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上料的真空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126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上料的真空覆膜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机,尤其涉及一种在纸浆制品上进行覆膜的覆膜机。



背景技术:

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现有的包装物料以及餐饮容器等越来越多地采用纸浆作为原料通过模压的方式制成。这样的纸浆制品可以是手机的包装盒或者是一次性饭盒等。然而由于未经进一步加工的纸浆制品存在吸水吸油的特性,因此有些情况下是不能被直接使用的,而需要在该纸浆制品的某些表面上通过热覆膜工艺进行覆膜,才能令该部位带有防水防油性能。

上述的热覆膜工艺一般是在真空覆膜机上完成的,其覆膜的原理过程如下:将已经成形的纸浆胚放入到一个上方开口的称为真空室的空间内,然后将烤软的热塑性膜覆盖到所述真空室的开口,然后对覆有膜的真空室进行抽真空处理,此时膜自然地贴服并附着到纸浆胚的朝上的表面上,最后将覆有膜的纸浆胚从真空室内取出即可。由于热塑性膜通常是卷式放料的,于是将覆有膜的纸浆胚从真空室内取出时,其上还连有未经烤软的膜,于是还有一个切膜的动作将该两者进行分离。此后就获得了单件的带有覆膜的纸浆胚制品。这些纸浆胚制品随后被送到分切模具上将其分切成多个独立的单元制品。上述的热覆膜工艺中,一件纸浆胚是被载承于一个运输模上的,通过运输模进出真空室来实现纸浆胚进出真空室。

现有的真空覆膜机上只设有一个运输模停放位,运输模在该停放位与真空室之间往复行进。运输模在停放位时,工人取下已经覆膜的纸浆胚再放上未覆膜的纸浆胚,然后启用一次覆膜循环,该次覆膜循环中:运输模被推入真空室内---纸浆胚被真空覆膜---覆膜的纸浆胚随运输模返回到停放位。可见,该唯一的运输模在生产过程中是往复运动的,属于一种往复上料的真空覆膜机。

但是这样的机器存在生产效率低的缺点,体现在:工人取下覆膜的纸浆胚以及放上未覆膜的纸浆胚过程中,真空室事实上是处于等待状态的;而抽真空覆膜的过程中,工人是处在等待状态的。这就导致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数量较低。因此人们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上料的真空覆膜机,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

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上料的真空覆膜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第一辊组、第一停放位和真空室;所述第一停放位处在所述第一辊组的一头上;所述真空室处在第一辊组另一头的端处;特别地,在机架上还设有第二辊组、第二停放位和第三停放位;所述第二停放位处在所述第二辊组的一头上,所述第三停放位处在所述第二辊组的另一头上;所述第一停放位与所述第二停放位相邻;所述第三停放位与所述真空室相邻;在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将运输模从第一停放位推或拉至第二停放位的第一搬料装置,以及设有用于将运输模从第三停放位推或拉至真空室的第二搬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真空覆膜机可以配备2个以上运输模,优选配备3个运输模来应对生产的需要。在配备有2个或3个或更多运输模的情况下,并且真空室、第一停放位、第二停放位、第三停放位由以上结构排布而形成一个循环的运输路线时,这些运输模可以排队进入真空室:当真空室里的一个运输模出来以后,下一个运输模马上从第三停放位被推或拉入真空室进行覆膜工序,这样真空室就保持满负荷工作状态,避免了真空室的等待。另外,对于需要工人操作的位置,这些运输模也是同样地排队途经该处的,该处可以是第一停放位或第二停放位或第三停放位,此时也可让该工人保持相对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于是生产效率就得到了整体上的提升。

作为改进,在第一停放位处最好还设置有第一升降轨道;在第二停放位处设置有第二升降轨道;在第一升降轨道和第二升降轨道均处在升到位的状态下,第一升降轨道与第二升降轨道对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运输模可更顺利地从第一停放位被推或拉至第二停放位。

作为改进,在第三停放位处最好还设置有第三升降轨道;在真空室内还设置有第四升降轨道;在第三升降轨道和第四升降轨道均处在升到位的状态下,第三升降轨道与第四升降轨道对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运输模可更顺利地从第三停放位被推或拉至真空室。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上料的真空覆膜机具有以下优点:可让真空室以及工人都保持相对满负荷的工作状态,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旋转180°后);

图4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带有运输模);

图5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带有运输模)。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第一辊组;3-第二辊组;4-真空室;5-第一停放位;6-第二停放位;7-第三停放位;8-运输模;9-推块;10-第三搬料装置;51-第一搬料装置;71-第二搬料装置;11-滑块;12-爪块;81-凸块;42-第四升降轨道;52-第一升降轨道;62-第二升降轨道;72-第三升降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循环上料的真空覆膜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第一辊组2、第二辊组3和真空室4。

如图1所示,在第一辊组2的一头上被设定为第一停放位5,而真空室4是处在第一辊组2另一头的端处的。在第二辊组3的一头上被设定为第二停放位6,在第二辊组3的另一头上被设定为第三停放位7。第一停放位5、第二停放位6和第三停放位7的界定是以安装在机架1上的挡板的位置决定的。运输模8前行过程中受到这些挡板的阻挡就暂时性地停留在相应的停放位。

如图1所示,第一停放位5是与第二停放位6相邻的,第三停放位7是与真空室4相邻的。在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将运输模从第一停放位5推至第二停放位6的第一搬料装置51,以及设有用于将运输模从第三停放位7推至真空室4的第二搬料装置71。通过这样的结构,运输模8可以在本机上沿“真空室---第一停放位---第二停放位---第三停放位---真空室”这样的闭环路线循环行走,而当在本机上投放3个运输模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则该3个运输模8可以依次轮流进入真空室4,期间几乎无需等待,于是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的第一搬料装置51和第二搬料装置71可以是带有推块9的气动活塞缸。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覆膜机还设有用于将运输模从真空室4转移至第一停放位5的第三搬料装置10;第三搬料装置10的结构如下:包括有用于带动滑块11运动的气动活塞缸,在滑块11上安装有用于带动爪块12上下运动的气动活塞缸;所述滑块11在真空室4至第一停放位5的方向上往复运动。滑块11运动至靠近真空室4的预定位置后,运输模被抬起,运输模上的凸块81刚好落入爪块12里,此后滑块11带动运输模向第一停放位5运动,当运输模到位后,爪块12上升而释放运输模,至此完成运输模从真空室4至第一停放位5的转移。在运输模从第一停放位5转移至第二停放位6后,爪块12下降至原来的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覆膜机在第一停放位5处还设置有第一升降轨道52;在第二停放位6处设置有第二升降轨道62。在第一升降轨道52和第二升降轨道62均处在升到位的状态下,第一升降轨道52与第二升降轨道62对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运输模停留在第一停放位5而要转移至第二停放位6时,第一升降轨道52以及第二升降轨道62均升起,运输模被第一升降轨道52抬起,然后被第一搬料装置51推至第二升降轨道62,随后第二升降轨道62以及第一升降轨道52均下降,运输模落到第二停放位6。至此运输模顺利地从位于第一辊组2的第一停放位5转移至位于第二辊组3的第二停放位6。

类似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覆膜机在第三停放位7处还设置有第三升降轨道72;在真空室4内还设置有第四升降轨道42。在第三升降轨道72和第四升降轨道42均处在升到位的状态下,第三升降轨道72与第四升降轨道42对接。通过这样的结构,运输模停留在第三停放位7而要转移至真空室4内时,第三升降轨道72以及第四升降轨道42均升起,运输模被第三升降轨道72抬起,然后被第二搬料装置71推至第四升降轨道72,随后第三升降轨道72以及第四升降轨道42均下降,运输模落到真空室4内。至此运输模顺利地从位于第二辊组3的第三停放位7转移至真空室4内。

本实施例的真空覆膜机,由于3个运输模不断地循环行走,因此能让真空室4以及工人均处于一个相对满负荷的工作状态,大幅较少等待时间,因此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而此时工人操作的岗位通常可以安排在第一停放位5或者第二停放位6。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