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板结构及集中交换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27389阅读:来源:国知局
2b所示,背板正面全部为线卡槽位,线卡采用横向插拔设计,槽位数位N。设备反面为2?4层竖插的交换卡,槽位数为M,每层槽位数为y,设备层数为c。对于某一层的交换卡,交换卡和正面的对应层的线卡为正交的位置关系,通过背板侧的正交插座直接互联。即每个线卡要提供1个背板插座(部件2),每个交换卡提供N/c个背板插座(部件9),部件2和9可选择直接对插的正交插座,也可以通过部件13和14转接后互联。这样可以保证同层的每个交换卡和每个线卡之间都有一对正交插座相连,即解决了同层交换卡和线卡的互联问题,同时,采用正交的结构,没有背板走线,可以保证数据通路的PCB走线最短,提供高速信号的传输性能。
[0078]跨设备分层的数据连接要通过线缆盒实现。参照图2,线缆盒也在设备反面安装,和交换卡平行放置,纵跨所有一竖列的交换卡位置,线缆盒一侧的插座(部件10)和所有的线卡插座(部件3)相连,另一侧(部件7)和对应一竖列的交换卡插座(部件8)相连。线缆盒为预安装部件,设备出厂前,线缆盒要通过结构件固定到设备框架上。线卡和交换卡可以出厂后再插装到设备对应槽位上。部件8的位置在交换卡无交换芯片的PCB面,同时,部件8和部件9分别放置在交换芯片的两侧,可以保证交换芯片到部件8和部件9的PCB走线尽量短。
[0079]参照图4,线缆盒左侧和线卡相连的插座(部件10)数量为N,即每线卡槽位一个,右侧和交换卡相连的插座(部件7)数量为Q,可以根据插座选型确定,只要Q个部件7和N个部件10能传输的数据通路数相同即可。线缆盒内部使用高速线缆连接部件7和部件10,每个部件10要分成(c-Ι)份,分别连到非同层的部件7。这样线缆盒就实现了所有非同层的每个线卡和每个交换卡的相互连通。同时,高速线缆的传输损耗相对于PCB走线非常小,这样整个传输路径上损耗也可以控制的很低,保证高速信号的传输性能。
[0080]由于设备的两类主要板卡分别位于正面和反面,这样两者的PCB深度就可以分别设计。交换板的设计比较固定,主要是交换芯片,因此,可以尽量压缩交换卡的深度。同时,线缆盒和交换卡平行放置,也没有占用额外的设备深度。而线卡会随着光模块等技术的发展,不断会开发新的功能板卡,对PCB空间也要求较大。本发明实施例就能很好的解决加大线卡PCB空间的问题。
[0081]实施例1
[0082]如图5a、5b、5c所示:本实施例实现64槽位线卡,单线卡800G带宽的设计,系统最大容量51.2T。
[0083]采用双层交换卡的结构。单线卡800G,单物理连接速率选择25G,单个线卡需要48个通道传输数据,考虑保护,共需64个物理通道,根据结构限制,交换卡数量可选为8个,采用6+2保护模式。线卡64个通道分配到8个交换卡,每个交换卡8个通道。线缆盒和线卡互联插座(部件3和10)选用4x4pair,支持8通道。线卡和交换卡互联插座(部件2和9)选用4x4pair,支持8通道。线缆盒和交换卡互联插座(部件7和8)选用4x8pair,支持16通道。从而该实施例的形态如如图5a、5b、5c所示所示,基本参数如下:
[0084]线卡数量N = 64,
[0085]交换卡数量Μ = 8,
[0086]设备层数c = 2,
[0087]单层交叉板数量y = 4,
[0088]单层线卡数量x = 32,
[0089]线缆盒数量y = 4,
[0090]每个线卡连交换卡插座(部件2)数量:4,
[0091]每个线卡连线缆盒插座(部件3)数量:4,
[0092]每个线缆盒连接线卡插座(部件10)数量:64,
[0093]每个线缆盒连交换卡插座(部件7)数量:32,
[0094]每个交换卡连接线卡插座(部件9)数量:32,
[0095]每个交换卡连接线缆盒插座(部件8)数量:16,
[0096]部件3 和 10 选型:4x4pair,
[0097]部件2 和 9 选型:4x4pair,
[0098]部件7 和 8 选型:4x8pair,
[0099]线缆盒内线缆数量:1024pair。
[0100]实施例2
[0101]本实施例实现72槽位线卡,单线卡1T带宽的设计,系统最大容量72T。
[0102]采用三层交换卡的结构。单线卡1T,单物理连接速率选择25G,单个线卡需要60个通道传输数据,考虑保护,共需72个物理通道,根据结构限制,交换卡数量可选为12个,采用10+2保护模式。线卡72个通道分配到12个交换卡,每个交换卡8个通道。线缆盒和线卡互联插座(部件3和10)选用4x8pair,支持16通道。线卡和交换卡互联插座(部件2和9)选用4x4pair,支持8通道。线缆盒和交换卡互联插座(部件7和8)选用8x8pair,支持32通道。从而该实施例的形态如图如图6a、6b、6c所示,基本参数如下:
[0103]线卡数量N = 72,
[0104]交换卡数量Μ =12,
[0105]设备层数c = 3,
[0106]单层交叉板数量y = 4,
[0107]单层线卡数量x = 24,
[0108]线缆盒数量y = 4,
[0109]每个线卡连交换卡插座(部件2)数量:4,
[0110]每个线卡连线缆盒插座(部件3)数量:4,
[0111]每个线缆盒连接线卡插座(部件10)数量:72,
[0112]每个线缆盒连交换卡插座(部件7)数量:36,
[0113]每个交换卡连接线卡插座(部件9)数量:24,
[0114]每个交换卡连接线缆盒插座(部件8)数量:12,
[0115]部件3 和 10 选型:4x8pair,
[0116]部件2 和 9 选型:4x4pair,
[0117]部件7 和 8 选型:8x8pair,
[0118]线缆盒内线缆数量:2304pair。
[0119]实施例3
[0120]本实施例实现80槽位线卡,单线卡1T带宽的设计,系统最大容量80T。
[0121 ] 采用四层交换卡的结构。单线卡1T,单物理连接速率选择25G,单个线卡需要60个通道传输数据,考虑保护,共需72个物理通道,根据结构限制,交换卡数量可选为12个,采用10+2保护模式。线卡72个通道分配到12个交换卡,每个交换卡8个通道。线缆盒和线卡互联插座(部件3和10)选用6x8pair,支持24通道。线卡和交换卡互联插座(部件2和9)选用4x4pair,支持8通道。线缆盒和交换卡互联插座(部件7和8)选用8xl2pair,支持48通道。从而该实施例的形态如图如图7a、7b、7c所示,基本参数如下:
[0122]线卡数量N = 80,
[0123]交换卡数量Μ =12,
[0124]设备层数c = 4,
[0125]单层交叉板数量y = 3,
[0126]单层线卡数量x = 20,
[0127]线缆盒数量y = 3,
[0128]每个线卡连交换卡插座(部件2)数量:3,
[0129]每个线卡连线缆盒插座(部件3)数量:3,
[0130]每个线缆盒连接线卡插座(部件10)数量:80,
[0131]每个线缆盒连交换卡插座(部件7)数量:40,
[0132]每个交换卡连接线卡插座(部件9)数量:20,
[0133]每个交换卡连接线缆盒插座(部件8)数量:10,
[0134]部件3 和 10 选型:6x8pair,
[0135]部件2 和 9 选型:4x4pair,
[0136]部件7 和 8 选型:8xl2pair,
[0137]线缆盒内线缆数量:3840pair。
[0138]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139]通过采用线缆盒以及正交的结构,使每个线卡和每个交叉板的连接通路都尽量短,完全可以满足25G/28G高速信号对路径损耗的要求。通过线缆盒和交换卡的平行设计,以及线卡独立占用设备一面,可以尽量使线卡的PCB设计空间加大,满足单线卡大容量设计的需求。进而,可以实现整个设备调度容量的提升,可以实现超100T的系统容量。
[0140]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背板结构,包括:背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卡,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正面; 交换卡,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实现线卡连接交换卡的第一插座,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正面; 用于实现交换卡连接所述线卡的第二插座,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反面; 所述第一插座和所述第二插座在同一层上正交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座与所述第二插座穿过所述背板直接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插座,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与所述第一插座连接; 与所述第三插座连接的第四插座,设置于所述背板上,并与所述交换卡连接; 所述第一插座通过所述第三插座和所述第四插座与所述第二插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线缆盒,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用于跨层连接交换卡和线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实现所述线卡连接所述线缆盒的第五插座,以及用于实现所述线缆盒连接所述线卡的第六插座; 用于实现所述交换卡连接所述线缆盒的第七插座,以及用于实现所述线缆盒连接所述交换卡的第八插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插座和所述第六插座穿过所述背板直接相连;或者,所述第五插座和所述第六插座通过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第九插座间接相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插座靠近所述交换卡的面板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座与所述第六插座分别设置于所述交换卡上交换芯片的两侧。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盒与所述交换卡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同一侧。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盒与所述交换卡平行设置。12.—种集中交换设备,包括交换卡和线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背板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板结构及集中交换设备,其中,该背板结构包括:线卡,设置于所述背板的正面;交换卡,设置于所述背板的反面。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背板方案传输性能不佳,单板设计空间小,从而可以满足高速信号对路径损耗的要求,同时,增加了单板的设计空间。
【IPC分类】H04L12/04, H04L12/931, H04Q1/02
【公开号】CN105281917
【申请号】CN201410348765
【发明人】刘雨, 叶兵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7月21日
【公告号】WO2015117519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