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与电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91453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与电子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与电子组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可变音箱容积的扬声器的电子装置与电子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便携式电子装置已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为了有利于随身携带的目的,其设计潮流均以轻薄短小的外观轮廓为其目的。
[0003]一般而言,为了达到视听娱乐的效果,便携式电子装置仍会搭载小型扬声器。但是,这类小型扬声器所播放音乐或声响的能力通常相等或略大于蜂鸣器,因此其声音大小与音效品质大多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扬声器往往会受限于发声兀件与音箱的外型设计与体积,而受限于前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外观必须满足「轻」、「薄」的特殊需求,而不得不牺牲扬声器的空间或将扬声器设计成扁平结构。如此却易使扬声器的音箱过小而失去其该有的功能。
[0004]音箱结构的设计,对于扬声器的整体效率、音色取向皆有重大的影响。据此,如何兼顾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外观设计需求以及扬声器的发声品质,实为相关技术人员所需思考及研究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与电子组件,其扬声器具有可变容积的音箱而能提高声首品质。
[0006]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机体、扬声器以及栓动件(Latch)。扬声器与栓动件活动地组装于机体。扬声器具有第一轨道,机体具有第二轨道。栓动件同时耦接于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且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夹一锐角。物件适于可拆卸地结合至机体,并推动栓动件同沿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移动,以使栓动件驱动扬声器的局部突出于机体。
[0007]本发明的电子组件,包括第一机体、扬声器、栓动件以及第二机体。扬声器与栓动件活动地组装于第一机体。扬声器具有第一轨道,第一机体具有第二轨道。栓动件同时耦接于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且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夹一锐角。第二机体适于可拆卸地结合至第一机体,并推动栓动件同沿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移动,以使栓动件驱动扬声器的局部突出于第一机体。
[0008]基于上述,电子装置通过设置在扬声器上的第一轨道与第一机体上的第二轨道之间夹一锐角,而使栓动件同时耦接于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以使扬声器、栓动件与机体之间形成连动机构,因此当物件(或第二机体)组装于第一机体时,通过物件(或第二机体)推动栓动件而使其同沿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移动,进而达到驱动扬声器的效果,并使扬声器能受栓动件驱动地突出于第一机体或没入于第一机体。此举让扬声器具有可变动空间,即扬声器的音箱容积能随着其突出于第一机体而增加,因此扬声器能不受第一机体的外形限制地维持其声音效果。
[000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电子组件于组装后的局部示意图;
[0012]图3与图4分别示出图1与图2中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0013]图5与图6分别出电子装置内部部分构件的爆炸图;
[0014]图7与图8分别示出扬声器与栓动件之间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0:电子组件;
[0017]100:电子装置;
[0018]110:第一机体;
[0019]112:部件;
[0020]112a:凹口;
[0021]112b:第二轨道;
[0022]112c:第三轨道;
[0023]112d:凸部;
[0024]114:显示面;
[0025]116:表面;
[0026]120:扬声器;
[0027]122:第一轨道;
[0028]124:扬声部;
[0029]126:折箱部;
[0030]130:栓动件;
[0031]132:推移部;
[0032]134:翼部;
[0033]136:凸柱;
[0034]140:弹性件;
[0035]200:扩充基座;
[0036]210:第二机体;
[0037]212:本体;
[0038]214:枢轴;
[0039]216:凸部;
[0040]220:输入元件;
[0041]S1、S2: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图1的电子组件于组装后的局部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组件10包括电子装置100与扩充基座200,其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平板电脑,而扩充基座200例如是包含键盘与触控板的输入模块,用以与电子装置100组装后提供使用者作为操作电子装置100的选择。但,本发明并未限制电子装置100与扩充基座200的形式,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电子装置也可是智能手机,而扩充基座也可为充电座以同时用以承载电子装置与供电之用。据此,任何可拆式结构或装置能在相互组装时提供额外功能者均可适用于本发明。
[0043]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机体110、扬声器120以及栓动件130,第一机体110具有显示面114、部件112与凹口 112a,其中显示面114在图1中是平行于Y_Z平面,而凹口 112a在图1中是朝向负Z轴方向。扬声器120与栓动件130是活动地组装于第一机体110内,且栓动件130能沿Z轴来回移动,而扬声器120能沿X轴来回移动。对应地,扩充基座200包括第二机体210与设置其上的输入元件220 (例如所示的键盘或触控板等,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二机体210包括本体212、枢轴214与凸部216,且输入元件220设置于本体212上,枢轴214是沿Y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212的侧缘,而凸部216设置于枢轴214上。
[0044]如图1所示,通过凸部216与凹口 112a之间的结合,而使电子装置100能与扩充基座200于结构及电性组装在一起,并通过枢轴214而使电子装置100能相对于本体212转动。据此,使用者能以输入元件220对电子装置100进行操控,并依其需求而调整显示面114相对于使用者的视角。在此并未限定电子装置100与扩充基座200的组装形式,其可通过卡扣、磁吸等现有已知的组装技术并搭配相关的连接器技术,而使凸部216伸入于凹口112a后让两者达到上述的组装效果。同时,凸部216也能藉此作为电子装置100的支撑结构。
[0045]本实施例所示出的凸部216、凹口 112a与扬声器120等相关构件是分别对称地配置在扩充基座200与电子装置100的相对两侧,因此以下仅以其中一侧的构件作为描述对象,另一侧构件因其特征相同便予以省略。再者,为避免构件线条杂乱,因此仅在图1与图2中以虚线示出部件112与栓动件130,而在后续图中方予以详细的示出与描述。
[0046]图3与图4分别示出图1与图2中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扬声器的状态是对应至图1的状态,而图4所示扬声器的状态是对应至图2的状态,且在此以虚线示出第一机体110以能清楚识别在第一机体110内的结构特征。请同时参考图3、图4并对照图1、图2,如前所述,栓动件130能沿Z轴来回移动,而扬声器120能沿X轴来回移动。据此,当扩充基座200以其凸部216伸入电子装置100的凹口 112a时,便能驱动栓动件130沿正Z轴方向移动,并而使栓动件130驱动扬声器120沿正X轴方向移动并突出于第一机体110的表面116 (示出于图2与图4中),即从图3所示状态转变至图4的状态。另需提及的是,本实施例虽以部件112作为承载栓动件130且具有凹口 112a特征的机体构件,但是,部件112实质上是能与第一机体110成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而可被视为第一机体110的局部。
[0047]图5与图6分别示出电子装置内部部分构件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5与图6,详细而言,扬声器120包括第一轨道122、扬声部124与折箱部(Bellows) 126,其中第一轨道122设置于扬声部124的侧面且实质上朝向部件112。折箱部126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能沿z轴扩展或收缩,扬声部124组装于折箱部126上,由于折箱部126的可收折特性,因此扬声部124实质上能被视为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的浮动构件。
[0048]对应地,部件112具有朝向第一轨道122的第二轨道112b,而栓动件130同时可移动地耦接于第一轨道122与第二轨道11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122与第二轨道112b分别位于平行X-Z平面的不同平面上,且第一轨道122与第二轨道112b在X-Z平面上的正投影是相互夹一锐角。再者,栓动件130是沿Y轴串接于第一轨道122与第二轨道112b,因而具有第一轨道122的扬声器120、栓动件130与具有第二轨道112b的部件112 (即可被视为第一机体110)之间形成类似连杆结构,以使构件之间产生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