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890780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摄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都具备摄像功能,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方便用户进行拍摄。
[0003]但是,当用户需要在夜晚进行拍摄时,由于光线太暗,无法取景拍摄,因此,现有技术中,在设备上设置闪光灯,以解决夜晚光线太暗无法取景的问题,然而,闪光灯的照射范围极其有限,一般不超过3米,而且容易导致近处景物过度曝光,而远处景物一片漆黑,使得夜间拍摄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夜间拍摄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处理器、第一镜头、第一感光芯片、第二镜头和第二感光芯片,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镜头、所述第一感光芯片、所述第二镜头及所述第二感光芯片连接;
[0007]其中,所述第一镜头为红外镜头,所述第一镜头用于使红外线进入并在所述第一感光芯片上成像,所述第一感光芯片可以感应红外线成像;
[0008]所述第二镜头,用于使可见光线进入并在所述第二感光芯片上成像,所述第二感光芯片可以感应可见光线成像;
[0009]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生成第一控制信令,或者,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生成第二控制信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控制所述第一镜头开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令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开启,所述第一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所述第一镜头,所述第二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所述第二镜头。
[0010]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摄像装置,包括:
[0011]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所述摄像装置生成第一控制信令,或者,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所述摄像装置生成第二控制信令,所述第一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第一镜头,所述第二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第二镜头,所述第一镜头为红外镜头,用于使红外线进入并在第一感光芯片上成像,所述第一感光芯片可以感应红外线成像,所述第二镜头用于使可见光线进入并在第二感光芯片上成像,所述第二感光芯片可以感应可见光线成像;
[0012]所述摄像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令控制所述第一镜头开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令控制所述第二镜头开启。
[00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摄像装置生成第一控制信令,或者,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摄像装置生成第二控制信令,并根据第一控制信令控制第一镜头开启,根据第二控制信令控制第二镜头开启,第一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第一镜头,第二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第二镜头,因为,第一镜头为红外镜头,在夜晚可见光较差的时候能够通过感应红外线进行拍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夜间拍摄效果差的问题,能够在不影响可见光线下拍摄的同时,提高夜间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镜头与红外发光二极管位置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是具有拍照功能的装置,当然还可以进一步的具有摄像功能。可选的,该摄像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设备。参照图1所示,该摄像装置10包括处理器101、第一镜头102、第二镜头103、第一感光芯片104和第二感光芯片105,该处理器101分别于第一镜头102、第二镜头103、第一感光芯片104和第二感光芯片105连接。
[0020]其中,第一镜头102为红外镜头,用于使红外线进入并在第一感光芯片104上成像,第一感光芯片104可以感应红外线成像。
[0021]第一镜头102除了能够捕获可见光线之外,也能够捕获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优选的,第一镜头102不过滤红外线,可以使得红外线透过镜片,在第一感光芯片上形成红外图像,这样就能够在夜晚拍摄到发出红外线或被红外线照射的物体。
[0022]第二镜头103,用于使可见光线进入并在第二感光芯片105上成像,第二感光芯片105可以感应可见光线成像。
[0023]因为第一镜头102是红外镜头,比普通镜头能够感应到更多的红外线,所以,在正常亮度的环境里,通过第一镜头102形成的图像画质偏红偏暖,会影响拍摄效果。在光线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二镜头103进行拍摄,这样既不影响正常拍摄,又能在夜晚拍摄,而且因为第一镜头是红外镜头,能够有比较好的拍摄效果。
[0024]处理器101,用于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生成第一控制信令,或者,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生成第二控制信令,并根据第一控制信令控制第一镜头102开启,根据第二控制信令控制第二镜头103开启,第一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第一镜头102,第二控制信令用于指示开启第二镜头103。
[0025]可选的,用户可以自行控制第一镜头102和第二镜头103是否开启,以触屏手机为例,当用户进入手机拍摄界面时,通过设置选项可以通过触屏操作选择是否开启第一镜头102和第二镜头103,当用户选择开启第一镜头102时,处理器101根据用户的触屏操作生成第一控制信令,当用户选择开启第二镜头103时,处理器101根据用户的触屏操作生成第二控制信令。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
[0026]值得说明的是,第一镜头102和第二镜头103可以是AF (Auto Focus,自动对焦)镜头或FF(Fixed Focus,定焦)镜头,第一镜头102和第二镜头103可以同时开启,此时,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同时取景,并通过处理器运算对两个镜头所捕获的画面进行取舍、融合等处理。第一镜头和第二镜头可以采用不同焦距,不同视角,通过两个镜头的取景切换实现2倍光学变焦。需要说明的是,在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因为设备厚度小,不能够调节焦距,只能实现数码变焦,而数码变焦只是将图像变大,而并不能提高图像清晰度,本发明可以使得这些不能够进行光学变焦的设备实现两倍光学变焦。也可以通过两个镜头进行光学测距(例如三角测距)、快速对焦等效果。
[0027]在两个镜头同时开启进行拍摄时,在正常亮度的环境里,由于第一镜头102感应到更多的红外线导致画质偏红,偏暖,可以通过第二镜头103对第一镜头102的画面颜色、色温等进行调节,不会影响画质效果。在光线较暗的环境里,例如夜晚,第一镜头102和第二镜头103同时开启也可以使得摄像装置10在单位时间内捕获更多的光线,提高画面亮度,降低图像噪点,提尚画质。
[0028]可选的,在一种应用场景中,
[0029]处理器101,还用于当环境亮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一控制信令;当环境亮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生成第二控制信令,环境亮度为摄像装置所处环境的亮度。这样,就可以根据环境亮度自动控制第一镜头102和第二镜头103是否开启,避免了用户繁琐的操作。
[0030]或者,处理器101,还用于当用户执行第一操作时,生成第一控制信令;当用户执行第二操作时,生成第二控制信令。这样,用户可以自行根据需要控制第一镜头102和第二镜头103是否开启。优选的,摄像装置可以是触屏手机,摄像装置可以检测用户的触屏操作,当检测到第一操作时,生成第一控制信令,当检测到第二操作时,生成第二控制信令。当然,此处只是举例说明,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用户也可以通过物理按键进行控制。
[0031]可选的,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
[0032]摄像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06。
[0033]处理器101,还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06开启或关闭。
[0034]进一步可选的,处理器101,还用于当环境亮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06开启,当环境亮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控制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06关闭。
[0035]可选的,该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06可以分布在第一镜头102的周围,参照图2所示,图2中以手机为例,示出了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06与第一镜头102之间几种可能的位置关系,当然,图2只是示例性的示意,并不代表本发明局限于此,优选的,每个红外发光二极管106与第一镜头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