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5257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位置感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的焊装生产线上,通常采用不同规格的起重设备来运输各种汽车部件。在运输汽车底板、侧围、顶盖或白车身的过程中,一般采用轻小型的起重设备(如电动葫芦)来运输。电动葫芦主要由电动机、传动机构和卷筒或链轮组成,分为钢丝绳电动葫芦和环链电动葫芦两种;在电动葫芦的顶端,还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双梁式双剪梁结构吊具。工作时,将前述的汽车底板、侧围、顶盖或白车身等部件放置在吊具上,在电动葫 芦的牵引下上升到某一指定高度,然后再通过转运设备进行转运,该技术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①由于涉及多种不同的运输设备,在转运过程中需要精确定位,而现有技术中并未设有高灵敏度的限位装置或仅设有机械限位装置,使得在转运过程中会出现位置偏差,无法精确转运;易产生安全隐患;②增大操作人员的辅助时间,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所谓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两类,其中物理传感器是基于力、热、光、电、磁和声等物理效应,将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现有的传感器,结构复杂,拆卸、维修都极为不便,且鲜见有应用于汽车运输领域尤其涉及起重设备的。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在汽车运输过程中能够精确定位、提高工作效率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安装在现有吊具的上部,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方案无法精确定位吊具、存在位置偏差、易产生安全隐患、降低工作效率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滑杆以及感应滑杆位置的电器感位开关,滑杆上固定有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固定架上设有挡圈限定部件。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架上设有支撑套,滑杆穿设在该支撑套中,且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分别位于该支撑套的上方和下方;支撑套起保护滑杆的作用,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可以随着滑杆的升降运动而移动,主要起机械限位作用,以限制滑杆作升降运动时的相对位移。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支撑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翼板,该翼板与固定架之间设有固定螺栓;即翼板固定在固定架上,翼板主要用于限位支撑套,防止支撑套在滑杆上滑动。[0011]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挡圈限定部件包括用于限定第一挡圈下降极限位的第一限定部件,以及用于限定第二挡圈上升极限位的第二限定部件。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限定部件和第二限定部件分别位于支撑套的顶端面和底端面,翼板位于第一限定部件和第二限定部件之间;即翼板的上方设有第一限定部件,下方设有第二限定部件。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滑杆上套有弹簧,且该弹簧位于第二限定部件和第二挡圈之间;弹簧主要起机械复位作用,使得吊具在完成运输后将滑杆复位至起始状态。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滑杆的顶端连接有用于触发电器感位开关的撞锥,滑杆的底端连接有与吊具相配合的挡板;挡板更便于吊具推动滑杆作升降运动。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撞锥与滑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即撞锥通过螺母与滑杆的顶端互锁相连,以防止当滑杆作升降运动时,撞锥从滑杆上震落。·[0016]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电器感位开关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分布。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电器感位开关与吊具的控制电路相连;本实用新型中,撞锥在滑杆升降运动中可以触碰到电器感位开关,电器感位开关可以感知滑杆的移动位置,并对应地反馈相关感应信息至PLC控制器,从而协调、控制吊具的整个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通过信号感知系统,来判断起重设备及吊具的运动位置,其工作原理主要为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在现有的吊具上,当吊具在电动葫芦的牵引下升高至指定位置时,触发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器感位开关,电器感位开关将触碰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经信号处理后,发出相应指令以控制吊具的升降运动,实现精准定位;最后,通过复位弹簧使得本实用新型复位至起始状态,完成整个运输过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装置简单、结构紧凑,主要部件均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卸、调位和维修;通过机械限位与电路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重限位且保护电器感位开关,从而有效控制吊具的升降运动,以实现精准定位;整个过程通过PLC系统全程控制且自动化操作,能确保信号传感到位,灵敏度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安全隐患。

图I为本实用新型位置感知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位置感知装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I的顶端设有呈方形分布的四个螺孔,以便于吊具与固定架I螺纹连接;固定架I上设有滑杆2、感应滑杆2位置的电器感位开关3和挡圈限定部件6,其中电器感位开关3共两个,沿竖直方向分布(即两个电器感位开关间的连线与滑杆2平行)在固定架I的右侧,并且电器感位开关3与吊具的控制电路相连;滑杆2位于电器感位开关3的右侧,滑杆2上套有上下分布的第一挡圈4和第二挡圈5,第一挡圈4和第二挡圈5均通过侧顶螺丝固定在滑杆2上;挡圈限定部件6包括用于限定第一挡圈4下降极限位的第一限定部件61,以及用于限定第二挡圈5上升极限位的第二限定部件62,第一限定部件61和第二限定部件62相互平行。进一步而言,第一限定部件61和第二限定部件62之间设有壁厚为I. 0_、直径为IOmm的内空的支撑套7,滑杆2穿设在支撑套7中且可以上下滑动;支撑套7的外壁左右各固定有一块翼板8,翼板8为5mmX IOOmmX IOOmm的方形板;翼板8的底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固定架I上(即翼板8的上方设有第一限定部件61,翼板8的下方设有第二限定部件62之间);第一挡圈4位于支撑套7的上方(即第一限定部件61的顶端),第二挡圈5位于支撑套7的下方(即第二限定部件62的底端)。滑杆2上套有弹簧9,弹簧9位于第二限定部件62和第二挡圈5之间;滑杆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撞锥10,撞锥10的尺寸与第一挡圈4相配合,滑杆2的底端连接有与吊具相配合的挡板11。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安装固定在吊具 上,其工作过程具体如下上升时,吊具在电动葫芦的牵引下升高至运输所需的高度,吊具带动挡板11、挡板11连动滑杆2 —起作上升运动,当上升到极限位置时(即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撞锥10触碰到电器感位开关3,电器感位开关3接收、传输触碰信号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经信号处理后,将执行命令反馈给与吊具相连的电机,使得电动葫芦停止运动,吊具开始运输。当弹簧8继续压缩至极限位,弹簧8受力反弹复位,使得撞锥10向下运动脱离电器感位开关3 ;与此同时,电器感位开关3将触碰信号传输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将下降指令反馈给与吊具相连的电机,电机控制吊具(即电动葫芦)作下降运动,使得挡板11、滑杆2 一齐向下运动,最终返回到初始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I)上设有滑杆(2)以及感应滑杆(2)位置的电器感位开关(3),滑杆(2)上固定有第一挡圈(4)和第二挡圈(5 );所述固定架(I)上设有挡圈限定部件(6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I)上设有支撑套(7),所述滑杆(2)穿设在该支撑套(7)中,且所述第一挡圈(4)和第二挡圈(5)分别位于该支撑套(7)的上方和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翼板(8),该翼板(8)与固定架(I)之间设有固定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限定部件(6)包括用于限定第一挡圈(4)下降极限位的第一限定部件(61),以及用于限定第二挡圈(5)上升极限位的第二限定部件(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定部件(61)和第二限定部件(62)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套(7)的顶端面和底端面,所述翼板(8)位于第一限定部件(61)和第二限定部件(6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上套有弹簧(9),且该弹簧(9)位于第二限定部件(62)和第二挡圈(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的顶端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电器感位开关(2)的撞锥(10),所述滑杆(2)的底端连接有与吊具相配合的挡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撞锥(10)与所述滑杆(2)的顶端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感位开关(3)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感位开关(3)与吊具的控制电路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滑杆以及感应滑杆位置的电器感位开关,滑杆上固定有第一挡圈和第二挡圈;固定架上设有挡圈限定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吊具上升极限位置的感知装置,装置简单、结构紧凑,主要部件均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卸、调位和维修;通过机械限位与电路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重限位且保护电器感位开关,从而有效控制吊具的升降运动,以实现精准定位;整个过程通过PLC系统全程控制且自动化操作,能确保信号传感到位,灵敏度高,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避免了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B66C13/16GK202704849SQ20122025065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
发明者吴斌, 周文立, 安聪慧, 冯擎峰 申请人: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