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9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生联合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收获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花生收获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的人工收获,手工摘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每人每天只能收获0.3~0.5亩地的花生。近年来,我国的山东、河南等地的科技人员相继设计制作了一些花生收获机械,克服了手工操作的弊端,但因其功能单一(一些产品只有收获功能,摘果靠手工完成,另一些产品只能挖掘,即使有摘果功能,在生产作业中,果秧及沙土分离不清),收获效果差,未能在国内推广使用。中国专利ZL022822291公开了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尽管它功能齐全,但是由于它体积庞大,笨重,不适宜农家一家一户使用,而且制作成本昂贵,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作业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功能齐全的花生联合收获机。它仅需用拖拉机牵动,便可完成从挖掘到拔禾一直到摘果、清选的全部收获过程。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花生联合收获机包括作为牵引动力的拖拉机,由整机机架,置于机架前下方的挖掘铲、拔禾轮,捉捕器、摘果器、清选器及传动机构构成,其结构要点是传动机构的主轴与拖拉机的输出轴连接,主轴一端与清选器风机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拔禾轮主轴、输送链主轴和摘果器主轴连接;清选器风机主轴与输果器主轴连接,摘果器主轴与震动筛主轴连接;捉捕器位于拔禾轮的后方,由压板和链条组成,链条上固接有钩齿套在两链轮上,压板位于链条的上方,与摘果器传动链连接;摘果器位于捉捕器的后下方,是一筒形齿板结构,在摘果器的进口处的筒形齿板上固接有螺旋推进板;清选器风机置于摘果器的前下方,位于摘果器与震动筛之间,震动筛倾斜放置;输果带位于风机的下部与集果箱相通。
采用上述结构后,整机传动方式科学合理,工作效率高。本机作业速度3~5亩/小时,比人工收获提高工效10~15倍。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或超过标准规定,花生果的总损失率标准参数小于5%,本机小于3%;埋果率标准参数小于2%,本机小于1.5%;破损率标准参数小于1%,本机小于0.5%。含土率标准参数小于20%,本机小于10%。使用本机作业,挖掘铲将花生秧铲起后,在铲后落下少部分土,经拔禾轮后,花生秧顺利进入输送链,在输送链前半部,大部分的附着土已散落,自然掉果也随输送链进入摘果机,排出的根茎上无挂果现象,根茎排出顺畅,无击碎现象。本机集挖掘、输送、摘果、集果为一体,体积小,制造成本低,适宜农户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机传动结构示意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各器件的空间位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摘果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图3,本机由悬挂架3、机架1、挖掘铲4、拔禾轮7、捉捕器9、摘果器18、清选器风机16和集果箱22组成。
悬挂架3与机架1连接位于整机的前部,挖掘铲4位于整机前端与机架1连接。拔禾轮7套在拔禾轮主轴8上位于挖掘铲4的后部。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一是将挖掘铲4后的土壤疏松,便于抖土;二是强迫花生秧向后移动,利于定位,使其顺利进入输送链。捉捕器9位于拔禾轮7的后方,由压板23和链条组成,用6mm的圆钢联结两侧链条形成输送链,圆钢上焊接钩齿25形成捉捕器,输送链套在两链轮上。压板23位于输送链的上方,与摘果器传动链连接。压板23起压紧的作用,花生秧经捉捕器9定位后受压板23的作用,根系不动,而径叶部位被向后压倒,顺贴在传送链上,根系部位的土块自然被压碎,落在机组下面,花生秧无法向下滚落。如图4,摘果器18位于捉捕器9的后下方,摘果器18是一筒形齿板结构,在摘果器18的进口处的筒形齿板上固定连接螺旋推进板12。
清选器由清选风机16组成,置于摘果器18的前下方,位于摘果器18与震动筛15之间,如
图1所示,震动筛15是鱼鳞网孔震动筛,倾斜放置在机架1上,其出料口17位于输果带一端的上方。输果带套装在风机主轴11和输果器主轴21上,位于风机16的下部,其另一端与集果箱22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参见附图2,传动机构的主轴2与拖拉机的输出轴5连接,两端安装在机架1上。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5输出的动力经齿轮变速箱6变向,经齿轮变速箱6一侧的主轴2用皮带轮传送到输送链主轴10上,同时也传送到和拔禾轮主轴8和摘果器主轴19。齿轮变速箱6另一侧的主轴2一端与清选器风机主轴11皮带轮连接,清选器风机主轴11与输果器主轴21皮带轮连接。摘果器主轴21与震动筛主轴14连接。地轮13安装在机架1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本机以拖拉机输出的动力为动力源。花生秧经挖掘铲4挖出后,在拔禾轮7的作用下,使附着在花生秧根系部位的土壤松散并推向捉捕器9,其间一部分土壤已自然剥落,同时也将自然掉果推向捉捕器9。捉捕器9接收到的花生秧在输送链上被捉捕器9的压板23压紧定位,已松散的土壤随着机组的自然震动和输送链移动散落在机组的下面,因输送链的传动角度小于果荚的自然流散角,且又受传动链的作用,自然落果也随着输送链向上移动直到摘果器18。
摘果器18是筒形齿板结构,当来自捉捕器9的作物传入摘果器后,自然掉果直接落入震动筛15中,花生秧在筒形齿板进口处的螺旋推进板12的作用下,被推向另一侧的齿板摘果处,齿板上的凸齿使花生的果荚及叶与其根茎分离,果荚、叶及根茎随着与齿板分离,并将根系处的土击碎。
分离后的果荚、叶、根茎在筒形齿板的离心力和重力作用下,向后作抛物线运动,在摘果器18和震动筛15之间放置的清选器风机16将叶和根茎吹出机组,部分小土块和果荚落入震动筛15中。
震动筛25将接收到的果土混合物进行规律性的抖动,由于震动筛底板是鱼鳞状网孔,小土块及碎土通过鱼鳞孔落在机组下面,果荚在鱼鳞网孔作用下只能向震动筛15前方运动,流向输果带,最后落入集果箱22。
权利要求1.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包括作为牵引动力的拖拉机,由整机机架,置于机架前下方的挖掘铲、拔禾轮,捉捕器、摘果器、清选器及传动机构构成,其特征在于,a、传动机构的主轴与拖拉机的输出轴连接,主轴一端与清选器风机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拔禾轮主轴、输送链主轴和摘果器主轴连接;清选器风机主轴与输果机主轴连接,摘果器主轴与震动筛主轴连接;b、捉捕器位于拔禾轮的后方,由压板和链条组成,链条上固接有钩齿套在两链轮上,压板位于链条的上方,与摘果器传动链连接;c、摘果器位于捉捕器的后下方安装在机架上,是一筒形齿板结构,在摘果器的进口处的筒形齿板上固接有螺旋推进板;d、清选器风机置于摘果器的前下方,位于摘果器与震动筛之间,安装在机架上,输果带位于风机的下部与集果箱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联合收获机,所述的震动筛是鱼鳞状网孔震动筛,震动筛倾斜放置。
专利摘要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机,属于农用收获机械。它的传动机构的主轴与拖拉机的输出轴连接,主轴一端与清选器风机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拔禾轮主轴、输送链主轴和摘果器主轴连接。清选器风机主轴与输果机主轴连接,摘果器主轴与震动筛主轴连接。捉捕器位于拔禾轮的后方,它的链条上固接有钩齿套在两链轮上。压板位于链条的上方,与摘果器传动链连接。摘果器位于捉捕器的后下方安装在机架上,是筒形齿板结构,在摘果器进口处的筒形齿板上固接有螺旋推进板。清选器风机置于摘果器的前下方,位于摘果器与震动筛之间安装在机架上。输果带位于风机的下部与集果箱相通。整机传动方式科学合理,工作效率高。本机作业速度3~5亩/小时,比人工收获提高工效10~15倍。
文档编号A01D29/00GK2760926SQ200520023
公开日2006年3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4日
发明者任兰泽 申请人:任兰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