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7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通过水栽栽培或盆栽栽培等进行植物栽培中使用的驱除附着于植物上的害虫的方法及其使用的驱除害虫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附着于植物上的害虫的驱除方法,本发明的发明者在此前提出过将植物在规定浓度的液体中浸渍所需时间,以此使害虫窒息而死的方法,作为其具体的浸渍装置,开发出这样的装置,即将浮于植物水栽栽培中的栽培槽内的培养液液面的多个植物设置盘与链输送机连接,通过该输送机的驱动使植物设置盘移动到培养液中,在浸渍所需时间后,再向培养液外移动,或者,通过泵将栽培槽内的液体移到贮存槽,使栽培槽内的植物设置盘下降,将各板无法浮起地锁定在规定的下降位置后,使上述贮存槽内的液体回流到栽培槽中,将植物设置盘在液体中浸渍所需的时间,然后解除锁定使植物设置盘浮起等。
然而,现有的任何一种装置,在西红柿、黄瓜、茄子等高度较高的水栽栽培中,为了进行驱除害虫的浸渍,都必须预先将栽培槽作得更深,超过栽培所需的量地大量放入培养液,如此不必要设备的大型化和培养液的浪费消耗,不利于农业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发明课题是提供可以避免不必要设备的大型化,同时能够对任意高度的植物驱除害虫的害虫驱除方法。
其改进发明课题是在上述基本发明的基础上提供能够避免喷射液的浪费使用的害虫驱除方法。
本发明另一项发明课题是提供能够有效地实施上述基本发明及其改进发明的害虫驱除方法的害虫驱除装置。
作为实现上述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方案提出一种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将附着害虫的植物支撑在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通过该喷射力将附着在植物上的害虫吹落,使其流向上述害虫处理液。
其改进技术方案之一提出一种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在借助大致遮断向外部放泄的喷射液的屏蔽盖至少将四周围住的屏蔽空间内,将附着害虫的植物支撑在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通过该喷射力将附着在植物上的害虫吹落,使其流向上述害虫处理液。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之一提出一种驱除植物害虫的装置,由以下构成收容害虫处理液的槽;被支撑在上述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的附着害虫的植物;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设有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
另一技术方案之一提出一种驱除植物害虫的装置,由以下构成收容害虫处理液的槽;被支撑在上述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的附着害虫的植物;屏蔽盖,所述屏蔽盖围住上述植物的周围并且开放上述害虫处理液面侧,阻止喷射液向外部放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上述喷射液屏蔽盖内设有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


图1是本发明的驱除植物害虫的装置的局部省略平面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截面图。
图3是喷射处理装置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来介绍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对驱除害虫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是利用水栽栽培的驱除害虫驱除装置的例子,如图1所示,将培养液2放入上面开口的横宽长方形的栽培槽1内,发泡苯丙烯制的多张矩形膜状的定植盘3在槽1的纵向上相隔较小的间隔以邻接的状态在该培养液2的液面浮起,将放置该培养液2的栽培槽1作为害虫处理液放置槽利用,将门形的喷射处理装置A在横跨在栽培槽1上的状态下,移动自由地配置在栽培槽1的纵向上。
并且,将上述栽培槽1与过滤装置(省略图示)连接,将该培养液2常时送到过滤装置过滤,进行将过滤液返回至栽培槽1的循环式过滤。
喷射处理装置A的结构如下所示。在图2、图3中,由于门形架4将上框5和左右侧框6、6连接成门形,所以其前后宽度比上述定植盘3的宽度适当地扩宽,其左右宽度比上述栽培槽1的宽度若干程度扩宽,将其左右侧框6、6立在上述栽培槽1的左右外侧,使其上框5在位于栽培槽1的开口上面的上方的状态下横跨,同时通过分别安装在左右侧框6、6的下端的车轮7、7、7、7,沿着上述栽培槽1在纵向行驶。
将覆盖上述定植盘3和种在其上的较高的植物P的宽度大小的喷射液屏蔽盖8吊起支撑于上述门形架4的内侧,该屏蔽盖8由合成树脂板或涂胶的布等防水板构成,本实施例中,上板9设置在上框5内面,左右侧板10、10从该左右侧边下垂至靠近栽培槽1的内侧的培养液2表面,而且,在前后两面,将左右双扇拉板12、12、12、12吊在安装于上述上框5的前后两边下部的帘式轨道11、11上,以分别在中央可以开闭。屏蔽盖8的下面朝向定植盘3及培养液2的表面全部开放。
液体喷射装置如下所示。将支撑台13、13分别突出设置在上述左右侧框6、6的外侧表面中间位置上,并于该支撑台13、13上分别设置液体喷射泵14、14,将在顶端设有旋转喷头17、17的柔性管16、16通过接头18、18装卸自由地连接到各泵的喷射口15、15,使该柔性管16、16从在上述屏蔽盖的侧板10、10上适宜所开设的孔向盖8内突出。上述旋转喷头17的构造是设有喷射方向相互不同的多个喷嘴,同时支撑轴进行旋转。分别与上述泵14、14的吸入口连接的软管19、19的各个顶端经过滤器插入到上述栽培槽1的培养液2中,将该培养液2用作喷射液。
下面对于使用上例装置的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进行介绍。将双扇柱板12、12、12、12分别向左右拉,打开盖8的前后两面,在此状态下使门形架4移动到应实施驱除害虫的植物设置盘3上,将旋转喷头17、17调整至定植盘3上的适当位置后,关闭上述双扇拉板12…,将较高的植物P围在盖8内。
接着,驱动泵14、14,同时,使喷头17、17旋转,从而培养液从各喷嘴面向多个方向喷射到植物上,通过其喷射力将附着在植物上的害虫吹落。喷射完了的液体被屏蔽盖8阻断、顺着盖内面流下,其中的一部分随着害虫一同直接流入培养液2中,其余的流向盘3,随同害虫一同流入培养液2。流入培养液2中的使用完了的喷射液反复用于喷射。
流入培养液2中的害虫大部分窒息而死,死虫通过过滤装置被回收。
本实施例中,将培养液2用做喷射液,喷射完了的培养液返回栽培槽1内,从而其优点是向培养液2进行充气,提供空气中的氧以及对植物的叶进行叶面施肥供给养分。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还有这样的例子,即取代上例的喷射处理装置A,将蚊帐状的透明屏蔽盖吊起支撑在由铝合金管等构成的轻架上,在使该屏蔽盖罩住植物的状态下,将架支撑在栽培槽的侧壁上端,在此手工操作于顶端设有喷头的长柄,使该喷头在屏蔽盖内,向所希望的位置和方向转位,向植物所希望的位置进行液体喷射。
再有,作为另外的实施例,当向盆栽植物实施时,在放入害虫处理液的槽上铺设导向轨,使盆栽植物在该导向轨行驶并位于害虫处理液上,同时,用防水膜盖住盆中露土的部分,在此状态下,使用上述任一喷射处理装置,同样实施液体喷射。
本发明的基本技术方案的实施例,在上述图1、2、3的例子中,除去整个屏蔽盖8,其他的结构实质上与图1、2、3的相同。
作为改进上述基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的实施例,在上述图1、2、3的例子中,从屏蔽盖8中除去上盖9,其他的结构实质上与图1、2、3的相同。
根据本发明基本技术方案的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对于任意高度的植物都能进行害虫驱除,尤其对于西红柿、黄瓜、茄子等较高的植物能够避免不需要设备的大型化。
根据本发明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发明,在上述基本发明的效果基础上,通过采用屏蔽盖包围,可以控制喷射液的浪费。
根据本发明另一技术方案的植物害虫驱除装置,可以有效地实施上述植物害虫的驱除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将附着害虫的植物支撑在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通过该喷射力将附着在植物上的害虫吹落,使其流向上述害虫处理液。
2.一种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在借助大致遮断向外部放泄的喷射液的屏蔽盖至少将四周围住的屏蔽空间内,将附着害虫的植物支撑在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通过该喷射力将附着在植物上的害虫吹落,使其流向上述害虫处理液。
3.一种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在借助大致遮断向外部放泄的喷射液的屏蔽盖全面围住的屏蔽空间内,将附着害虫的植物支撑在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通过该喷射力将附着在植物上的害虫吹落,使其流向上述害虫处理液。
4.一种驱除植物害虫的装置,由以下构成收容害虫处理液的槽;被支撑在上述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的附着害虫的植物;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设有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
5.一种驱除植物害虫的装置,由以下构成收容害虫处理液的槽;被支撑在上述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的附着害虫的植物;屏蔽盖,所述屏蔽盖围住上述植物的周围并且开放上述害虫处理液面侧,阻止喷射液向外部放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上述喷射液屏蔽盖内设有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
6.一种驱除植物害虫的装置,由以下构成收容害虫处理液的槽;被支撑在上述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的附着害虫的植物;屏蔽盖,所述屏蔽盖围住上述植物的周围及上面并且开放上述害虫处理液面侧,阻止喷射液向外部放泄;液体喷射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在上述喷射液屏蔽盖内设有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的多个喷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设备大型化,同时能够对任意高度的植物进行害虫驱除的害虫驱除方法。是一种通过液体喷射力驱除植物害虫的方法,将附着害虫的植物支撑在害虫处理液的液面上,从多个方向向上述植物喷射液体,通过该喷射力将附着在植物上的害虫吹落,使其流向上述害虫处理液。
文档编号A01G13/10GK1504077SQ20031011870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矢野原良民 申请人:株式会社生物机能工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