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装置、照明装置和照明器具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567788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的情况下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在电阻器R99中的电压下降大于或等于阔值电压 的情况下处于接通状态。第=开关元件Q8被配置为在第四开关元件Q9处于断开状态的情 况下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在第四开关元件Q9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处于接通状态。
[0136] 也就是说,点亮装置1在第四模式中,通过使电流流入整流电路10 -第一旁路电 路14 一第二光源部2B-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 -第二旁路电路15 -整流电路10的路径 来使第二光源部2B点亮。注意,由于经由第二旁路电路15而绕过的电流没有流入第一电 流控制电路11中的电阻器Rl,因此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不受该电流影响并且可W将来自 电容器CO的放电电流控制为恒定电流。
[0137] 运里,在第S开关元件Q8的发射极和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中的电阻器Rl之间插 入阴极处于电阻器Rl侧的二极管D17。也就是说,在第四模式中,从电容器CO流向第一光 源部2A和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放电电流由于被二极管D17阻挡而没有流向第二电流控 制电路13,并且经由电阻器R99和第=整流元件D3流动。
[013引接着,将参考图11的电路结构图和图12的时序图来说明本实施例的包括光源的 照明装置和点亮装置1的操作。
[0139] 图12示出第一开关元件Q6的电流(发射极电流)1^、各个晶体管M1、M2和M3的 漏极电流V、Im2和IM3W及输入电流I1。的时序图(波形)。
[0140] 由于第一模式、第二模式和第S模式中的操作是与实施例1共通的,因此将省略 针对运些操作的说明。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变得小于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的情 况下(时刻t=to),点亮装置1从第一模式转变为第四模式并且开始电容器CO的放电。 电容器CO的放电电流流入电容器CO-第二整流元件D2 -第一光源部2A-第一电流控制 电路11 一电阻器R99 -第=整流元件D3 -电容器CO的路径,并且使第一光源部2A点亮 (参考图11中的虚线)。 阳141] 另一方面,作为放电电流流入电阻器R99的结果,第二旁路电路15进行工作。由 于输入电流Ii。减少,第二开关元件Q7断开,并且第一开关元件Q6接通,结果第一旁路电路 14进行工作。结果,将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经由第一旁路电路14和第二旁路电路15施 加至第二光源部2B和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的串联电路。然后,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 超过第二光源部2B的基准电压Vf2的时间段内,电流(输入电流IJ流入整流电路10 - 第一旁路电路14 一第二光源部2B-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 -第二旁路电路15和整流电路 10的路径(参考图11中的实线)。利用该电流还使第二光源部2B点亮。 阳142] 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下降并且变得小于基准电压Vf2的情况下(时刻t= tl),从整流电路10向第二光源部2B和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的电流供给停止。注意,由于 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e。大于第一光源部2A的基准电压Vf1,因此从电容器CO向第一光 源部2A和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的电流供给继续。
[0143] 然后,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再次上升并且在通过过零点之后变得大于基准 电压Vf2的情况下(时刻t=t2),从整流电路10经由第一旁路电路14和第二旁路电路 15向第二光源部2B和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供给电流。
[0144] 此外,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上升并且超过电容器CO两端的电压V。。的情况下 (时刻t=t3),点亮装置1从第四模式转变为第一模式。之后,点亮装置1根据整流电路 10的输出电压的变化按第一模式一第二模式一第=模式一第二模式一第一模式一第四模 式的顺序周期性地改变操作模式。
[0145]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被配置成即使在第四模式中也从整流电路 10向第二光源部2B和第二电流控制电路13供给电流,因此相比实施例1的点亮装置1,可 W缩短输入电流Im的休止时间段。结果,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相比实施例1的点 亮装置1,可W减少输入电流失真的高阶成分。
[0146] 此外,由于即使在第四模式中也使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的第二光源部2B点 亮,因此相比实施例1的点亮装置1,可W提高光的均匀度。
[0147] 顺便提及,如图13所示,实施例1~5各自中的点亮装置1可W是与光源(第一 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 -体配置成的。例如,优选地,将LED20A和20B安装在板状 的安装基板16的一个表面(安装面)的中央部,并且在该安装面上的LED20A和20B的周 围安装构成点亮装置1的各种电路组件。如果如上所述通过将光源和点亮装置1安装在一 个安装基板16上来配置照明装置,则相比光源和点亮装置1分开配置的情况,可W使照明 装置小型化。
[0148] 连施俩I6 阳149] 将参考图14A~14C来详细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照明器具。例如,如图14A所示,本 实施例的照明器具优选配置为被设置成埋入天花板的筒灯。该照明器具包括反射器61W及容纳光源(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和点亮装置1的器具本体60。在器具本体 60的上部设置多个散热片600。从器具本体60引出的电源线缆62电气连接至AC电源3。
[0150] 可选地,如图14B和14C所示,本实施例的照明器具优选可被配置为要安装至布线 管7的聚光灯。图14B所示的照明器具包括:器具本体63,用于容纳光源(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光源部2B)W及点亮装置1 ;反射器64 ;连接器部65,其安装至布线管7 ;W及臂部 66,用于使连接器部65和器具本体63相连接。连接器部65和点亮装置1经由电源线缆67 电气连接。 阳151] 另一方面,图14C所示的照明器具包括:器具本体68,用于容纳光源;盒69,用于 容纳点亮装置I;连接部70,用于使器具本体68和盒69相连接;W及电源线缆71,用于使 光源和点亮装置1电气相连接。注意,在盒69的上表面上设置要W可拆卸的方式电气且机 械连接至布线管7的连接器部690。
[0152]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照明器具包括照明装置(第一光源部2A和点亮装置1)W 及保持该照明装置的器具本体60。 阳15引连施俩I7
[0154]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如图15所示,第一电流控制电路、第二电流 控制电路和充电电流控制电路包括一个组件作为集成电路17。 阳155] 集成电路17包括电流控制块170、第一电流检测块171、第二电流检测块172、控制 电源块173、晶体管Ml~M3、第S整流元件D3和第四整流元件D4等。
[0156] 控制电源块173被配置为根据经由电阻器Rll进行充电得到的电容器C91两端的 电压来生成控制电源,并且将所生成的控制电源供给至块170、171和172。注意,控制电源 块173优选还包括溫度传感器,并且被配置为在该溫度传感器所测量到的集成电路17的内 部溫度超过上限值的情况下停止控制电源的供给。 阳157] 第一电流检测块171被配置为基于外部检测电阻器RUR3和R5中的电压下降来 检测分别流入晶体管Ml~M3的漏极电流Imi~IM3。第二电流检测块172被配置为检测流 入电容器CO-第二整流元件D2 -电阻器R99 -第一光源部2A-晶体管Ml-第一电流检 测块171 -电阻器Rl-第二电流检测块172 -第=整流元件D3和电容器CO的路径的放 电电流。
[0158] 电流控制块170被配置为通过调整=个晶体管Ml~M3的栅极电压来使第一电流 检测块171所检测到的漏极电流Imi~IM3与各个目标值一致、即将漏极电流IMl~IM3控制 为恒定电流。
[0159] 运里,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可W是与光源(第一光源部2A和第二 光源部2B) -体配置成的。例如,优选地,将LED20A和20B安装在矩形平板状的安装基板 18的一个表面(安装面)上,并且在该安装面上的LED20A和20B的周围安装构成点亮装 置1的诸如集成电路17、整流电路10和电容器CO等的各种电路组件。如果如上所述通过 将光源和点亮装置1安装在一个安装基板18上来配置照明装置,则相比光源和点亮装置1 分开配置的情况,可W使照明装置小型化。
[0160] 连施俩I8 阳161] 将参考图17和18来详细说明根据实施例8的点亮装置1和照明装置。注意,本 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和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向实施例1的点亮装置1和照明装置添加了滤 波器电路8,并且其余结构是与实施例1共通的。因此,向与实施例1共通的构成元件设置 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适当省略针对运些构成元件的例示和说明。
[0162] 如图17所示,在整流电路10的输入端子IOOA和IOOB之间电气连接浪涌吸收元件 5。然而,用作浪涌吸收元件5的变阻器(诸如由包括氧化锋作为主成分的陶瓷构成的变阻 器等)从施加电压(浪涌电压)超过阔值电压起直到电阻值急剧下降为止需要约IyS(微 秒)的延迟时间。因此,在该延迟时间内有可能将浪涌电压施加至主电路X(第一光源部2A 和第一电流控制电路11及其之后的电路;W下同样适用)。例如,由于雷击浪涌电压的上升 时间为数ys,因此可W利用浪涌吸收元件5来充分保护主电路X。然而,由于电动马达或开 关等所产生的线路噪声(传导噪声端子电压)的上升时间非常短、即小于或等于IOns(纳 秒),因此该线路噪声不太可能被浪涌吸收元件5吸收。
[0163] 因此,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被配置成通过在整流电路10的上游侧(输入端子 IOOA和IOOB之间)电气连接包括低通滤波器的滤波器电路8来延长浪涌电压的上升时间。 滤波器电路8例如优选包括电感器(线圈)80和电容器81。电感器80的第一端电气连接 至整流电路10的一个输入端子IOOA并且电感器80的第二端电气连接至烙断器4和浪涌 吸收元件5的连接点。电容器81电气并联连接在整流电路10的输入端子IOOA和IOOB之 间。注意,滤波器电路8可W电气并联连接在整流电路10的输出端子IOlA和IOlB之间。
[0164] 运里,期望电感器80的额定电流大于点亮装置1的输入电流。例如,在点亮装置 1的输入电流的峰值为140mA的情况下,优选电感器80的额定电流约为200mA。另外,由于 在施加浪涌电压的时刻较大的电流可能流动,因此优选电感器80是不太可能发生磁饱和 的诸如开磁路型电感元件等的电感元件。此外,电感器80可W包括不使用磁性体的诸如安 装有整流电路10的印刷布线板的寄生电感(杂散电感)等的电感元件。 阳165] 另一方面,由于电容器81需要耐受在施加浪涌电压的情况下流动的电流,因此优 选电容器81包括多层陶瓷电容器或薄膜电容器等。注意,电容器81可W包括安装有整流 电路10的印刷布线板的寄生电容。
[0166] 运里,在本实施例的点亮装置1中,如图18所示,假定在去除了浪涌吸收元件5的 状况下,来自AC电源3的输入电压Vin在约2yS内上升为约2kV(千伏)。假定电感器80 的电感值为100yH(y亨利)并且电容器81的电容值为22nF(纤法拉),如W下的等式所 示,滤波器电路8的时间常数T将约为LSiiS。 阳167] T = {(100X 10 6) X (22X 10 9)}1々
[0168] >1.5X10? 阳169] 也就是说,如图18所示,在整流电路10的输入端子IOOA和IOOB之间所施加的电 压V化延迟了约1. 5yS。滤波器电路8中的电容器81两端的电压Vc上升为约600V,然后 在无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下降(参见图18)。因此,尽管整流电路10的输出电压也上升为 约600V,但如果整流电路10的耐受电压和主电路X的耐受电压各自大于或等于600V,则没 有特别影响点亮装置1。实际上,在经过了 1yS之后,浪涌吸收元件5可W对输入电压Vin 进行限制。例如,在使用变阻器电压为270V的变阻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