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718发布日期:2019-01-13 16: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撕膜领域,尤指一种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



背景技术:

在PCB、FPCB、铝基板、钢板及玻璃等生产领域,通常会涉及到板材表面覆膜,以防止制作好的板材磨损、灰尘甚至氧化等情况发生。但是在后续使用时,则需要先将板材表面的膜去掉。现有的去膜方式通常是生产线的操作人员手动撕膜,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容易将膜撕烂,无法一次性完全去膜,极大地影响了生产线的流水线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操作、提高效率、节省人力的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包括竖直相对设置的两安装板、上下对称设置在两安装板之间的两除膜组件,除膜组件包括粘尘轮、粘尘气缸、除膜轮、从动轮、除膜皮带、驱动件、两退膜轮、退膜皮带,所述粘尘轮、除膜轮、从动轮、退膜轮均通过轮轴平行设于两安装板之间,所述驱动件与除膜轮的轮轴驱动连接并驱动除膜轮转动,所述除膜皮带套接在除膜轮和从动轮的表面,所述粘尘轮设置在除膜皮带的一侧,所述粘尘气缸与粘尘轮的轮轴驱动连接并驱动粘尘轮的轮轴向除膜轮方向移动,所述两退膜轮设置在除膜皮带的另一侧并分别与除膜轮和从动轮贴合,所述退膜皮带套接在两退膜轮的表面;

所述两除膜组件的除膜轮相切;

两除膜组件的一侧还设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电机、两上下贴合设置的输送轮,且两输送轮相切的水平线与两除膜轮相切的水平线的高度相同,所述电机与其中一输送轮的轮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膜组件还包括导膜棒,所述导膜棒沿除膜皮带的转动方向设置在除膜皮带和退膜皮带的分离处。

进一步地,所述除膜轮的节数设置为至少六个以上,所述从动轮、除膜皮带的数量均与除膜轮相同,且除膜轮皮带套接在对应的除膜轮和从动轮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粘尘轮轮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所述粘尘气缸固定在安装座上且粘尘气缸的活塞杆与轴承座驱动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的撕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粘尘气缸驱动粘尘轮的轮轴向除膜轮方向移动,使粘尘轮与除膜轮贴合,粘尘轮对除膜轮的表面清洁和粘性转移,使除膜轮具有粘性,然后粘尘气缸驱动粘尘轮的轮轴复位;

步骤2、将板材放置在两个输送轮之间,电机驱动其中一输送轮转动,带动另一输送轮同步转动,两个输送轮夹带板材向两除膜轮的相切处输送;

步骤3、驱动件驱动除膜轮转动并带动除膜皮带转动,且除膜皮带与退膜皮带贴合的一边朝从动轮的方向移动,退膜皮带在除膜皮带的摩擦带动下同步转动,板材上下两面的膜分别在两除膜轮的粘取下与板材分离,并分别随除膜轮转动带入至对应的除膜皮带和退膜皮带的贴合间隙,除膜皮带和退膜皮带转动将膜撕下并送至除膜皮带和退膜皮带的分离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

步骤4、所述除膜组件还包括导膜棒,所述导膜棒沿除膜皮带的转动方向设置在除膜皮带和退膜皮带的分离处,从除膜皮带和退膜皮带的分离处输出的膜与导膜棒接触,并沿导膜棒移动至指定的区域进行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粘尘气缸驱动粘尘轮与除膜轮贴合,对除膜轮清洁并粘性转移使之具有粘性,板材由输送组件驱动经过两除膜轮之间时,板材上下两面的膜在两除膜轮的粘取下与板材分离,并带入对应的除膜皮带和退膜皮带的贴合面之间,退膜皮带是在除膜皮带的摩擦带动下同步转动的,故二者作用将膜撕下并送至二者的分离处进行回收。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只需要控制气缸和电机即可完成除膜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将板材表面的膜去掉的同时,不会导致膜损坏,实用价值高;改变了传统的手动撕膜方式,让撕膜实现了自动化,对除膜技术的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除膜组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粘尘部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撕膜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安装板;11.第一粘尘轮;12.第一气缸;13.第一除膜轮;14.第一从动轮;15.第一除膜皮带;17.第一退膜轮;18.第一退膜皮带;19.第一导膜棒;21.第二粘尘轮;22.第二气缸;23.第二除膜轮;24.第二从动轮;25.第二除膜皮带;27.第二退膜轮;28.第二退膜皮带;29.第二导膜棒;32.输送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包括竖直相对设置的两安装板10、上下对称设置在安装板10之间的第一除膜组件和第二除膜组件;

所述第一粘尘组件包括第一粘尘轮11、第一粘尘气缸12,所述第一除膜组件包括第一除膜轮13、第一从动轮14、第一除膜皮带15、两个第一退膜轮17、第一退膜皮带18,所述第一粘尘轮11、第一除膜轮13、第一从动轮14、第一退膜轮17均通过轮轴平行设于两安装板10之间,所述第一除膜皮带15套接在第一除膜轮13和第一从动轮14的表面,所述第一粘尘轮11设置在第一除膜皮带15的一侧,所述第一粘尘气缸12与第一粘尘轮11的轮轴驱动连接并驱动第一粘尘轮11的轮轴向第一除膜轮13的方向移动,所述两个第一退膜轮17设置在第一除膜皮带15的另一侧且分别与第一除膜轮13和第一从动轮14贴合,所述第一退膜皮带18套接在两个第一退膜轮17的表面。

其中,第一除膜轮13的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两安装板10连接,第一从动轮14、第一退膜轮17的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板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粘尘轮13轮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所述第一粘尘气缸12固定在安装板10上且第一粘尘气缸12的活塞杆与轴承座驱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从动轮14设置在第一除膜轮13的上方。两个第一退膜轮17分别与第一除膜轮13和第一从动轮14贴合,使第一退膜皮带18与第一除膜皮带15相近的两边相互贴合。

所述第二除膜组件包括第二粘尘轮21、第二粘尘气缸22、第二除膜轮23、第二从动轮24、第二除膜皮带25、第二驱动件、两个第二退膜轮27、第二退膜皮带28,所述第二除膜组件的设置方式与第一除膜组件相同,且第一除膜组件和第二除膜组件上下对称。

其中,第一除膜轮13与第二除膜轮23上下相切。第二驱动件为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除膜轮23的轮轴驱动连接并驱动第二除膜轮23转动。第一除膜轮13的轮轴表面和第二除膜轮23的轮轴表面均套接有齿轮,且二者的齿轮啮合,第二除膜轮23转动并通过齿轮带动第一除膜轮13同步转动。

两除膜组件的一侧还设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电机、两上下贴合设置的输送轮32,且两输送轮32相切的水平线与两除膜轮相切的水平线的高度相同,所述电机与上部的输送轮32的轮轴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通过第一粘尘轮11对第一除膜轮13的表面清洁和粘性转移:第一粘尘气缸12驱动第一除膜轮13向第一除膜轮13移动,使第一粘尘轮11与第一除膜轮13贴合并对其清洁和粘性转移,随后第一粘尘气缸12驱动第一粘尘轮11复位。第二粘尘气缸22同样对第二除膜轮23清洁和粘性转移。

电机驱动下部的输送轮32转动,并带动上部的输送轮32同步转动,且下部输送轮32的转动方向与第二除膜轮23相同,板材放置在两输送轮32之间,在二者的夹带下向第一除膜组件和第二除膜组件输送,并从第一除膜轮13和第二除膜轮23之间进入。

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除膜轮23转动时带动第二除膜皮带25转动时,第二除膜皮带25与第二退膜皮带28贴合的一边向下移动。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转动方向均与第二除膜组件相反。

经清洁和粘性转移后第一除膜轮13和第二除膜轮23富有粘性,板材从第一除膜轮13和第二除膜轮23之间经过时,板材上下表面的膜分别在第一除膜轮13和第二除膜轮23的粘取下与板材分离;其中,上面的膜随第一除膜轮13带入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贴合面之间,下面的膜随第二除膜轮23带入第二除膜皮带25和第二退膜皮带28的贴合面之间;第二退膜皮带28是在第二除膜皮带25的摩擦带动下同步旋转的,故二者共同作用将下面的膜撕下,并送至二者的分离处,下面的膜掉入料框。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作用原理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除膜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膜棒19,所述第一导膜棒19沿第一除膜皮带15的转动方向设置在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分离处;第二除膜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膜棒29,所述第二导膜棒29沿第二除膜皮带25的转动方向设置在第二除膜皮带25和第二退膜皮带28的分离处。

第一导膜棒19的一端与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分离处连接,第一导膜棒19的另一端与外部回收装置连接,从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分离处撕下的膜能沿的导膜棒导入到回收装置内,便于回收,并且还能防止膜倒卷到第一除膜轮13。第二导膜棒29与第一导膜棒19的工作原理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除膜轮13的节数设置为至少六个以上,所述第一从动轮14、第一除膜皮带15的数量均与第一除膜轮13相同,且第一除膜轮13皮带套接在对应的第一除膜轮13和第一从动轮14表面。第二除膜轮23对照第一除膜轮13相应设置。

设置多节第一除膜轮13,可以增加第一除膜轮13与板材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第一除膜轮13的粘取力,并且膜的受力更加均匀,使得板材表面的膜能够被轻松的粘取,避免除膜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请参阅图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基于粘胶除膜的撕膜机构的撕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第一粘尘气缸12驱动第一粘尘轮11的轮轴向第一除膜轮13方向移动,使第一粘尘轮11与第一除膜轮13贴合,第一粘尘轮11对第一除膜轮13的表面清洁和粘性转移,使第一除膜轮13具有粘性,然后第一粘尘气缸12驱动第一粘尘轮11的轮轴复位;

第二粘尘气缸22驱动第二粘尘轮21的轮轴向第二除膜轮23方向移动,使第二粘尘轮21与第二除膜轮23贴合,第二粘尘轮21对第二除膜轮23的表面清洁和粘性转移,使第二除膜轮23具有粘性,然后第二粘尘气缸22驱动第二粘尘轮21的轮轴复位;

S2、将板材放置在两个输送轮32之间,电机驱动其中一输送轮32转动,带动另一输送轮32同步转动,两个输送轮32夹带板材向第一除膜轮13和第二除膜轮23的相切处输送;

S3、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除膜轮23转动并带动第二除膜皮带25转动,且第二除膜皮带25与第二退膜皮带28贴合的一边朝第二从动轮27的方向移动,第二退膜皮带28在第二除膜皮带25的摩擦带动下同步转动;第二除膜轮23转动并通过齿轮带动第一除膜轮13同步转动,且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贴合的一边朝第一从动轮14的方向移动,第一退膜皮带18在第一除膜皮带15的摩擦带动下同步转动;

板材经过第一除膜轮13和第二除膜轮23之间时,板材上下两面的膜分别在第一除膜轮13和第二除膜轮23的粘取下与板材分离,

上面的膜随第一除膜轮13的转动带入至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贴合间隙,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转动,将上面的膜撕下并送至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分离处;下面的膜随第二除膜轮23的转动带入第二除膜皮带25和第二退膜皮带28的贴合间隙,第二除膜皮带25和第二退膜皮带28转动,将下面的膜撕下并送至第二除膜皮带25和第二退膜皮带28的分离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S4、所述第一除膜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膜棒19,所述第一导膜棒19沿第一除膜皮带15的转动方向设置在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分离处,从第一除膜皮带15和第一退膜皮带18的分离处输出的膜与第一导膜棒19接触,并沿第一导膜棒19移动至指定的区域进行回收;

所述第二除膜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膜棒29,所述第二导膜棒29沿第二除膜皮带25的转动方向设置在第二除膜皮带25和第二退膜皮带28的分离处,从第二除膜皮带25和第二退膜皮带28的分离处输出的膜与第二导膜棒29接触,并沿第二导膜棒29移动至指定的区域进行回收。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