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停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907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基板停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板停止装置,尤其是涉及使通过带式输送机搬运的电路基板停止的基板停止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一种基板停止装置,其具备与通过带式输送机搬运的电路基板抵接而使其停止的止动板。止动板通过驱动部,向在电路基板的搬运面上突出而与电路基板抵接的位置和从搬运面退避的位置移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7099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中还有改善的余地。例如,在电路基板重的情况或搬运速度快的情况下,有可能因电路基板抵接时的冲击而使止动板弯曲,停止位置偏离,有时止动板会弯曲而发生损伤。若增厚止动板,则虽然能防止弯曲或损伤,但需要相当的厚度,装置成本升高,存在改善的余地。或者即便在止动板上未产生成为问题的程度的弯曲时,在对止动板的升降进行引导的引导装置存在间隙的情况下,因该间隙也会产生止动板的倾斜,由此,电路基板的停止位置的误差增大,存在改善的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以上述的情况为背景而作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定位精度良好地使电路基板停止,并且能抑制装置成本的增大的基板停止装置。上述的课题通过使基板停止装置包括如下部件来解决,所述基板停止装置与由带式输送机的支撑面支撑并沿着搬运方向搬运的电路基板抵接而使所述电路基板停止,这些部件是:(a)止动板,平行于与所述搬运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b)升降装置,保持所述止动板的下端部,并且通过沿着与所述搬运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正交的升降方向进行升降,而使所述止动板在所述止动板的上端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所述支撑面靠下的退避位置和所述止动板的上端比所述支撑面靠上的作用位置之间进行升降;及((3)止动板支承装置,设置成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所述支撑面靠上,并且,通过与向所述作用位置上升后的所述止动板的上端部卡合而至少阻止所述上端部在所述搬运方向上朝下游侧移动。[0008]实用新型效果在使止动板从退避位置向作用位置上升时,其上端部由止动板支承装置支承,至少阻止在搬运方向上向下游侧移动。由此,止动板的下端部由升降装置保持,上端部由止动板支承装置支承,从而保持上下方向的两端部,与仅保持下端部的情况相比,该上端部的、电路基板抵接时的在搬运方向朝下游侧的弯曲较少。因此,电路基板的停止位置精度提高,而且,能避免止动板的损伤。此外,使止动板厚,能实现减少弯曲和防止损伤,将引导装置形成为没有间隙的部件的情况不再不可或缺,能实现成本减少及重量减轻。此外,可以提升基板搬运装置对电路基板的搬运速度,能够实现搬运效率的提高。[0010]实用新型方式以下,在本申请中例示了几个认为能够进行专利申请的实用新型(以下,有时称为“可申请实用新型”。可申请实用新型包括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实用新型即本申请实用新型的下位概念实用新型和本申请实用新型的上位概念或不同概念的实用新型。)的方式,对它们进行说明。各方式以与权利要求书同样地,区分成项,对各项标注编号,根据需要而引用其他项的编号的形式进行记载。这只不过是为了容易理解可申请实用新型,并不是将构成所述实用新型的结构要素的组合限定为以下的各项所记载的形式。即,可申请实用新型应该参照附随于各项的记载、实施方式的记载、现有技术、技术常识等进行解释,在按照该解释的限制下,向各项的方式再附加其他的结构要素的方式、以及从各项的方式删除了结构要素的方式也能成为可申请实用新型的一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各项中,(I)项相当于技术方案1,(5)项相当于技术方案2,(8)项相当于技术方案3,(9)项相当于技术方案4,(15)项及(16)项的一方与(17)项组合的情况相当于技术方案5。(I) 一种基板停止装置,与由带式输送机的支撑面支撑并沿着搬运方向搬运的电路基板抵接而使所述电路基板停止,其特征在于,包括:止动板,平行于与所述搬运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升降装置,保持所述止动板的下端部,并且通过沿着与所述搬运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正交的升降方向进行升降,而使所述止动板在所述止动板的上端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所述支撑面靠下的退避位置和所述止动板的上端比所述支撑面靠上的作用位置之间进行升降;及止动板支承装置,设置成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所述支撑面靠上,并且,通过与向所述作用位置上升后的所述止动板的上端部卡合而至少阻止所述上端部在所述搬运方向上朝下游侧移动。另外,基板停止装置也可以在带式输送机的搬运方向上设置在下游侧端、比下游侧端靠上游侧等任意的部位。(2)根据(I)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对所述止动板的下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构件;对所述保持构件的升降进行引导的引导装置;使所述保持构件升降的促动器。例如,能够将沿着宽度方向延伸且固定在止动板的下端部的长条构件作为保持构件,在所述长条构件上安装引导装置、促动器,但作为简略的方式,如后述的实施方式那样,也可以在止动板的下端部直接安装引导装置、促动器。在后者的情况下,止动板的下端部构成与止动板一体的保持构件。而且,作为促动器,例如,可以采用流体压促动器的一种即流体压缸、电动马达等。(3)根据(I)项或(2)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具备引导面,所述引导面朝着越靠上部越接近所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的方向倾斜,并将向所述作用位置上升的止动板的上端朝所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引导。止动板支承装置在具有后述的(5)项记载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止动板支承装置同时起到阻止止动板的上端的搬运方向上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这双方的移动的功能(即搬运方向定位功能)和规定作为作用位置的上升端位置的功能(即促动器的工作端位置规定功能),从而通过结构的简单化能得到制造成本减少效果。然而,并非不可或缺。将止动板支承装置形成为本项记载的结构的情况是其一例。此时,止动板的作用位置由促动器的工作端位置规定功能来规定,止动板到达作用位置的瞬间或即将到达之前,止动板的上端与引导面接触,能够成为阻止向搬运方向上的下游侧移动的状态。在该方式中,优选引导面的相对于止动板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至少在作用位置附近,比较小,与作用位置的变化相对的引导面的搬运方向相关的位置的变化小。例如,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3°以下。止动板支承装置除了本项记载的引导面即倾斜引导面之外,还可以具备与止动板的升降方向平行的平行引导面。在该方式下,优选的是,在止动板的向作用位置的移动过程中,其上端与倾斜引导面接触,然后在倾斜引导面的引导作用下稍向搬运方向上游侧移动并上升,接着由平行引导面引导并到达作用位置。另外,在引导装置具有微小的间隙时,优选通过该间隙的存在引起的保持构件的倾斜和止动板的弹性变形来允许止动板在倾斜引导面的引导作用下稍向搬运方向上游侧移动并上升的运动。也可以将引导装置形成为没有间隙的滚珠导轨,这种情况下,上述运动只要由止动板的弹性变形来允许即可。上述任一种情况下,阻止止动板上端部的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移动,由此,与仅通过引导装置的引导功能来抑制止动板的向下游侧的移动的情况相比,由带式输送机搬运的电路基板与止动板抵接时的止动板的向下游侧的移动量较少,可得到能提高电路基板的停止位置精度的效果。尤其是止动板能够在其上端部与弓I导面接触而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移动被阻止的状态下与电路基板抵接,因此能够位置精度良好地使电路基板停止。也可以使止动板支承装置具备与升降方向平行的支承面,且通过该支承面来支承止动板的上端部,这种情况下,止动板与支承面之间的、用于使止动板相对于支承面位于搬运方向上游侧的间隙量的弯曲不会在止动板产生,电路基板的停止位置精度良好。另外,也可以使止动板支承装置具备与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平行的抵接面,并通过该抵接面与止动板的上端的摩擦力(为了增大该摩擦力,优选通过摩擦系数比止动板支承装置与止动板的其他的部分大的材料来形成抵接面与止动板的上端的至少一方)来阻止止动板的搬运方向的移动,但与这种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阻止止动板的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移动。(4)根据(3)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除了作为第一引导面的所述引导面之外,还具备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二引导面朝着越靠上部越接近所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向倾斜并将向所述作用位置上升的止动板的上端朝所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引导。关于本项记载的止动板支承装置,除了在第一引导面的引导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得到第二引导面的引导功能这一点以外,几乎能直接适用与上述(3)项相关的说明。即使止动板的上端部的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上的位置比预先设定的位置在搬运方向上向上游侧偏移,也由第二引导面引导而向设定位置侧移动。因此,能减少或消除止动板的上端部与第一引导面之间的间隙,电路基板的定位精度提高。(5)根据(4)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的所述第一引导面与所述第二引导面的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最小间隔比所述止动板的厚度小,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还作为上升端位置规定构件而发挥功能,通过所述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这两个引导面与所述止动板上端的角部卡合来规定所述止动板的上升限度。在本项记载的结构的止动板支承装置中,通常,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的相对于止动板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优选大于上述(3)项及(4)项记载的止动板支承装置的引导面的倾斜角度,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所成的角度优选为30°以上、60°以上或90°以上。另外,从第一引导面及第二引导面的关于搬运方向的定位功能的观点出发,优选倾斜角度较小,从作为上升端位置规定构件的功能的观点或减少止动板及止动板支承装置的相互卡合的部分的磨损的观点出发,优选倾斜角度较大,倾斜角度应该兼顾止动板或止动板支承装置的材料(尤其是耐磨损性)及促动器的工作力来选定。(6)根据(5)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面的相对于所述止动板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引导面的相对于所述止动板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在本方式的基板停止装置中,第一引导面主要起到与止动板的搬运方向相关的定位功能,第二引导面主要起到规定止动板的上升端位置的功能。第一引导面的倾斜角度例如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10°以下、5°以下。(7)根据(I )项至(6)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止动板形成为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宽度比所述升降方向上的尺寸即高度大的矩形形状。能够使电路基板与止动板在宽度方向上较宽地抵接,电路基板不会绕着与其表面垂直的轴线发生倾斜,能稳定地停止。(8)根据(I)项至(7)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分别支撑待搬运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的一对传送带,所述止动板的宽度比在所述一对传送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互为相反侧的两个边缘之间的间隔宽。根据本项记载的止动板,在电路基板上设有在搬运方向上向下游侧的端面开口的切口,或在搬运方向上向下游侧或上游侧呈凸状弯曲,即使下游侧端缘未成为与宽度方向平行的一直线状,也不用根据电路基板的形状来变更止动板的搬运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不使可搬运的全部的种类的电路基板从输送机向下游侧超出就能够使其停止。(9)根据(I )项至(8)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为一对,并设置在能够分别与所述止动板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卡合的位置上。本项记载的特征在(7)项及(8)项记载的方式中特别有效。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能够分别支承止动板的在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对于止动板抵接时的冲击能够稳定地支承止动板。因此,能良好地防止电路基板抵接时的止动板的向下游侧的移动,能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10)根据(9)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分别支撑待搬运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的一对传送带,所述止动板的宽度比在所述一对传送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互为相反侧的两个边缘之间的间隔宽,并且所述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以比所述两个边缘的间隔宽的间隔配置。( 11)根据(10)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0047]分别支撑待搬运的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的一对传送带;分别支撑所述一对传送带的一对侧框,并且所述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固定在所述侧框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12)根据(11)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对所述一对的侧框的间隔进行变更的框间隔变更装置,所述止动板的宽度比所述一对侧框的间隔成为最大状态的状态下的所述一对传送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相互处于相反侧的两个边缘的间隔宽。在本结构的基板停止装置中,对应于待搬运的电路基板的宽度而变更带式输送机的宽度,伴随于此,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的间隔变化,而与止动板的、与电路基板的两侧边缘部对应的两部分卡合,电路基板向止动板的抵接部抵接时,能有效地防止该抵接部的向搬运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移,能得到电路基板的停止位置精度特别提高的效果。(13)根据(I)项至(12)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在所述止动板的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形成有多个贯通孔。根据本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能够使电路基板与止动板抵接而停止,而且相对于止动板从搬运方向的下游侧通过贯通孔而能够通过目视来确认电路基板的有无。在本项中,贯通孔的个数和内径尺寸优选选定为如下大小:与已预定形成在电路基板的前端部上的所有个数及内径尺寸的切口的存在无关地,通过任一个贯通孔而能够视觉辨认电路基板的前端。本项记载的特征在止动板的宽度为电路基板的宽度以上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这种情况下,电路基板未从止动板超出,在止动板为不透明的材料制时,电路基板被止动板遮挡而看不见。虽然由于设置贯通孔而止动板的刚性下降,但止动板由止动板支承装置支承,能减少电路基板抵接时的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移动,因此没有障碍。因此,在止动板上形成贯通孔时,止动板优选由止动板支承装置支承,但并未不可或缺,本项记载的特征能够与(I)项记载的特征独立地采用。关于(17)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也同样。(14)根据(I)项至(13)项中任一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还包括:下游侧端检测装置,配置于在所述搬运方向上距所述止动板为设定距离的上游侧,检测通过所述带式输送机搬运的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并发出检测信号;及驱动能量切断装置,根据来自所述下游侧端检测装置的所述检测信号,来切断供向所述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源的驱动能量。“设定距离”例如是能保证将向驱动源的驱动能量切断之后,由于惯性引起的带式输送机的移动,而电路基板移动到与止动板抵接的位置为止的距离。 (15)根据(14)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下游侧端检测装置包括:投光器及受光器,沿着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彼此隔开比电路基板宽度大的距离,且在平行于所述宽度方向的方向上彼此相对地设置;及电气电路,在从所述投光器投向所述受光器的至少一部分光被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部遮挡而使所述受光器的输出信号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发出所述检测信号。在下一项的方式中,若在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存在切口,则光的至少一部分不会被电路基板遮挡而是通过切口,可能产生无法检测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或检测的可靠性降低的情况。或者为了避免该情况,有时需要调节投光器和受光器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或调节电气电路中的设定值。相对于此,根据本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由于投光器及受光器的光轴与宽度方向平行,因此与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的形状无关地,光被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遮挡,不用调节检测装置的位置及设定值,即可检测电路基板。(16)根据(14)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所述下游侧端检测装置包括:投光器及受光器,沿着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彼此隔开比电路基板的宽度大的距离,且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以光轴倾斜的状态彼此相对地设置;及电气电路,在从所述投光器投向所述受光器的至少一部分光被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部遮挡而使所述受光器的输出信号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发出所述检测信号。在本项的方式中,虽然存在对(15)项进行说明时提及的不利之处,但是相反地却具有如下优点:即使在电路基板存在翘曲的情况下,也能检测其下游侧端。(17)根据(15)项或(16)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在所述止动板的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小径贯通孔。本项中,“小径贯通孔”是指直径为5mm以下、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2mm以下的贯通孔。而且,“多个贯通孔”是指成为在与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上,贯通孔的横截面积之和占据整个面积的30%以上、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的结果的个数。直径小的贯通孔形成越多个,越能够使止动板的表面的反射率均匀地下降。在本项中,“所述止动板的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实际上不仅是指电路基板抵接的部分,而且是指比从投光器朝向受光器的光的止动板的升降方向上的高度宽的带状的区域。根据本项记载的特征,从投光器朝向受光器放射的光由止动板的表面反射,能减少到达受光器的量,与从投光器向受光器的光和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相对的受光器的受光量的变化率增大,明显可知受光器的输出信号下降成设定值以下的情况,能得到发出检测信号的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的位置的变动减小的效果。本项记载的特征在止动板由满足表面具有光泽(例如,表面粗糙度只要为0.4mm以下即可,优选为0.1mm以下,0.05mm以下最佳)的条件和表面的颜色为明色的条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条件的材料构成时特别有效。本项记载的多个小径贯通孔能够兼作为(13)项记载的多个贯通孔。在本项从属于(16)项的方式中,小径贯通孔优选在止动板向作用位置上升的状态下,形成在相对于该下游侧端检测装置的宽度方向倾斜的光轴所对应的部分,且形成在宽度比与从投光器放射的光的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宽度更宽的区域。但是,未必非要将小径贯通孔设置在相对于与搬运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倾斜的区域。(18)根据(15)项至(17)项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其中,进行使所述止动板的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为暗色和通过涂敷消光剂等而形成没有光泽的表面中的至少一方。根据本项从属于(17)项的方式的基板停止装置,还增加了(17)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的效果,根据从属于(15)项或(16)项的方式的基板停止装置,取代(17)项记载的基板停止装置的效果,而能得到类似的效果。
图1是表示包括具备可申请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基板停止装置的网版印刷机的电子电路装配线的立体图。图2是将上述网版印刷机与往复式输送机一起表不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网版印刷机的侧视图。图4是简要表示上述网版印刷机的基板搬运支撑装置的送入输送机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上述送入输送机的侧视图,图5 Ca)是表示止动板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 (b)是表示止动板位于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图。图6是表示上述送入输送机的可动侧框的下游侧端部的主视图,图6 Ca)是表示止动板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图,图6 (b)是表示止动板位于作用位置的状态的图。标号说明10:网版印刷机52:送入输送机54:送出输送机110:基板停止装置112:止动板114:升降装置116:止动板支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可申请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另外,可申请实用新型除了下述实施方式之外,以上述〔实用新型内容〕的项记载的方式为代表,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够以实施了各种变更的方式来实施。图1中图示了包括具备可申请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基板停止装置的网版印刷机的电子电路装配线。本电子电路装配线具备:1台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多台例如2台的网版印刷机10 (以后,简称为印刷机10);1台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台的往复式输送机12 ;1台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多台例如4台的电子电路零件安装机14 (以后,简称为安装机14)。印刷机10及安装机14是对电路基板实施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一种,电子电路装配线是对基板作业线的一种。2台印刷机10相对于4台安装机14,沿电子电路装配线的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在上游侧彼此相邻,与搬运方向平行地左右排列配置,2台往复式输送机12中的一台设置在2台印刷机10之间,另一台设置在最下游的印刷机10即下游侧的印刷机10的下游侧,且设置在该印刷机10和与该印刷机10相邻的安装机1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为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设与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前后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均为水平。各2台的印刷机10及往复式输送机12分别同样地构成,以上游侧的印刷机10及往复式输送机12为代表进行说明。印刷机10如图2及图3所示,具备作为作业机主体的印刷机主体20、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掩模保持装置26、印刷装置28及控制装置30 (参照图1)。本掩模保持装置26设置在印刷机主体20的、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的后述的主输送机的上方,将载置在掩模支撑台32上的掩模34保持成水平姿态。印刷装置28包括一对涂刷器42、使所述涂刷器42沿着掩模34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涂刷器移动装置44、及分别使一对涂刷器42升降并与掩模34接触、分离的涂刷器升降装置46,且印刷装置28设置在印刷机主体20的掩模保持装置26的上方。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设置在印刷机主体20的前部,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设置在后部。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包括主输送机50、在搬运方向上配置在主输送机50的上游侧的送入输送机52、配置在下游侧的送出输送机54。上述掩模保持装置26及印刷装置28设置在主输送机50的上方。主输送机50包括输送机装置60及基板支撑装置62。输送机装置6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带式输送机构成,包括一对传送带64、使所述传送带64分别环绕的带环绕装置66。一对传送带64分别由侧框68以可环绕的方式支撑,通过将环绕用马达70作为驱动源的带环绕装置66而同步地环绕,通过其朝上的面即支撑面72 (参照图3),分别从下方支撑待搬运的电路基板74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将电路基板74以其被作业面即被印刷面成为水平的姿态进行搬运。在本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中,与搬运方向垂直的方向且与印刷机10的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是宽度方向,为水平。电路基板7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以其长度方向与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的宽度方向平行的姿态进行搬运。电路基板74在本实施方式中,其长度方向为宽度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为宽度。电路基板74的宽度方向是与搬运方向垂直的方向,是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的宽度方向。一对侧框68的一方(图2中的下侧的侧框68)作为将位置固定而设置的固定侧框68,另一方作为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固定侧框68接近、分离的可动侧框68,通过框间隔变更装置78而移动。主框间隔变更装置78如图2所示,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间隔变更用马达80 ;连结有可动侧框68的带82 ;分别安装在固定侧框68及主输送机50的主体83上并卷挂有带82的带轮84。带82及带轮84分别为同步带及同步带轮。多个带轮84中的I个借助间隔变更用马达80而旋转,由此使带82移动,可动侧框68由引导装置(未图示)引导并移动。由此,一对侧框68的间隔以及一对传送带64的间隔根据待搬运的电路基板74的宽度而自动变更。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支撑装置62如图3简略所示,包括作为支撑构件的多个支撑销90、销支撑台92及支撑台升降装置94,从下方对电路基板74进行支撑。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板支撑装置62与输送机装置60共同构成基板夹紧装置,主输送机50借助升降装置(未图示)而升降,由此电路基板74与掩模34的下表面接触分离。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在主输送机50设有基板停止装置。该基板停止装置具备止动构件、使止动构件向水平面内的任意的位置移动的止动构件移动装置,止动构件位于规定的位置,与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抵接,使电路基板74的移动停止。如图2所示,所述送入输送机52具备与主输送机50的输送机装置60及框间隔变更装置78同样地构成的输送机装置100及框间隔变更装置102,对起到同样作用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标号来表不对应关系,省略说明。在送入输送机52上,电路基板74的搬运借助基板停止装置110来停止。如图4及图5所示,基板停止装置110包括止动板112、升降装置114、止动板支承装置116,在送入输送机52的搬运方向上设置在下游侧端。止动板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呈矩形的板状,其长度方向与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的宽度方向平行,板面或止动面与搬运方向垂直,以铅垂的姿态配置,以可升降的方式安装在送入输送机52的主体118上。止动板112的长度方向为宽度方向,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即宽度比间隔为最大的状态的状态下的一对侧框68的宽度方向上互为相反侧的两个边缘的间隔宽,且大于与搬运方向及宽度方向正交的升降方向上的尺寸即高度。止动板112的宽度比预定了印刷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膏状焊料(以后,简称为焊料)的印刷而能够通过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搬运的多种电路基板74的各宽度中的最大的宽度宽,且比一对侧框68的间隔为最大的状态的状态下的一对传送带64的宽度方向上互为相反侧的两个边缘的间隔宽。而且,止动板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为1.6mm,通过SPCC (冷轧钢板)制作,为不透明,对表面进行RAYDENT处理(X 7 >卜处理,注册商标)而形成保护防锈膜,处于被染黑的状态,具有光泽。止动板112的升降由引导装置122引导。如图4及图5所示,引导装置122包括:在止动板11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固定构件123固定成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姿态的作为一对被引导构件的导杆124 ;在跨固定的固定侧框68及主体118的支撑部125而安装于主体118的支撑构件128上固定设置,供导杆124以可升降的方式嵌合的作为一对引导构件的导块126。支撑部125是主体118的可动侧框68的外侧、即固定侧框68侧的相反侧的部分,设置在允许可动侧框68的移动的位置。在图4中,支撑构件128的图示被省略。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杆124如图6所示,经由套筒129,通过固定构件123固定在止动板112上。套筒129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圆筒状,通过HANENITE ( ^ ^ t 4卜,注册商标)制作。HANENITE是冲击、振动吸收性优异的减振橡胶。止动板112如图4所示,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比一对侧框68靠下游侧的位置,并且如图5所示,其宽度方向的一端部比固定侧框68向外侧(可动侧框68的相反侧)突出,另一端部超过可动侧框68而向固定侧框68的相反侧伸出至支撑部125。因此,止动板112不会妨碍可动侧框68的移动,即使一对侧框68的间隔最大,也向可动侧框68的外侧突出,对于任一种类的电路基板,能够与其下游侧端部的整体抵接而使其停止移动。而且,板状的止动板112薄,可以减少其搬运方向上的配置空间,即便设置在送入输送机52的下游侧端部也不会向主输送机50侧超出,而且,能够不增大与送入输送机52的搬运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尺寸地设置基板停止装置110。升降装置1 14如图5所示包括气缸130。气缸是作为驱动源的一种的流体压促动器即流体压缸。气缸130以朝上且如图4所示在搬运方向上位于比止动板112靠上游侧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支撑构件128上,在从缸壳体132向上方突出的活塞杆134的上端部固定有止动板112。活塞杆134的上端部在止动板112的下端部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与将止动板112的下端部的一部分垂直折弯而形成的耳部136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板112的、包括该耳部136和将所述导杆124的上端部经由固定构件123固定的部分在内的下端部构成与止动板112 —体的保持构件。活塞杆134通过其伸缩而沿着升降方向升降,使止动板112升降至退避位置和作用位置,该退避位置是如下位置:如图5 (a)所示,止动板112的上端位于比传送带64的支撑面72靠下方,允许电路基板74的通过;该作用位置是如下位置:如图5 (b)所示,止动板112的上端位于比支撑面72靠上方,电路基板74与止动板112的上端部且比上端靠下侧的部分抵接,使其移动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在一对侧框68分别设置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116而构成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主体138在图6中示出一方,呈长方体状的块状,一对侧框68分别固定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面,以比一对传送带64的宽度方向上的互为相反侧的两个边缘的间隔宽的间隔配置,能够分别与止动板112的在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卡合。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各主体138比传送带64的支撑面72靠上侧,位于将止动板112的上升限度规定为上述作用位置的位置,在搬运方向上从侧框68向下游侧突出,且设置在其突出端部位于止动板112的上方的位置。止动板112具有在一对侧框68的间隔最大的状态下通过固定在所述侧框68的各外侧面上的止动板支承装置116支承的宽度。在主体138的上述突出端部上,如图6 (a)所示,形成有向其下表面开口且沿着宽度方向贯通的槽139。槽139呈V字形,这一对槽侧面中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槽侧面作为朝着越靠上部越接近搬运方向上游侧的方向倾斜的引导面140,搬运方向上游侧的槽侧面作为朝着越靠上部越接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方向倾斜的引导面142。在本实施方式中,弓I导面140、142所成的角度为55度,并且引导面140相对于止动板112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引导面142相对于止动板112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小,引导面140、142的各倾斜角度为15度、40度。而且,引导面140、142的搬运方向上的最小间隔比止动板112的厚度小。在图示的例子中为O。此外,如图4及图5所示,在送入输送机52设有检测通过输送机装置60搬运的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且发出检测信号的下游侧端检测装置150。下游侧端检测装置15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作为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一种即光电传感器的透过型光电传感器构成,包括投光器152及受光器154和电气电路156 (参照图1)。投光器152及受光器154的一方、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投光器152安装在固定侧框68的外侧,且安装于固定在固定侧框68的外侧面的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外侧,另一方、即本实施方式中的受光器154安装在主体118的所述支撑部125的外侧。投光器152及受光器154隔开比能够通过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搬运的多种电路基板的各宽度中的最大宽度大的距离而彼此相对,将位置固定而设置,检测通过送入输送机52搬运的全部的种类的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投光器152及受光器15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电路基板74的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彼此相对设置,投光器152将可视光水平地放射,从正侧面与宽度方向平行地将光照射到电路基板74上。投光器152具备投光部(未图示),受光器154具备受光部158 (参照图6),投光器152及受光器154如图6的受光器154所示,在高度方向上,投光器152放射的光与电路基板74的搬运路径垂直地交叉,在搬运方向上设置在比止动板112靠上游侧,且设置在电路基板74即将与止动板112抵接之前通过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遮挡受光部158的受光的一部分的位置。受光器154将表不受光量的信号向电气电路156输出,电气电路156在受光器154的输出信号下降成设定值以下时,将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的检测信号向所述控制装置30输出。设定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厚度最薄的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与止动板112抵接之前进行检测,设定成将向环绕用马达70的电流供给(驱动能量)切断的值。设定值也可以根据电路基板74的厚度来设定。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那样的需要,因此设定值与电路基板74的厚度无关而为一定。在所述止动板112的作用位置上,在以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为中心的带状的部分上,如图5所示,多个小径贯通孔160通过冲孔加工,沿着厚度方向贯通止动板112而形成。所述小径贯通孔160在本实施方式中,直径为2.5mm,在止动板112的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上分别隔开适当的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等间距),在止动板112的宽度方向的整体上形成为锯齿状。而且,小径贯通孔160在高度方向上,在止动板112向作用位置上升的状态下,以与下游侧端检测装置150的光轴相同的高度为中心,在比从投光器152放射的可视光的光束的上下方向(与止动板112的升降方向平行的方向)的高度稍宽的高度的区域形成。小径贯通孔160如后所述,使下游侧端检测装置150的投光器152放射的光的扩散部分的止动板112产生的反射量减少,并且在电路基板74的目视中使用。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小径贯通孔160的个数及横截面积(与小径贯通孔160的中心线正交的截面的面积)以小径贯通孔160的横截面积之和成为上述贯通孔形成区域的全面积的40%的方式选定。所述送出输送机54与送入输送机52同样地构成。在本印刷机10中,送入输送机52及送出输送机54的搬运方向的尺寸比已预定焊料的印刷的全部的种类的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的尺寸中的最大尺寸短。因此,根据电路基板的种类,在通过基板停止装置110而使移动停止的状态下,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电路基板74那样,在其搬运方向上,上游侧的端部有时从输送机52、54向上游侧超出。根据该超出量而配置在输送机52、54的上游侧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无法使送入输送机52的往复式输送机12及送出输送机54的主输送机50工作,这种情况下,在从输送机52、54搬出电路基板之前,禁止上游侧装置的工作。所述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与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平行地设置,如图2所示,在印刷机10的搬运方向上具备从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具备与输送机52,54的输送机装置100、框间隔变更装置102及基板停止装置110同样地构成的输送机装置170、框间隔变更装置172及基板停止装置174,对于起到相同作用的构成用要素标注同一标号来表不对应关系,省略说明。所述控制装置30以计算机为主体构成,对构成印刷机10的各种装置的驱动源等进行控制。构成驱动源的马达的大部分是电动马达的一种,由能够进行旋转角度的准确的控制的电动旋转马达即伺服马达构成。也可以由脉冲马达或直线马达构成。控制装置30由控制电子电路装配线整体的集中控制装置180 (参照图1)进行集中控制。集中控制装置180以计算机为主体构成。如图2所示,所述往复式输送机12包括输送机主体200、可动输送机202、可动输送机移动装置204。可动输送机202具备由带式输送机构成的输送机装置210、变更构成输送机装置210的一对侧框208的间隔而变更一对传送带211的间隔的框间隔变更装置212、及基板停止装置214。在本实施方式中,往复式输送机12由在上游侧相邻的印刷机10的控制装置30控制。也可以在往复式输送机12设置控制装置。往复式输送机12虽然还未公开,但与本申请人的日本特愿2010-110426的说明书记载的往复式输送机同样地构成,省略详细的说明。上述4台安装机14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日本特开2004-104075号公报记载的电子电路零件安装机同样地构成,进行模块化,如图1的一部分所示,分别包括安装机主体228、基板搬运装置230、基板支撑装置232、零件供给装置234、零件安装装置236及控制装置238等,分担向I张电路基板的电子电路零件的安装,并行地进行。基板搬运装置230具备一对输送机240。所述输送机240沿着安装机主体228的前后方向排列而平行设置。输送机24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带式输送机构成,通过省略了图示的框间隔变更装置,自动地调节一对传送带的间隔。基板支撑装置232分别对于两个输送机240设置,通过任一个输送机240搬运的电路基板也由基板支撑装置232支撑,进行电子电路零件的安装。控制装置238以计算机为主体构成,通过所述集中控制装置180进行集中控制。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电子电路装配线中,在2台印刷机10中并行地进行向电路基板74的焊料的印刷。在印刷机10、往复式输送机12及安装机14中,输送机装置60、100、170、210及输送机240的一对传送带64、211等的间隔分别对应于装配电子电路的电路基板的宽度而变更。由此,在印刷机10的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的送入输送机52中,伴随着可动侧框68的移动,而固定在其外侧面上的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移动,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间隔根据电路基板74的宽度而变更,与止动板112的与电路基板74的两侧边缘部对应的两部分卡合。在2台印刷机IO中的、上游侧的印刷机IO中印刷焊料的电路基板74向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供给,由基板支撑装置62支撑而与掩模34接触,通过印刷装置28来印刷焊料。印刷后,电路基板74向往复式输送机12的可动输送机202移载。然后,从可动输送机202向下游侧的印刷机10的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搬入而通过该印刷机10,通过下游侧的印刷机10的往复式输送机12向最上游的安装机14的例如后侧的输送机240搬入,安装电子电路零件。另外,在下游侧的印刷机10中印刷焊料的电路基板74向上游侧的印刷机10的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供给,通过该上游侧印刷机10,通过往复式输送机12向下游侧的印刷机10的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搬入,印刷焊料。然后,通过往复式输送机12,向最上游的安装机14的例如前侧的输送机240搬入,安装电子电路零件。向基板搬运支撑装置22供给的电路基板74首先被搬入送入输送机52。在基板搬入时,止动板112向作用位置上升。止动板112的上端进入到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各槽139内,由引导面140向搬运方向上游侧引导。引导装置122与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搬运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以引导装置122稍位于下游侧的方式确定,且引导面140比搬运方向上游侧的引导面142相对于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小,因此止动板112的上端的搬运方向上的移动量较小,并且关于止动板112的搬运方向的定位精度提高。并且,最终如图6 (b)所示,引导面140、142与止动板112的上端的可动部卡合而规定止动板112的上升端位置,从而使止动板112位于作用位置。止动板112的上端部由引导面140、142从搬运方向的两侧夹持并保持,通过分别固定在一对侧框68的各外侧面上的止动板支承装置116,来支撑与电路基板74的两侧边缘部对应的两部分。在该状态下,电路基板74由送入输送机52搬运,若其下游侧端到达止动板112的附近,则遮挡投光器152放射的光的一部分。由此,受光部158的受光量减少,若其输出信号下降成设定值以下,则从电气电路156向控制装置30发送检测信号,基于此,控制装置30切断向环绕用马达70的电流供给(驱动能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30构成驱动能量切断装置。下游侧端检测装置150设置在与止动板112在搬运方向上游侧相邻的位置,因此投光器152放射的光的扩散部分即扩散光的一部分向止动板112入射,被全反射而通过受光器154受光。然而,在止动板112的电路基板74抵接而停止移动的上端部,在止动板112位于作用位置的状态下,在接近光轴的部分上形成有多个小径贯通孔160,因此接触到止动板112的光的一部分不被反射,通过止动板112被全反射并由受光器154的受光部158接收到的光量减少。因此,来自投光器152的放射光伴随着电路基板74的移动而逐渐被切断时,与该放射光与电路基板74的下游侧端的相对位置的变化相对的受光部158的受光量的变化率比不使来自止动板112的全反射光的受光减少时大,电路基板74的位置检测的精度提闻。电流供给切断后,环绕用马达70因惯性而旋转,并且传送带64及电路基板74因惯性而环绕及移动,电路基板74与止动板112抵接而停止。止动板112中,其下端部的在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即两端部分别由引导装置122支撑,且其上端部的在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即与电路基板74的在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端部对应的部分分别由止动板支承装置116支撑,因此在与电路基板74抵接时,止动板112以在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分别被上下支撑的状态弯曲,与未设置止动板支承装置116而是以悬臂状态弯曲的情况相比,弯曲量显著减小,由止动板112限定的电路基板74的停止位置精度提高。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装置122在导杆124与导块126之间具有间隙,因此廉价,另一方面,该间隙内的导杆124的倾斜引起的止动板112的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移动量增大,但是该移动量的增大也通过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存在来避免。此外,由于止动板支承装置116的下游侧的引导面140的、相对于止动板112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被有意地减小,电路基板74的向止动板112的抵接力引起的止动板112的向电路基板74抵接的部分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移动量较少,能得到电路基板74的停止位置的精度提高的效果。通过引导面140的斜面的效果,基于上述抵接力而产生将止动板112压下的方向的力,朝着使气缸130收缩的方向作用之后,基于止动板112的弯曲而存在止动板112的上端下降的倾向,在引导面140的相对于止动板112的升降方向的倾斜角度大时,上述倾向增强,而且与止动板112的上端的下降相伴的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移动量、以及电路基板74抵接的部分的移动量增大,存在电路基板74的停止位置的精度下降的倾向,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面140的倾斜角度较小,由此,能抑制上述停止位置的精度下降。另外,对止动板112的升降进行引导的导杆124经由HANENITE制的套筒129而固定于止动板112,因此在电路基板74与止动板112抵接时,伴随着止动板112及套筒129的弹性变形而使导杆124相对于导块126进行位移,能缓解抵接时的冲击。并且,由于套筒129的弹性变形的恢复而使导杆124返回未位移的状态,但通过套筒129的减振性而使导杆124恢复成未位移的状态之后,不会再次位移,迅速地成为稳定状态。套筒129构成冲击缓和构件及振动抑制构件。止动板112为不透明,其宽度比能够通过送入输送机52搬运的全部的种类的电路基板74的各宽度中的最大的宽度大,但在搬运方向上从下游侧,能够通过多个小径贯通孔160以目视来确认在止动板112附近是否具有电路基板74。多个小径贯通孔160兼作为用于视觉辨认电路基板74的多个贯通孔。止动板112在电路基板74从送入输送机52被搬入主输送机50时向退避位置下降,从而允许电路基板74的搬出。在电路基板74与止动板112抵接而停止的状态下,下游侧端检测装置150通过电路基板74而减少受光器154的受光量,将其输出信号确保为设定值以下,处于检测电路基板74的状态。并且,在电路基板74被从送入输送机52搬出时,若电路基板74的上游侧端从投光器152及受光器154超出,则受光器154的受光量增大,输出信号超过设定值,检测信号不从电气电路156向控制装置30输出。由此,确认电路基板74已从送入输送机52向主输送机50转移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游侧端检测装置150与止动板112 —起设置在送入输送机50的下游侧端,因此能够兼作为基板转移检测装置,能够减少装置成本,并且无需设置两个检测装置的空间。从主输送机50向送出输送机54搬入的电路基板74、向通过基板支撑装置24搬入的电路基板74也同样地位于作用位置,与由止动板支承装置116保持的止动板112抵接,从而位置精度良好地停止。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板112设置在送入输送机52、送出输送机54、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的下游端,因此能够将电路基板74向送入输送机52搬入到与主输送机50相邻的位置,向通过基板搬运装置24及送出输送机54搬入到与往复式输送机12相邻的位置,事先待机。因此,能够迅速地进行电路基板74的向主输送机50及往复式输送机12的搬入。另外,也可以与基板停止装置110同样地,将主输送机50的基板停止装置作为包含止动板、升降装置及止动板支承装置的装置。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网版印刷机的基板搬运装置以外的基板搬运装置,例如在电子电路零件安装机、基板检查机、粘接剂涂敷机、回流炉等的对基板作业机上设置的基板搬运装置中使电路基板停止的装置、与对基板作业机分开设置而搬运电路基板的基板搬运装置的基板停止装置等。
权利要求1.一种基板停止装置,与由带式输送机的支撑面支撑并沿着搬运方向搬运的电路基板抵接而使所述电路基板停止,其特征在于,包括: 止动板,平行于与所述搬运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 升降装置,保持所述止动板的下端部,并且通过沿着与所述搬运方向及所述宽度方向正交的升降方向进行升降,而使所述止动板在所述止动板的上端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所述支撑面靠下的退避位置和所述止动板的上端比所述支撑面靠上的作用位置之间进行升降;及 止动板支承装置,设置成比所述带式输送机的所述支撑面靠上,并且,通过与向所述作用位置上升后的所述止动板的上端部卡合而至少阻止所述上端部在所述搬运方向上朝下游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具备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朝着越靠上部越接近所述搬运方向上游侧的方向倾斜并将向所述作用位置上升的止动板的上端朝所述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引导,所述第二引导面朝着越靠上部越接近所述搬运方向下游侧的方向倾斜并将向所述作用位置上升的止动板的上端朝所述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引导, 所述第一引导面与所述第二引导面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最小间隔比所述止动板的厚度小, 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还作为上升端位置规定构件而发挥功能,通过所述第一引导面与第二引导面这两个引导面与所 述止动板上端的角部卡合来规定所述止动板的上升限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板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分别支撑待搬运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的一对传送带, 所述止动板的宽度比在所述一对传送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互为相反侧的两个边缘之间的间隔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板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分别支撑待搬运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部的一对传送带, 所述止动板的宽度比在所述一对传送带的所述宽度方向上互为相反侧的两个边缘之间的间隔宽。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板支承装置为一对,并设置在能够分别与所述止动板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隔开的两部分卡合的位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板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游侧端检测装置,包括:投光器及受光器,沿着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彼此隔开比电路基板宽度大的距离、且彼此相对地设置;及电气电路,在从所述投光器投向所述受光器的至少一部分光被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部遮挡而使所述受光器的输出信号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发出所述检测信号;并且,所述下游侧端检测装置配置于在所述搬运方向上距所述止动板为设定距离的上游侧,检测通过所述带式输送机搬运的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并发出检测信号;及驱动能量切断装置,根据来自所述下游侧端检测装置的所述检测信号,来切断供向所述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源的驱动能量; 并且,在所述止动板的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小径贯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板停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下游侧端检测装置,包括:投光器及受光器,沿着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彼此隔开比电路基板宽度大的距离、且彼此相对地设置;及电气电路,在从所述投光器投向所述受光器的至少一部分光被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部遮挡而使所述受光器的输出信号下降到设定值以下时,发出所述检测信号;并且,所述下游侧端检测装置配置于在所述搬运方向上距所述止动板为设定距离的上游侧,检测通过所述带式输送机搬运的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并发出检测信号 '及 驱动能量切断装置,根据来自所述下游侧端检测装置的所述检测信号,来切断供向所述带式输送机的驱动源的驱动能量; 并且,在所述止动板的与所述电路基板的下游侧端抵接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小径贯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基板停止装置能够使电路基板定位精度良好地停止并能抑制装置成本增加。在送入输送机的下游侧端以可升降的方式设置止动板,使引导装置引导并使升降装置升降,使一对止动板支承装置支承止动板的上端。止动板支承装置包括越靠上方越向搬运方向上游侧倾斜的引导面(140)和越靠上方越向下游侧倾斜且比引导面(140)的倾斜角度大的引导面(142)。伴随着上升,引导面(140)向搬运方向上游侧引导止动板的上端,引导面(140、142)与止动板的上端角部卡合而规定上升端位置。引导装置、止动板支承装置对止动板的上下两端部进行支撑,减少与电路基板抵接时止动板向搬运方向下游侧的弯曲,提高了电路基板的停止位置精度。
文档编号H05K13/04GK203040105SQ2012203659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9日
发明者近藤毅, 龟谷泰范, 深草祥史 申请人: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