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68332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矿井下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煤矿的井下通信装置。
现有技术中,普遍用于矿井下的通信装置仅仅是一种隔爆型的信号装置,包括一种功率大于80W的单件组合型,由隔爆按钮,隔爆接线盒,隔爆白炽灯,隔爆电铃组合在一起构成,完成信号功能;另一种为功率大于40W的组合声光电铃,它具有以上单件组合型的功能。以上两种信号装置的工作电源都是和照明系统共用的127伏隔爆电源,工作距离小于700米,信号的表达形式为电铃打点,白炽灯配合打点,同步闪亮。其明显不足之处是不能满足长距离使用的需要,而且信号的表达方式简单,稍有复杂的信号就要靠工作人员徒步传送。
目前,还没有专用于矿井下的对讲式通信装置。致于专门铺设通讯电缆,安装隔爆电话,其成本昂责、实施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集声、光以及对讲功能于一身、能实现远距离信息传递的矿井专用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矿井下通信装置,由电源电路、声光电路、通话电路构成;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采用隔爆变压器B1,变压器B1的初级接隔爆电源A、B端线,其次级设置由三级管BG1、BG2构成的、输出本安电源的两级安全栅稳压电路,b、所述的声光电路采用由集成块IC、电阻R10、R11、电容C10、电阻R12、R13、电容C11、C12和三极管BG3构成的音频电路及发光二极管D9,并且在声光控制按钮QT1与隔爆电源A端线之间、以及在隔爆电源与音频电路本安电源之间分别设置光电耦合器GO2和GO1;
c、所述的通话电路采用有线载波传输,以电源线A、B为传输线,在传输线A、B端线与调幅信号输出端a、b之间设置由电感L1、电容C1、C2、C3和电容C4构成的耦合电路,同时在音频功放IC1输入端设置由电感L1、电容1C1、1C2构成的选频电路,以及由电阻1R1、二极管1D1、电容1C3构成的解调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工作距离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电源是通过隔离变压器取自127V隔爆电源,并经过防爆处理的本安电源。电源的最大允许功率为3W。通过在电源设计时合理的参数选取,可使得当127V电源电压波动范围为+15%~30%时,本装置都能正常工作。由于其功耗低,电压适应范围宽的特点,所以它的有效工作距离不低于2000米,是现有技术中煤矿声光信号装置工作距离的2-3倍。
2、优良的通话功能。
目前煤矿井下专用的通讯装置和保护装置兼有通讯功能,大都采用的是扩音电话的型式,音频信号是通过直接传输,放大后完成的,因此易受其他信号干扰,噪声大,工作距离短。本实用新型的通话功能是采用有线载波传输,音频信号通过调制后,以载幅波的型式,经动力线发射的,接收端的音频信号通过选频、检波、放大后得到的。因此,其抗干扰能力强,静态噪声小,传输距离远。
3、较高的经济效益。
使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具有对讲功能,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节省电话和电话之间的通讯电缆。
4、新颖的结构。
现有技术中信号装置为隔爆型间接引入方式,工作电源线先进入接线腔,而后引入隔爆主腔。隔爆外壳由接线腔和隔爆腔组成,接线腔对外只有两个出线口。本实用新型设计为隔爆兼本安型直接引入方式,只有隔爆腔无接线腔,隔爆腔有四个出线口,接线空间大,易于现场使用接线。与已有技术相比,不仅因无接线腔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具有一定的扩展功能。包括在不改变其他功能的情况下,可以提供127V电源接线盒,或引出增强信号功能的白炽灯和电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控制电路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载波对讲电路原理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2,电源电路采用隔爆变压器B1,变压器B1的初级接隔爆电源A、B端线,其次级输出17V交流,经整流QL1全波整流、电容C5滤波后的直流电压约为20V,由三极管BG1、BG2构成两极安全栅稳压电路,自该稳压电路输出的为小于10V的本安电源,最大短路电流小于0.3A。声光电路采用音频电路及发光二极管,图中,QT1为声光控制按钮,在声光控制按钮QT1与隔爆电源之间设置光电耦合器GO2、在隔爆电源与音频电路本安电源之间设置光电耦合器GO1。通话电路采用有线载波传输,以电源线A、B为传输线,在传输线与调幅信号之间设置由电感L1、电容C1、C2、C3和电容C4构成的耦合电路,同时在音频功放输入端设置由电感L1、电容1C1、1C2构成的选频电路,以及由电阻1R1、二极管1D1、电容1C3构成的解调电路。如图所示,设置转换按钮QT2,使得本安电源为通话电路中的发话电路与收话电路交替供电。
工作过程如下1、信号发送按下按钮QT1(打点),直流电源经过电阻R为光控晶闸管GO2提供触发电流使光电耦合器GO2导通,光电耦合器GO2导通后,经限流电阻R4为双向可控硅CRT提供触发电流,使双向可控硅CRT导通,可控硅CRT导通后,端线C有电,连机各台的C线有电,信号发出。
2、信号接收C线有电,本台接收到信号,C和B端线构成电源,电源通过电阻R3、二极管D3、电阻R15为光电耦合器GO1提供触发电流,使光电耦合器GO1的输出端导通,导通后经电阻R16为三极管BG4提供基极电流使BG4导通,三极管BG4导通后输出的电流一路经电阻R9为发光二极管D9提供工作电流使其发光,一路经电阻R8为集成电路IC提供电源。由集成块IC、电阻R10、R11、电容C10、电阻R12、R13、电容C11、C12、三极管BG3组成的变调音频振荡器得电后产生音频信号,经电阻R17、二极管1D10、电容1C5到功放集成电路IC1的输入端,由运放IC1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经隔直电容1C8推动扬声器Y发出信号声。
3、单工对讲a、发话按下转换按钮QT2,电源通过电阻2R9为发话电路提供工作电源。声音信号由话筒MC,经电容2C12耦合到功放集成电路IC2的输入端,声音信号经过运放IC2放大后,经电容2C8输出,二极管2D1、2D2限幅后经电容2C7、电阻2R6、电容2C6耦合到集成电路IC3的输入端,集成电路IC3为振荡调制器,信号经IC3调制后通过电感L3、电容2C1、2C2、三极管2BG1组成的放大谐振电路对外发射,并经电感L1、电容C1、C2、C3和电容C4耦合到电力线(电源线)。
b、收话正电源通过QT2的常闭点为功放集成电路IC1提供电源,正常情况下IC1一直处在收话等待状态。当电力线中有调幅载波信号时,经电感L1、电容1C1、1C2选频,电阻1R1、二极管1D1、电容1C3解调后得到音频信号,音频信号经过耦合电容IC5到功放集成电路IC1的输入端,经IC1放大后的音频信号通过隔直电容IC8到扬声器Y,扬声器发出语音信号。
权利要求1.一种煤矿井下通信装置,由电源电路、声光电路、通话电路构成;a、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采用隔爆变压器B1,变压器B1的初级接隔爆电源A、B端线,其次级设置由三级管BG1、BG2构成的、输出本安电源的两级安全栅稳压电路;b、所述的声光电路采用由集成块IC、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0、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11、电容C12和三极管BG3构成的音频电路及发光二极管D9,并且在声光控制按钮QT1与隔爆电源A端线之间、以及在隔爆电源与音频电路本安电源之间分别设置光电耦合器GO2和GO1;c、所述的通话电路采用有线载波传输,以电源线A、B为传输线,在传输线A、B端线与调幅信号输出端a、b之间设置由电感L1、电容C1、C2、C3和电容C4构成的耦合电路,同时在音频功放IC1输入端设置由电感L1、电容1C1、1C2构成的选频电路,以及由电阻1R1、二极管1D1、电容1C3构成的解调电路。
专利摘要煤矿井下通信装置,由电源、声光、通话电路构成。其特征是电源由隔爆变压器取自隔爆电源,并设置输出本安电源的安全栅稳压电路;声光电路采用音频电路及发光二极管,并在声光控制按钮与电源之间设置光电耦合器;通话电路采用有线载波传输,并以电源线为信号传输线。本实用新型集声、光以及对讲功能于一身,能实现远距离信息传递。
文档编号H04B3/54GK2257974SQ95228040
公开日1997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29日
发明者刘鸿 申请人:淮南矿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