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0164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水平移动的门板的电梯的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梯的门装置中,出入口通过上部门以及下部门在上下方向移动而开 闭。上部门以及下部门沿着设置在出入口两侧的门轨(door rails)移动。并且,在出入口 两侧安装有截面为二字形的收容配件,在下部门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安装有阶梯状的勾挂配 件,该勾挂配件的前端部插入在收容配件内。并且,在下部门因来自层站侧的外力而变形的 情况下,通过勾挂配件与收容配件的卡合来防止下部门的脱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61-69682号公报上述的现有的电梯的门装置是在停车场等处使用得较多的上下打开式的门装置, 在应用于乘用电梯的水平打开式的门装置中,在结构上难以将勾挂配件配置在门板的门袋 (戸袋)侧端部。并且,在上下打开式的门装置和水平打开式的门装置中,出入口的纵横比 不同,在水平打开式的门装置中,一般使用纵向较长的门板,因此要在纵向配置勾挂配件需 要较多的材料。因此,在现有的水平打开式的门装置中,针对由于恶作剧等施加在门板上的 过大的冲击力,通过提高门板的刚性来防止变形或脱落。但是,对门板的追加加强会导致制 作成本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 结构来防止水平移动的门板因外力而脱落的电梯的门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的门装置具有门板,其水平移动,用于开闭出入口 ;引导 体,其安装在门板的下端部;以及地坎,其设置在出入口的地板部上,在该地坎的上表面设 有地坎槽,引导体插入在该地坎槽中,在地坎槽内的侧壁上设有卡合槽,在门板的下端部安 装有勾挂配件,该勾挂配件与卡合槽卡合从而限制门板向上方的移动,勾挂配件具有安装 部和卡合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门板上,并且插入在地坎槽内,所述卡合部从安装部水平地 凸出,并且插入在卡合槽内。对于本发明的电梯的门装置,将卡合槽设置在地坎槽内的侧壁上,将勾挂配件安 装在门板的下端部,其中该勾挂配件具有插入在卡合槽内的卡合部,以便限制门板向上方 的移动,因此,即使万一由于恶作剧等而对门板施加了过大的力,也能够在物理上限制门板 向上方的移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门板因外力而脱落。


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门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将图1中的门板的下端部放大进行表示的主视图。
4
图4是沿着图3中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6中的引导体的立体图。图8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9是表示图8中的引导体的立体图。图10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标号说明4 门板;9 引导体;10 地坎;10a 地坎槽;10b 卡合槽10c 上部槽;10d 防脱槽 10e 卡合槽;11 引导体安装配件12 导靴;13 勾挂配件;13a 安装部13b 卡合部;15 引 导体;16 引导体安装配件(勾挂配件);16a 安装部;16b 卡合部;17 引导体;18 引导体 安装配件(勾挂配件);18a 安装部;18b 卡合部;19 勾挂配件;19a 安装部;19b 卡合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视图,其是从井道侧观 察层站门装置的图。并且,图2是表示图1中的门装置的侧视图。在层站出入口的上方固 定有悬吊器壳体(hanger case)l0在悬吊器壳体1中设有吊门轨道(hanger rail)2。一 对门板4经一对门悬吊器(door hangers) 3悬吊在吊门轨道2上。层站出入口通过门板4 而开闭。门悬吊器3固定在门板4的上端部。在各门悬吊器3上设有沿着吊门轨道2滚动 的多个悬吊滚轮(hanger rollers) 5。在悬吊器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附近设有联动轮6,在悬吊器壳体1的长度方 向的另一端部附近设有联动轮7。在联动轮6以及联动轮7之间卷绕有缆索8。缆索8的 下侧部分连接在一个门悬吊器3上。缆索8的上侧部分连接在另一门悬吊器3上。在各门板4的下端部安装有一对引导体(门脚)9。在层站出入口的地板部设置 有地坎10。在地坎10的上表面设有地坎槽10a,引导体9插入在该地坎槽10a中。地坎槽 10a遍及地坎10的整个长度方向地设置。当门板4进行开闭动作时引导体9在地坎槽10a 内移动。由此,防止了门板4的下端部在门板4的厚度方向上振动。图3是将图1中的门板4的下端部放大进行表示的主视图,图4是沿着图3中的 IV-IV线的剖视图。在图中,各引导体9具有平板状的引导体安装配件11,其上端部安装 在门板4上;以及长方体状(块状)的导靴(guide shoe) 12,其固定在引导体安装配件11 的下端部,并且插入在地坎槽10a内。在地坎槽10a内的一个侧壁的上下方向中间部设有卡合槽10b。卡合槽10b遍及 地坎槽10a的全长地设置。在门板4的下端部安装有截面为L字形的勾挂配件13,该勾挂 配件13与卡合槽10b卡合从而限制门板4向上方的移动。勾挂配件13具有垂直的安装部13a和将安装部13a的下端部弯折成直角而成的
5卡合部13b。安装部13a的上端部安装在门板4上。安装部13a的下端部插入在地坎槽10a 内。卡合部13b从安装部13a的下端部水平地凸出,并插入在卡合槽10b内。并且,当门板 4进行开闭动作时卡合部13b在卡合槽10b内移动。勾挂配件13以与引导体安装配件11分开的方式与引导体安装配件11沿门板4 的宽度方向排列并安装在门板4上。在该示例中,引导体9在门板4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隔 开间隔地配置,勾挂配件13配置在这些引导体9之间。并且,引导体9以及勾挂配件13通 过多个螺栓固定在共同的安装座14上,所述安装座14固定在门板4的下端部。在这种电梯的门装置中,在地坎槽10a内的侧壁上设置卡合槽10b,并将勾挂配件 13安装在门板4的下端部,其中勾挂配件13具有插入在卡合槽10b内的卡合部13b,以便 限制门板4向上方的移动,因此即使万一由于恶作剧等而对门板4施加了过大的力,也能够 在物理上限制门板4向上方的移动,能够抑制门板4的变形(弯曲)。因此,能够通过简单 的结构防止门板4因外力而脱落。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将勾挂配件13配置在门板4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但是勾 挂配件13的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在门板4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附近。并且,也可以将勾挂配件13分割成多个配件,并将分割开的配件彼此隔开间隔地 配置在门板4的宽度方向。实施方式2接下来,图5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在 图中,卡合槽10b设置在地坎槽10a内的侧壁的下端部。在卡合槽10b内的上表面(顶面) 设有上部槽10c。在勾挂配件13的卡合部13b的前端部设有朝上方弯折成直角而成的折返部13c。 折返部13c从卡合部13b的前端部朝上方凸出并插入在上部槽10c中。并且,当门板4进 行开闭动作时折返部13c在上部槽10c内移动。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这种电梯的门装置中,由于在卡合槽10b中设置上部槽10c,并在勾挂配件13上 设置了折返部13c,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门板4因外力而脱落。实施方式3接下来,图6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7 是表示图6中的引导体的立体图。在图中,引导体15具有截面为L字形的引导体安装配件 16,其安装在门板4上,并兼用作勾挂配件;以及导靴12,其固定在引导体安装配件16上, 并插入在地坎槽10a内。引导体安装配件16具有垂直的安装部16a和将安装部16a的下端部弯折成直角 而成的卡合部16b。安装部16a的上端部安装在门板4上。安装部16a的下端部埋设在导 靴12内。卡合部16b从导靴12的侧面水平地凸出并插入在卡合槽10b内。其他的结构与 实施方式1相同。在这种电梯的门装置中,由于引导体安装配件16兼用作勾挂配件,因此能够抑制 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防止门板4因外力而脱落。实施方式4接下来,图8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9 是表示图8中的引导体的立体图。在图中,引导体17具有截面为L字形的引导体安装配件18,其安装在门板4上,并兼用作勾挂配件;以及导靴12,其固定在引导体安装配件18上, 并且插入在地坎槽10a内。卡合槽10b设置在地坎槽10a内的侧壁的下端部。引导体安装配件18具有垂直 的安装部18a和将该安装部18a的下端部弯折成直角而成的卡合部18b。安装部18a的上 端部安装在门板4上。安装部18a的下端部从导靴12的下部朝下方凸出。卡合部18b从 安装部18a的下端部水平地凸出并插入在卡合槽10b内。其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这种电梯的门装置中,由于引导体安装配件18兼用作勾挂配件,因此能够抑制 部件数量的增加,能够防止门板4因外力而脱落。另外,在如实施方式3、4所示引导体安装配件16、18兼用作勾挂配件的情况下,也 可以与引导体安装配件16、18分开地设置如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勾挂配件13,能够更加可 靠地防止门板4因外力而脱落。实施方式5接下来,图10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门装置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在 地坎10的上表面,与地坎槽10a并列地设有与地坎槽10a平行的防脱槽10d。在防脱槽10d 的侧壁上设有卡合槽10e。防脱槽10d以及卡合槽10e遍及地坎10的全长地设置。在门板4的下端部安装有与卡合槽10e卡合从而限制门板4向上方的移动的勾挂 配件19。勾挂配件19具有阶梯状的安装部19a和将安装部19a的下端部弯折成直角而成 的卡合部1%。安装部19a的上端部安装在门板4上。安装部19a的下端部插入在防脱槽 10d内。卡合部19b从安装部19a水平地凸出并插入在卡合槽10e内。并且,当门板4进行 开闭动作时卡合部1%在卡合槽10e内移动。勾挂配件19以与引导体安装配件11分开的方式与引导体安装配件11沿门板4 的宽度方向排列并安装在门板4上。在该示例中,引导体9在门板4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隔 开间隔地配置,勾挂配件19配置在这些引导体9之间。并且,引导体9以及勾挂配件19通 过多个螺栓固定在共同的安装座14上,所述安装座14固定在门板4的下端部。 在这种电梯的门装置中,在地坎10上设置防脱槽10d,在防脱槽10d内的侧壁上设 置卡合槽10e,并将勾挂配件19安装在门板4的下端部,其中勾挂配件19具有插入在卡合 槽10e内的卡合部19b,以便限制门板4向上方的移动,因此,即使万一由于恶作剧等而对 门板4施加了过大的力,也能够在物理上限制门板4向上方的移动,能够抑制门板4的变形 (弯曲)。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水平移动的门板4因外力而脱落。另外,实施方式5的勾挂配件19的安装位置并不限于门板4的宽度方向中央部, 勾挂配件19的个数也并无特殊限定。并且,在实施方式3 5的结构中,也可以设置如实施方式2所示的上部槽以及折 返部。而且,也可以将地坎10形成为能够在卡合槽10b、10e的上下分割开,使卡合部 13b、16b、18b、19b容易插入到卡合槽10b、10e内,从而能够提高安装性。此外,在实施方式1 5中表示了层站门装置,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轿厢门装置 中。
权利要求
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门装置具有门板,其进行水平移动,用于开闭出入口;引导体,其安装在所述门板的下端部;以及地坎,其设置在所述出入口的地板部,在该地坎的上表面设有地坎槽,所述引导体插入在该地坎槽中,在所述地坎槽内的侧壁设有卡合槽,在所述门板的下端部安装有勾挂配件,该勾挂配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从而限制所述门板向上方的移动,所述勾挂配件具有安装部和卡合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门板上,并且插入在所述地坎槽内,所述卡合部从所述安装部水平地凸出,并且插入在所述卡合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具有引导体安装配件和导靴,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安装在所述门板上,所 述导靴固定在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上,并且插入在所述地坎槽内,所述勾挂配件以与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分开的方式与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沿所述门 板的宽度方向排列并且安装在所述门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具有引导体安装配件和导靴,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安装在所述门板上,并 且兼用作所述勾挂配件,所述导靴固定在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上,并且插入在所述地坎槽 内,所述卡合部从所述导靴的侧面水平地凸出,并插入在所述卡合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体具有引导体安装配件和导靴,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安装在所述门板上,并 且兼用作所述勾挂配件,所述导靴固定在所述引导体安装配件上,并且插入在所述地坎槽 内,所述安装部的下端部从所述导靴的下部向下方凸出, 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下端部。
5.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门装置具有门板,其进行水平移动,用于开闭出入口 ; 引导体,其安装在所述门板的下端部;以及地坎,其设置在所述出入口的地板部,在该地坎的上表面设有地坎槽,所述弓I导体插入 在该地坎槽中,在所述地坎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地坎槽平行的防脱槽, 在所述防脱槽的侧壁设有卡合槽,在所述门板的下端部安装有勾挂配件,该勾挂配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从而限制所述门 板向上方的移动,所述勾挂配件具有安装部和卡合部,所述安装部安装在所述门板上,并且插入在所述 防脱槽内,所述卡合部从所述安装部水平地凸出,并且插入在所述卡合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的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合槽内的上表面设有所述上部槽,所述勾挂配件还具有折返部,该折返部从所述卡合部朝上方凸出,并且插入在所述上 部槽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门装置,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防止水平移动的门板因外力而脱落。在地坎槽(10a)内的一个侧壁上设有卡合槽(10b)。在门板(4)的下端部安装有截面为L字形的勾挂配件(13),该勾挂配件(13)与卡合槽(10b)卡合从而限制门板(4)向上方移动。勾挂配件(13)具有垂直的安装部(13a)和将安装部(13a)的下端部弯折成直角而成的卡合部(13b)。卡合部(13b)从安装部(13a)水平地凸出并插入在卡合槽(10b)内。
文档编号B66B13/30GK101850926SQ200910150408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6日
发明者今城健介, 铃木稔也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