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915059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间隔体13包括框架131、隔板133、第一腔体135、第二腔体137及通孔139。所述隔板133位于所述框架131内部且其平行所述上壳11设置。所述隔板133将所述框架131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35,上层形成所述第二腔体137。所述通孔139设于所述隔板131,所述通孔139为两个。所述框架131的上下两层均设有孔状结构,且该孔状结构位于所述框架131的不同侧,并且所述上壳11和所述框架131下层的孔状结构位于同一侧。
[0041]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下壳15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结构。所述下壳15包括第一壳体151和第二壳体153,所述第一壳体151和所述第二壳体153连接配合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第二壳体153的一端设有孔状结构,且其与所述框架131上层的孔状结构位于同一侧。
[0042]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磁路系统2包括磁体部21、导磁板23及磁轭25。所述导磁板23夹设于所述磁体部21之间;自所述第一壳体151到所述第二壳体153方向,所述磁轭25分别设于所述磁体部21两端;所述磁体部21与所述磁轭25之间形成磁间隙。
[0043]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振膜系统3包括所述振膜系统包括第一振膜31、第二振膜
32、第一球顶33及第二球顶34。所述第一球顶33位于所述第一振膜31靠近所述磁路系统2的一侧,所述第二球顶34位于所述第二振膜32靠近所述磁路系统2的一侧。所述第一振膜31和所述第一球顶33、所述第二振膜32和所述第二球顶34分别设置于所述隔板133两侧。
[0044]所述第一振膜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153,且位于所述间隔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153之间。所述第一振膜31与所述隔板133之间的所述第一腔体135为所述第一振膜31的前腔,所述第一振膜31与所述第二壳体153之间围成的空间为所述第一振膜31的后腔。所述第一球顶33设于所述第一振膜31的后腔。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第一球顶33可为独立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振膜31,用于增强所述第一振膜31的强度;所述第一球顶33也可以与所述驱动装置4为一体结构,与所述驱动装置4一起驱动所述第一振膜31运动。因此所述第一振膜31受力面积大且受力均衡,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框架131的下层(即所述第一腔体135所在一侧)的孔状结构为所述第一振膜31的第一发声孔136。所述第二壳体153的一端的孔状结构为所述第一振膜31的第一泄露孔155。
[0045]所述第二振膜32固定连接于所述间隔体13,且位于所述间隔体13与所述上壳11之间。所述第二振膜32与所述上壳11之间围成的空间为所述第二振膜32的前腔,所述第二振膜32与所述隔板133之间的所述第二腔体137为所述第二振膜32的后腔。所述第二球顶34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37内。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第二球顶34可为独立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振膜32,用于增强所述第二振膜32的强度;所述第二球顶34也可以与所述驱动装置4为一体结构,与所述驱动装置4一起驱动所述第二振膜32运动。因此,所述第二振膜32受力面积大且受力均衡,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所述上壳11的一端的孔状结构为所述第二振膜32的第二发声孔111,所述框架131的上层(即所述第二腔体137所在一侧)的孔状结构为所述第二振膜32的第二泄露孔138。
[0046]所述第一振膜31的前腔(即所述第一腔体135)与所述第二振膜32的前腔(即文中所述第一振膜31与所述上壳11之间围成的空间)之间互相独立。且连通所述第一振膜31的前腔和外界的第一发声孔136和连通所述第二振膜32的前腔和外界的第二发声孔111位于所述外壳I的同一侧。
[0047]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3。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音圈41、传动件以及辅助支撑部件43。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所述音圈4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振膜系统3相连,所述辅助支撑部件43的一端固接于所述下壳15,另一端固接于所述传动件。
[0048]所述音圈41环设于所述磁体部21外围且位于所述磁体部21和所述磁轭25之间的磁间隙内。相对于所述磁体部21而言,所述音圈41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磁轭25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0049]所述传动件设置有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音圈41的两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传动件可以为一体结构的传动件42A,亦可以为分体结构的传动件42B(后见图5)。
[0050]请参阅图1、图3和图4b,所述传动件42A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球顶33和所述第二球顶34可以与所述传动件42A设置为一体结构,共同驱动所述第一振膜31和所述第二振膜32运动发声。自所述下壳15到所述上壳11方向,所述传动件42A依次贯穿所述第一球顶33、所述第一振膜32、所述隔板133、所述第二球顶34及所述第二振膜32。所述传动件42A贯穿所述隔板133的所述通孔139,所述传动件42A与所述通孔139之间间隙配合配合设置,所述间隙距离不超过0.01mm。该间隙的作用是:一方面使得所述传动件42A能够自由穿过所述隔板133而不产生机械摩擦;另一方面避免气体在所述第一腔体135(即所述第一振膜31的前腔)与所述第二腔体137(即所述第二振膜32的后腔)之间的流通,提高所述第一振膜31和所述第二振膜32的声福射。
[0051]所述辅助支撑部件43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辅助支撑部件43包括支撑部431以及与所述支撑部431连接的弹性连接部433。所述支撑部431的一端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51和所述第二壳体153之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连接部433。所述弹性连接部433类似于折环结构,其连接于所述支架421的一端。所述弹性连接部433可以产生形变,不阻碍所述支架421的运动。
[0052]请参阅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扬声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所示的扬声器与图1所示的扬声器的区别在于:一、所述传动件42B为分体结构;二、所述传动件42B与所述隔板133之间通过密封件7连接密封。
[0053]请结合图6和图7参阅,图6是图5所示扬声器的另一角度的外观图,图7是图5所示扬声器在C-C方向的剖视图。所述传动件42B为分体结构,每一所述传动件42B均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架421、第一连接部423及第二连接部425。所述第一连接部42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5由直径不同的圆柱体连接而成,其直径大的圆柱体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的内径与直径小的圆柱体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支架421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连接部423的中空结构内,所述第一连接部423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部425其中空结构内。所述支架421、所述第一连接部423、所述第二连接部425之间通过胶水牢固连接。所述支架421与所述第一球顶33可以设置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425与所述第二球顶34也可设置为一体结构。
[0054]本发明提供密封件7解决上述所述隔板133与所述传动件42之间缝隙内的气体流动的问题。请一并参阅图5、图7、图8a和图8b,图8a是图5所示扬声器的密封件的放大图,图Sb是图8a所示密封件在D-D方向的剖视图。所述密封件7用于阻碍所述隔板133与所述传动件42B之间缝隙内的气体流动,保证所述第一腔体135(即所述第一振膜31的前腔)和所述第二腔体137(即所述第二振膜32的后腔)之间的空气互不流通,降低空气流通对扬声器音质效果的影响。所述密封件7为一中心具通孔的部件,其套设于所述传动件42B。所述密封件7包括第一固定部71、折环部73及第二固定部75。所述第一固定部71固接于所述隔板133,所述第二固定部75固接于所述传动件42B的所述支架4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