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蛰毒素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09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蛰毒素源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海蜇毒素源杀虫剂,是利用海蜇毒素作高效、低毒的生物源杀虫剂。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农药毒性高、残留高、污染重,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人体健康。吃蔬菜农药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曾经对蔬菜残留农药进行过检测,结果令人吃惊,合格率只有60%-80%,以至于有人感叹,“吃蔬菜等于吃污染”。因此,开发活性高、毒性低、选择性强、环境相容性好的生物源农药,已是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就是抗药性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连续使用,许多害虫的抗药性发展迅速,如小菜蛾,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报道了小菜蛾对各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如DDT、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都发生了抗药性,此外,过去认为不容易产生抗药性的微生物杀虫剂Bt,现在亦产生了抗药性。再一方面,我国海蜇资源丰富,在海蜇大量存在时,它将干扰人们在海上的几乎所有活动,如娱乐,游泳,养渔业,更重要的是它伤及人的身体,如果被它刺到,能产生多种症状,包括疼痛、皮肤蛰痕、水肿、神经抑制、心跳停止、麻痹和死亡等,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利用海蜇资源制备生物杀虫剂,利国利民。现有的海蜇毒素分离提取技术,产率低、速度慢且生物活性极易丧失。
(三)技术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利用丰富的海蜇资源,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海蜇毒素蛋白,同时制备活性高、毒性低、选择性强、环境相容性好、抗药性强的海蜇毒素源杀虫剂。
本发明的任务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研制了一种海蜇毒素源杀虫剂。从活体海蜇触角中提取的海蜇毒素,按下列组分的重量/体积比制配海蜇毒素1-5体积份,稳定剂 1.5-20重量份,磷酸缓冲液 500-1000体积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制配成杀虫剂。
本海蜇毒素源杀虫剂所说的海蜇毒素,其浓度为5-150mg/ml的海蜇毒素。
本海蜇毒素源杀虫剂所说的海蜇毒素,其提取工艺步骤是,(1)将海蜇触角从活体海蜇上切除,并置于-80---20℃的低温下保存;(2)将称量的海蜇触角均匀绞碎,细胞破碎,加入1.0--5倍的重量/体积比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放入4℃下,浸泡0.5-2h;(3)在4℃下,转速13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残渣用1.5--3倍的重量/体积比的磷酸缓冲溶液二次浸取,在4℃下,浸泡0.5-2h;再在4℃下,转速13000rpm,离心20min;合并两次离心的上清液;(4)用考马斯亮蓝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测定合并的上清液中海蜇毒素浓度;(5)用渗透浓缩法,将(3)中的合并的上清液浓缩至所需浓度。
本海蜇毒素源杀虫剂所说的稳定剂是苯甲酸,和/或抗坏血酸(Vc),和/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
本海蜇毒素源杀虫剂,还可再加入表面活性剂是0.1-0.5重量份的C7-C19醇聚氧乙烯醚。
本海蜇毒素源杀虫剂,还可再加入叶面附着增强剂是1-10体积份的壳聚糖。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产品对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等具有较强的防治杀伤作用;
(2)本产品对人、畜无毒害;(3)本产品对环境无污染;(4)海蜇的剩余部分,可加工成食用海蜇;生产本产品的残渣可用来作肥料;(5)本产品充分利用了海蜇这种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使海蜇这种低值资源获得高值化发展;(6)在本杀虫剂的配制过程中,使用C7-C19醇聚氧乙烯醚作为表面活性剂,它是非离子型的,泡沫少,具有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功能,使药液能均匀的施展在页面上,且能够抑制杀虫剂主要成分蛋白质的变性。
(7)在本杀虫剂的配制过程中首次加入叶面附着增强剂壳聚糖,它能够在叶面形成一层薄膜,有利于杀虫剂在叶面分布均匀,并能够提高杀虫剂的稳定性,此外,壳聚糖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8)在本杀虫剂的配制过程中,添加了抗坏血酸,苯甲酸和EDTA,抗坏血酸具有抗氧化性,能够防止毒素中的二硫键被氧化,与常用的抗氧化剂二巯基乙醇相比,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它对人体无毒,苯甲酸具有防腐性,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且比较廉价,EDTA为螯合剂,海蜇毒素中含有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酶会使所需的蛋白质发生降解,甚至改变蛋白质的活性,金属蛋白酶需要金属阳离子,如Ca2+,Mg2+,Mn2+等,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用EDTA与二价金属阳离子螯合,可以封阻金属蛋白酶与海蜇毒素的作用,从而提高了速度、稳定性和产率。
(四)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实施例中。
一、海蜇毒素提取的实施例(1)将一定量活体海蜇的海蜇触角用超声波破碎仪破碎,加入3.5倍的10mM,PH6的磷酸缓冲溶液(PB)中,放入4℃下,浸泡0.5h;
(2)在4℃下,转速13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残渣用2.5倍的重量/体积比的10mM,PH6的磷酸缓冲溶液(PB)二次浸取,在4℃下,浸泡0.5h;再在4℃下,转速13000rpm,离心20min;合并两次离心的上清液;(3)用考马斯亮兰染色法(该法选自《蛋白质分子基础》,陶慰孙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测海蜇毒素在595nm处的吸光度(A595),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进而算出上清液中海蜇毒素的浓度(Cmg/ml)。
(4)用渗透浓缩法(该法选自《蛋白质分子基础》,陶慰孙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将合并的上清液浓缩至5-150mg/ml。
表1海蜇毒素提取的实施例
二、海蜇毒素源杀虫剂的制备实施例将100mg/ml的海蜇毒素,壳聚糖为30%的酸溶液按表2配方制备海蜇毒素杀虫剂。表2海蜇毒素源杀虫剂的配方实施例
将上述实施例中的海蜇毒素源杀虫剂,稀释500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清水为对照,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见表3。表3海蜇毒素源杀虫剂防治菜青虫田间效果调查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海蜇毒素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从活体海蜇触角中提取的海蜇毒素,按下列组分的重量/体积比制配海蜇毒素1-5体积份,稳定剂 1.5-20重量份,磷酸缓冲液 500-1000体积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制配成杀虫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蜇毒素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海蜇毒素,其浓度为5-150mg/ml的海蜇毒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海蜇毒素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海蜇毒素,其提取工艺步骤是,(1)将海蜇触角从活体海蜇上切除,并置于-80---20℃的低温下保存;(2)将称量的海蜇触角均匀绞碎,细胞破碎,加入1.0--5倍的重量/体积比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放入4℃下,浸泡0.5-2h;(3)在4℃下,转速13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残渣用1.5--3倍的重量/体积比的磷酸缓冲溶液二次浸取,在4℃下,浸泡0.5-2h;再在4℃下,转速13000rpm,离心20min;合并两次离心的上清液;(4)用考马斯亮蓝法,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标准,测定合并的上清液中海蜇毒素浓度;(5)用渗透浓缩法,将(3)中的合并的上清液浓缩至所需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蜇毒素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稳定剂是苯甲酸,和/或抗坏血酸,和/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蜇毒素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该杀虫剂,再加入表面活性剂是0.1-0.5重量份的C7-C19醇聚氧乙烯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海蜇毒素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该杀虫剂,再加入叶面附着增强剂是1-10体积份的壳聚糖。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蜇毒素源杀虫剂。从活体海蜇触角中提取制得的海蜇毒素,按下列组分的重量/体积比制配海蜇毒素是1-5体积份,稳定剂是1.5-20重量份,磷酸缓冲液是500-1000体积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匀,制配成杀虫剂。本杀虫剂对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如小菜蛾,菜青虫等具有较强的防治杀伤作用;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海蜇的剩余部分,可加工成食用海蜇;生产本产品的残渣可用来作肥料;本杀虫剂充分利用了海蜇这种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使海蜇这种低值资源获得高值化发展。
文档编号A01N63/00GK1402990SQ0213559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9日
发明者李鹏程, 于华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