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载具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0579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运输载具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时监控系统,尤指一种用于运输载具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特殊的布线方式及同步摄录运输载具内外的实时影像,该系统能有效对运输载具的现况进行监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应用在运输载具上。这些运输载具小至电动车、摩托车,大到货车、卡车、电车等,通过众多电子设备维持着良好的运作。这些电子设备大多用来监控机器设备的运转、协调各部件的运作、操作冷却系统、控制引擎及发动机,或显示运转状况于驾驶人。有了这些电子设备,驾驭运输载具不再是人与机器的拚搏;驾驶员只需专注于路况的变化,交通运输变得既安全又简便。
[0003]运输载具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智能化,即完全交由计算机操作。然而,一般的运输载具要达到上述目的,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各家厂商的做法是积沙成塔,累积小部分的突破应用,以造成更近智能化的成果。从这个观点来说,以汽车为例,每一代的新车除了在传统发动设备进行改进外,其它部分,如倒车雷达、GPS导航与车用通信等设备,会依次慢慢加入新款车中。这些设备往往是汽车周边零件厂商研发生产后,市场的接收度高,车商才将之纳入标准配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是行车记录器。
[0004]对于各种运输载具,为了能对运行安全进行监控,以及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有足够的证据还原事故发生的真相,行车记录器是不可或缺的设备。运输载具上的行车记录器通常包含了一组摄影镜头、一个记录装置、一套管理电路及一个显示屏幕,装设在运输载具行进方向,便于驾驶员操作。行车记录器的架构来自传统的监视摄影机,但不须具有将信号外传的设备。行车记录器的演进,由外加于单一位置,进而于运输载具制造时即装设在不同位置(比如车后保险杆或照后镜上)及各种视角上,而到目前的鹰眼系统,将安全监控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0005]然而,多数的行车记录器都是单路摄影,即一套行车记录器(不论内装或外加于运输载具中)只能管理来自一个摄影镜头的影像。多个角度及位置的其它摄影镜头,必须得由不同的控制装置来处理。这样的行车记录器在影像取得上没有一致性,且需要复杂的电路来实现。因此,中国台湾专利第M499347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器结构,通过主机体及供连接于主机体的多个摄影镜头来实现多路监控目的。其中,主机体设有控制电路及屏幕,以及至少一存储卡,其侧缘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孔。该多个摄影镜头分别设有固定件,以及适当长度的连接线及插头,主机体的另一侧设有一可转动的座体,于该座体设有照明元件。将摄影镜头装设于汽车或机车,通过摄影镜头撷取前、后或左、右的影像,并将影像储存于存储卡中。其结果可于屏幕以分割画面显示,使行车记录器能够记录不同方位的影像,且可用作照明设备使用。
[0006]即便多路行车记录器在某种程度上是新的创举,但依照上述专利所制造的产品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摄影镜头的连接线装设会影响运输载具的内部空间,给予驾驶员或乘客混乱的感受;第二、该行车记录器结构的电力来源是运输载具中的点烟器,这会造成与其它需要使用车内电源的设备争抢点烟器的问题;第三、摄录的影像只能存储在本机的存储卡中,无法及时向外部传输,这无法有效且及时对车队进行监控管理。
[0007]所以,针对以上现有行车记录器存在的问题,本案发明人积累数十年于监控设备领域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种运输载具实时监控系统,以期一次解决上述所有问题。在以下的说明书内容中将详细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运输载具的实时监控系统。该实时监控系统包含:至少两个摄录像模块,每一摄录像模块装设于一运输载具的固定位置上以摄录影像,并将该影像转换为影像电信号后经由一传输线路传送出;一无线通讯模块,用以将该影像电信号经一传输网络传送至一外部接收装置;一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与该无线通讯模块电性连接,并与该多个摄录像模块通过传输线路连接,用以同步接收来自该至少两个摄录像模块的影像电信号,并选择性地将该多个影像电信号全部或部分传至该无线通讯模块;及至少一刚性结构物,该多个传输线路沿其表面或内部空间布设,其中该至少一刚性结构物形成该运输载具的至少一部分;该无线通讯模块与处理单元部分或全部包覆于一壳体中。
[0009]依照本实用新型,该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包含一电力管理模块,该电力管理模块与该运输载具中的电源连接,用以取得来自该电源的电力及分配电力至该运输载具实时监控系统中所有需要电力运作的元件。该电源为该运输载具中的电瓶、发动机或配电线路。
[0010]又,该实时监控系统进一步包含一屏幕,该屏幕电连接至该处理单元,用以显示单一影像电信号所代表的摄录影像或同步显示至少两个影像电信号所代表的摄录影像。该实时监控系统亦可进一步包含一内存装置,该内存装置与该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该处理单元选择性将该多个影像电信号全部或部分储存于该内存装置中,并读取已储存于该内存装置中的影像电信号,而其中该内存装置为硬盘、固态硬盘、内存卡槽连同内存卡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1]依照本案构想,该实时监控系统亦可进一步包含一全球定位系统模块,该全球定位系统模块与该处理单元电连接,用以提供该运输载具的地理位置信息。
[0012]较佳的,该多个传输线路与壳体可拆卸地固定于该刚性结构物上,使得该运输载具内(上)的驾驶员或乘客无法直接触及。该无线通讯模块为W1-Fi模块、3G通信模块、4G通信模块或卫星通信模块。该传输线路使用防水电线。该运输载具为电动车、摩托车、汽车、客车、货车、地铁动车组、铁路动车组或高速铁路动车组。该传输网络为行动网络或因特网。该外部接收装置接收该影像电信号,用以进行远程监控及/或储存该影像电信号。该外部接收装置为云端服务器、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智能手机。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时监控系统可通过现有运输载具的刚性结构物布设线路,以及利用处理单元同步处理该至少两个摄录像模块所摄录的影像。因此,该实时监控系统可同时摄录监视运输载具内外影像,却不会造成运输载具内驾驶员或乘客的不便,以及占用点烟器的困扰。此外,无线通讯模块可将该影像电信号传送至外部接收装置,这能有效且及时对车队或特定车辆进行监控管理,解决前述行车记录器存在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载具实时监控系统一实施例的主要元件方块图;
[0015]图2为该运输载具实时监控系统布设于一汽车中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0_实时监控系统;20_电源;101-第一摄录像模块;102_第二摄录像模块;103-第一传输线路;104-第二传输线路;110-无线通讯模块;120-处理单元;131-第一刚性结构物;132_第二刚性结构物;133-固定凸环;140_壳体;150_电力管理模块;160_屏幕;170_内存装置;180_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90_云端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不。
[0018]如图1所示,该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载具实时监控系统10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要元件方块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实时监控系统10应用于一辆汽车上。然而,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该实时监控系统10不仅限于应用在汽车上,凡是如电动车、摩托车、客车、货车、地铁动车组、铁路动车组或高速铁路动车组等可以载运人员或货物且具有实时监控行进安全需求的运输载具,都在应用范围之内。该实时监控系统10主要包含:一第一摄录像模块101、一第二摄录像模块102、一无线通讯模块110、一处理单元120、一第一刚性结构物131、一第二刚性结构物132、一壳体140、一电力管理模块150、一屏幕160、一内存装置170、一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80及一云端服务器190。其中,除了云端服务器190外,其余元件固设于一汽车的固定位置上,或者为该汽车的一部分结构(即利用现有汽车结构进行固定)。各元件的功能及实时监控系统10的优点说明如下。
[0019]在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摄录像模块仅第一摄录像模块101与第二摄录像模块102两组,但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摄录像模块的数量应至少为两个。每一摄录像模块装设于汽车的固定位置上。如图2所示,第一摄录像模块101固定于汽车行李车门下方,镜头方向朝向车子正后方,可用来监视倒车时后方的影象(比如看到了图1中的另一台车),或于行进中监视后方车辆动态,以于意外事故发生后提供事故发生时的证据。用于监控行进中的车行状况,第一摄录像模块101也可固定于车子前方的散热器框架上,或是驾驶上方的顶盖上。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现有外加式的行车记录器不同处之一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线路及元件的布设以不能被驾驶员或乘客直接触及(例如,包覆于固定物内或隐藏于活动式盖板之后)为原则。除了视觉上美观之外,不易为人所直接触及也保障了线路及元件的安全性。因此,若第一摄录像模块101固定于车子前方,不用像现有的行车记录器一般,以吸盘或固定架固着于挡风玻璃或仪表板盖板上。
[0020]第二摄录像模块102设于顶盖与隔热板之间,镜头方向朝车内,用来监视车内部的动态。一般来说,在开车时,驾驶员可以利用第二摄录像模块102监看后方乘客,比如小孩子的状态,可以避免驾驶员为了了解其后方发生的事情而导致过度扭转头部或开车分心的危险情况。此外,当汽车不开动时,通过汽车电源20供电,第二摄录像模块102还可进行车内监控,随时注意小偷入侵行窃。第一摄录像模块101与第二摄录像模块102可为一般的感光耦合元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