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装置、照明装置和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6778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71]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被配置为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从OV起经 由最大值(141V)然后返回至OV的一个周期内,按第四模式一第一模式一第二模式一第S 模式一第二模式一第一模式一第四模式的顺序的操作模式进行工作。
[0072] 图4示出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正进行稳定操作的情况下的各部中的电流。 阳073] 在图4中,是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中的晶体管M3的漏极电流,IM2是第二电流 控制电路13中的晶体管M2的漏极电流,并且Imi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中的晶体管Ml的 漏极电流。此外,图4中的Ii。是从AC电源3流入整流电路10的输入端子IOOA和IOOB的 输入电流。
[0074] 时刻t=to是脉动电压(AC电源3的电源电压3)的过零点,并且整流电路10的 输出电压(脉动电压)为ov。此时,由于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c。大于整流电路10的输出 电压,因此输入电流Ii。没有流动,点亮装置1W第四模式进行工作,并且利用电容器CO的 放电电流使第一光源部2A点亮。
[0075] 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上升并且超过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的情况下(时 刻t=tl),点亮装置1转变为第一模式,并且第一光源部2A继续点亮。然后,在整流电路 10的输出电压达到作为两个基准电压Vfl和Vf2的总和的电压的情况下,点亮装置1转变 为第二模式,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停止工作,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进行工作,结果第一光 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点亮。
[0076] 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达到作为基准电压Vfl和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c。的 总和的电压的情况下(时刻t=t2),点亮装置1转变为第=模式,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和 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停止工作,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进行工作,结果对电容器CO进行充 电。此时,利用向电容器CO的充电电流使第一光源部2A点亮。
[0077] 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通过最大值并且变得小于作为基准电压Vfl和电容器 CO两端的电压V。。的总和的电压的情况下(时刻t=t3),点亮装置1转变为第二模式,第 二电流控制电路13进行工作,结果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点亮。此外,在整流电 路10的输出电压变得小于作为两个基准电压Vfl和Vf2的总和的电压的情况下,点亮装置 1转变为第一模式,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停止工作,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进行工作,结果第 一光源部2A点亮。注意,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没有改变。 阳07引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变得小于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c。的情况下(时刻t=t4),点亮装置1转变为第四模式,并且利用来自电容器CO的放电电流使第一光源部2A 点亮。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由于放电而下降。运里,在点亮装置1从第一模式转变为 第四模式的情况下,睹峭地改变的电流可能流入第二整流元件D2和第=整流元件D3。存在 如下可能性:输入电流Ii。由于该睹峭电流而急剧改变,并且输入电流I1。的急剧变化所引 起的噪声泄漏到AC电源3侦U。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利用插入在第二整流元 件D2与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子IOlA之间的电阻器R99来抑制急剧电流变化。注意,代替 电阻器R99,可W使用电感。如果使用电感,则相比使用电阻器R99的情况,可W减少损失。
[0079]与时刻t=to相同,时刻t=巧是脉动电压的过零点,点亮装置1 W第四模式进 行工作,并且利用电容器CO的放电电流使第一光源部2A点亮。
[0080] 运里,在文献1所述的传统示例中,存在如下问题:过渡时间段中的过渡电流流入 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各自,在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各自中发生损失,结果效率下降。
[0081]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被配置成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 (或第 二电流控制电路13)和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中的仅一个W第一模式~第四模式的操作模 式中的任意操作模式进行工作。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第一电流控制电路 11 (或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和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在任何时刻均不会包括在同一闭合电 路中,因而相比文献1所述的传统示例的情况,可W提高效率。
[0082]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包括整流电路10、蓄电元件(电容器CO)和充 电电流控制电路12。整流电路10被配置为对在一对输入端子IOOA和IOOB之间输入的正 弦波AC电压进行整流,并且从一对输出端子IOlA和IOlB输出脉动电压。充电电流控制电 路12被配置为控制流向蓄电元件(电容器CO)的充电电流。点亮装置1还包括电流控制 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第一整流元件Dl、第二整流元件D2和第=整流元件D3。电 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在一对输出端子IOlA和IOlB之间与光源(第一光源 部2A)电气串联连接。此外,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被配置为控制流入光 源(第一光源部2A)的电流,W使得该电流没有超过预定值(例如,0. 124A)。蓄电元件(电 容器CO)在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两端之间与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电 气串联连接。第一整流元件Dl用于使充电电流经由光源(第一光源部2A)而不经由电流 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流向蓄电元件(电容器CO)。第二整流元件D2用于使从 蓄电元件(电容器CO)放电得到的放电电流流向光源(第一光源部2A)。第=整流元件D3 用于使放电电流绕过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而流动。
[0083] 由于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被配置为不具有使电流同时流入电流控制电路(第一 电流控制电路11)和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的时间段,因此相比文献1所述的传统示例,可 W提局效率。
[0084] 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除作为电流控制电路11的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夕F,优选 还包括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优选地,在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两端之 间,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电气串联连接至与作为光源(第一光源部2A)的第一光源(第一 光源部2A)不同的第二光源(第二光源部2B)。此外,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优选被配置为 控制流入第二光源(第二光源部2B)的电流,W使得该电流没有超过与作为预定值的第一 预定值相等或不同的第二预定值(例如,与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预定值(第一预定值) 相同的值)。
[0085] 如果如上所述对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进行配置,则可W通过使两个或更多个光 源(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点亮来提高光转换效率。此外,如果光源(第二光源 部2B)和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的串联电路电气并联连接至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 电路11),则可W减少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损失。注意,光源(第S光 源部)和电流控制电路(第=电流控制电路)的串联电路可W电气并联连接至第二电流控 制电路13。
[0086] 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优选被配置 为在充电电流流向蓄电元件(电容器CO)的时间段(第=模式)中不对流向光源(第一光 源部2A)的电流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优选被配置为在第=模式中 停止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操作。
[0087]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优选被配置为在充电电 流流向蓄电元件(电容器CO)的时间段(第=模式)中不对流入第二光源(第二光源部 2B)的电流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优选被配置为在第=模式中停止第 二电流控制电路13的操作。
[0088] 如果如上所述对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进行配置,则可W通过停止第一电流控制 电路11或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的操作来可靠地减少损失。
[0089] 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优选被配置为将充电电流控制 得大于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预定值(和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的第二 预定值)。
[0090] 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优选被配置 为不将放电电流控制为预定值。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I被配置为在对蓄电元件 (电容器CO)进行充电的第S模式中,停止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操作。
[0091]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优选在放电电流流动的路径中设置限流元件 (电阻器R99)。如果如上所述对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进行配置,则可W利用该限流元件 来抑制输入电流Ii。的急剧变化,并且可W减少输入电流的谐波成分。
[0092] 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光源(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W 及点亮装置1。一个或多个光源(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包括一个或多个固态发 光元件(发光二极管20A和20B)。
[0093] 在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一个或多个光源(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中 的电气串联连接至电流控制电路(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光源(第一光源部2A)优选被 配置为在施加不低于基准电压的电压的情况下发光。该基准电压优选为小于或等于脉动电 压的峰值(141V)的一半的电压(例如,60V)。
[0094] 作为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的变形,如图5所示,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第二电流 控制电路13和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可被配置为电气连接至整流电路10的高电位侧的输 出端子101A。注意,由于即使如图5所示对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进行配置、基本操作也是 共通的,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阳0巧]连施俩I2
[0096] 将参考图6W及7A和7B来详细说明根据实施例2的点亮装置1和照明装置。注 意,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与实施例1的点亮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包括两个蓄电元件(电 容器COl和C02)。因此,向与实施例1的点亮装置1共通的构成元件设置相同的附图标记, 并且将省略针对运些构成元件的说明和例示。
[0097]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包括第一蓄电元件(电容器C01)、充电电流控 制电路12和第二蓄电元件(电容器C02)的串联电路。该串联电路经由两个整流元件(第 二整流元件D2和第屯整流元件D7)电气连接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子IOlA和IOlB之间。 [009引 电容器C02的一端电气连接至第屯整流元件D7的阴极和第四整流元件D4的阳 极。第屯整流元件D7的阳极电气连接至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子IOlB和第=整流元件D3 的阳极。此外,第六整流元件D6的阳极电气连接至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和电容器C02的 连接点,并且第六整流元件D6的阴极电气连接至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子101A。
[0099] 接着,将说明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的操作。注意,由于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中的 操作是与实施例1共通的,因此将参考图7A和7B来仅说明与实施例1不同的第=模式和 第四模式中的操作。
[0100] 在第=模式中,如图7A所示,点亮装置1使充电电流流入整流电路10 -第一光源 部2A-第一整流元件Dl-电容器COl-充电电流控制电路12 -电容器C02 -第四整流 元件D4 -整流电路10的路径。
[0101] 在第四模式中,如图7B所示,电容器COl的放电电流流入电容器COl-第二整流 元件D2 -第一光源部2A-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 一第屯整流元件D7 -第=整流元件D3 - 电容器COl的路径。此外,电容器C02的放电电流流入电容器C02 -第六整流元件D6 -第 一光源部2A-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 一第屯整流元件D7 -电容器C02的路径。
[0102]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被配置为在第S模式中使充电电流流向两个电 容器COl和C02的串联电路并且对运些电容器进行充电,并且在第四模式中使放电电流从 两个电容器COl和C02的并联电路流出。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