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2144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知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操作单元,能够由用户进行运动画面再现的快进、后退、慢放之类的速度调整。然而,操作单元与运动图像的显示部分开设置,存在妨碍显示装置的小型化的问题。

因而,日本专利特开2004-104594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根据触摸面板上的滑动操作的方向和速度,来控制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日本专利特开2010-176575号公报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运动图像的显示中,以半透明的方式显示多个再现速度,使得用户能够识别触摸面板上的位置和再现速度的关系。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等的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即使增加再现速度的种类,也只能维持以被指定的固定的再现速度进行的再现,用户难以随心所欲地检索场景。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问题而作出,其课题在于能够容易地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能够再现以任意的摄像帧速率拍摄的运动图像的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获取单元,其获取被再现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

测量单元,其对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接触操作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以及

控制单元,其基于通过所述获取单元而获取的摄像帧速率、和通过所述测量单元逐次测量出的操作速度,来控制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测量单元,其对用户从所述触摸面板上的任意位置开始进行的滑动操作中的滑动量进行逐次测量;和

控制单元,其在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中连续地控制将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中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来进行显示时的切换量,该切换量根据通过所述测量单元逐次测量的滑动量而可变。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测量单元,其对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的加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和

控制单元,其在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中连续地控制将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中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来进行显示时的切换速度,该切换速度根据通过所述测量单元逐次测量的滑动操作的加速度而可变。

一种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能够再现运动图像的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1控制单元,其基于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的滑动量,对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进行控制;以及

第2控制单元,其在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结束后,维持通过所述第1控制单元而控制的再现速度,来控制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中的运动图像的再现。

一种显示方法,使用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能够再现以任意的摄像帧速率摄像的运动图像的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被再现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的处理;

对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接触操作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的处理;以及

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帧速率、和逐次测量出的操作速度,对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的处理。

一种显示方法,使用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对用户从所述触摸面板上的任意位置开始进行的滑动操作中的滑动量进行逐次测量的处理;以及

在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中连续地控制将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中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来进行显示时的切换量的处理,该切换量根据逐次测量的滑动量而可变。

一种显示方法,使用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对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的加速度进行逐次测量的 处理;以及

在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中连续地控制将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中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进行显示时的切换速度的处理,该切换速度根据逐次测量的滑动操作的加速度而可变。

一种显示方法,使用了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备:由用户进行接触操作的触摸面板;和能够再现运动图像的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1处理,基于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的滑动量,来控制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以及

第2处理,在用户在所述触摸面板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结束后,维持通过所述第1处理而控制的再现速度,来控制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中的运动图像的再现。

通过参考根据下述附图进行的下述细节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构成以及新颖性特征将会更加清楚。显然,附图仅仅用于图示说明,并非意图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定义。

附图说明

若将以下的详细描述与以下附图一起考虑,能够加深对本申请的理解。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与图1的摄像装置的再现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用于对图2的再现处理中的运动图像的快慢再现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示意表示图2的再现处理中的运动图像的显示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方 框图。

图6是示意表示图5的摄像装置的显示部中的运动图像的显示方式的一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5的摄像装置的第2显示面板中的帧图像的显示方式的图。

图8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与图8的摄像装置的再现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图9的再现处理中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的图。

图11是表示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相关的摄像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

图12A、图12B是用于说明图像处理部的解码处理的图。

图13是表示与图12A、图12B的解码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与图13的解码处理中的帧解码处理相关的动作一例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与图14的帧解码处理中的正向检索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与图14的帧解码处理中的反向检索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7A、图17B是用于说明存储器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固定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部的解码处理的图。

图18A、图18B是用于说明将存储器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设为可变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部的解码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采用附图对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图示例。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具体而言具备:中央控制部1、存储器2、摄像部3、图像处理部4、显示部5、操作输入部6、动作处理部7、和图像记录部8。

另外,中央控制部1、存储器2、摄像部3、图像处理部4、显示部5、操作输入部6、动作处理部7及图像记录部8,经由总线9而连接。

中央控制部1对摄像装置100的各部进行控制。具体而言,中央控制部1,具备省略图示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按照摄像装置100用的各种处理程序(省略图示)来进行各种控制动作。

存储器2由例如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对通过中央控制部1、动作处理部7等处理的数据等进行暂时存储。

摄像部3按任意的摄像帧速率对给定的被摄体进行摄像来生成帧图像。具体而言,摄像部3具备:透镜部3a、电子摄像部3b、和摄像控制部3c。

透镜部3a由例如变焦透镜、聚焦透镜等多个透镜构成。

电子摄像部3b由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图像传感器(摄像元件)构成。并且,电子摄像部3b将通过了透镜部3a的各种透镜的光学像变换成二维的图像信号。

摄像控制部3c对摄像部3所进行的被摄体的摄像进行控制。

即,摄像控制部3c具备未图示的定时发生器、驱动器等。并且,摄像控制部3c利用定时发生器、驱动器对电子摄像部3b进行扫描驱动,利用电子摄像部3b使通过了透镜部3a的光学像按每个给定周期变换成二维图像信号,从该电子摄像部3b的摄像区域中按每个画面读出帧图像并使之输出至图像处理部4。

另外,摄像控制部3c进行AF(自动合焦处理)、AE(自动曝光处理)、AWB(自动白平衡)等对被摄体进行摄像时的条件的调整控制。

另外,摄像部3除了具备透镜部3a、电子摄像部3b及摄像控制部3c之外,也可以具备:对穿过透镜部3a的光的量进行调整的光圈、使变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变焦驱动部、和使聚焦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合焦驱动部等(均省略图示)。

图像处理部4对从电子摄像部3b传送的帧图像的模拟值的信号实施各种图像信号处理。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4在对从电子摄像部3b传送的帧图像的模拟值的信号按RGB的每个颜色成分适当进行增益调整之后,通过采样保持电路(省略图示)进行采样保持并通过A/D变换器(省略图示)变换成数字数据,在通过彩色处理电路(省略图示)进行包含像素插补处理及γ校正处理在内的彩色处理之后,生成数字值的亮度信号Y及色差信号Cb、Cr(YUV数据)。

另外,从彩色处理电路输出的亮度信号Y及色差信号Cb、Cr,经由未图示的DMA控制器,被DMA传送至作为缓冲存储器使用的存储器2。

显示部5在显示面板5a的显示画面显示图像。

即,显示部5基于通过图像处理部4解码后的给定大小的图像数据,将给定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5a的显示画面。另外,显示部5,如后述那样,在动作处理部7的第1再现控制部7c的控制下,以给定的再现帧速率(例如30fps)对按任意的摄像帧速率拍摄的运动图像进行再现。

另外,显示面板5a由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构成,但这是一例,并非限于这些面板。

操作输入部6用于进行该摄像装置100的给定操作。具体而言,操作输入部6具备:与被摄体的静止图像的摄像指示、运动图像的录像开始指示及录像结束指示相关的快门按钮;与摄像模式、再现模式、功能等的选择指示相关的选择确定按钮;以及与变焦量的调整指示相关的变焦按钮等(均省略图示)。

并且,若用户操作各种按钮,则操作输入部6将与被操作的按钮相 应的操作指示输出给中央控制部1。中央控制部1根据从操作输入部6输出并输入的操作指示,使各部执行给定的动作(例如运动图像的再现等)。

另外,操作输入部6具有与显示部5的显示面板5a成为一体而设置的触摸面板6a。

触摸面板6a对与形成显示面板5a的显示区域的显示画面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用户的手指(手)或触摸笔等的接触位置进行检测。即,触摸面板6a设置在例如显示面板5a的显示画面上或者该显示画面的内侧,通过电容方式、电阻膜方式、超声波表面声波方式等各种方式,对显示画面上的接触位置的XY坐标进行检测。

并且,触摸面板6a将与接触位置的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输出给动作处理部7。

动作处理部7具备:帧速率获取部7a、第1测量部7b、和第1再现控制部7c。

另外,动作处理部7的各部由例如给定的逻辑电路构成,但该构成是一例,不限于此。

帧速率获取部(获取单元)7a获取被再现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

即,帧速率获取部7a从图像记录部8中读取并获取基于用户对操作输入部6的给定操作而被指定的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获取拍摄该运动图像时的摄像帧速率。

另外,帧速率获取部7a进行的摄像帧速率的获取,既可以在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再现前进行,也可以在再现过程中进行。

第1测量部(测量单元)7b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接触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

即,第1测量部7b,作为操作速度,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滑动操作中的每单位时间的滑动量(像素数)进行逐次测量。

具体而言,例如在显示面板5a显示运动图像时,若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则第1测量部7b以从触摸面板6a输出的接触位置为原点,获取与其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并且从计时部(省略图示)获取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参照图3)。并且,若用 户开始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则第1测量部7b获取与从触摸面板6a逐次输出的接触位置Xposition的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并且从计时部获取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并计算每单位时间的滑动量(例如一秒内移动的像素数)作为操作速度V(px/s)。另外,第1测量部7b,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结束后(接触解除后),获取用户最终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接触位置。

另外,在此,虽然对X轴方向的滑动操作的速度进行测量,但也可以对Y轴方向的滑动操作的速度进行测量,该情况下,接触位置成为Yposition。

另外,用户的滑动操作在触摸面板6a上的任意位置进行,第1测量部7b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任意位置进行的滑动操作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

第1再现控制部7c对在显示部5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

即,第1再现控制部7c具备例如VRAM(Video Random Access Memory)、VRAM控制器、和数字视频编码器等(均省略图示)。并且,数字视频编码器从VRAM中经由VRAM控制器以给定的再现帧速率(例如30fps)读出通过图像处理部4解码并记录在VRAM中的亮度信号Y及色差信号Cb、Cr,根据这些数据产生视频信号来输出给显示部5的显示面板5a。

另外,第1再现控制部(控制单元)7c基于通过帧速率获取部7a获取的摄像帧速率、和通过第1测量部7b逐次测量的操作速度,来对在显示部5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即,第1再现控制部7c对该运动图像的快慢再现进行控制,使得运动图像在给定方向上(例如正向或反向等)快慢再现的时间根据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滑动操作时的滑动量而成为固定。具体而言,第1再现控制部7c根据所获取的摄像帧速率使再现帧速率及间隔抽取率中的至少一方改变,来使运动图像被快慢再现的时间根据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量而成为固定。

在此,所谓快慢再现,是指相对于通常的再现速度而言以高速或者低速在正向或者反向进行再现,可列举例如快进、快退、慢放、慢退等。

例如,若将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量的比率设为α(例如作为初始值,α=10),则第1再现控制部7c基于将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接触位置Xposition乘以比率α而得的值(α·Xposition)、和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逐次计算被快慢再现的时间(快慢再现时间)(参照图3)。另外,第1再现控制部7c将通过第1测量部7b逐次测量的每单位时间的滑动量即操作速度V(px/s)乘以比率α,计算出对运动图像进行快慢再现时的再现速度α·V(参照图3)。

另外,第1再现控制部7c,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结束后(接触解除后),对该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使得运动图像以与该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的操作速度相应的再现帧速率进行再现。例如,第1再现控制部7c将在用户最终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通过第1测量部7b测量的操作速度V(px/s)乘以比率α,来计算滑动操作结束后(接触解除后)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α·V(参照图4)。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4所示,预先将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的给定的一个方向(例如右向)与运动图像被快慢再现的正向建立对应。然后,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以一定的操作速度V=50(px/s)在给定方向(例如右向等)上滑动,在使手指在移动了300px的地方离开的情况下,第1再现控制部7c,不管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如何,都计算3(300(px)×10(ms/px))秒作为正向快慢再现的时间,另外,计算0.5(10(ms/px)×50(px/s)/1000(ms))倍速作为运动图像的正向再现速度。

即,例如在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为30fps的情况下,第1再现控制部7c设定用户在触摸面板6a的滑动操作过程中的快慢再现的再现帧速率、间隔抽取率,使得在用户最终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的3秒后的时间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相对于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T touch的帧图像提前90个片段的帧图像。同样地,在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为240fps的情况下,第1再现控制部7c设定用户在触摸面板6a的滑动操作过程中的快慢再现的再现帧速率、间隔 抽取率,使得在用户最终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的3秒后的时间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相对于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T touch的帧图像提前720个片段的帧图像。

另外,再现帧速率、间隔抽取率的设定,是公知技术,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沿与给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左向等)滑动操作的情况下,第1再现控制部7c不管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如何,都计算出反向快慢再现的时间、运动图像的反向再现速度等。

另外,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的操作速度为0的情况下,即,用户暂时停止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后离开手指的情况下,第1再现控制部7c也可以保持显示构成在该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帧图像,而使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暂停。

另外,第1再现控制部7c,在如上述那样进行快慢再现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帧图像在给定位置(例如上下等)模仿电影胶片而附加显示孔眼(在卤化银胶片的边缘以固定间隔开设的进给孔),根据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使孔眼的移动速度可变地显示在显示面板5a上(参照图4)。

图像记录部8由例如不易失性存储器(闪速存储器)等构成,记录通过图像处理部4的编码部(省略图示)以给定的压缩格式(例如JPEG格式、MPEG格式等)编码后的静止图像、运动图像的记录用图像数据。另外,图像记录部8中记录的图像数据,既可以是通过该摄像装置100的摄像部3摄像并记录的数据,也可以是在通过外部摄像装置(省略图示)摄像后,传送至该摄像装置100并记录在图像记录部8的数据。

另外,图像记录部8也可以为如下构成:例如记录介质(省略图示)构成为自由装卸,对数据从被安装的记录介质的读出、以及数据向记录介质的写入进行控制。

<再现处理>

接着,针对摄像装置100所进行的再现处理,参照图2~图4进行 说明。

图2是表示与再现处理相关的动作一例的流程图。另外,图3是用于说明再现处理中的运动图像的快慢再现的图。另外,图4是示意表示再现处理中的运动图像的显示方式的一例的图。

另外,在以下的再现处理中,将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量的比率α设定为初始值(例如α=10)。

如图2所示,首先,若在图像记录部8记录的运动图像中、基于用户对操作输入部6的给定操作而指定了成为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则动作处理部7的帧速率获取部7a,从图像记录部8读出被指定的运动图像并获取拍摄该运动图像时的摄像帧速率(步骤S1)。

接着,第1再现控制部7c将构成通过图像处理部4解码后的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输出给显示部5来使运动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5a(步骤S2)。虽然此处的运动图像的显示,以给定的再现帧速率(例如30fps等)进行再现,但也可以是给定的帧图像(例如最初的帧图像等)的暂停状态。

另外,图像处理部4通过事先进行例如构成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并存储在给定的存储单元(例如存储器2等)中,从而能够立即将从第1再现控制部7c指示的帧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5a(参照图12等:详细后述)。

接着,第1测量部7b判定是否用户是否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步骤S3)。

在此,若判定为未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步骤S3;否),则第1测量部7b以给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判定是否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的处理。

在步骤S3,若判定为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步骤S3:是),则第1再现控制部7c使在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帧图像保持显示来使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暂停(步骤S4)。接着,第1测量部7b以从触摸面板6a输出的接触位置为原点,来获取与其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并且从计时部(省略图示)获取用户接触操作触摸 面板6a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步骤S5)。

接着,第1测量部7b判定用户是否滑动操作了触摸面板6a(步骤S6)。

在此,若判定为未滑动操作触摸面板6a(步骤S6:否),则第1测量部7b按给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判定是否滑动操作了触摸面板6a的处理。

在步骤S6,若判定为滑动操作了触摸面板6a(步骤S6:是),则第1测量部7b获取与从触摸面板6a逐次输出的接触位置Xposition的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步骤S7)。并且,第1测量部7b,在用户对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开始后每次经过单位时间(例如一秒)时,计算每单位时间的滑动量作为操作速度V(px/s)(步骤S8)。

接着,第1再现控制部7c基于将从触摸面板6a输出的接触位置Xposition乘以比率α所得的值(α·Xposition)、与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逐次计算被快慢再现的时间(步骤S9)。然后,第1再现控制部7c基于通过帧速率获取部7a获取的摄像帧速率,确定与所计算出的被快慢再现的时间对应的帧图像,来使之显示在显示面板5a。

此时,第1再现控制部7c设定用户在触摸面板6a的滑动操作中的快慢再现的再现帧速率、间隔抽取率,以使所确定的帧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5a。

接着,第1测量部7b判定用户对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是否已结束(步骤S10)。

在此,若判定为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未结束(步骤S10:否),则第1测量部7b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7,执行之后的各处理。即,如上所述,逐次执行步骤S7~S9的各处理,进行与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相应的运动图像的快慢再现。

在步骤S10,若判定为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结束(步骤S10;是),则第1再现控制部7c将在判定为接触操作已结束的时间点(用户最终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通过第1测量部7b测量的操作速度V(px/s) 乘以比率α,来计算接触操作结束后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α·V(步骤S11)。接着,第1再现控制部7c,维持所计算出的再现速度来使运动图像再现(步骤S12)。

如以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逐次测量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接触操作中的操作速度,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帧速率、和逐次测量的操作速度,来控制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因此对在触摸面板6a上的接触操作(例如滑动操作)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操作速度(例如滑动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并使之反映在运动图像的显示控制中,因此能够以用户所希望的再现速度显示运动图像,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图像。

尤其,例如通过根据摄像帧速率使再现帧速率及间隔抽取率中的至少一方改变,从而对该运动图像的快慢再现进行控制,使得运动图像被快慢再现的时间根据滑动量而成为固定,因此不管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如何,都会快慢再现与滑动量相应的固定时间,即使在对摄像帧速率不同的多个运动图像进行再现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图像。即,在一边对运动图像进行快慢再现,一边对用户所希望的图像进行检索的情况下,不需要根据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使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量改变,能够容易地以直观的操作确定用户所希望的图像。

另外,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结束后,对该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使得以与该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的操作速度相应的再现帧速率对运动图像进行再现,因此能够使对运动图像进行快慢再现时的再现速度、与该快慢再现后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联动,用户能够一边观看运动图像,一边以直观的操作来对再现速度进行变更。尤其,在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的操作速度为0的情况下,使构成在该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帧图像保持显示,而使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暂停,从而能够容易地以直观的操作进行用户所希望的图像的显示。

另外,由于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任意位置的滑动操作过程中的 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因此不需要为了使用户进行滑动操作而显示标识等,只要在触摸面板6a上,则可以对任意位置进行操作,因此能够使用户对所希望的图像进行检索时的操作性提高。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方式1中,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接触操作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并基于逐次测量出的操作速度,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但这是一例,并不限于此。

例如第1测量部7b也可以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任意位置的滑动操作的加速度进行逐次测量,第1再现控制部7c在用户的滑动操作过程中连续地控制将在显示面板5a显示中的图像(例如构成静止图像、运动图像的帧图像等)切换为其他图像来进行显示时的切换速度,该切换速度根据逐次测量的滑动操作的加速度而可变。另外,这时,也可以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结束后,维持该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的切换速度,进行将在显示面板5a显示中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来进行显示的控制。

这样,由于对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化的滑动操作的加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并使之反映在将显示中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来进行显示的速度中,因此能够以用户所希望的速度进行连续的图像的切换显示,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图像。

(实施方式2)

以下,针对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参照图5~图7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另外,图6是简要示出摄像装置200的显示部205中的运动图像的显示方式的一例的图。另外,图7是用于说明后述的第2显示面板205b中的帧图像的显示方式的图。

在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中,将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和构成该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独立显示,并在触摸面板206a中的与多个帧图像的显示对应的部分进行用户的滑动操作(参照图5)。

另外,下述说明之外的方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大致相同的结构与功能,省略其具体的说明。

如图5所示,显示部205具备:对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进行显示的第1显示面板205a;和在将构成该运动图像的帧图像排列多个来显示的给定方向上较长(例如横长)的第2显示面板205b。

另外,操作输入部206具有与第2显示面板205b成为一体而设置的触摸面板206a。

动作处理部207具备:帧速率获取部7a、第2测量部207b、以及第2再现控制部207c。

第2再现控制部207c使运动图像显示在第1显示面板205a,对构成该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各自的显示独立进行控制,使之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具体而言,第2再现控制部207c例如针对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按每个其宽度X film将该位置的再现时间的多个帧图像缩略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的显示区域内(参照图6)。即,第2再现控制部207c将与在第1显示面板205a显示的运动图像在给定时间点的帧图像相同的帧图像作为缩略图像使之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的给定位置(例如中央),并且将运动图像被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的缩略图像、和运动图像被反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的缩略图像作为代表图像使之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

另外,第2再现控制部207c也可以将与多个帧图像的显示建立对应地快慢再现的时间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的给定位置。例如在运动图像被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通过将触摸面板206a被接触操作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加上对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乘以帧图像的宽度X film的常数倍所得的值,从而计算出与各帧图像对应的被快慢再现的时间(例如T touch+αX film、T touch+2αX film等)。另一方面,在运动图像被反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通过从触摸面板206a被接触操作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中,减去对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乘以帧图像的宽度X film的常数倍所得的值,从而计算出与各帧图像对应的被快慢再现的时间(例如T touch-αX film、T touch-2αX film等)。

另外,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能够调整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 于滑动量的比率α。

即,第2测量部207b对不同于用户在触摸面板206a中的与多个帧图像的显示相对应的部分进行的滑动操作的接触操作的操作量进行测量。并且,第2再现控制部207c将与时间间隔对应的多个帧图像排列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该时间间隔根据与通过第2测量部207b测量的滑动操作不同的接触操作的操作量而可变。

具体而言,例如,若用户在与显示多个帧图像的第2显示面板205b一体设置的触摸面板206a上进行缩放操作,则第2测量部207b获取与从触摸面板6a输出的各个接触位置的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并且计算缩放操作的间隔。第2再现控制部207c根据缩放操作的操作量使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可变,并使对应的多个帧图像缩略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的显示区域内(参照图7)。

例如,在用户未在触摸面板206a上进行缩放操作的状态下,第2再现控制部207c将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设为α=β,并与上述同样地,使对应的多个帧图像缩略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的显示区域内。另外,与各帧图像对应的被快慢再现的时间,成为例如T touch+βX film、T touch+2βX film、T touch-βX film、T touch-2βX film等。

若从该状态起在触摸面板206a上进行帧图像的宽度X film的量的缩小(pinch in)操作,则第2再现控制部207c将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设为α=2β,将与作为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的、T touch+2βX film、T touch+4βX film、T touch-2βX film、T touch-4βX film等对应的帧图像缩略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的显示区域内。相反,若从该状态起在触摸面板206a上进行帧图像的宽度X film的量的放大(pinch out)操作,则第2再现控制部207c将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设为α=β,并与上述同样地,使对应的多个帧图像缩略显示在第2显示面板205b的显示区域内。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2中,虽然单独设置对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进行显示的第1显示面板205a、和对多个帧图像进行显示的第2显示面板 205b,但也可以例如将一个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区分为对运动图像进行显示的区域和对多个帧图像进行显示的区域,其图示省略,第2再现控制部207c对各个区域的显示独立进行控制。

如以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2的摄像装置200,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触摸面板206a上的接触操作(例如滑动操作)中可能产生变化的操作速度(例如滑动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并使之反映在运动图像的显示控制中,因此能够以用户所希望的再现速度对运动图像进行显示,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图像。尤其,通过独立进行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显示、和将构成该运动图像的帧图像排列多个的帧图像的显示,并对用户在触摸面板206a的与帧图像的显示对应的部分进行的滑动操作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从而能够将根据用户的滑动量而快慢再现的帧图像例示作为代表图像,能够一边观看代表图像,一边以直观的操作进行快慢再现。另外,由于使与根据不同于滑动操作的接触操作(例如缩放操作)的操作量而可变的时间间隔对应的帧图像排列多个来显示,因此能够使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而可变,能够更容易地进行用户所希望的图像的显示。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中,在用户在触摸面板206a上进行了缩放操作的情况下,对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进行调整,但这是一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例如与触摸面板206a接触的用户的手指的数量来进行调整。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与触摸面板206a接触的用户的手指的数量为一根的情况下,设置为比率α=β,在2根的情况下,设置为比率α=2β。

(实施方式3)

以下,针对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300,参照图8~图10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300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

在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300中,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圆弧状的滑动操作,基于该滑动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速度对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

另外,下述说明之外的方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大致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省略其具体说明。

如图8所示,动作处理部307具备:帧速率获取部7a、第3测量部307b、和第3再现控制部307c。

第3测量部307b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

在此,所谓圆弧状的滑动操作,可以是旋转不足一圈,即,未形成圆形的操作,也可以是旋转一圈以上的转动操作。

具体而言,例如若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则在显示部5的显示面板5a显示圆形的标识I(参照图10)。对于该标识I而言,从用户的接触位置离开给定的距离d的点成为极坐标的原点。并且,若用户进行滑动操作使得标识I向给定方向(例如向右转的方向等)旋转,则第3测量部307b逐次获取与从触摸面板6a输出的接触位置的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并且,第3测量部307b将逐次获取到的接触位置配置于极坐标系,将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角度θposition(例如一秒钟移动的像素数)计算为操作速度ω(px/s)。另外,第3测量部307b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结束后,获取用户最终对触摸面板6a进行接触操作的接触位置。

另外,圆形的标识I,仅在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期间被显示,但这是一例,而并不限于此,可适当进行任意变更。另外,用户对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既可以是图10所示的单点触摸,也可以是同时对两处以上进行接触操作的多点触摸(省略图示)。例如在用拇指和食指这两根手指进行多点触摸的情况下,第3测量部307测量以拇指的接触位置作为极坐标的原点使食指的接触位置改变地进行旋转时的旋转角度θposition。

第3再现控制部307c,若将例如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量的比率设为α(例如作为初始值,α=10),则基于对第3测量部307b计算出的旋转角度θposition乘以比率α所得的值(α·θposition)、和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对被快慢再现的时间(快慢再现时间)进行逐次计算。另外,第3再现控制部307c将通过第3测量部307b逐次测量的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角度θposition即操作速度ω(px/s)乘以比率α,计算出对运动图像进行快慢再现时的再现速度α·ω。

另外,第3再现控制部307c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结束后(接触解除后),对该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使得运动图像以与该滑动操作结束的时间点的操作速度相应的再现帧速率进行再现。例如,第3再现控制部307c将在用户最终对触摸面板6a进行接触操作的时间点通过第3测量部307b测量出的操作速度ω(px/s)乘以比率α,计算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结束后(接触解除后)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α·ω。

<再现处理>

接着,针对摄像装置300所进行的再现处理,参照图9及图10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与再现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另外,图10是用于说明再现处理中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的图。

另外,在以下的再现处理中,将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圆弧状的滑动量的比率α设定为初始值(例如α=10)。另外,将用户进行的圆弧状滑动操作的旋转方向(例如右转方向)与运动图像被快慢再现的正向建立对应。

如图9所示,首先,若在图像记录部8记录的运动图像中、基于用户对操作输入部6进行的给定操作指定了成为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则动作处理部307的帧速率获取部7a,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再现处理大致同样地,从图像记录部8中读出所指定的运动图像,并获取拍摄该运动图像时的摄像帧速率(步骤S31)。

接着,第3再现控制部307c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再现处理大致同样地,将构成通过图像处理部4解码后的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输出给显示部5来使运动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5a(步骤S32)。

接着,第3测量部307b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再现处理大致同样地, 判定用户是否对触摸面板6a进行了接触操作(步骤S33)。

在此,若判定为未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步骤S33;否),则第3测量部307b以给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判定是否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的处理。

在步骤S33,若判定为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步骤S33;是),则第3再现控制部307c使在用户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显示在显示面板5a的帧图像保持显示而使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暂停(步骤S34)。接着,第3测量部307b从计时部(省略图示)获取以离开从触摸面板6a输出的接触位置给定的距离d的点为原点,用户接触操作了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步骤S35)。此时,在显示部5的显示面板5a显示圆形的标识I(参照图10)。

接着,第3测量部307b判定用户是否进行了触摸面板6a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以使例如圆形的标识I旋转(步骤S36)。

在此,若判定为未进行触摸面板6a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步骤S36;否),则第3测量部307b以给定的时间间隔反复执行判定是否进行了触摸面板6a的圆弧状滑动操作的处理。

在步骤S36,若判定为进行了触摸面板6a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步骤S36;是),则第3测量部307b获取与从触摸面板6a逐次输出的接触位置的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来计算旋转角度θposition(步骤S37)。然后,第3测量部307b,在用户对触摸面板6a进行的圆弧状滑动操作开始后每次经过单位时间(例如一秒)时,计算每单位时间的旋转角度θposition作为操作速度ω(px/s)(步骤S38)。

接着,第3再现控制部307c基于对第3测量部307b计算出的旋转角度θposition乘以比率α所得的值(α·θposition)、与用户接触操作触摸面板6a的时间点的再现时间T touch,来逐次计算被快慢再现的时间(步骤S39)。并且,第3再现控制部307c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再现处理大致同样地,基于通过帧速率获取部7a获取的摄像帧速率,确定与所计算出的被快慢再现的时间对应的帧图像,来使之显示在显示面板5a。

接着,第3测量部307b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再现处理大致同样地, 判定是否结束了用户对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步骤S40)。

在此,若判定为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未结束(步骤S40;否),则第3测量部307b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37,执行之后的各处理。即,如上所述那样,逐次执行步骤S37~S39的各处理,在用户对触摸面板6a进行的圆弧状的滑动操作中进行运动图像的快慢再现。

在步骤S40,若判定为触摸面板6a的接触操作已结束(步骤S40;是),则第3再现控制部307c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再现处理大致同样地,在判定为接触操作已结束的时间点,将通过第3测量部307b测量的操作速度ω(px/s)乘以比率α,来计算接触操作结束后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α·ω(步骤S41)。接着,第3再现控制部307c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再现处理大致同样地,维持所计算出的再现速度来使运动图像再现(步骤S42)。

如以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300,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在触摸面板6a上的接触操作(例如滑动操作)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操作速度(例如滑动速度)进行逐次测量,使之反映在运动图像的显示控制中,因此能够以用户所希望的再现速度显示运动图像,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图像。尤其,由于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圆弧状滑动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因此即使是纵横方向的大小被限制的触摸面板6a,也由于圆弧状地进行滑动操作而不会限制该滑动操作的操作量,因此即使在由于时间相对较长的快慢再现而滑动操作量变多的情况下,也不必解除接触操作而能够连续进行。

<变形例1>

以下,针对与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1相关的摄像装置300A,参照图11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与变形例1相关的摄像装置300A的简要构成的方框图。

另外,下述说明之外的方面,成为与上述实施方式3的摄像装置300大致相同的结构以及功能,省略其具体说明。

如图11所示,动作处理部307具备:帧速率获取部7a、第3测量部307b、和第3再现控制部307c,除此之外,还具备操作判别部307d。

操作判别部(判别单元)307d判断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的种类是直线状的滑动操作,还是圆弧状的滑动操作。

即,若用户开始触摸面板6a的滑动操作,则操作判别部307d逐次获取与从触摸面板6a逐次输出的接触位置的XY坐标相关的位置信号。并且,操作判别部307d计算接触位置的每单位时间的X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量,基于所计算出的X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量,判断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的种类是直线状的滑动操作,还是圆弧状的滑动操作。例如,在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是在纵向或横向呈直线状的滑动操作的情况下,X方向及Y方向中的任一方的位移量变小,另一方的位移量变大。另外,操作判别部307d在X方向及Y方向的位移量的比率为给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别为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是圆弧状的滑动操作。

然后,在通过操作判别部307d判断为是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的情况下,第3再现控制部307c根据滑动操作的轨迹确定圆的中心,进行使所确定的圆的中心以可识别的方式显示在显示面板5a的控制。

另外,第3再现控制部307c可以根据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的种类,对运动图像的再现的控制内容进行变更。例如,通过使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相对于直线状的滑动操作而言,增大或者减小被快慢再现的时间相对于滑动量的比率α,从而在对用户所希望的图像进行检索时,用户能够一边切换两个滑动操作一边进行快慢再现,能够实现操作性的提高。

这样,根据变形例1的摄像装置300A,判别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的种类是直线状的滑动操作,还是圆弧状的滑动操作,在判别为圆弧状的滑动操作的情况下,以可识别的方式显示根据滑动操作的轨迹确定的圆的中心,因此能够更加提高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圆弧状地进行滑动操作时的操作性。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1~3,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还可以进行各种改良以及设计上的变更。

以下,针对构成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的解码处理,参照图12~图18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以及变形例1的摄像装置100、200、300、300A 中,图像处理部4,作为解码单元,也可以事先进行构成被再现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并且,存储器2,作为存储单元,对通过图像处理部4解码后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进行暂时存储。

即,图像处理部4针对通过动作处理部7从图像记录部8中读出的成为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进行与该运动图像的编码方式(例如MPEG编码方式等)相应的解码处理。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4以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通过动作处理部7的第1再现控制部7c等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位置为基准,在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以及相反的方向,分别进行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

另外,图像处理部4根据运动图像当前的再现方向是正向还是反向,确定在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以及相反的方向分别进行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的顺序,来进行该解码处理。在此,图像处理部4在例如构成以MPEG编码方式被编码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的情况下,也可以以包含与一个“I图片”相连的所有“P图片”的连续的多个帧图像所构成的GOP(Group Of Picture,图片组)为单位,来确定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的顺序。

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4将相对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在与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一侧以及相反方向一侧分别给定数量(例如两个等)的GOP确定为解码处理的对象。另外,图像处理部4确定解码处理的顺序,以使与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一侧的GOP相对于相反方向一侧的GOP优先解码。

另外,通过图像处理部4解码处理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总帧数,可根据例如存储器2的存储区域的容量而适当任意变更。即,存储器2具有对被解码的帧图像进行暂时存储的环形缓冲区,解码处理的量根据该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而改变。

在此,参照图12A及图12B,针对解码处理的一例详细进行说明。

图12A及图12B,是用于对图像处理部4所进行的解码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12A与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对应,图12B与反向快慢 再现的情况对应。另外,图12A及图12B中,“I”表示“I图片”,“P”表示“P图片”。另外,空白箭头表示解码处理的方向,该箭头中的数字表示解码处理的顺序。

例如,在对运动图像进行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参照图12A),图像处理部4首先对构成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构成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图中,加点的“P图片”)的GOP的多个帧图像从“I图片”起沿着时间轴依次进行解码(“1”的箭头)。然后,图像处理部4将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即前次解码的GOP在时间轴上后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2”的箭头)。接着,图像处理部4将与前次解码的GOP在时间轴上后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3”的箭头)。

之后,图像处理部4将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在时间轴上前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4”的箭头)。接着,图像处理部4将与前次解码的GOP在时间轴上前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5”的箭头)。

另一方面,在对运动图像进行反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参照图12B),图像处理部4,首先与对上述的运动图像进行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同样地,对构成再现对象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帧中、构成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的多个帧图像从“I图片”起沿着时间轴依次进行解码(箭头“1”)。然后,图像处理部4将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即前次解码的GOP在时间轴上前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箭头“2”)。接着,图像处理部4将与前次解码的GOP在时间轴上前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箭头“3”)。

之后,图像处理部4将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在时间轴上后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4”箭头)。接着,图像处理部4将与前次解码的GOP 在时间轴上后侧相邻的GOP作为处理对象,沿着时间轴对构成该GOP的多个帧图像依次进行解码(“5”箭头)。

另外,构成图12A及图12B所例示的运动图像的GOP的内容,只是一例,而不限于此,例如“P图片”的数量可适当任意变更,另外,也可以包含“B图片”而构成。

<解码处理>

接着,参照图13~图16,针对图像处理部4所进行的解码处理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与图像处理部4所进行的解码处理相关的动作一例的流程图。

以下说明的解码处理,是在通过摄像装置100(200、300、300A)所进行的再现处理,将构成被再现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至少显示对象的帧图像显示在显示部5之前进行的处理。

另外,以下说明中,以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100所进行的解码处理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首先,图像处理部4判定在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是否通过动作处理部7的第1再现控制部7c指示了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变更(步骤S51)。

在此,若判定为指示了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变更(步骤S51;是),则图像处理部4对存储器2输出使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中心位置更新的指示,存储器2在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进行更新,使构成包含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GOP的解码完成的多个帧图像存储在中心位置(步骤S52)。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未指示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变更的情况下(步骤S51;否),图像处理部4及存储器2跳过步骤S52的处理。

接着,动作处理部7的第1再现控制部7c判定是否为使显示对象的帧图像显示在显示部5的显示定时(步骤S53)。该判定处理,按每个与显示部5的再现帧速率相应的给定周期进行。

在此,若判定为是使显示对象的帧图像显示在显示部5的显示定时 (步骤S53;是),则第1再现控制部7c将显示标志设定为“有效”(步骤S54)。

另一方面,若判定为不是使显示对象的帧图像显示在显示部5的显示定时(步骤S53;否),则第1再现控制部7c跳过步骤S54的处理。

接着,图像处理部4判定显示标志是否被设定为“有效”。(步骤S55)。

在此,若判定为显示标志被设定为“有效”(步骤S55;是),则图像处理部4判断是否已对显示对象的帧图像解码完成(步骤S56)。

在步骤S56,若判定为已对显示对象的帧图像解码完成(步骤S56;是),则图像处理部4将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显示指示输出给动作处理部7(步骤S57),第1再现控制部7c在使显示部5显示帧图像之后,将显示标志设定为“无效”(步骤S58)。

之后,第1再现控制部7c判定在显示部5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是否已结束(步骤S59)。

另一方面,在步骤S55,若判定为显示标志未被设定为“有效”(步骤S55;否),则图像处理部4进行对帧图像进行解码的帧解码处理(参照图14;后述)(步骤S60)。

另外,在步骤S56,在判定为未对显示对象的帧图像解码完成的情况下(步骤S56;否),图像处理部4也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60,进行帧解码处理(步骤S60)。

在该步骤S60的帧解码处理之后,第1再现控制部7c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59,判定是否已结束运动图像的再现(步骤S59)。

在步骤S59,若判定为未结束运动图像的再现(步骤S59;否),则返回步骤S51,执行之后的各处理。另一方面,若判定为运动图像的再现已结束(步骤S59;是),则结束该解码处理。

<帧解码处理>

以下,针对解码处理中的帧解码处理,参照图14详细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与帧解码处理相关的动作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4所示,首先,图像处理部4判定是否已对可在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存储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解码完成(步骤S61)。

在此,若判定为未对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解码完成(步骤S61;否),则图像处理部4判定是否已将构成包含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GOP的解码完成的多个帧图像存储在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步骤S62)。

在步骤S62,若判定为未将解码完成的多个帧图像存储在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步骤S62;否),则图像处理部4将包含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GOP设定为解码对象(步骤S63),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有效”(步骤S64)。

之后,图像处理部4判定解码标志是否被设定为“有效”(步骤S65)。

在此,若判定为解码标志被设定为“有效”(步骤S65;是),则图像处理部4判定前次解码的帧图像是否包含在被设定为解码对象的GOP中(步骤S66)。

在步骤S66,若判定为前次解码的帧图像未包含在被设定为解码对象的GOP中(步骤S66;否),则图像处理部4由于未对构成解码对象的GOP的多个帧图像的任何一个进行解码,因此指定该GOP内的“I图片”,来进行与该“I图片”对应的帧图像的解码(步骤S67)。之后,图像处理部4将被解码的帧图像输出给存储器2,来使之存储在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之后,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无效”(步骤S68),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61。

另一方面,在步骤S66,若判定为前次解码的帧图像包含在被设定为解码对象的GOP中(步骤S66;是),则图像处理部4在构成解码对象的GOP的多个帧图像中,指定接下来的帧图像(例如“P图片”等),来进行该帧图像的解码(步骤S69)。之后,图像处理部4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68,将被解码后的帧图像输出给存储器2,来使之存储在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之后,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无效”(步骤S68),使处理返回至步骤S61。

另一方面,在步骤S62,若判定为已将解码完成的多个帧图像存储在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步骤S62;是),则图像处理部4判定第1再现控制部7c进行的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是否为正向(步骤 S70)。

在步骤S70,若判定为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是正向(步骤S70;是),则图像处理部4进行正向检索成为接下来的解码对象的GOP的正向检索处理(参照图15;后述)(步骤S71)。

另一方面,若判定为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不是正向(步骤S70;否),则图像处理部4进行反向检索成为接下来的解码对象的GOP的反向检索处理(参照图16;后述)(步骤S72)。

<正向检索处理>

以下,针对帧解码处理中的正向检索处理,参照图15详细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与正向检索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5所示,首先,图像处理部4针对被再现的运动图像,在与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即正向(时间轴上的后侧)检索未解码的GOP(步骤S81),判定是否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82)。

在此,若判定为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82;是),则图像处理部4判定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是否存在与正向的GOP对应、且用于对构成该GOP的解码完成的多个帧图像进行存储的空白区域(步骤S83)。

另外,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空白区域,例如通过在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更新对构成包含显示对象的帧图像的GOP的解码完成的多个帧图像进行存储的中心位置而形成。

在步骤S83,若判定为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存在与正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步骤S83;是),则图像处理部将检索出的未解码的GOP设定为解码对象(步骤S84),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有效”(步骤S85)。

由此,图像处理部4结束该正向检索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82判定为没有未解码的GOP(步骤S82;否),则图像处理部4针对被再现的运动图像,在与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反向(时间轴的前侧)检索未解码的GOP(步骤S86)。另外,在步骤S83,在判定为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不存在与正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83;否),图像处理部4也将处理过渡至步骤 S86,针对被再现的运动图像,反向检索未解码的GOP。

然后,图像处理部4判定在反向是否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87)。

在步骤S87,若判定为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87;是),则图像处理部4判定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是否存在与反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步骤S88)。

在步骤S88,若判定为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存在与反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步骤S88;是),则图像处理部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84,将检索出的未解码的GOP设定为解码对象(步骤S84)。之后,图像处理部4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有效”(步骤S85),结束该正向检索处理。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87,判定为不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87;否),则图像处理部4结束该正向检索处理。另外,在步骤S88,判定为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中不存在与反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88;否),图像处理部4也结束该正向检索处理。

<反向检索处理>

以下,针对帧解码处理中的反向检索处理,参照图16,详细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与反向检索处理相关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16所示,首先,图像处理部4针对被再现的运动图像,在与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反向(时间轴的前侧)检索未解码的GOP(步骤S91),判定是否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92)。

在此,若判定为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92;是),则图像处理部4判定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是否存在与反向的GOP对应、且用于对构成该GOP的解码完成的多个帧图像进行存储的空白区域(步骤S93)。

在步骤S93,若判定为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存在与反向GOP对应的空白区域(步骤S93;是),则图像处理部将所检索出的未解码的GOP设定为解码对象(步骤S94),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有效”(步骤S95)。

这样,图像处理部4结束该反向检索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92,若判定为不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92; 否),则图像处理部4针对被再现的运动图像,在与该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正向(时间轴的后侧)检索未解码的GOP(步骤S96)。另外,在步骤S93,判定出在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不存在与反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93;否),图像处理部4也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96,针对被再现的运动图像,正向检索未解码的GOP。

另外,图像处理部4判定在正向是否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97)。

在步骤S97,若判定出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97;是),则图像处理部4判定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是否存在与正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步骤S98)。

在步骤S98,若判定为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存在与正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步骤S98;是),则图像处理部将处理过渡至步骤S94,将检索出的未解码的GOP设定为解码对象(步骤S94)。之后,图像处理部4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有效”(步骤S95),来结束该反向检索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97,若判定出不存在未解码的GOP(步骤S97;否),则图像处理部4结束该反向检索处理。另外,在步骤S98,在判定出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不存在与正向的GOP对应的空白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98;否),图像处理部4也结束该反向检索处理。

返回至图14,在步骤S65,图像处理部4判定解码标志是否被设定为“有效”(步骤S65)。

然后,在步骤S65,若判定为解码标志被设定为“有效”(步骤S65;是),则图像处理部4通过步骤S66~S69的各处理,进行通过正向检索处理或者反向检索处理进行检索而成为解码对象的GOP内的帧图像的解码,在将解码标志设定为“无效”之后(步骤S68),将处理返回至步骤S61。

上述的各处理,被反复执行,直至在步骤S61判定为对在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可存储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解码完成为止(步骤S61;是)。

在步骤S61,若判定为对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解码完成(步骤S61;是),则图像处理部4结束该帧解码处理。

另外,在步骤S65,判定为解码标志未被设定为“有效”的情况下(步骤S65;否),图像处理部4也结束该帧解码处理。

因此,通过事先进行构成被再现的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并存储被解码后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从而可将从第1再现控制部7c指示的帧图像立即显示在显示面板5a,能够以用户所希望的再现速度显示运动图像。

尤其,由于以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中的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位置为基准,在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以及相反的方向,分别事先进行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因此不仅对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帧图像,而且对相反方向的帧图像也能够事先进行解码,例如即使在用户将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向相反方向切换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从第1再现控制部7c指示的帧图像立刻显示在显示面板5a。

另外,由于根据运动图像当前的再现方向,确定在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以及相反的方向分别进行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的顺序,并事先进行该解码处理,因此能够考虑该运动图像的当前的再现方向来适当进行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的解码。即,例如通过对与运动图像的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侧的帧图像相对于相反方向侧的帧图像优先进行解码,从而在一边对运动图像进行快慢再现,一边对用户所希望的图像进行检索的情况下,针对与快慢再现的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侧的帧图像,对于相对长时间的快慢再现也能够应对,能够将由第1再现控制部7c指示的帧图像立刻显示在显示面板5a。

另外,在上述的解码处理中,图像处理部4根据通过动作处理部7的第1再现控制部7c而再现的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确定在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以及相反的反向分别进行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的顺序,来事先进行该解码处理。

即,例如,在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是给定速度(例如通常的再现速度等)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4将相对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而言在与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一侧以及相反方向一侧分别给定数量(例如两个等)的GOP确定为解码处理的对象。然后,图 像处理部4确定解码处理的顺序,使得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越高速,越将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侧的GOP相对于相反方向侧的GOP优先解码。

接着,针对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固定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4进行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的顺序进行说明。

以下说明中,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相当于以构成运动图像的GOP为单位的5个单位容量。

图17A及图17B是用于说明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固定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部4进行的解码处理的图,其中,图17A与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对应,图17B与反向快慢再现的情况对应。

另外,图17A及图17B中的各栏示意表示构成运动图像的GOP,对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附加点。另外,各栏内的数字,表示解码处理的顺序。

例如在对运动图像进行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参照图17A),在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为给定速度(例如通常的再现速度等)时,图像处理部4以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图中,附加了点的GOP)、与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GOP“3”、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4”、与GOP“4”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5”。

并且,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比给定速度更高速,则图像处理部4以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4”、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5”。

进而,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比上述速度更高速,则图像处理部4以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4”、与GOP “4”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5”。

另一方面,在对运动图像进行反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参照图17B),在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为给定速度(例如通常的再现速度等)时,图像处理部4按照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3”、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4”、与GOP“4”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5”。

然后,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比给定速度更高速,则图像处理部4按照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4”、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5”。

进而,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比上述速度更高速,则图像处理部4按照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4”、与GOP“4”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5”。

接着,说明在上述中根据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使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可变来增大容量的情况。

以下说明中,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在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为给定速度(例如通常的再现速度等)的情况下,以构成运动图像的GOP为单位相当于5个单位容量,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越高速,则越以GOP为单位逐一增加一个单位。

图18A及图18B是用于对将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设为可变的情况下的图像处理部4所进行的解码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其中,图18A与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对应,图18B与反向快慢再现的情况对应。另外,图18A及图18B中的各栏,示意表示构成运动图像的GOP,对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附加点。另外,各栏内的数字表示 解码处理的顺序。

例如在对运动图像进行正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参照图18A),在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为给定速度(例如通常的再现速度等)时,图像处理部4与上述的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固定的情况同样地,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图中,附加了点的GOP)、与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3”、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4”、与GOP“4”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5”。

并且,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比给定速度更高速,则将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以GOP为单位增大一个单位,图像处理部4以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4”、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5”、与GOP“5”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6”。

进而,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变得比上述速度进一步更高速,则将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以GOP为单位进一步增大一个单位,图像处理部4以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4”、与GOP“4”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5”、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6”、与GOP“6”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7”。

另一方面,在对运动图像进行反向快慢再现的情况下(参照图18B),在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为给定速度(例如通常的再现速度等)时,图像处理部4与上述的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固定的情况同样地,按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 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3”、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4”、与GOP“4”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5”。

并且,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比给定速度更高速,则将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以GOP为单位增大一个单位,图像处理部4以下述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4”、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5”、和与GOP“5”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6”。

进而,例如若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比上述速度进一步更高速,则将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以GOP为单位进一步增大一个单位,图像处理部4按照如下顺序进行解码处理: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与GOP“1”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2”、与GOP“2”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3”、与GOP“3”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4”、与GOP“4”在时间轴的前侧相邻的GOP“5”、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6”、与GOP“6”在时间轴的后侧相邻的GOP“7”。

这样,由于根据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确定在与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的方向及相反的方向分别进行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的顺序,并事先进行该解码处理,因此能够考虑该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来适当进行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帧图像的解码。即,例如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越高速,则越对与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一侧的帧图像相对于相反方向一侧的帧图像优先进行解码,从而在一边对运动图像进行快慢再现,一边对用户所希望的图像进行检索的情况下,针对与快慢再现的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一侧的帧图像,对于相对高速的快慢再现也能够应对,能够将由第1再现控制部7c指示的帧图像立刻显示在显示面板5a,能够以用户所希望的再现速度显示运动图像。

另外,在上述中,也可以根据运动图像的当前再现速度,来确定与 该当前的再现方向相同方向一侧及相反方向一侧的各个帧图像、或者GOP解码处理所消耗的时间,并事先进行该解码处理。

另外,图17A及图17B、图18A及图18B所例示的给定时间量的帧图像的解码处理的顺序,只是一例,但不限于此,还可适当任意变更。例如在根据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将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设为可变来使容量增大的情况下,对于再现方向成为与包含当前正在再现的帧图像的GOP“1”相反的一侧的GOP,也可以如存储器2的环形缓冲区的存储区域的容量固定的情况那样,使优先度降低。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1~3所例示的、用户进行滑动操作的方向、和运动图像的再现方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只是一例,但不限于此,还可以适当任意变更。

另外,例如在由用户进行滑动操作的方向为上下方向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对帧图像附加的孔眼的位置左右移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206a)上进行的接触操作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基于逐次测量的操作速度,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但这是一例,并不限于此。例如第1测量部7b对用户从触摸面板6a上的任意位置开始进行的滑动操作中的滑动量进行逐次测量,第1再现控制部7c也可以在用户进行的滑动操作中连续地控制在将显示面板5a中正在显示的图像切换为其他图像而显示时的切换量,该切换量根据逐次测量的滑动量而可变。

由此,即使再现对象是静止图像,也可以对在触摸面板6a上的滑动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变化的滑动量进行逐次测量,并使之反映在多个图像的切换显示控制中,因此能够以用户所希望的速度进行连续的图像的切换显示,其结果,能够容易地显示用户所希望的图像。

另外,虽然通过对每单位时间的滑动量(像素数)进行逐次测量,从而对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但在使快进操作优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单位时间延长至滑动操作在1个单位时间内结束的程度,来进行控制使显示速度与滑动量成比例,从而实现滑动速度的测量处理的减轻。

即,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滑动操作过程中,进行基于该滑动 量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速度进行控制的第1处理,在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滑动操作结束后,进行维持通过第1处理控制的再现速度,来控制在显示面板5a显示过程中的运动图像的再现的第2处理。

进而,对于摄像装置100、200、300、300A的构成,上述实施方式1~3所例示的是一例,并非限于此。另外,作为显示装置,虽然例示了摄像装置100、200、300、300A,但这是一例,并不限于此,是否具备摄像功能,可适当任意变更。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1~3中,虽然构成为通过在中央控制部1的控制下,由驱动帧速率获取部7a、第1测量部7b(第2测量部207b、第3测量部307b)、第1再现控制部7c(第2再现控制部207c、第3再现控制部307c)进行驱动来实现作为获取单元、测量单元、控制单元的功能,但这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由中央控制部1的CPU执行给定的程序等来实现。

即,事先在程序存储器(省略图示)中记录包含获取处理子程序(routine)、测量处理子程序、控制处理子程序在内的程序(program)。然后,也可以通过获取处理子程序使中央控制部1的CPU实现获取被再现的运动图像的摄像帧速率的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测量处理子程序使中央控制部1的CPU实现对用户在触摸面板6a上进行的接触操作过程中的操作速度进行逐次测量的功能。另外,也可以通过控制处理子程序使中央控制部1的CPU实现基于所获取的摄像帧速率、和逐次测量出的操作速度,对在显示面板5a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再现进行控制的功能。

进而,作为存储了用于执行上述各处理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除了ROM、硬盘等之外,还可应用闪存等不易失型存储器、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另外,作为经由给定的通信线路提供程序数据的介质,还能应用载送波(载波)。

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包含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和与其等同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