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_3

文档序号:9634232阅读:来源:国知局
绕线圈覆盖住内单绕线圈层形成双绕线圈的磁力线抵消,还在双绕线圈的外层设置外屏蔽层,从而建立外双绕线圈层;双绕线圈利用电磁抵消原理通过双绕线圈消除电磁辐射,且可以同时实现内屏蔽层、双绕线圈和外屏蔽层的三重电磁屏蔽隔离;此外,优选地采用的单绕线圈为单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朝一个方向绕制而成,采用的双绕线圈为单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绕制而成。
[0035]双绕线圈的几种优选的绕制方法说明如下:
[0036]将对折的单根导线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或,将单根导线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后再折返绕制并且仍然覆盖住单绕线圈。这两种绕制方法的绕向任意,绕制匝数也任意,只要盖住单绕线圈2即可。形成双绕线圈4的单根导线与形成单绕线圈2的导线可以是同一根,也可以是不同根。
[0037]或,将两根导线基于双线绕法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并使得两根导线电流方向相同、绕向相反且正反向绕制匝数相同;也就是说,两根导线分别朝向互为相反的方向绕制而成且正向绕制和反向绕制匝数相同,此时朝向互为相反的方向绕制的导线分别连接方向相同的电流;形成双绕线圈4的两根导线中的一根与形成单绕线圈2的导线可以是同一根,也可以是不同根。
[0038]或,将两根导线基于双线绕法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并使得两根导线电流方向相反、绕向相同且正反向绕制匝数相同;也就是说,两根导线分别朝一个方向绕制而成且正向绕制和反向绕制匝数相同,此时朝一个方向绕制的导线分别连接方向相反的电流;形成双绕线圈4的两根导线中的一根与形成单绕线圈2的导线可以是同一根,也可以是不同根。
[0039]更优选地,还可以设置大小不同方向相反或大小不同方向相同的两个高频交变电流且通过优化双绕线圈4参数例如绕制匝数,进而形成两个电磁感应磁力线方向相反磁通量相同的电磁场。
[0040]还可以采用变频器和控制器,即将变频器接通工频交变电流再通过电源线路与单绕线圈相连接,控制器与变频器相连接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利用变频技术通过变频器改变工频交变电流频率,单绕线圈接通变频器输出的变频后的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加热内导管内的工质以实现变频加热。
[0041]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创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创造。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总之,一切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用于内导管内的工质加热,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单绕线圈层和外双绕线圈层,所述内单绕线圈层包括单绕线圈,所述单绕线圈单向绕制于内导管的外表面,所述外双绕线圈层包括双绕线圈,所述双绕线圈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内单绕线圈层中的单绕线圈且绕制后所述双绕线圈的磁力线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单绕线圈层还包括内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设置于单绕线圈的外层,所述外双绕线圈层的双绕线圈绕制于内屏蔽层的外表面并覆盖内单绕线圈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双绕线圈层还包括外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设置于双绕线圈的外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绕线圈为单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朝一个方向绕制而成; 所述双绕线圈采用对折的单根导线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或,所述双绕线圈采用单根导线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后再折返绕制并且仍然覆盖住单绕线圈;或,所述双绕线圈采用两根导线基于双线绕法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所述两根导线电流方向相同、绕向相反且正反向绕制匝数相同;或,所述双绕线圈采用两根导线基于双线绕法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所述两根导线电流方向相反、绕向相同且正反向绕制匝数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层为金属膜制作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层为金属膜制作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线路和控制器,所述单绕线圈连接电源线路,所述电源线路与控制器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路上还设置有变频器,所述控制器与变频器相连; 和/或,还包括工质容器,所述工质容器具有穿过内导管的通孔并在穿过内导管后所述工质容器为密封结构的保温容器且工质容器内储存有工质,所述电源线路引出至工质容器的外部并与控制器相连。9.一种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方法,用于内导管内的工质加热,其特征在于,先在内导管的外表面单相绕制单绕线圈,建立内单绕线圈层;然后在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绕制双绕线圈并覆盖住内单绕线圈层中的单绕线圈且绕制后所述双绕线圈的磁力线方向相反形成双绕线圈的磁力线抵消,建立外双绕线圈层,将所述单绕线圈接通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加热内导管内的工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内导管的外表面单相绕制单绕线圈后,还在单绕线圈的外层设置内屏蔽层,从而建立内单绕线圈层;然后在内屏蔽层的外表面绕制双绕线圈覆盖内单绕线圈层形成双绕线圈的磁力线抵消,还在双绕线圈的外层设置外屏蔽层,从而建立外双绕线圈层。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单绕线圈为单根或两根以上的导线朝一个方向绕制而成; 采用的双绕线圈为对折的单根导线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或,采用的双绕线圈为单根导线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后再折返绕制并且仍然覆盖住单绕线圈;或,采用的双绕线圈为两根导线基于双线绕法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并使得两根导线电流方向相同、绕向相反且正反向绕制匝数相同;或,采用的双绕线圈为两根导线基于双线绕法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并覆盖住单绕线圈,并使得两根导线电流方向相反、绕向相同且正反向绕制匝数相同。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采用了变频器和控制器,将所述变频器接通工频交变电流再通过电源线路与单绕线圈相连接,控制器与变频器相连接以控制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利用变频技术通过所述变频器改变工频交变电流频率,所述单绕线圈接通变频器输出的变频后的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加热内导管内的工质以实现变频加热。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和方法,用于内导管内的工质加热,该装置包括内单绕线圈层和外双绕线圈层,内单绕线圈层包括单绕线圈,单绕线圈单向绕制于内导管的外表面,外双绕线圈层包括双绕线圈,双绕线圈绕制于内单绕线圈层的外表面且覆盖住内单绕线圈层中的单绕线圈且绕制后所述双绕线圈的磁力线方向相反;单绕线圈接通高频交变电流利用电磁加热原理加热内导管内的工质,双绕线圈利用电磁抵消原理消除电磁辐射,实现电磁屏蔽隔离。本发明提出的新型屏蔽式电磁加热装置,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IPC分类】H05B6/36
【公开号】CN105392225
【申请号】CN201510890920
【发明人】汪沛
【申请人】汪沛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