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7775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以下的电梯维修安全装置其具有检测轿厢的负载重 量的负载重量检测部,以及检测通过打开的轿厢门的入口处的情况的轿 厢门通过检测部,该电梯维修安全装置根据来自负载重量检测部和轿厢 门通过检测部各自的信息,来检测维修人员是否在轿厢上方。在该现有 的电梯维修安全装置中,在负载重量检测部检测到轿厢的负载重量的增 加,并且轿厢门通过检测部没有检测到通过的情况下,检测为维修人员 在轿厢上方,从而禁止电梯的通常运转(参照专利文献l)。
此外,以往还提出如下的电梯轿厢上方的安全装置在轿厢上方设 置发光装置和接收来自发光装置的光的受光装置,该安全装置根据来自 受光装置的信号,来检测工作人员是否在轿厢上方。在轿厢上方,设置 有将来自发光装置的光导向受光装置的两个反射镜。 一个反射镜配置在 发光装置的上方,另一个反射镜配置在受光装置的上方。来自发光装置 的光被一个反射镜反射,在轿厢上方的工作范围中沿水平方向前进后, 被另一个反射镜反射,从而到达受光装置。在该现有的电梯轿厢上方的 安全装置中,在受光装置的受光被停止时,检测为工作人员在轿厢上方, 发出警报并使轿厢停止(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24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96891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梯维修安全装置中,当维修人员在例 如停电时等轿厢门通过检测部的工作停止时通过轿厢门的入口进入到轿 厢内的情况下,尽管实际上维修人员通过了轿厢门的入口,但是轿厢门
4通过检测部不会检测到维修人员。此时,在停电复原时,在轿厢门通过 检测部没有检测到维修人员的状态下,轿厢的负载重量增加,因此错误 检测为维修人员搭乘在轿厢上方。由此,即使在实际上维修人员没有搭 乘在轿厢上方的情况下,也有可能错误地禁止电梯的通常运转。
此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电梯轿厢上方的安全装置中,在轿厢上 方的工作范围中前进的光的方向是水平方向,因此为了检测轿厢上方的 工作人员,需要在从轿厢向上方离开某种程度的位置处配置各反射镜。 因此,轿厢的实质性高度变高,井道的顶部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能够实现防 止井道的高度尺寸增大,并且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在轿厢上方是否有维修 人员的电梯装置。
本发明的电梯装置具有能够在井道内移动的轿厢;设置在并道的
顶部和轿厢的上部中的任意一方并发光的发光装置;设置在井道的顶部 和轿厢的上部中的任意另一方,并接收来自发光装置的光的受光装置; 以及控制装置,其能够在使轿厢以通常速度移动的通常运转模式和使轿 厢以比通常速度低的速度移动的检修运转模式之间切换电梯的运转模 式,并且在受光装置的受光检测停止时,进行从通常运转模式到检修运 转模式的切换。
在本发明的电梯装置中,在井道的顶部和轿厢的上部中的任意一方 设置发光装置,在另一方上设置受光装置,在受光装置的受光检测停止 时,通过控制装置将电梯的运转模式从通常运转模式切换到检修运转模 式,因此在维修人员搭乘到轿厢上方时,来自发光装置的光被维修人员 挡住,因此使得受光装置的受光检测停止。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 在轿厢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此外,来自发光装置的光不需要在轿厢的 上方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因此能够省去为了使光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而在 轿厢上设置的反射镜等部件。由此,能够实现轿厢的实质性高度尺寸的 缩小,能够实现防止井道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2是沿图i的ii-n线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水平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l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此外,图2
是沿图i的n-n线的剖视图。在图中,在井道i内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能
够移动(能够升降)的轿厢2和对重3。在各层设置有连通井道l内和层 站4的层站出入口5、以及对层站出入口5进行开闭的层站门(未图示)。
在井道1的顶部,设置有对各个设备进行单元化得到的顶部单元6。 顶部单元6具有水平配置的安装框7、和分别设置在安装框7上的曳引机 (驱动装置)8和多个从动绳轮(未图示)。曳引机8和各从动绳轮分别 配置在单独确定的位置(预定的位置)上。
曳引机8具有以曳引机8的主轴为中心旋转驱动的驱动绳轮(未图 示)。此外,曳引机8形成为沿主轴方向(轴线方向)的尺寸小于径向尺 寸的薄型曳引机。并且,以使主轴方向成为铅直方向的方式来水平配置 曳引机8。
在驱动绳轮和各从动绳轮上连续绕挂有多根主绳索(未图示)。轿厢 2和对重3通过各主绳索悬挂在井道1内。轿厢2和对重3通过驱动绳轮 的旋转在井道1内移动。各从动绳轮随着轿厢2和对重3的移动而旋转。
在轿厢2的上部,设置有发出光的多个(在该例中为3个)发光装 置9a、 9b、 9c。各发光装置9a 9c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此外,各发光装置9a 9c使上部露出地嵌入在轿厢2的上部。分别来自 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沿轿厢2的移动方向向上方照射。即,分别来自 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向井道1的顶部照射。
在井道l的顶部,设置有单独接收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b、 9c的光 的多个(在该例中为3个)受光装置10a、 10b、 10c。即,在井道l的顶 部设置有与发光装置9a 9c的数量相同的受光装置10a 10c。各受光装 置10a 10c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在井道1的高度方向(轿 厢2的移动方向)上,各受光装置10a 10c配置在顶部单元6的尺寸范 围内。在该例中,各受光装置10a 10c安装在曳引机8上,配置在安装 框7内。各受光装置10a、 10b、 10c单独检测是否有分别从各发光装置 9a、 9b、 9c接收的光。
在轿厢2上,设置有能在轿厢2上方进行操作的复原开关11。在并 道1的内壁上,设置有控制电梯运转的控制装置12。分别来自各受光装 置10a 10c和复原开关11的信息传送到控制装置12。
能够通过控制装置12在进行通常运转时的通常运转模式、和进行电 梯的维修保养工作时的检修运转模式之间切换电梯的运转。
在通常运转模式中,根据利用设置在层站4上的层站按钮和设置在 轿厢2内的目的地楼层按钮(均未图示)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操作进行 的呼梯登记,由控制装置12设定速度模式,以遵从所设定的速度模式的 通常速度来使轿厢2移动。
在检修运转模式中,通过设置在轿厢2上方的轿厢低速移动用开关 (未图示)的操作来使轿厢2移动。此外,在检修运转模式中,以比通 常运转模式下的轿厢2的速度(通常速度)低的速度来使轿厢2移动。
控制装置12根据分别来自各受光装置10a 10c的信息,对从通常 运转模式向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12在各受光装 置10a 10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受光检测停止时,进行从通常运转模式 向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此外,控制装置12在进行从通常运转模式向检 修运转模式的切换后,禁止通过分别来自各受光装置10a 10c的信息从 检修运转模式切换到通常运转模式。
7此外,控制装置12根据来自复原开关11的信息,对从检修运转模 式向通常运转模式的切换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12仅在检测出复原开 关ll的操作时,进行从检修运转模式向通常运转模式的切换。
由此,在受光装置10a 10c的受光检测停止从而电梯的运转模式从 通常运转模式切换到检修运转模式时,只要不操作复原开关11,即使此 后各受光装置10a 10c的受光检测全部已经恢复,也不会切换到通常运 转模式。
在对井道1内的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时,维修人员13有时搭乘在轿厢 2上方进行维修保养工作。通常的维修保养是针对在井道1内设置的预定 的维修对象设备进行的。由此,维修人员13的工作位置根据维修对象设 备的位置决定。这里,作为预定的维修对象设备,可以列举例如曳引机8 和控制装置12等。
在轿厢2上方,设定有维修人员13在维修保养时能够移动的预定的 工作范围。在预定的工作范围内,确保针对维修对象设备的维修空间。 维修人员13在维修空间内进行针对维修对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针对 维修对象设备的维修空间的位置根据维修对象设备的位置设定。
各发光装置9a 9c优先配置在针对维修对象设备的维修空间内。艮口 , 各发光装置9a 9c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分别根据维修对象设备的位置设定。
图2示出了针对作为维修对象设备的控制装置12的维修空间14。 针对控制装置12的维修空间14在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设为与控制 装置12相邻的轿厢2上方的空间。在各发光装置9a 9c中,作为一部 分的发光装置9a配置在针对控制装置12的维修空间14内。剩余的发光 装置9b和9c配置在针对与控制装置12不同的其他维修对象设备(例如 曳引机8等)的维修空间内。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在将电梯的运转模式设为通常运转模式 时,轿厢2以通常速度移动。此时,在各受光装置10a 10c中,分别检 测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受光。由此,维持通常运转模式。
在进行电梯的维修保养工作时,维修人员13从层站4通过层站出入 口5搭乘到轿厢2上方。由此,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光被维修人员13挡住。由此,由各受光装置10a 10c中的至少任 意一个进行的受光检测停止。
当由各受光装置10a 10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的受光停止时,通 过控制装置12的控制,电梯的运转模式从通常运转模式切换到检修运转 模式。由此,通过轿厢2上方的轿厢低速移动用开关的操作把电梯的运 转设为使轿厢2在低速下移动的检修运转。
此外,即使在由各受光装置10a 10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的受光 一旦停止后各受光装置10a 10c的全部受光已经恢复的情况下,电梯的 运转模式也维持检修运转模式。即,与来自各受光装置10a 10c的信息 无关地维持电梯的运转模式,电梯的运转模式不会借助来自各受光装置 10a 10c的信息而从检修运转模式切换到通常运转模式。
在将电梯的运转模式复原到通常运转模式时,由维修人员13操作复 原开关ll。由此,电梯的运转模式从检修运转模式切换到通常运转模式。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在轿厢2的上部设有发光装置9a 9c,在井道 1的顶部设有受光装置10a 10c,在由受光装置10a 10c中的任意一个 进行的受光检测停止时,通过控制装置12把电梯的运转模式从通常运转 模式切换到检修运转模式,因此在维修人员13搭乘在轿厢2上方时,来 自发光装置9a 9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光被维修人员13挡住,由此能 够使由受光装置10a 10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的受光检测停止。由此, 能够更可靠地检测轿厢2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由此,即使维修人员 13没有刻意进行切换到检修运转模式的操作,仅通过维修人员13搭乘到 轿厢2上方就能够切换到检修运转模式。由此,即使在维修人员13忘记 切换操作的情况下,也能够更可靠地进行从通常运转模式向检修运转模 式的切换。
此外,分别来自发光装置9a 9c的光不需要在轿厢2的上方在水平 方向上通过,因此能够省去为了使光在水平方向上通过而在轿厢2上设 置的反射镜等部件。由此,能够实现轿厢2的实质性高度尺寸的縮小, 能够实现防止井道1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此外,多个发光装置9a 9c在水平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多个受光装置10a 10c在水平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因此能够在轿厢2上方的多 个位置检测是否有维修人员13,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在轿厢2上方是否 有维修人员13。
此外,各发光装置9a 9c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分别根据设置在井道 1内的预定的维修对象设备的位置而设定,因此能够检测在维修人员13 在维修保养时存在的概率高的位置是否有维修人员13。由此,能够更加 可靠地检测轿厢2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
此外,控制装置12仅在检测到设置在轿厢2上方的复原开关11的 操作时才进行从检修运转模式向通常运转模式的切换,因此能够防止违 反维修人员13的意愿地从检修运转模式错误切换到通常运转模式的情况。
此外,具有曳引机8的顶部单元6设置在井道1的顶部,各受光装 置10a 10c在井道1的高度方向上配置在顶部单元6的范围内,因此能 够防止各受光装置10a 10c从顶部单元6向下方突出。由此,能够进一 步实现防止井道1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各发光装置9a 9c设置在轿厢2的上部,各 受光装置10a 10c设置在井道1的顶部,但是也可以在轿厢2的上部设 置各受光装置10a 10c,在井道1的顶部设置各发光装置9a 9c。
此外,各发光装置9a 9c和各受光装置10a 10c也可以分别设为 红外线通信用的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即,也可以将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设为红外线,使在轿厢2和控制装置12之间传送的控制信息包含 在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中。此时,控制信息从各发光装置9a 9c 发送到各受光装置10a 10c。作为控制信息,在各发光装置9a 9c设置 在轿厢2的上部时能够列举例如呼梯登记信息等,在各发光装置9a 9c 设置在井道1的顶部时能够列举轿厢2的位置信息等。
通常,轿厢2和控制装置12间的控制信息的传送经由悬挂在井道1 内的与轿厢2 —起移动的控制线缆(移动线缆)进行。由此,通过使控 制信息包含在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中,能够削减一部分控制线缆。 由此,能够实现控制线缆的轻量化,能够实现控制线缆的成本降低。
实施方式2
10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在图中, 在井道l的顶部作为受光装置设置有CCD照相机(图像识别装置)21。 CCD照相机21能够检测分别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作为图像。由 此,由共同的CCD照相机21检测分别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通 过CCD照相机21所检测出的图像信息被传送到控制装置12。此外,在 该例中,CCD照相机21设置在曳引机8上。
控制装置12根据来自CCD照相机21的图像信息,对从通常运转模 式向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进行控制。即,控制装置12通过对来自CCD 照相机21的图像信息和预先设定的设定基准信息进行比较,来控制从通 常运转模式向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设定基准信息是通过CCD照相机21 全部检测到分别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时(即,没有遮蔽分别从各 发光装置9a 9c向CCD照相机21的光时)的图像信息。在来自CCD 照相机21的图像信息与设定基准信息不匹配,从而成为各发光装置9a 9c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光的检测被停止的结果时,控制装置12进行从通 常运转模式向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能够将分别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检测为 图像的CCD照相机21被用作受光装置,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分别 来自各发光装置9a 9c的光,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在轿厢2上方是否有 维修人员13。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各发光装置9a 9c设置在轿厢2的上部, CCD照相机21设置在井道1的顶部,但也可以在轿厢2的上部设置CCD 照相机21 ,在井道1的顶部设置各发光装置9a 9c。
实施方式3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装置的纵剖视图。在图中, 在轿厢2的上部设置有发光装置31。发光装置31具有针对CCD照相机 21线状地发光的线光源。发光装置31的线光源在水平方向上延伸。作为 发光装置31的线光源,能够列举例如线状连续排列的多个LED等。线 光源可以是直线状和曲线状的任意一种。
CCD照相机21能够检测来自发光装置31的光作为图像。通过CCD照相机21所检测出的图像信息被传送到控制装置12。
控制装置12通过对来自CCD照相机21的图像信息和预先设定的设 定基准信息进行比较,控制从通常运转模式向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设 定基准信息是通过CCD照相机21检测到来自发光装置31的线光源的所 有部分(即,线光源整体)的光时(即,没有遮蔽从线光源整体向CCD 照相机21的光时)的图像信息。在来自CCD照相机21的图像信息与设 定基准信息不匹配,从而成为来自发光装置31的线光源的至少一部分的 光检测被停止的结果时,控制装置12进行从通常运转模式向检修运转模 式的切换。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发光装置31具有针对CCD照相机21线状地发 光的线光源,因此能够使发光装置31发光的范围连续,能够更加可靠地 检测在轿厢2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发光装置31的光源设为线光源,但是也可 以将针对CCD照相机21面状地发光的面光源设为发光装置的光源。该 情况下,在轿厢2的上部的预定范围内设置发光装置。此外,在控制装 置12中,将通过CCD照相机21检测到来自发光装置的面光源的所有部 分(即,面光源整体)的光时的图像信息设定为设定基准信息。由此, 能够进一步拓宽发光装置发光的连续范围,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在轿厢2 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
实施方式4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水平剖视图。在图中, 在轿厢2的上部水平地配置有具有线光源的发光装置41 。发光装置41在 井道1的垂直投影面内,配置在与轿厢2的区域内的预定工作范围相比 靠近层站出入口 5侧的部分。此外,发光装置41的线光源沿层站出入口 5的正面宽度方向配置。并且,发光装置41的线光源在层站出入口 5的 正面宽度方向上,配置在层站出入口 5的整个范围内。在该例中,发光 装置41的线光源的长度比层站出入口5的正面宽度尺寸长。即,在井道 1的垂直投影面内,发光装置41的线光源横穿层站出入口 5和轿厢2上 方的预定工作范围之间。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3相同。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发光装置41的线光源在井道l的垂直投影面内,
横穿层站出入口 5和轿厢2上方的预定工作范围之间,因此能够检测在 层站出入口 5和轿厢2上方之间移动的维修人员13,能够更加可靠地检 测在轿厢2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 实施方式5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装置的水平剖视图。在图中, 在轿厢2的上部设置有多个(在该例中为2个)发光装置51、 52。各发光 装置51、 52分别具有针对CCD照相机21线状地发光的线光源。此外, 各发光装置51、 52配置在针对控制装置12的维修空间14内。并且,各 发光装置51、 52的各线光源沿控制装置12的宽度方向配置。自卩,各发光 装置51、 52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根据作为维修对象设备的控制装置12的 位置设定。此处,各发光装置51、 52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针对与控制装置12不同的其他维修对象设备 的维修空间内也配置有各发光装置51、 52。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4相同。
在这种电梯装置中,多个发光装置51、 52分别具有线光源,各发光 装置51、 52在水平方向的各自的位置根据控制装置12的位置设定,因 此能够检测在维修人员13在维修保养时存在的概率高的位置是否有维修 人员13,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在轿厢2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并且, 能够使使各发光装置51、 52发光的范围连续,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 在轿厢2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
此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各发光装置51、 52的光源设为线光源,但 是也可以将针对CCD照相机21面状地发光的面光源设为发光装置的光 源。该情况下,在控制装置12中,将通过CCD照相机21检测到来自发 光装置的面光源的所有部分(即,面光源整体)的光时的图像信息设定 为设定基准信息。由此,能够进一步拓宽发光装置的发光连续的范围, 能够更加可靠地检测在轿厢2上方是否有维修人员13。
此外,在实施方式2 5中,CCD照相机21的台数被设为1台,但 是也可以将CCD照相机21的台数设为多台。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能够在井道内移动;发光装置,其设置在上述井道的顶部和上述轿厢的上部中的任意一方并发光;受光装置,其设置在上述井道的顶部和上述轿厢的上部中的任意另一方,并接收来自上述发光装置的光;以及控制装置,其能够在使上述轿厢以通常速度移动的通常运转模式和使上述轿厢以比上述通常速度低的速度移动的检修运转模式之间对电梯的运转模式进行切换,并且在上述受光装置的受光检测停止时,进行从上述通常运转模式到上述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发光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多个上述受光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各上述受光装置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的受光检测停止时,上述控制 装置进行从上述通常运转模式到上述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设置在上述井道内的预定的维修对象设备的位置来设定上述发光装置和上述受光装置中的设置在上述轿厢的上部的装置在水平方向上 的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梯装置还具 有复原开关,该复原开关设置在上述轿厢上,能够在上述轿厢上方进行 操作,上述控制装置仅在检测出上述复原开关的操作时,进行从上述检修 运转模式到上述通常运转模式的切换。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梯装置还具 有设置在上述井道的顶部的顶部单元,该顶部单元具有使上述轿厢升降 的驱动装置,在上述井道的高度方向上,上述发光装置和上述受光装置中的设置 在上述井道的顶部的装置配置在上述顶部单元的范围内。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来自上述发光装置的光中,包含有在上述轿厢和上述控制装置之 间传送的控制信息。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受光装置是能够将来自上述发光装置的光检测为图像的图像识别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装置具有针对上述受光装置线状地发光的线光源。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装置具有针对上述受光装置面状地发光的面光源。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发光装置设置在上述轿厢的上部,上述受光装置设置在上述井道的顶部,在上述井道的垂直投影面内,上述发光装置横穿层站出入口与上述 轿厢上方的预定工作范围之间,其中,该层站出入口将上述井道和层站 相互连通。
全文摘要
一种电梯装置。在井道的顶部和轿厢的上部中的任意一方设置发光的发光装置,在另一方上设置接收来自发光装置的光的受光装置。控制电梯运转的控制装置能够在使轿厢以通常速度移动的通常运转模式、和使轿厢以比通常速度低的速度移动的检修运转模式之间切换电梯的运转模式。控制装置在受光装置的受光检测停止时,进行从通常运转模式到检修运转模式的切换。
文档编号B66B5/00GK101535161SQ200680056298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6日
发明者安江正德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