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人电梯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843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载人电梯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用电梯结构,尤其是一种载人电梯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高楼电梯一般有自动控制系统和长方体形电梯箱体等组成,电梯箱体除进出口侧面为电动移门外,其它三面采用封闭式结构。这种传统式高楼电梯结构不足之处在于当电梯在带人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而不工作,使电梯停在某一位置,造成乘客围困电梯内,直到故障排除电梯恢复运行后才能解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梯发生故障时能安全、迅速解困的一种载人电梯的改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述一种载人电梯的改良结构,包括设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长方体形电梯箱体,电梯箱体进出口侧面为电动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箱体另外三个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设置为两扇带有锁定机构的平行移动门,平行移动门上、下设有轨道,轨道内设有滚珠,两扇平行移动门之间的缝隙安装有密封压条,平行移动门外侧面上设有红外线侧位仪,平行移动门外侧下方设有横杆,该横杆上设有带护拦的活动吊桥,活动吊桥另一端上设有挂钩。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当电梯在带人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可以打开平行移动门,让人进入邻近并排、且结构相同的另一个电梯内,让乘客迅速解困出来。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箱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平行移动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邻近并排、且结构相同的二个电梯排故时使用示意图;图4是图3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自动控制系统(图中未示)、长方体形电梯箱体1组成。电梯箱体进出口侧面为电动移门(图中未示),由于自动控制系统和电动移门均为已有技术,故不作详细说明。电梯箱体1另外三个侧面中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为两扇带有锁定机构的平行移动门2、3,(如果是三台电梯的中间的一台电梯则需要二个侧面设置为两扇带有锁定机构的平行移动门)平行移动门上、下设有轨道4、5,轨道内设有滚珠6、7,两扇平行移动门2、3可在上、下轨道4、5内滑动。为了防止冷风进入箱内,在两扇平行移动门之间的缝隙安装有密封压条(图中未示)。平行移动门外侧面上设有一套现有技术的红外线侧位仪8,可以对相邻的一台故障电梯停运位置进行测定,并使自己的这台电梯和相邻故障电梯保证停在同一水平位置。平行移动门外侧下方设有横杆9,该横杆9上设有活动吊桥10,活动吊桥另一端上设有挂钩11,活动吊桥10的长度是放下后正好搁在故障电梯的横杆9上,为了保证故障电梯内人员撤离安全,可在吊桥二侧设置护拦。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楼内同位置(并排)安装两台以上电梯,且每台电梯的井坑不得有隔墙。电梯发生故障时可进行如下操作操纵邻近一台电梯,根据红外线侧位仪使其停在和故障电梯同一水平位置,开启侧面平行移动门,并将吊桥放下,放置在故障电梯的横杆上,并用挂钩挂牢,装好吊桥两边护拦,打开故障电梯的侧面平行移动门,使故障电梯内人员撤离。
权利要求一种载人电梯的改良结构,包括设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长方体形电梯箱体,电梯箱体进出口侧面为电动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箱体(1)另外三个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设置为两扇带有锁定机构的平行移动门(2、3),平行移动门上、下设有轨道(4、5),轨道内设有滚珠(6、7),两扇平行移动门之间的缝隙安装有密封压条,平行移动门外侧面上设有红外线侧位仪(8),平行移动门外侧下方设有横杆(9),该横杆上设有带护拦的活动吊桥(10),活动吊桥另一端上设有挂钩(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人电梯的改良结构,包括设有自动控制系统的长方体形电梯箱体,电梯箱体进出口侧面为电动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箱体另外三个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设置为两扇带有锁定机构的平行移动门,平行移动门上、下设有轨道,轨道内设有滚珠,两扇平行移动门之间的缝隙安装有密封压条,平行移动门外侧面上设有红外线侧位仪,平行移动门外侧下方设有横杆,该横杆上设有带护拦的活动吊桥,活动吊桥另一端上设有挂钩。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当电梯在带人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可以打开平行移动门,让人进入邻近并排、且结构相同的另一个电梯内,使乘客迅速解困出来。
文档编号B66B13/30GK2551627SQ0221796
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6日
发明者吴振瑞 申请人:吴振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