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0128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吊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板(5);安装于底板的壁管(9),其顶部通过梁臂连接板(15)而安装有梁臂(16);安装于壁管之外的旋转外圈(8),所述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安装有特氟龙套管(3),所述旋转外圈的底部安装有特氟龙垫圈(6);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涡轮(4)以及与涡轮配合的涡轮固定板(2),所述涡轮设有多组调节螺栓安装孔,各组调节螺栓安装孔以共圆的方式进行布置,所述底板安装有与安装于调节螺栓安装孔的螺栓配合的旋转止块(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转止块与安装在涡轮上内六角螺栓来固定梁臂,即提高了梁臂的位置精度,又保证安全。
【专利说明】吊机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吊机整个梁臂是悬空的,当梁臂需要提升物体的时候。无法保证梁臂的位置,加上吊机所提升的物体较重,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梁臂工作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旋转其位置才能更好工作。目前最常见的旋转装置都是采用轴承配合,但这使结构变得复杂,成本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并且给维修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吊机定位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吊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006]底板(5);
[0007]安装于底板的壁管(9),其顶部通过梁臂连接板(15)而安装有梁臂(16);
[0008]安装于壁管之外的旋转外圈(8),所述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安装有特氟龙套管
(3),所述旋转外圈的底部安装有特氟龙垫圈(6);
[0009]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涡轮(4)以及与涡轮配合的涡轮固定板(2),所述涡轮设有多组调节螺栓安装孔,各组调节螺栓安装孔以共圆的方式进行布置,所述底板安装有与安装于调节螺栓安装孔的螺栓配合的旋转止块(7)。
[0010]进一步,所述调节螺栓安装孔包括交叉布置的两组,其中一组(N)调节螺栓安装孔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有六个,另一组(M)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有三个,且两组调节螺栓安装孔的孔径不同。
[0011]进一步,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通向旋转外圈与壁管间隙的注油嘴(12)。
[0012]进一步,所述壁管的顶部安装有可增大梁臂连接板受力面积的支撑板。
[00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I)采用旋转止块与安装在涡轮上内六角螺栓来固定梁臂,即提高了梁臂的位置精度,又保证安全。
[0015](2)在旋转外圈与底板中间安装带有润滑及摩擦力低的特氟龙垫圈。减小了旋转外圈的摩擦力之外,又降低了成本,使结构简单化。
[0016](3)在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增加了两个特氟龙套管,减小了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旋转的灵活性。延长了旋转外圈与壁管的使用寿命。
[0017](4)在壁管最上方安装一块支撑板,增大了梁臂连接板的受力面积。减小了旋转外圈的受力。
[0018](5)旋转外圈上的注油嘴使壁管长期保持润滑,延长其使用寿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吊机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吊机定位装置剖视图。
[0021]图3为涡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旋转止块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支撑板;2、涡轮固定板;3、特氟龙套管;4、涡轮;5、底板;6、特氟龙垫圈;
7、旋转止块;8、旋转外圈;9、壁管;10、内六角螺钉;11、内六角螺栓;12、注油嘴;13、螺栓;14、螺母;15、梁臂连接板;16、梁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5]如图1-4所示,吊机定位装置,其具有供放置整个旋转梁臂的底板5,其焊接有一个旋转止块7,该旋转止块起到配合调节螺栓的作用而对整个吊机进行定位;安装于底板同心孔的壁管9,其顶部通过梁臂连接板15而安装有梁臂16,所述壁管最上方安装有一块可增大梁臂连接板受力面积的支撑板I ;安装于壁管之外的旋转外圈8,所述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安装有一上一下布置的特氟龙套管3,所述旋转外圈的底部安装有带有倒角的特氟龙垫圈6 ;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涡轮4以及与涡轮配合的涡轮固定板2,所述涡轮设有两组调节螺栓安装孔,调节螺栓安装孔设置有内六角螺栓而进行定位调节(与旋转止块配合),两组调节螺栓安装孔以共圆的方式进行布置,所述底板安装有与安装于调节螺栓安装孔的螺栓配合的旋转止块7。
[0026]参见图3,所述调节螺栓安装孔包括交叉布置的两组,其中符号为N的一组调节螺栓安装孔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有六个,其用于安装内六角螺栓11,符号为M的另一组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有三个,其用于安装内六角螺栓10,且两组调节螺栓安装孔的孔径不同,符号为N的六个调节螺栓安装孔的孔径较小,而符号为M的调节螺栓安装孔的孔径则要比前述的调节螺栓安装孔孔径要大。
[0027]为提高润滑性能,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通向旋转外圈与壁管间隙的注油嘴12。
[0028]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螺栓13和螺母14。
[0029]参见图4,所述旋转止块为一个自下向上等宽延伸而后宽度逐渐减小,最后宽度再以等宽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置。
[0030]本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0031]壁管9与底板5固定不动,通过旋转安装在底板上的蜗杆与旋转外圈8紧配的涡轮4啮合带动旋转外圈转动。当梁臂16旋转到适合的位置停止时,由安装在涡轮上的内六角螺钉10与焊接在底板上的旋转止块7相配合来固定梁臂的位置。
[0032]该装置采用旋转止块与安装在涡轮上内六角螺栓来固定梁臂,提高了梁臂的位置精度,又保证安全。在旋转外圈与底板中间安装带有润滑及摩擦力低的特氟龙垫圈,减小了旋转外圈的摩擦力之外,又降低了成本,使结构简单化。在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增加了两个特氟龙套管,减小了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旋转的灵活性,延长了旋转外圈与壁管的使用寿命。在壁管最上方安装一块支撑板,增大了梁臂连接板的受力面积。减小了旋转外圈的受力。旋转外圈上的注油嘴使壁管长期保持润滑,延长其使用寿命。
[003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吊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底板(5); 安装于底板的壁管(9),其顶部通过梁臂连接板(15)而安装有梁臂(16); 安装于壁管之外的旋转外圈(8),所述旋转外圈与壁管之间安装有特氟龙套管(3),所述旋转外圈的底部安装有特氟龙垫圈(6); 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涡轮(4)以及与涡轮配合的涡轮固定板(2),所述涡轮设有多组调节螺栓安装孔,各组调节螺栓安装孔以共圆的方式进行布置,所述底板安装有与安装于调节螺栓安装孔的螺栓配合的旋转止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栓安装孔包括交叉布置的两组,其中一组(N)调节螺栓安装孔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有六个,另一组(M)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布置有三个,且两组调节螺栓安装孔的孔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外圈安装有通向旋转外圈与壁管间隙的注油嘴(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管的顶部安装有可增大梁臂连接板受力面积的支撑板。
【文档编号】B66C23/94GK203699753SQ20142004029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2日
【发明者】胡世伟 申请人:杭州鸿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