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的高效分段起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58316阅读:2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的高效分段起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隧道炮孔爆破振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的高效分段起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和铁路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穿过城镇,而钻爆法在隧道开挖中运用的最为广泛,但大跨度浅埋隧道在爆破开挖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爆破振动、飞石以及噪音,对周围构筑物以及高压线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城镇中进行开挖要求较高的施工工艺,即保证隧道的开挖进度,又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规范。

降低爆破振动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减少单次爆破药量、缩短循环进尺、采用毫秒微差时间爆破等,但在复杂的环境下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的降震效果,目前数码电子雷管广泛应用于复杂环境下掏槽孔爆破工艺中,研究表明,相比普通导爆管,数码电子雷管有更精确的毫秒延期时间、更好的降震效果以及更好的爆破效果。

由于数码电子雷管的成本较高,通过改进爆破工艺,得到一种合理的掏槽孔爆破减震技术是很有必要的,本发明运用数码电子雷管,通过分段微差爆破工艺,即加大了循环进尺,又达到了良好的降低震效果,保证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的高效分段起爆方法,根据隧道开挖断面、地质条件、循环进尺等布设炮孔,运用数码电子雷管实行孔内分段毫秒微差爆破,微差时间精确度提高,实现炮孔上部炸药先爆破,为下部炸药爆破提供自由面,从而保证爆破效果,本发明采用的炮孔内分段毫秒微差爆破,不仅降低了爆破振动速度,且加大了循环进尺,有效达到降低隧道开挖时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掘进过程中的高效分段起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隧道断面的中线为分界线,在分界线上及其两侧分别设置多个炮孔,且多个炮孔以平行方式设置;

步骤二,炮孔内采用间隔装药,将炸药分成两段装填,每段装药长度相等,水平面上相邻的多个炮孔孔内上部装药段和下部装药段均相互错开,呈扇形结构设置;

步骤三,采用数码电子雷管分段延时起爆,孔内分段微差间隔时间为25~30ms左右,上部装药段先起爆且水平面上相邻的炮孔之间微差间隔时间为10~15ms,下部装药段后起爆且水平面上相邻的炮孔之间微差间隔时间为10ms;

步骤四,炮孔内起爆顺序采用从上而下,分界线上的炮孔先起爆,然后左右两侧的炮孔先后起爆。

进一步而言,在分界线上及其两侧分别设置五个炮孔,炮孔长度为5m,装药段长度为0.8m。

进一步而言,炮孔采用水平结构设置,与隧道断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而言,每次隧道爆破循环进尺为4m,炮孔的孔间距为3m,排间距为4m。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数码电子雷管精确控制孔内分段爆破的微差时间,先起爆炮孔上部装药段,再起爆下部装药段,且中间炮孔最先起爆,为周边岩石提供临空面,这样能得到直接的利益,爆破振动大大降低,单次循环进尺可以增加,爆破效果得到改善,从而降低掘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隧道断面炮孔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1.隧道断面;2.炮孔;3.装药段;4.微差间隔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黄石月亮山隧道为分离隧道设计,隧道净高5.0m,净宽9.75m,左线隧道起讫桩号ZK3+585~ZK6+700,全长3115m;右线隧道起讫桩号ZK3+585~ZK6+701,全长3116m。爆破段地质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灰岩、及泥灰岩,岩体较破碎,岩层产状为330°∠85°。隧道北端洞口周边环境复杂,右线隧道西侧约40m有一座正在使用的陈家湾变电所(110KV变电站,隶属黄石供电公司)及进出变电站简易混凝土道路(宽4.2m);隧道进洞90m后洞顶上方有范围约105m的民居,一共22栋。左线ZK+709~ZK+785段以及右线YK3+717~YK3+775段采用控制爆破,地表震动速度不能超过1.5cm/s。

1)钻爆设计

a.采用天水T28凿岩机钻孔(钻杆直径40mm),如图1所示,在隧道轴线及其两侧分别钻炮孔5个,炮孔深度为5m,炮孔之间排距为4m,孔距为3m,具体的炮孔参数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节。

b.炮孔爆破采用的2号岩石乳化炸药以及卫东数码电子雷管进行,并且孔内分两段装药,如图2所示。同一水平面上的三个炮孔中炸药段错开呈扇形布置,为下部炸药段爆破提供更大的自由面,提高爆破效率。

c.在炮孔内的两个炸药段中各装填一发数码电子雷管,每个数码电子雷管按照如图2所示设定好微差时间,然后按照设定的顺序引爆数码电子雷管,实现毫秒微差爆破。

2)起爆顺序

炮孔爆破顺序按照数码电子雷管设定的时间进行,如图2所示,中间轴线上的炮孔先起爆,其上部炸药段中间电子雷管微差时间设为0ms,与水平面上相邻的两个孔上部炸药段的爆破时间间隔10~15ms,当上部炸药段均按照设定的微差时间爆破之后,下部炸药段按照设定的微差时间起爆。

3)药量

炮孔采用的是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分两段进行爆破,炸药段之间用粘土、细砂等隔开,为了保证分段爆破的效果,单孔两段装药长度约为0.8m,单孔装药量为1.6kg。

4)支护

隧道围岩主要为中风化灰岩,少量中风化泥灰岩,岩体较破碎,自稳能力较差,无支护时拱部可能产生小型坍塌,因此在施工时采用工字钢架、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临时支护及超前注浆小导管辅助施工,对中岩墙采用小导管注浆进行加固。

将本发明应用于黄石月亮山隧道实例中,相比之前采用的导爆管毫秒爆破,单次掘进进尺提高到3~4m,爆破振动速度降低70%,炮孔间微差间隔时间精确度提高,岩石破碎效果好,大块度低,实践表明,本发明能最大限度降低爆破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爆破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