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716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一种散热片,特别是一种提升散热面积的散热片。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进步,电子组件的运作效能愈来愈高,导致对散热器的效能要求也随 的增加,公知的散热器为了能增加散热功效,广泛采用堆栈式的散热片组,将电子组件所产 生的热量传递给散热片,利用散热片的表面积将热量散发出去。然而,散热片面积有限,依 公知技术,若要增加散热面积,势必增加散热片的数目,但如此一来则将增加散热器的体积 与质量,这与电子产品日益轻薄化的发展趋势相违背。根据中国台湾专利第M300018号专利所揭露的散热装置,其是利用第一线状物与 第二线状物编织成网状散热片,藉此增加散热面积,但上述的工艺繁琐,并不利实际应用制作。因此,开发一种以轻薄化为前提并工艺简便且能有效提升散热率的散热器是相关 产业研究发展的重点。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创作提出一种散热片,其包含具有第一长边与第二长边的导热部; 具有第一连接侧与第一延伸侧的第一带状元件;具有第二连接侧与第二延伸侧的第二带状 元件,其中,第一带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分别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凸起, 再者,第一连接侧与第二连接侧分别连接于第一长边,并且,第一延伸侧连接第二延伸侧。 此外,导热部、第一带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是以冲压而一体成形。本创作亦提出一种散热片,其包含具有第一长边与第二长边的导热部;具有多 个第一部与多个第一连结部的第一带状元件,其中,第一连结部连接相邻的第一部,其中一 第一连结部连接一个第一部与导热部的第一长边;具有多个第二部与多个第二连结部的第 二带状元件,其中,第二连结部连接相邻的第二部,其中一第二连结部连接一个第二部与导 热部的第一长边,并且,导热部、第一带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是以冲压而一体成形。本创作的散热片主要是利用第一带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相互交错形成间隙,使 得空气能经由上述间隙流动而提升散热片的散热能力。此外,散热片为单片式,通过冲压技 术而一体成形制成,因而能降低成本与简化工艺。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创作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悉 相关技术人员了解本创作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保护范 围及附图,任何熟悉相关技术人员也可轻易地理解本创作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图IA至图IG为本创作第一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的外观示意图。图2A、2B与图2C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的外观示意图。[0011]图3A与图3B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的外观示意图。图4A与图4B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的外观示意图。图4C、4D与图4E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定位模块的局部放大图。图4F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其中,以定位模块定位多个散热片。图5为本创作第五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的外观示意图。图6为本创作第六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的外观示意图,其中,以导热件定位多 个散热片。符号说明[0018]1散热片Ia第一方向[0019]Ib第二方向11导热部[0020]111穿孔Ila第一长边[0021]lib第二长边12间隙[0022]13第一带状元件131第一凸部[0023]132第一连接侧134第一主体部[0024]136第一延伸侧138第一部[0025]1381第一宽度139第一连接部[0026]133第一凹部135第一接点[0027]14连接部15第二带状元件[0028]151第二凸部152第二连接侧[0029]154第二主体部156第二延伸侧[0030]158第二部1581第二宽度[0031]159第二连接部153第二凹部[0032]155第二接点112a第一端[0033]112b第二端17板体[0034]17a第一面171顶部[0035]173底部19定位模块[0036]191嵌置件191a本体[0037]191b嵌扣部1911凸点[0038]193定位孔195定位件[0039]1951上部2导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创作的第一实施例是揭露一种散热片1,其是能应用于各式发热的电子组件。上 述电子组件能通过散热片1向外传递热量,用以防止上述电子组件因过热而损坏导致无法 运作。上述散热片1主要是由导热部11、第一带状元件13与第二带状元件15所组成。 其中,散热片1是由具良好导热材质所制成,本创作并不以散热片1的材质为限。导热部11,具有第一长边Ila与第二长边11b,其中,上述导热部11较佳地能为矩 形,但导热部11的形状仅为示例,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0043]第一带状元件13,主要具有第一连接侧132、第一主体部134与第一延伸侧136,上 述第一连接侧132连接于第一长边1 la,而第一主体部134位于第一连接侧132与第一延伸 侧136之间,并且第一主体部132朝第一方向Ia凸起。第二带状元件15,主要具有第二连接侧152、第二主体部154与第二延伸侧156,上 述第二连接侧152连接于第一长边1 la,而第二主体部154位于第二连接侧152与第二延伸 侧156之间,并且第二主体部154朝第二方向Ib凸起,其中,第二方向Ib与第一方向Ia为 相反方向,如图1A、1B、1C与图ID所示。此外,本实施例的另一态样如图1E、1F与图IG所
7J\ ο另一方面,本创作的散热片1较佳地是能以冲压手段而形成,直接冲压一具有良 好导热效果的金属片而一体成形上述的导热部11、第一带状元件13与第二带状元件15,藉 此便能简化工艺与降低成本。请参阅图2A、2B与图2C所示,其是为本创作的第二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1,上述 散热片1主要是由导热部11、第一带状元件13与第二带状元件15所组成。导热部11,具有第一长边Ila与第二长边lib。第一带状元件13,主要是由多个第一部138与多个第一连接部139所组成,上述第 一连接部139用以连接上述第一部138,此外,第一连接部139的其中之一用以连接于第一 长边11a。第二带状元件15,其与第一带状元件13间隔设置,第二带状元件15主要由相对 错开于第二部138的多个第二部158与多个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39的第二连接部159所组 成,上述第二连接部159连接于上述第二部158,再者,第一连接部159的其中之一用以连接 于第一长边11a。此外,由于上述第一部138与第二部158是朝相反方向凸起而相对错开设 置,因此每一第一部138与每一第二部158间形成间隙12。请参阅图3A与3B所示,其为本创作的第三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1,上述散热片 1主要是由如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导热部11、第一带状元件13与第二带状元件15所组成。第一带状元件13,具有第一部138与第一连接部139,其中,上述第一部138主要 由第一凸部131与第一凹部133所构成,第一凹部133连接于第一凸部131。第二带状元件15,具有第二部158与第二连接部159所组成,其中,上述第二部 158主要由第二凹部151与连接于第二凹部151的第二凸部153,其中,第二凹部151位于 第一凸部131的侧边。另一方面,上述第一带状元件13与第二带状元件15可以为一至多 个,本创作并不此为限。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范例中,上述第一部138的第一宽度1381与该第二部158的第 二宽度1581自邻近第一长边Ila的第一端112a渐减至相对第一端112a的第二端112b,如 图3A所示。于本实施例的第二范例中,上述第一部138所具有的第一凸部131与第一凹部133 以及第二部158所具有的第二凹部151与连接于第二凹部151的第二凸部153较佳地为多 个,并且其中一第一凸部131与其中一第二凹部151连接于第一长边11a,如3B图所示。请参阅图4A与图4B所示,其为本创作的第四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1,其主要是 由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热部11、第一带状元件13与第二带状元件15所组成,并且,本实 施例的散热片1更具有板体17。
6[0056]板体17,设置于连结部11的第二长边11b,其中,上述板体17实质上是垂直于导 热部11。此外,本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1,更具有定位模块19,定位模块19主要是由嵌置 件191、定位孔193、定位件195所组成,如图4C与图4D所示。嵌置件191,设置于板体17的顶部171上,其中,上述嵌置件191的形状较佳地能 为U形或V形,但上述形状仅为示例,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定位孔193,对应嵌置件191而设置于导热部11的第二长边lib上,其中,上述定 位孔193的形状较佳地能为矩形或正方形,惟上述形状仅为示例,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定位件195,对应定位孔193而设置,上述定位件195是利用冲压技术,将板体17 的第一面17a的底部173冲锻成模,藉此形成定位件195。此外,上述定位件195较佳地能 为一C形结构,惟上述定位件195的形状仅为示例,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的一范例中,上述嵌置件191主要是由本体191a与多个嵌扣部191b 所组成,上述嵌扣部191b是连接于本体191a的二端,并且,嵌扣部191b具有凸点1911。当 散热片1的嵌置件191穿入另一散热片1的定位孔193与定位件195,上述嵌置件191的凸 点1911将卡扣于另一散热片1的定位件195的上部1951,散热片1藉此方式而相互定位连 结,如图4E与图4F所示。于本实施例的另一范例中,散热片1较佳地能应用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上,将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接触中央处理器(未图示), 进而将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而降低其温度,此外,上述散热片1与中央处理 器(未图示)间较佳地能具有导热胶(未图示),上述导热胶(未图示)用以增加散热片1 与中央处理器(未图示)间的导热效果。但上述应用仅为示例,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5所示,其是为本创作的第五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1,本实施例的散热 片1主要是由导热部11、多个散热部12与多个连接部14所组成。导热部11,如上述实施例所述,于此不再赘述。散热部12,具有如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带状元件13与第二带状 元件15。连接部14,相邻于上述散热部12,其中一散热部12的一端连接于导热部11,而另 一端连接于连接部14。其中,散热部12的第一带状元件13的第一宽度1381与第二带状元件15的第二 宽度1581自第一端112a渐减至第二端112b。请参阅图6所示,其是为本创作的第六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1,本实施例的散热 片1如第一实施例所述,于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是能于导热部11上具有穿孔 111,上述穿孔111用以穿设导热件2,导热部11通过导热件2穿入穿孔111而定位。上述 穿孔111能为一至多个,其数目于本创作并不受限。再者,上述导热件2较佳地能为一弯管 状,多个散热片1通过导热件2穿入穿孔111,而彼此层迭连结。惟上述导热件2的形状仅 为示例,本创作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散热片1能透过导热件2导入热量,进而向外传递热 量。本创作的第七实施例所揭露的散热片1,本实施例的散热片1如第一实施例至第 五实施例其中一者所述,于此不再赘述。上述散热片1较佳地能设于管体(未图示)的表面,散热片1能通过导热部11而轴向定位于管体的表面,藉此形成一种呈现放射状结构的 散热器,此外,上述散热片1能设于板状座体的表面。于本实施例的一范例中,散热片1较佳地能应用于发光二极管(末图示)上,将发 光二极管设置于管体上方,发光二极管的热量经由管体而传导至散热片1,散热片1再向外 传递热量至空气中,据此散发发光二极管的热量。惟上述应用仅为示例,本创作并不以此为 限。根据以上所述,本创作的散热片能通过以下手段提升散热效能(一 )散热片是由第一带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所组成,散热面积因而大幅增加, 并且不会增加散热器的体积与质量,如此便能达到轻薄化的目的。( 二)散热片具有多个第一凸部、多个第一凹部、多个第二凸部与多个第二凹部, 上述第一凸部与第一凹部分别与第二凹部及第二凸部间隔设置并形成间隙,使得空气能透 过间隙流动而提升散热片的散热能力。(三)增加导热的接触面积与散热面积。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自第一端逐渐减缩至第二端,即热量自导热部传导至第一带 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当接触导热部的面积较大时(即宽度较宽),将具有较佳的导热 效果,而宽度较小时,将导致带状元件之间的密度较大,造成散热面积增加因而提升散热效 果。承上所述,先设置较宽的带状元件,以便利于导入热量,再者,利用增加带状元件的散热 面积,而增加散热效果。虽然本创作的技术内容已经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 任何熟悉此项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创作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创 作的范畴内,因此本创作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含导热部,包含第一长边与一第二长边;第一带状元件,朝第一方向凸起,包含第一连接侧与第一延伸侧,该第一连接侧连接该第一长边;及第二带状元件,朝相反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凸起,包含第二连接侧与第二延伸侧,该第二连接侧连接该第一长边,该第二延伸侧连接该第一延伸侧,该第二带状元件与该第一带状元件间形成间隙,并且该导热部、该第一带状元件与该第二带状元件是以冲压而一体成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更包含一板体,设于该第二长边并实质上垂直连接于该导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定位模块,该定位模块包含 嵌置件,位于该板体的顶部;定位孔,对应该嵌置件而设于该第二长边;及 定位件,对应该定位孔,通过冲压该板体的底部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嵌置件包含本体与分别位于该本体 的二端的多个嵌扣部,每一该嵌扣部包含凸点,该散热片的该嵌置件是穿过另一该散热片 的该定位孔与该定位件,该凸点卡扣于另一该定位件的上部而相互定位结合。
5.一种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包含 导热部,包含第一长边与第二长边; 第一带状元件,包含多个第一部;及多个第一连结部,连接相邻的该些第一部,其中该第一连结部连接一个该第一部与该 导热部的该第一长边;及 第二带状元件,包含多个第二部,相对错开于该些第一部,使得每一该第一部与每一该第二部间形成一间 隙;及多个第二连结部,连接相邻的该些第二部,其中该第二连结部连接一个该第一部与该 导热部的该第一长边,并且该导热部、该第一带状元件与该第二带状元件是以冲压而一体 成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部的第一宽度与该第二部的第 二宽度自邻近该第一长边的第一端渐减至相对该第一端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连接部与该些第二连接部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板体,设于该第二长边并实质上垂直连接于该导热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定位模块,该定位模块包含 嵌置件,位于该板体的顶部;定位孔,对应该嵌置件而设于该第二长边;及 定位件,对应该定位孔,通过冲压该第二面的底部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该嵌置件包含本体与分别位于该本体 的二端的多个嵌扣部,每一该嵌扣部包含凸点,该散热片的该嵌置件是穿过另一该散热片 的该定位孔与该定位件,该凸点卡扣于另一该定位件的上部而相互定位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片,其包含具有第一长边与第二长边的导热部;具有第一连接侧与第一延伸侧的第一带状元件;具有第二连接侧与第二延伸侧的第二带状元件,其中,第一带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分别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凸起,再者,第一连接侧与第二连接侧分别连接于第一长边,并且,第一延伸侧连接第二延伸侧。此外,导热部、第一带状元件与第二带状元件是以冲压而一体成形。
文档编号H05K7/20GK201700116SQ2010201596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日
发明者陈俊荣 申请人:陈俊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