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0632发布日期:2020-09-18 20:3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开发人员在做产品开发时,经常发生把通讯信号接反的低级错误,使设备之间不能通行,从而不能正常工作,需要重新设计,从而影响项目开放进度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时间、经济等损失。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旨在解决通讯信号接反导致经济损失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通讯设备;第二通讯设备;信号切换模块,所述第一通讯设备和所述第二通讯设备通过所述信号切换模块通讯连接;中控模块,所述中控模块与所述信号切换模块电连接,用于切换所述信号切换模块的通讯状态,以使所述第一通讯设备与所述第二通讯设备进行信号通讯。优选的,所述信号切换模块包括集成ic切换开关,所述第一通讯设备和所述第二通讯设备均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电连接;所述中控模块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讯设备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中,两者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一共用端引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二共用端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一常闭端引脚、第二常开端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一常开端引脚、第二常闭端引脚连接;所述中控模块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选择端引脚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中控模块包括中控芯片,所述中控芯片的第一控制引脚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一选择端引脚相连接,所述中控芯片的第二控制引脚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二选择端引脚相连接。优选地,所述中控芯片为微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为单刀双掷切换开关。优选地,所述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还包括:第一抗干扰模块,所述第一抗干扰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讯设备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之间;第二抗干扰模块,所述第二抗干扰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讯设备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讯设备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一共用端引脚;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讯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二共用端引脚。优选地,所述第二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的信号输入端,且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一常闭端引脚、第二常开端引脚;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的信号输出端,且第二端连接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的第一常开端引脚、第二常闭端引脚。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当第一通讯设备和第二通讯设备之间的信号连接不正确时,通过中控模块的控制信号切换模块切换第一通讯设备和第二通讯设备之间的通讯状态,实现第一通讯设备和第二通讯设备的交换,即使第一通讯设备和第二通讯设备在线路接反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信号切换模块和中控模块改变第一通讯设备和第二通讯设备之间的线路连接状态,避免重新安装而导致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第一通讯设备20第二通讯设备30信号切换模块40中控模块j1集成ic切换开关u中控芯片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通讯设备10;第二通讯设备20;信号切换模块30,所述第一通讯设备10和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通过所述信号切换模块30通讯连接;中控模块40,所述中控模块40与所述信号切换模块30电连接,用于切换所述信号切换模块30的通讯状态,以使所述第一通讯设备10与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进行信号通讯。本实施例中,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需要进行通讯的设备,信号的交换是实现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之间信号的连接及交换的前提,即当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之间的信号连接不正确时,通过中控模块40的控制信号切换模块30切换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之间的通讯状态,实现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的交换,即使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在线路接反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信号切换模块30和中控模块40改变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之间的线路连接状态,避免重新安装而导致经济损失。可以理解的是,中控模块40可以包含集成ic切换开关j1或者复用开关等,在此不做限定。具体的,所述信号切换模块30包括集成ic切换开关j1,所述第一通讯设备10和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均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电连接,所述中控模块40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信号切换模块30包括集成ic切换开关j1,其中,第一通讯设备10和第二通讯设备20均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电连接,采用集成ic切换开关j1,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具体的,所述第一通讯设备10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中,两者中的其中一者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共用端引脚连接,另一者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共用端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闭端引脚、第二常开端引脚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开端引脚、第二常闭端引脚连接;所述中控模块40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选择端引脚相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通讯设备10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中,两者中的其中一者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共用端引脚连接,另一者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共用端引脚连接,以下以第一通讯设备10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共用端引脚和第二共用端引脚连接为例子,而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入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闭端引脚、第二常开端引脚连接,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出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开端引脚、第二常闭端引脚连接,这样,即可形成两个连接状态。其中,当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共用端引脚作为信号输入端,第二共用端引脚作为信号输出端时,第一常闭端引脚和第二常闭端引脚打开,而第一常开端引脚和第二常开端引脚关闭;当第二共用端引脚作为信号输入端,第一共用端引脚作为信号输出端时,第一常闭端引脚和第二常闭端引脚关闭,第一常开端引脚和第二常开端引脚打开。例如,设定a状态为: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入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常开端引脚连接,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出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开端引脚连接,此时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闭端引脚和第二常闭端引脚处于关闭状态;设定b状态为: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入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闭端引脚连接,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出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常闭端引脚连接,此时第一常开端引脚和第二常开端引脚处于关闭状态,当工作人员在接线作业时,若第一通讯设备10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接线状态为a状态,则中控模块40向选择端引脚发送控制信号,控制集成ic切换开关j1将第一常开端引脚和第二常开端引脚关闭,将第一常闭端引脚和第二常闭端引脚处于打开,切换成状态b,实现线路连接切换,保证第一通讯设备10与第二通讯设备20线路连接正确。具体的,所述中控模块40包括中控芯片u,所述中控芯片u的第一控制引脚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选择端引脚相连接,所述中控芯片u的第二控制引脚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选择端引脚相连接。本实施例中,将中控模块40的中控芯片u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进行电连接,其中,中控芯片u的第一控制引脚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选择端引脚相连接,中控芯片u的第二控制引脚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选择端引脚相连接,当状态a处于线路接反状态,则集成ic切换开关j1通过第一选择端引脚向第一控制引脚发送电平信号,中控芯片u接收到电平信号后,通过第二控制引脚向第二选择端引脚发送控制信号,切换状态b,实现自动切换的功能。具体的,所述中控芯片u为微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中控芯片u微控制单元,例如,可选为51系列单片机芯片或者mega系列芯片或者st32系列芯片或者plc等,以降低制造成本。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实用新型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应用于手机或者电视等设备时,中控芯片也可以选择soc芯片(system-on-a-chip),在此不做限定。具体的,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为单刀双掷切换开关。本实施例中,单刀双掷切换开关具有优良的多引脚切换线路,因此,集成ic切换开关j1可选为max4561单刀双掷切换开关或者max4568单刀双掷切换开关或者max4569单刀双掷切换开关,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也可以进行线路的正反向切换。具体的,所述通讯信号防反接电路还包括:第一抗干扰模块,所述第一抗干扰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通讯设备10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之间;第二抗干扰模块,所述第二抗干扰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之间。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信号干扰,可在第一通讯设备10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之间设置第一抗干扰模块,在第二通讯设备20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之间设置第二抗干扰模块。具体的,所述第一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讯设备10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共用端引脚;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通讯设备1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共用端引脚。本实施例中,第一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通讯设备10的信号输入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共用端引脚,第二电阻r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通讯设备10的信号输出端与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二共用端引脚。具体的,所述第二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入端,且第二端同时连接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闭端引脚和第二常开端引脚;第四电阻r4,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出端,且第二端同时连接所述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开端引脚和第二常闭端引脚。本实施例中,第二抗干扰模块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入端,且第二端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闭端引脚、第二常开端引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二通讯设备20的信号输出端,且第二端连接集成ic切换开关j1的第一常开端引脚、第二常闭端引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