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1830发布日期:2019-10-19 03:4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



背景技术:

真无线耳机没有线材连接,不会产生“听诊器效应”,且取消了传统式的线控操作,使各种功能都集成在耳机单元上,操作模式更符合人体工学理念。“无线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大的自由度以及更轻便的日常出行方式。这种无线便携、连接方便的耳机迅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入耳式的真无线耳机由于没有线材连接,在佩戴时,要确保耳机佩戴牢固不脱落,需要将耳机做的轻便小巧,以此来减少佩戴负重感和挤压感。但是目前的真无线耳机,体积较大而且与耳机座的接触中容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耳机组件、耳机和耳机座,能够提升耳机与耳机座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且能有效缩小耳机的体积,使得佩戴更加舒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包括耳机和耳机座;耳机包括第一连接部;耳机座用于放置耳机,耳机座包括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在耳机放置在耳机座时,使得耳机与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包括耳机本体和设置于耳机本体的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耳机座磁性相吸且接触,以在耳机放置于耳机座时,使得耳机与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耳机座,包括耳机座体和设置于耳机座体的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耳机磁性相吸且接触,以在耳机放置于耳机座时,使得耳机与耳机座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耳机组件通过耳机的第一连接部与耳机座的第二连接部之间磁性相吸且接触以进行电性连接,不仅装配更加简单高效,耳机与耳机座的接触配合更加准确且稳固,有利于提升两者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且采用磁性相吸的连接一体化的方式,避免了额外设置磁性体所带来的占用空间大、结构复杂等问题,简化了耳机与耳机座之间的连接结构,节省了整个组件的占用空间,从而有利于缩小耳机与耳机座的体积,提升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耳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耳机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耳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耳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又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耳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耳机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入耳式的真无线耳机由于没有线材连接,在佩戴时,要确保耳机佩戴牢固不脱落,需要将耳机做的轻便小巧,以此来减少佩戴负重感和挤压感。发明人在研发中还注意到,如果耳机盒与耳机进行电性连接采用铜柱接触的方式,会导致耳机和耳机座容易接触不良,连接有效性低,如果额外设置磁铁将耳机盒和耳机进行固定,由于铜柱和磁铁两者的体积会分别占用耳机和耳机盒的内部空间,造成耳机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低,使得耳机的体型较大,影响使用者的佩戴舒适性。为了改善或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以下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如图1所示,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中的耳机组件1包括耳机10和用于放置耳机10的耳机座20。其中,耳机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耳机座20包括第二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能够磁性相吸进行接触,以在耳机10放置在耳机座20时,使得耳机10与耳机座20进行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与耳机座20通过磁性相吸的方式接触实现电性连接。具体的,耳机座20可以是盒子状的,内部设有容纳耳机10的槽(未标注),槽内设置有与耳机10的第一连接部11配合的第二连接部21,耳机座20上还可以设有顶盖(未标注),用于将耳机10放置于槽内时将顶盖合上以保护耳机10以及耳机座20的内部结构。耳机座20还可以是平板状的,在其顶面或者一侧设有第二连接部21,可以将耳机10平放或者立放在其上。当然耳机座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在此不做限定。其中,耳机座20上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第二连接部21,用于放置一个或多个耳机10并与耳机10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是能够进行磁性相吸且接触导通的。例如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都是具有磁性;或者第一连接部11具有磁性,第二连接部21不具备磁性但能够被磁性吸引;又或者第二连接部21具有磁性,第一连接部11不具备磁性但能够被磁性吸引。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和耳机座20电性连接,可以用于实现耳机座20对耳机10进行充电,还可以用于实现耳机座20与耳机10的数据交互,比如传输更新数据,对耳机10的固件版本进行更新,又比如传输音乐数据使得耳机10能够从本地的数据库中获取到音乐文件进行播放。当然,耳机10和耳机座20进行电性连接,能够实现的功能不限于本实施例提及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的第一连接部11与耳机座20的第二连接部21在磁性相吸后接触时可以直接导通,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不仅装配简单快捷,而且耳机10放置于耳机座20时可以更加精确且稳固,有利于提升两者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此外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集磁性相吸和接触一体化,这种结构和连接方式简单,节省了耳机10和耳机座20的内部占用空间,从而有利于缩小耳机10的体积,提升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耳机1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壳体12和分别设置于第一壳体12内的第一电路板13和第一电池14,第一电路板13分别耦接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一电池14,且第一连接部11至少部分裸露于第一壳体12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14用于存储电能,以实现对耳机10供电。第一连接部11部分裸露于耳机10的第一壳体12外,在第一连接部11与耳机座20的第二连接部21接触时,该裸露于第一壳体12外的部分可以用于与第二连接部21接触并实现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至少部分裸露于第一壳体12外的情形可以是如下情况:

情况一,第一连接部11裸露的部分凸出于第一壳体12外,从而凸出裸露于第一壳体12外;

情况二,第一连接部11裸露的部分也可以凹陷(内嵌)于第一壳体12或者与第一壳体12的外表面持平(例如第一壳体12的表面开设有孔,从而将第一连接部11暴露出来),从而使得第一连接部11的部分裸露以能够与第二连接部21进行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3例如具备控制功能,比如控制耳机10的开关机、播放与暂停、切换歌曲、调节音量、无线连接等,具体地,第一壳体1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功能按键(图未示),在功能按键被按压时,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第一电路板13还可以在第一连接部11上检测到电流时,关闭第一电池14对耳机10的扬声器15的供电电路,也即关闭对耳机的扬声器15等部件的供电,并打开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一电池14之间的充电电路,以对第一电池14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1例如为pin针,呈柱体设置。第一连接部11可以裸露于第一壳体12远离耳机10的扬声器15的一端的端部(或者端面),也可以裸露于第一壳体12远离耳机10的扬声器15的一端的外侧壁。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部分裸露于第一壳体12远离耳机10的扬声器15的一端的外侧壁,耳机座20在相应的位置设置第二连接部21,以便于和第一壳体12的外侧壁的第一连接部11磁性相吸且接触。第一壳体12远离耳机10的扬声器15的一端的端面可以进一步开设有耳机孔16,可以在耳机10的第一电池14电量不充足的情况下,使用耳机线插入到耳机孔16与相应的播放设备中,使得耳机10进行工作。

如图4所示,可选的是,第一连接部11包括第一磁性导电体111和镀层112,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焊接于第一电路板13,镀层112包覆于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的外表面。

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的材质为磁性材料,比如铷铁硼磁。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例如先将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焊接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3上,再对第一磁性导电体111进行充磁处理(进行磁化反应)产生磁性。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第一磁性导电体111做镀层112处理,在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的外表面包覆镀层112,具体可以是金属镀层,例如贵金属金或者银的镀层,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强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的导电性,保证耳机10与耳机座20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镀层112还具备提高耐磨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的数量以满足电性连接的要求为主,比如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11,分别作为正负极,当然还可以包括不限于两个第一连接部11。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壳体12内的第一充电线圈(图未示),第一充电线圈耦接第一电路板13,用于对耳机10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机10还包括麦克风(图未示)。可以只在其中一个耳机10上设置有麦克风,也可以在每个耳机1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麦克风。在设置有麦克风的耳机10上,至少设置一个拾音孔(图未示)。例如设置2个拾音孔时,2个拾音孔可以设置在耳机1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例如一个靠近扬声器15设置,另一个远离扬声器15设置,以保证拾音的有效性,利于对声音进行降噪处理。

如图5所示,可选地,耳机座20进一步包括第二壳体22、分别设置于第二壳体22内的第二电路板23和第二电池24。第二电路板23分别耦接第二连接部21和第二电池24,且第二连接部21至少部分裸露于第二壳体22外。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部21包括第二磁性导电体211,第二磁性导电体211焊接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1至少部分裸露于第二壳体22外的情形同样至少为如下情况之一:

情况一,第二连接部21裸露的部分凸出于第二壳体22外,从而凸出裸露于第二壳体22外;

情况二,第二连接部21裸露的部分可以凹陷于第二壳体22或者与第二壳体22的外表面持平(例如第二壳体22的表面开设有孔,使得第二连接部21暴露于第二壳体的外表面),从而能够使得第二连接部21裸露的部分与第一连接部11进行连接。

在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接触配合时,第一连接部11裸露的部分可以凸出于第一壳体12外,与之接触的第二连接部21裸露的部分可以凸出于第二壳体22外、凹陷于第二壳体22或与第二壳体22的外表面持平。第一连接部11裸露的部分也可以凹陷于第一壳体12或者与第一壳体12外表面持平,则与之接触的第二连接部21裸露的部分凸出于第二壳体22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裸露的部分可以与第一壳体12的外表面持平,且第二连接部21裸露的部分可以与第二壳体22的外表面持平。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接触配合以能实现电性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性导电体211的材质例如为磁性材料,比如铷铁硼磁。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先将第二磁性导电体211焊接固定于第二电路板23上,再将第二磁性导电体211进行充磁处理,产生磁性。第二磁性导电体211外表面也可以设置第二镀层212,比如是金镀层,与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类似。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磁性与导电性兼具的第一磁性导电体111与第二磁性导电体211,可以是磁化的PIN针。第一镀层112可以设置于第一磁性导电体11裸露于第一壳体12外的部分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的全部外表面,第二镀层212可以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1裸露于第二壳体22外的部分的外表面,也可以设置于第二磁性导电体211的全部外表面。在耳机10放置于耳机座20时,第一磁性导电体111与第二磁性导电体211相互吸引并接触,既可以起到稳固连接的作用,还能实现耳机10与耳机座20的电性连接,第二电池24通过第二磁性导电体211与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的电流通路将电能输出至耳机10并存储于耳机10的第一电池14内,从而实现对耳机10充电。耳机10的第一磁性导电体111焊接于第一电路板13上,第一磁性导电体111兼具定位固定与导电的功能,可以有效地节省耳机10内的安装空间,减小耳机10的体积,从而提升佩戴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座20可以进一步包括充电接口(图未示),用于接收外界电源输入。第二电路板23可以设置充电电路(图未示)、直接供电电路(图未示)、电池供电电路(图未示)以及控制电路(图未示),控制电路分别耦接充电电路、直接供电电路和控制电路,直接供电电路耦接第二连接部21,充电电路耦接第二电池24,电池供电电路分别耦接第二电池24和第二连接部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未检测到充电接口接收到外界电源输入,而检测到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1导通时,关闭直接供电电路,打开电池供电电路,为耳机10进行供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检测到充电接口接收到外接电源输入,且检测到第二连接部21和第一连接部11导通时,同时打开直接供电电路和充电电路,直接供电电路可以直接通过第二连接部21为耳机10进行供电(即对第一电池14进行充电),充电电路直接为第二电池24进行充电,实现耳机10和耳机座20的同时充电,此时关闭电池供电电路,不需要第二电池24为耳机10进行供电。

在其他实施例中,耳机座2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充电线圈(图未示),用于供耳机10进行无线充电,能够在耳机10的第一连接部11和耳机座20的第二连接部21未接触时,为耳机10进行充电。两种充电方式的搭配,能够使得耳机10充电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为了使耳机10与耳机座20的连接更加准确稳固,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接触更精确,耳机10的第一连接部11与耳机座20的第二连接部21在接触位置的形状相匹配。

如图7所示,在一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1用于与第二连接部21接触的一端的半径逐渐变小,第二连接部21在相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未标注),用于接收第一连接部11用于与第二连接部21接触的一端,以使得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接触。

第一连接部11的用于与第二连接部21接触的一端的半径逐渐变小,例如形成尖部,凹槽的形状与第一连接部11用于与第二连接部21接触的一端的形状相适应,即凹槽的开口往靠近内部的方向越来越小。

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上的尖部和凹槽配合,可以有效地增大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增强耳机10与耳机座20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可以实现快充,还可以对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在接触时进行定位,也防止出现在充电过程中,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发生错位导致的断连等现象。

如图8所示,在另一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1用于与第二连接部21接触的一端的端部可以呈锯齿状设置,第二连接部21的相应位置也可以呈现锯齿状设置。

如图9所示,在又一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1的至少部分外周呈锯齿状设置,第二连接部21的至少部分外周相应地呈锯齿状设置,以使得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通过锯齿配合进行接触。

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分别设置锯齿状的结构,耳机10放置在耳机座20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通过锯齿配合进行接触,可以调节耳机10与耳机座20的接触位置,如此可以适应不同的型号或者不同尺寸的耳机10进行充电,此外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耳机10与耳机座20之间产生滑动,有效地保证了耳机10与耳机座20之间的稳定连接。

参阅图10,本申请耳机实施例的耳机30包括耳机本体31和设置于耳机本体31的连接部32,连接部32用于与耳机座磁性相吸且接触,以在耳机30放置于耳机座时,使得耳机30与耳机座进行电性连接。

耳机30设置连接部32用于与耳机座之间磁性相吸,这种连接方式结构简单,节省了连接结构在耳机30内的占用空间,从而有利于缩小耳机30的体型,提升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可选的,耳机本体31包括壳体33和设置于壳体33内的电路板34和电池35,电路板34分别耦接连接部32和电池35,且连接部32至少部分裸露于壳体33外。耳机30内设有电池35,通过连接部32与耳机座电性连接可以利用耳机座对耳机30进行充电,使用者可以随时将耳机30放置于耳机座即进行充电,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连接部32可以对应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11,壳体33对应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12,电路板34可以对应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板13,电池35可以对应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池14。

因此,本实施例中关于耳机30的更多结构,可以参照上述本申请耳机组件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11,本申请耳机座实施例的耳机座40包括耳机座体42和设置于耳机座体42的连接部41,连接部41用于与耳机磁性相吸且接触,以在耳机放置于耳机座40时,使得耳机与耳机座40电性连接。

可选的,耳机座体42进一步包括壳体、电路板43和电池44,电路板43分别耦接连接部41和电池44,耳机座40的电池44内存储有电能,耳机座40通过连接部41与耳机电性连接后,通过电池44输出电能对耳机进行充电。

耳机座40设置连接部41与耳机磁性相吸,该方式不仅使得耳机与耳机座40的装配更加简单快捷,耳机放置于耳机座40时还更加准确且稳固,有利于提升两者之间电性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关于耳机座40的更多结构,可以参照上述本申请耳机组件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