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8961发布日期:2018-09-08 00:5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高屏占比的移动终端深受用户的欢迎,屏占比越高,用户的视觉效果更佳。

传统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高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请参阅图1,图1是传统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终端的摄像模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1、框体模组2、导杆模组3、第一弹性组件4和第二弹性组件5,摄像头1设置于框体模组2的内部,框体模组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4,导杆模组3设置于该终端的壳体内部,导杆模组3与第二弹性组件5连接。其中,在不使用摄像头1时,第一弹性组件4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使框体模组2位于该终端的壳体内部,且框体模组2的底部与导杆模组3卡接在一起。在使用摄像头1时,第二弹性组件5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压缩,使导杆模组3运动以脱开与框体模组2的卡接,以便于摄像头1在第一弹性组件4的弹性作用下被弹出该终端的壳体。

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回缩摄像头1于壳体内部时,框体模组2的底部与导杆模组3之间的卡接处容易出现错位,导致框体模组2的底部与导杆模组3未能够有效地实现卡接。并且,当摄像头1处于回缩状态时,框体模组2的底部与导杆模组3之间的卡接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脱离,导致摄像头1自动弹出。并且,导杆模组3、第一弹性组件4和第二弹性组件5皆长期暴露于较大的物理空间,它们容易受到外界灰尘的影响而导致工作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传统技术工作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机壳以及收容于所述机壳内的摄像模组,所述机壳设置有通孔,所述摄像模组包括:

弹性组件;

摄像组件,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卡扣部;

锁紧组件,其与所述卡扣部连接,用于在所述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锁紧组件落在所述凹槽的槽道内并脱离所述卡扣部,使得所述弹性组件推动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所述通孔弹出所述机壳外,在弹出所述机壳外的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弹性组件带动所述摄像组件缩回所述机壳内,并所述锁紧组件沿着所述凹槽的槽道内移动,以卡扣在所述卡扣部内,使得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所述通孔收缩于所述机壳内。

可选地,所述卡扣部包括限位孔,用于与所述锁紧组件卡扣连接。

可选地,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阻挡件,用于在所述锁紧组件卡扣在所述限位孔时,阻挡所述锁紧组件脱离所述限位孔的移动趋势。

可选地,所述槽道环绕所述阻挡件,所述槽道包括位于所述阻挡件的两相对侧的第一槽道与第二槽道;

在所述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锁紧组件落在所述第一槽道内;

在弹出所述机壳外的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锁紧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槽道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道包括第一底壁,所述第二槽道包括第二底壁,所述第一底壁所处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底壁所处的平面间隔预设高度,在所述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锁紧组件沿着所述第一底壁落到所述第二底壁中。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第一导引部;

在所述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锁紧组件经过所述第一导引部落到所述第一槽道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三底壁;

在弹出所述机壳外的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锁紧组件沿着所述第二槽道落到所述第三底壁中。

可选地,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第二导引部,所述第一导引部与所述第二导引部围设有第一收容腔;

在弹出所述机壳外的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锁紧组件自所述第二导引部落到所述第一收容腔内。

可选地,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凸起部,在所述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锁紧组件接触挤压。

可选地,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机壳的机框上。

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支撑座,其设置于所述机壳上;

弹性件,其收容于所述支撑座内,并与所述摄像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相对设置,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

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支撑座,并所述摄像组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摄像组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

摄像框架,用于收容摄像头;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并所述摄像框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

连接杆本体;

第一连接柱,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本体的一端,并套设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内;

第二连接柱,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本体的另一端,并套设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内。

可选地,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杆本体与所述机壳之间的凸台。

可选地,所述凸台与所述机壳的接触面积小于所述连接杆本体与所述机壳的接触面积。

可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一端用于卡扣在所述限位孔内,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弹性件为扭簧。

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导电件,所述导电件与所述摄像组件接触。

可选地,所述导电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弹性件上方并朝向所述机壳方向压紧所述第三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压紧板,用于朝向所述机壳方向分别压紧所述弹性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及锁紧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包括机壳以及收容于机壳内的摄像模组,机壳设置有通孔。其中,摄像模组包括:弹性组件、摄像组件及锁紧组件,摄像组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卡扣部,锁紧组件与卡扣部连接,用于在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落在凹槽的槽道内并脱离卡扣部,使得弹性组件推动摄像组件通过通孔弹出机壳外,并且,在弹出机壳外的摄像组件接收到外力时,弹性组件带动摄像组件缩回机壳内,锁紧组件沿着凹槽的槽道内移动,以卡扣在卡扣部内,使得摄像组件通过通孔收缩于机壳内。一方面,由于凹槽四周的槽壁一直阻挡锁紧组件的相向移动,使得锁紧组件一直处在凹槽的槽道内,在弹出或者收缩摄像组件时,锁紧组件能够可靠地脱离或卡扣住摄像组件的卡扣部,从而使得移动终端更加可靠地弹出或者收缩摄像组件。并且,由于有凹槽的保护,灰尘不容易跑进槽道内,从而再次使得锁紧组件能够更加可靠地脱离或卡扣住摄像组件的卡扣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传统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终端的摄像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隐藏压紧板与导电板后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组件处于第一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组件处于第二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组件处于第三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组件处于第四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组件处于第五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电件在移动终端内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框架弹出机壳后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内”、“外”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2与图3,移动终端400包括机壳200与摄像模组300,摄像模组300收容于机壳200内,机壳200的机框上设置有通孔21,该通孔21可供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通过。其中,通孔21可以根据产品需求开设在机壳200的机框上任意位置,例如,如图3所示,通孔21开设在机框的上方,亦可以开设在机框下方或中部。当通孔21开设在机框的上方时,其可供前置摄像头的通过。

机壳200的外表面铺设有显示屏,用于呈现显示画面。由于前置摄像头的拍摄位置转移到机框的上方,节约了在机壳200的外表面22预留放置前置摄像头的物理空间,因此,该移动终端400能够提高屏占比。

请再参阅图2与图3,摄像模组300包括摄像组件31、弹性组件32、锁紧组件33、导电件34及压紧板35。

摄像组件31包括连接部312,连接部312设置有凹槽3121,凹槽3121内设置有卡扣部3122,锁紧组件33与卡扣部3122连接。在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33落在凹槽3121的槽道3121a内并脱离卡扣部3122,使得弹性组件32推动摄像组件31通过通孔21弹出机壳200外。在弹出机壳200外的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弹性组件32带动摄像组件31缩回机壳200内,锁紧组件33沿着凹槽3121的槽道3121a内移动,以卡扣在卡扣部3122内,使得摄像组件31通过通孔21收缩于机壳200内。

一方面,由于凹槽3121四周的槽壁一直阻挡锁紧组件33的相向移动,使得锁紧组件33一直处在凹槽3121的槽道3121a内,在弹出或者收缩摄像组件31时,锁紧组件33能够可靠地脱离或卡扣住摄像组件31的卡扣部,从而使得移动终端400更加可靠地弹出或者收缩摄像组件31。并且,由于有凹槽3121的保护,灰尘不容易跑进槽道3121a内,从而再次使得锁紧组件33能够更加可靠地脱离或卡扣住摄像组件31的卡扣部3122。

请参阅图4,卡扣部3122为限位孔,在摄像组件31收缩于机壳200内时,限位孔能够卡扣锁紧组件33,锁紧组件33进而将摄像组件31锁住在机壳200内。在摄像组件31弹出机壳200外时,锁紧组件33能够脱离限位孔,锁紧组件33进而释放摄像组件31,以便摄像组件31弹出机壳200外。

可以理解的是,卡扣部3122还可以为其它卡扣结构,诸如卡扣部3122为卡勾配合结构等等。

请再参阅图4,凹槽3121内还设置有阻挡件3123,阻挡件3123用于在锁紧组件33卡扣在限位孔时,阻挡锁紧组件33脱离限位孔的移动趋势。因此,阻挡件3123能够进一步提高摄像组件31收缩于机壳200内的收缩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件3123可以设置凹槽3121中能够阻挡锁紧组件33脱离限位孔的移动趋势的任意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阻挡件3123设置在限位孔的开口界线上,并环绕限位孔的部分开口界线。一方面,当锁紧组件33卡扣在限位孔时,阻挡件3123能够进一步阻挡锁紧组件33脱离限位孔的移动趋势。另一方面,当摄像组件31收缩于机壳200内而需要阻挡件3123重新卡扣在限位孔时,阻挡件3123能够阻挡锁紧组件33滑过限位孔,并使得锁紧组件33落在限位孔内,从而提高收缩时的可靠性。

请再参阅图4,槽道3121a环绕阻挡件3123,其中,槽道3121a包括位于阻挡件3123的两相对侧的第一槽道3121a1与第二槽道3121a2。在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33脱离限位孔而落在第一槽道3121a1内,在弹出机壳200外的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33沿着第二槽道3121a2移动。因此,摄像组件31弹出机壳200外时,锁紧组件33走第一槽道3121a1,摄像组件31收缩于机壳200内时,锁紧组件33走第二槽道3121a2,区别于传统技术的弹出或收缩摄像组件31皆走同一路径的方式,本实施例设计时无需额外结构以辅助弹出或收缩摄像组件31的结构一直处在同一路径上,有利于简化设计结构与难度。

请参阅图5,第一槽道3121a1包括第一底壁51,第二槽道3121a2包括第二底壁52,第一底壁51所处的平面与第二底壁52所处的平面间隔预设高度,在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33沿着第一底壁51落到第二底壁52中。其中,当锁紧组件33从第一底壁51落到第二底壁52时,由于第一槽道3121a1与第二槽道3121a2之间有高度落差,于是,锁紧组件33产生“啪”的提示声音。用户根据“啪”的提示声音便可以获悉摄像组件31已完全弹出机壳200外。

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7,限位孔内设置有第一导引部3124,第一导引部3124与第一槽道3121a1的第一底壁51所处平面之间具有一定坡度,在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33经过第一导引部3124落到第一槽道3121a1内。其中,该坡度可以由设计者根据产品需求自行选择。由于第一导引部3124的顶部与限位孔的底部具有高度差,因此,当锁紧组件33移动至第一导引部3124的顶部,并自顶部落到第一槽道3121a1的第一底壁51时,锁紧组件33产生“啪”的提示声音,于是,用户根据“啪”的提示声音便可以获悉摄像组件31已脱离锁紧组件33的束缚。

限位孔包括第三底壁53,其中,第三底壁53与第二底壁52所处的平面间隔预设高度。在弹出机壳外的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33沿着第二槽道3121a2落到第三底壁53中。如前所述,在掉落的过程中,锁紧组件33产生“啪”的提示声音,于是,用户根据“啪”的提示声音便可以获悉锁紧组件33已准备锁紧摄像组件31。

限位孔内设置有第二导引部3125,第一导引部3124与第二导引部3125围设有第一收容腔3126。第二导引部3125与第三底壁53所处平面之间具有一定坡度,在弹出机壳200外的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锁紧组件33自第二导引部3125落到第一收容腔3126内。由于第二导引部3125的顶部与第三底壁53具有高度差,因此,当锁紧组件33移动至第二导引部3125的顶部,并自顶部落到第一收容腔3126内时,锁紧组件33产生“啪”的提示声音,于是,用户根据“啪”的提示声音便可以获悉摄像组件31已完全收缩于机壳200内。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摄像组件31弹出机壳200外时,移动终端依次产生两次“啪”的提示声音,第一次“啪”的提示声音是在锁紧组件33脱离限位孔产生的,第二次“啪”的提示声音是在锁紧组件33从第一底壁51落到第二底壁52时产生的。摄像组件31收缩于机壳200内时,移动终端依次再产生两次“啪”的提示声音,第三次“啪”的提示声音是在锁紧组件33自第二底壁52落到第三底壁53时产生的,第四次“啪”的提示声音是锁紧组件33自第二导引部3125落到第一收容腔3126内产生的。

因此,用户根据上述的四次“啪”的提示声音,便可以知悉摄像组件31弹出机壳200外或者收缩于机壳200内的工作状态,从而提升用户的按压手感。

请参阅图8,弹性组件32包括:支撑座322与弹性件324。支撑座322设置于机壳200上,弹性件324收容于支撑座322内,并弹性件324还与摄像组件31连接。弹性组件32带动摄像组件31移动时,弹性件324借助支撑座322的受力,以带动摄像组件31完成移动。

请再参阅图8,支撑座322包括第一支撑座3221与第二支撑座3222,第一支撑座3221与第二支撑座3222相对设置,连接部312设置于第一支撑座3221与第二支撑座3222之间。其中,两个支撑座各自皆开设有定位孔,各个支撑座通过螺钉或者其它螺纹件固定安装在机壳20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座3221与第二支撑座3222可以采用对称设置方式。

弹性件324包括第一弹性件3241与第二弹性件3242,第一弹性件3241收容于第一支撑座3221,第二弹性件3242收容于第二支撑座3222,并摄像组件31一端与第一弹性件3241连接,摄像组件31另一端与第二弹性件3242连接。

用户输出外力按压摄像组件31时,由于采用双弹力臂对称设计方式,其受力均匀,避免单边受力而导致摄像组件31偏位而不平衡,降低摄像组件31弹出或收缩时的工作可靠性,以及还降低用户按压的手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241与第二弹性件3242可以为弹簧,亦可以为其它弹性元件。

请一并参阅图9与图10,摄像组件31还包括凸起部314、摄像框架316、连接杆318及凸台319。

凸起部314可以为任意形状的凸起,并且其可以设置在能够接触挤压锁紧组件33的摄像组件31任意位置。在摄像组件31接收到外力时,凸起部314与锁紧组件33接触挤压,使得锁紧组件33能够快速地脱离限位孔。

摄像框架316用于收容摄像头,其呈方状结构。摄像框架316的长度与宽度两者皆与通孔21的长度与宽度对应适配,以便摄像框架316能够通过通孔21实现弹出或收缩动作。

连接杆318一端与第一弹性件3241连接,连接杆318另一端与第二弹性件3242连接,并摄像框架316设置于连接杆318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杆318包括:连接杆本体3181、第一连接柱3182及第二连接柱3183。第一连接柱3182设置于连接杆本体3181的一端,并套设于第一弹性件3241内,第二连接柱3183设置于连接杆本体3181的另一端,并套设于第二弹性件3242内。其中,第一连接柱3182与第二连接柱3183可以为定位销或其它螺纹元件,两者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销钉连接方式与连接杆本体3181实现连接。

弹出或者收缩摄像框架316时,第一弹性件3241通过第一连接柱3182,以及,第二弹性件3242通过第二连接柱3183带动连接杆本体3181上下移动,进而促使连接杆本体3181带动摄像框架316上下移动。

凸台319设置于连接杆本体3181与机壳200之间的。通过凸台319,用户能够更加快速安装摄像组件31于机壳200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319与机壳200的接触面积小于连接杆本体3181与机壳200的接触面积。采用小凸面设计,安装摄像组件31时,其通过凸台319与机壳200接触,因此,其能够避免连接杆本体3181大面积地与机壳200接触,减少摩擦面积,降低工作噪音。

请再参阅图2,锁紧组件33为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一端用于卡扣在限位孔内,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机壳200上。其中,第三弹性件可以为扭簧,亦可以为其它弹性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弹性件的安装方式还可以为:第三弹性件一端用于卡扣在限位孔内,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座3222上。

可以理解的是,锁紧组件33还可以为其它锁紧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训导的内容,皆可以设计出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锁紧结构。

请再参阅图2,导电件34与摄像组件31接触。其中,导电件34可以为导电弹性材料,其能够将摄像组件31的静电释放出,防止静电损伤摄像组件31。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导电件34设置于第三弹性件上方并朝向机壳200方向压紧第三弹性件。因此,导电件34能够压紧第三弹性件,防止第三弹性件蹦出,从而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在弹出或收缩摄像组件31时的工作可靠性。

请再参阅图2,压紧板35用于朝向机壳200方向分别压紧弹性组件32、摄像组件31及锁紧组件33。其中,压紧板35的两相对侧皆设置有定位孔,并且,压紧板35的定位孔分别与第一支撑座3221和第二支撑座3222各自的定位孔相对应,压紧板35通过螺纹元件便可以固定安装在机壳200上,并压紧上述各个组件。压紧板35的中部设有缺口,该缺口收纳摄像组件31的摄像框架316。

压紧板35能够压紧各个组件,从而使得移动终端在弹出或收缩摄像组件31时的工作变得更加可靠,并且,压紧板35还可以进一步防止外部灰尘污染到各个组件。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合图3与图12作出详细的阐述。如下所述:

正常情况下,摄像框架316收缩于机壳200内,此时,第三弹性件卡扣在限位孔的B位置上。此时,第一弹性件3241与第二弹性件3242处于压缩状态,并有带动摄像框架316弹出机壳200外的运动趋势。但是,由于第三弹性件的限制作用,阻止摄像框架316向机壳200外弹出的运动趋势,因此,摄像框架316一直处在收缩状态。

当用户需要使用摄像头时,用户通过通孔21朝向机壳200的内部方向输出外力持续按压摄像框架316,由于第三弹性件受到挤压力,因此,第三弹性件爬向第一导引部3124的顶部,并最终从顶部落到第一槽道3121a1的第一底壁,一方面,由于高度落差,其产生“啪”的提示声音。另一方面,由于第三弹性件没有拉住摄像框架316,于是,摄像框架316在第一弹性件3241与第二弹性件3242的作用下弹出机壳200外。此时,当摄像框架316弹出机壳200外后,由于连接杆本体3181也同时抵触到机壳200上方的内侧面,于是,摄像框架316不能继续再次弹出机壳200了。

在上述过程中,由于摄像框架316与连接部312向上提,第三弹性件未动作,于是,第三弹性件沿着第一槽道3121a1相对地落到连接部312的底端,亦即,第三弹性件的运动轨迹是自B点到C点之间的轨迹。当第三弹性件自第一槽道3121a1落到第二槽道3121a2时,其再次产生“啪”的提示声音。

至此,摄像框架316携带摄像头已经稳定地弹出机壳200外。

当用户使用摄像头后,并需要隐藏摄像头时,用户输出外力,持续按压摄像框架316,使得摄像框架316通过通孔收缩到机壳200内。此时,第三弹性件沿着第二槽道3121a2移动,自C点移动到D点,由于第三底壁53与第二底壁52所处的平面间隔预设高度,因此,其产生“啪”的提示声音。

由于用户按压摄像头的过程是不间断的,当第三弹性件移动至D点后,由于外力,第三弹性件还继续收到挤压力,于是,第三弹性件受到挤压,通过第二导引部3125落到第一收容腔3126上,亦即,从D点到B点。在该过程中,其还再次产生“啪”的提示声音。此时,摄像框架316再也不能携带摄像头向上移动了。

至此,摄像框架316携带摄像头已经稳定地收缩于机壳200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