启动电路的输入端同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驱动输出软启动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受驱动设备的输出端;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同时通过一电阻r3连接所述电源vcc;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所述散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散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单片机的所述电源输入端同时连接所述电源vcc;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加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四输出端;所述驱动指示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驱动指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三输出端;所述过电流指示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过电流指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的具体型号为attiny2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中包括一电位器,所述电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vcc,所述电位器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电位器的中间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七管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输出软启动电路为一电容c1,所述电容c1的一端同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七管脚和第九管脚;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为一光电耦合器u2,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受驱动设备的输出端;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十四管脚,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同时通过一第三电阻r3连接所述电源vcc;所述光电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具体型号为pc817。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控制电路为一开关s2,所述开关s2的一端同时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五管脚和第十五管脚;所述开关s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单片机的第五管脚和第十五管脚短接后连接所述电源vcc。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电路为一开关s1,所述开关s1的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二管脚;所述开关s1的另一端接地。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指示电路中包括一第五电阻r5和一第二发光二极管d2,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三管脚,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流指示电路中包括一第六电阻r6和一第三发光二极管d3,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十七管脚,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加热驱动电路,包括一单片机和分别与单片机连接的分压电路、驱动输出软启动电路、隔离电路、散热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分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一电源VCC,分压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驱动输出软启动电路的输入端同时连接单片机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受驱动设备的输出端;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隔离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同时通过一电阻R3连接电源VCC;散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单片机的电源输入端同时连接电源VCC;加热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的第四输出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受驱动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高文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龙浩峰瑞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09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